資源簡介 歷屆高考中的“圓錐曲線與方程”解答題選講1.(2006上海理)在平面直角坐標系O中,直線與拋物線=2相交于A、B兩點.(1)求證:“如果直線過點T(3,0),那么=3”是真命題;(2)寫出(1)中命題的逆命題,判斷它是真命題還是假命題,并說明理由.2.(2006北京文)橢圓C:的兩個焦點為F1,F2,點P在橢圓C上,且 (Ⅰ)求橢圓C的方程; (Ⅱ)若直線l過圓x2+y2+4x-2y=0的圓心M,交橢圓C于兩點,且A、B關于點M對稱,求直線l的方程.3.(2007北京文、理)如圖,矩形的兩條對角線相交于點,邊所在直線的方程為點在邊所在直線上.(I)求邊所在直線的方程;(II)求矩形外接圓的方程;(III)若動圓過點,且與矩形的外接圓外切,求動圓的圓心的軌跡方程.4.(2007福建理)如圖,已知點F(1,0),直線l:x=-1,P為平面上的動點,過P作直線l的垂線,垂足為點Q,且=。 (1)求動點P的軌跡C的方程;(2)過點F的直線交軌跡C于A、B兩點,交直線l于點M,已知,,求的值。5.(2005重慶文)已知中心在原點的雙曲線C的右焦點為(2,0),右頂點為(1)求雙曲線C的方程; (2)若直線與雙曲線C恒有兩個不同的交點A和B,且(其中O為原點). 求k的取值范圍.6.(2007全國Ⅱ文、理)在直角坐標系xOy中,以O為圓心的圓與直線:相切(1)求圓O的方程 (2)圓O與x軸相交于A、B兩點,圓內的動點P使|PA|、|PO|、|PB|成等比數列,求的取值范圍。7.(2007四川理)設、分別是橢圓的左、右焦點.(Ⅰ)若是該橢圓上的一個動點,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Ⅱ)設過定點的直線與橢圓交于不同的兩點、,且∠為銳角(其中為坐標原點),求直線的斜率的取值范圍.8.(2007安徽文)設F是拋物線G:x2=4y的焦點.(Ⅰ)過點P(0,-4)作拋物線G的切線,求切線方程:(Ⅱ)設A、B為拋物線G上異于原點的兩點,且滿足,延長AF、BF分別交拋物線G于點C,D,求四邊形ABCD面積的最小值.9.(2002廣東、河南、江蘇)A、B是雙曲線x2-=1上的兩點,點N(1,2)是線段AB的中點(1)求直線AB的方程;(2)如果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與雙曲線相交于C、D兩點,那么A、B、C、D四點是否共圓?為什么?10.(2006全國Ⅰ卷理)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有一個以和為焦點、離心率為的橢圓,設橢圓在第一象限的部分為曲線C,動點P在C上,C在點P處的切線與軸的交點分別為A、B,且向量.求:(Ⅰ)點M的軌跡方程;(Ⅱ)的最小值。11、(2007江蘇)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過軸正方向上一點任作一直線,與拋物線相交于兩點,一條垂直于軸的直線,分別與線段和直線交于,(1)若,求的值; (2)若為線段的中點,求證:為此拋物線的切線;(3)試問(2)的逆命題是否成立?說明理由。12.(2007山東文、理)已知橢圓的中心在坐標原點,焦點在軸上,橢圓上的點到焦點距離的最大值為3,最小值為1. (1)求橢圓的標準方程;(2)若直線與橢圓相交于兩點(不是左右頂點),且以為直徑的圓過橢圓的右頂點.求證:直線過定點,并求出該定點的坐標.歷屆高考中的“圓錐曲線與方程”解答題選講參考答案1.(2006上海理)在平面直角坐標系O中,直線與拋物線=2相交于A、B兩點.(1)求證:“如果直線過點T(3,0),那么=3”是真命題;(2)寫出(1)中命題的逆命題,判斷它是真命題還是假命題,并說明理由.1.[解](1)設過點T(3,0)的直線交拋物線y2=2x于點A(x1,y1)、B(x2,y2).當直線的鈄率不存在時,直線的方程為x=3,此時,直線與拋物線相交于點A(3,)、B(3,-).∴=3;當直線的鈄率存在時,設直線的方程為,其中,由得 又 ∵ , ∴,綜上所述,命題“如果直線過點T(3,0),那么=3”是真命題;(2)逆命題是:設直線交拋物線y2=2x于A、B兩點,如果=3,那么該直線過點T(3,0).該命題是假命題.例如:取拋物線上的點A(2,2),B(,1),此時=3,直線AB的方程為:,而T(3,0)不在直線AB上;說明:由拋物線y2=2x上的點A (x1,y1)、B (x2,y2) 滿足=3,可得y1y2=-6,或y1y2=2,如果y1y2=-6,可證得直線AB過點(3,0);如果y1y2=2,可證得直線AB過點(-1,0),而不過點(3,0).2.(2006北京文)橢圓C:的兩個焦點為F1,F2,點P在橢圓C上,且 (Ⅰ)求橢圓C的方程; (Ⅱ)若直線l過圓x2+y2+4x-2y=0的圓心M,交橢圓C于兩點,且A、B關于點M對稱,求直線l的方程.2..解:(Ⅰ)因為點P在橢圓C上,所以,a=3.在Rt△PF1F2中,故橢圓的半焦距c=,從而b2=a2-c2=4, 所以橢圓C的方程為=1.(Ⅱ)解法一:設A,B的坐標分別為(x1,y1)、(x2,y2). 已知圓的方程為(x+2)2+(y-1)2=5,所以圓心M的坐標為(-2,1). 從而可設直線l的方程為 y=k(x+2)+1, 代入橢圓C的方程得 (4+9k2)x2+(36k2+18k)x+36k2+36k-27=0. 因為A,B關于點M對稱., 所以 解得, 所以直線l的方程為 即8x-9y+25=0. (經檢驗,所求直線方程符合題意) (Ⅱ) 解法二:已知圓的方程為(x+2)2+(y-1)2=5,所以圓心M的坐標為(-2,1). 設A,B的坐標分別為(x1,y1),(x2,y2).由題意x1x2且 ① ②由①-②得 ③因為A、B關于點M對稱,所以x1+ x2=-4, y1+ y2=2,代入③得=,即直線l的斜率為,所以直線l的方程為y-1=(x+2),即8x-9y+25=0.(經檢驗,所求直線方程符合題意.)3.(2007北京文、理)如圖,矩形的兩條對角線相交于點,邊所在直線的方程為點在邊所在直線上.(I)求邊所在直線的方程;(II)求矩形外接圓的方程;(III)若動圓過點,且與矩形的外接圓外切,求動圓的圓心的軌跡方程.3.解:(I)因為邊所在直線的方程為,且與垂直,所以直線的斜率為.又因為點在直線上,所以邊所在直線的方程為.即.(II)由解得點的坐標為,因為矩形兩條對角線的交點為.所以為矩形外接圓的圓心.又.從而矩形外接圓的方程為.(III)因為動圓過點,所以是該圓的半徑,又因為動圓與圓外切,所以, 即.故點的軌跡是以為焦點,實軸長為的雙曲線的左支.因為實半軸長,半焦距. 所以虛半軸長.從而動圓的圓心的軌跡方程為.4.(2007福建理)如圖,已知點F(1,0),直線l:x=-1,P為平面上的動點,過P作直線l的垂線,垂足為點Q,且=。 (1)求動點P的軌跡C的方程;(2)過點F的直線交軌跡C于A、B兩點,交直線l于點M,已知,,求的值。4.本小題主要考查直線、拋物線、向量等基礎知識,考查軌跡方程的求法以及研究曲線幾何特征的基本方法,考查運算能力和綜合解題能力.(Ⅰ)解法一:設點,則,由=得:,化簡得.(Ⅰ)解法二:由=得:,,, .所以點的軌跡是拋物線,由題意,軌跡的方程為:.(Ⅱ)設直線的方程為:.設,,又,聯立方程組,消去得:,,故由,得:,,整理得:,,.5.(2005重慶文)已知中心在原點的雙曲線C的右焦點為(2,0),右頂點為(1)求雙曲線C的方程; (2)若直線與雙曲線C恒有兩個不同的交點A和B,且(其中O為原點). 求k的取值范圍.5.解:(Ⅰ)設雙曲線方程為 由已知得故雙曲線C的方程為(Ⅱ)將 由直線l與雙曲線交于不同的兩點得即 ① 設,則,而于是 ②由①、②得 故k的取值范圍為6.(2007全國Ⅱ文、理)在直角坐標系xOy中,以O為圓心的圓與直線:相切(1)求圓O的方程 (2)圓O與x軸相交于A、B兩點,圓內的動點P使|PA|、|PO|、|PB|成等比數列,求的取值范圍。6.解:(1)依題設,圓的半徑等于原點到直線的距離, 即.得圓的方程為.(2)不妨設.由即得.設,由成等比數列,得,即 .由于點在圓內,故由此得.所以的取值范圍為.7.(2007四川理)設、分別是橢圓的左、右焦點.(Ⅰ)若是該橢圓上的一個動點,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Ⅱ)設過定點的直線與橢圓交于不同的兩點、,且∠為銳角(其中為坐標原點),求直線的斜率的取值范圍.7.本題主要考察直線、橢圓、平面向量的數量積等基礎知識,以及綜合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及推理計算能力。解:(Ⅰ)解法一:易知所以,設,則因為,故當,即點為橢圓短軸端點時,有最小值當,即點為橢圓長軸端點時,有最大值(Ⅱ)顯然直線不滿足題設條件,可設直線,聯立,消去,整理得:∴由得:或①又 ∴又∵,即 ∴ ②故由①、②得或8.(2007安徽文)設F是拋物線G:x2=4y的焦點.(Ⅰ)過點P(0,-4)作拋物線G的切線,求切線方程:(Ⅱ)設A、B為拋物線G上異于原點的兩點,且滿足,延長AF、BF分別交拋物線G于點C,D,求四邊形ABCD面積的最小值.8.本小題主要考查拋物線的方程與性質,拋物線的切點和焦點,向量的數量積,直線與拋物線的位置關系,平均不等式等基礎知識,考查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解:(Ⅰ)設切點知拋物線在Q點處的切線斜率為,故所求切線方程為 即因為點P(0,-4)在切線上,所以所以切線方程為y=±2x-4.(Ⅱ)設由題設知,直線AC的斜率k存在,由對稱性,不妨設k>0.因直線AC過焦點F(0,1),所以直線AC的方程為y=kx+1.點A,C的坐標滿足方程組 消去y,得由根與系數的關系知同理可求得當k=1時,等號成立.所以,四邊形ABCD面積的最小值為32.9. (2002廣東、河南、江蘇)A、B是雙曲線x2-=1上的兩點,點N(1,2)是線段AB的中點(1)求直線AB的方程;(2)如果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與雙曲線相交于C、D兩點,那么A、B、C、D四點是否共圓?為什么?9.解:(1)依題意,可設直線方程為y=k(x-1)+2代入x2-=1,整理得 (2-k)x2-2k(2-k)x-(2-k)2-2=0 ①記A(x1,y1),B(x2,y2),則x1、x2是方程①的兩個不同的實數根,所以2-k2≠0,且x1+x2=由N(1,2)是AB中點得(x1+x2)=1 ∴ k(2-k)=2-k2解得k=1,所易知霰AB的方程為y=x+1.(2)將k=1代入方程①得x2-2x-3=0解出 x1=-1,x2=3由y=x+1得y1=0,y2=4 即A、B的坐標分別為(-1,0)和(3,4)由CD垂直平分AB,得直線CD的方程為y=-(x-1)+2即 y=3-x 代入雙曲線方程,整理得 x2+6x-11=0 ②記C(x3,y3),D(x4,y4),以及CD中點為M(x0,y0),則x3、x4是方程②的兩個的實數根,所以 x3+x4=-6, x3x4=-11從而 x0=(x3+x4)=-3,y0=3-x0=6 |CD|= =∴ |MC|=|MD|=|CD|=2又|MA|=|MB|=即A、B、C、D四點到點M的距離相等,所以A、B、C、D四點共圓.10.(2006全國Ⅰ卷理)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有一個以和為焦點、離心率為的橢圓,設橢圓在第一象限的部分為曲線C,動點P在C上,C在點P處的切線與軸的交點分別為A、B,且向量.求:(Ⅰ)點M的軌跡方程;(Ⅱ)的最小值。10.解: 橢圓方程可寫為: + =1 式中a>b>0 , 且 得a2=4,b2=1,所以曲線C的方程為: x2+ =1 (x>0,y>0). y=2(0設P(x0,y0),因P在C上,有0得切線AB的方程為:y=- (x-x0)+y0 .設A(x,0)和B(0,y),由切線方程得 x= , y= .由= +得M的坐標為(x,y), 由x0,y0滿足C的方程,得點M的軌跡方程為: + =1 (x>1,y>2) (Ⅱ)| |2= x2+y2, y2= =4+ , ∴| |2= x2-1++5≥4+5=9.且當x2-1= ,即x=>1時,上式取等號.故||的最小值為3.11、(2007江蘇)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過軸正方向上一點任作一直線,與拋物線相交于兩點,一條垂直于軸的直線,分別與線段和直線交于,(1)若,求的值; (2)若為線段的中點,求證:為此拋物線的切線;(3)試問(2)的逆命題是否成立?說明理由。11.解:(1)設過C點的直線為,所以,即,設A,則=,,因為,所以,即,所以,即所以(2)設過Q的切線為,,所以,即,它與的交點為M,又,所以Q,因為,所以,所以M,所以點M和點Q重合,也就是QA為此拋物線的切線。(3)(2)的逆命題是成立,由(2)可知Q,因為PQ軸,所以因為,所以P為AB的中點。12.(2007山東文、理)已知橢圓的中心在坐標原點,焦點在軸上,橢圓上的點到焦點距離的最大值為3,最小值為1. (1)求橢圓的標準方程;(2)若直線與橢圓相交于兩點(不是左右頂點),且以為直徑的圓過橢圓的右頂點.求證:直線過定點,并求出該定點的坐標.12.解:(1)由題意設橢圓的標準方程為,由已知得:, a=2 , c=1 , 橢圓的標準方程為.(2)設.聯立 消去y,整理得,則 又. 因為以為直徑的圓過橢圓的右頂點, ,即. . .. 解得:,且均滿足. 當時,的方程,直線過點,與已知矛盾; 當時,的方程為,直線過定點. 所以,直線過定點,定點坐標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