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7課 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學習目標課標內容 通過封君封臣制、基督教的傳播,了解中世紀西歐封建社會的發展變化必備知識 (1)簡述封君封臣制的含義、封君與封臣的關系 (2)知道基督教的起源、傳播、地位 (3)認識中世紀西歐封建社會早期的發展變化核心素養 唯物史觀:運用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原理,認識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過渡是歷史發展的進步與規律 時空觀念:(1)知道世界古代史中上古史和中古史的劃分;(2)知道基督教創立和傳播的區域;(3)知道法蘭克王國的地理方位以及德意志、法蘭西和意大利三個國家的地理分布 歷史解釋:(1)理解封君與封臣之間權利與義務的關系;(2)知道封君封臣制的特點 家國情懷:理解、尊重宗教在歐洲社會中的作用基礎導學基督教的興起 背景 1世紀,在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長期遭受苦難,渴望“救世主”的到來傳播 傳道者宣傳說,耶穌就是“救世主”,他教導人們忍受苦難,死后可以升入“天堂”。“救世主”在希臘語中稱作“基督”,這種信仰耶穌基督的宗教后來被稱為“基督教”發展 4世紀末,羅馬皇帝將基督教確定為國教,促進了基督教的傳播法蘭克王國 背景 西羅馬帝國滅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歐建立了許多大小不同的王國,被稱為“蠻族王國”,其中最為強大的是481年建立的法蘭克王國措施 1.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克洛維皈依了基督教,承認羅馬教會在歐洲的重要地位 2.保留了原來羅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屬羅馬國有的土地和無主土地賜給教會和部下,從而取得了羅馬教會、信基督教的高盧羅馬人和部下的廣泛支持 3.法蘭克王國不斷擴張。到克洛維去世時,法蘭克王國的版圖已經延伸至高盧南部地區以及萊茵河以東至多瑙河之間的大部分地區,實力強大封君與封臣 制度:西歐封建等級制度 形成 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了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關系 1.賜地的人成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則成為封臣 2.權利與義務: (1)封臣:對封君要忠誠,在封君需要的時候,無償地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錢等 (2)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榮譽、人身和財產安全;當封臣受到外來攻擊時,封君必須提供保護特點 封君與封臣的關系有著嚴格的等級性,而且權利、義務交織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約意義影響 11世紀,這種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歐已經普遍存在發展:查理曼帝國 背景 8世紀,查理成為法蘭克王國國王措施 1.四處征伐。800年前后,法蘭克王國的版圖擴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國西部的廣大地區,成為當時西歐最大的王國。 2.查理繼續實行鼓勵基督教發展的政策,把王國劃分為很多教區,命令每個教區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貢獻給教會,稱為“什一稅”影響 800年,教皇在羅馬為查理舉行了加冕禮,稱查理為“羅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稱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統治時期的法蘭克王國,史稱“查理曼帝國”分裂 843年,查理曼的三個孫子締結條約,將帝國一分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蘭西和意大利三個國家的雛形讀圖學史 締結封君封臣關系的儀式重點突破1 核心概念(1)中世紀:中世紀又稱中古時期,指5世紀到15世紀末16世紀初,即476年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到文藝復興運動和大航海時代之間的時期。西羅馬帝國滅亡后,西歐逐漸進入封建社會,歐洲人稱之為“中世紀”。典型例題 下圖為基督教世界的傳奇斗士羅蘭正在接受查理大帝授予其作為騎士標志的寶劍和服飾。畫中年輕的騎士雙手伸展的恭順姿勢象征他的效忠宣誓。通過宣誓,騎士承諾為其領主的尊嚴而戰。作為回報,他能夠在其生命和領土受到敵人威脅時得到領主的庇護。這一場景發生在( C )A. 古希臘 B. 古羅馬 C. 中古西歐 D. 中古日本[解析]根據題干給出的“年輕的騎士雙手伸展的恭順姿勢象征他的效忠宣誓。通過宣誓,騎士承諾為其領主的尊嚴而戰。作為回報,他能夠在其生命和領土受到敵人威脅時得到領主的庇護”可知,這一場景發生在中古西歐。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改變以前無條件賞賜貴族土地的做法,實行有條件的土地分封。這次改革在封建貴族內部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西歐封建等級制:國王—貴族(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騎士)—農民(農奴)。騎士在中古西歐是指那些擁有封地的職業武士,對封君忠誠、尊重婦女、舍生取義是騎士的道德。故選C。(2)西歐封建社會:中世紀西歐的封建制度和我國通常所說的中古的封建社會是不同的概念。法蘭克王國建立之初,把沒收的羅馬皇室和國庫的土地分封給親兵、廷臣和主教。這種分封打破了日耳曼農村公社的平等原則。8世紀,王國宮相(宮廷總管行政事務)查理·馬特實行采邑制改革,逐漸形成了西歐獨具特色的封君封臣制。這種制度于9-11世紀在西歐普遍建立。西歐封建社會的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莊園和農奴制度。典型例題 下列有關西歐封建社會的表述,錯誤的是( A )A. 封建主與附庸之間的關系以血緣為紐帶B. 羅馬教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C. 教皇和教會是西歐最大的土地所有者D. 在精神和文化領域,神權凌駕一切[解析]在西歐封建社會時期,羅馬教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經濟上,教皇和教會是西歐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擁有占據西歐三分之一的土地。政治上,神權高于一切,可以和世俗王權分庭抗禮。在思想文化領域,神權凌駕一切,是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B、C、D三項說法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歐封建社會,封建主與附庸之間的關系是以土地為紐帶,而不是以血緣為紐帶,A項說法錯誤。題干問的是錯誤的一項,故選A。2 重點問題封君封臣制度的特點(1)以土地封賜為紐帶,即所謂“封土”。(2)封君與封臣關系的建立有一套明確和規范的儀式,包括“臣服禮”和“授職禮”等。(3)封君有義務為封臣提供保護,不得隨意侵害封臣的名譽、財產等,封臣則要宣誓效忠封君,并在必要時提供兵役、徭役等。這種關系有著嚴密的等級性,而且權利、義務交織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約意義。(4)各個封臣彼此獨立,在自己的受封領地內,依靠剝削受封土地內的農民維持生存。(5)封君封臣制度構成了新的土地占有關系,層層分封,形成并鞏固了西歐封建等級制度。典型例題 下圖所示情景(“臣服禮”和“授職禮”)可以用來說明( D )A. 基督教的興起 B. 羅馬帝國的分裂C. 查理曼帝國的輝煌 D. 封君封臣關系的建立[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封君與封臣關系的形成有明確和規范的儀式,其中行“臣服禮”和“授職禮”是最重要的儀式,通過“臣服禮”和“授職禮”,雙方明確了彼此間的義務和權利,封君和封臣的關系正式形成。故選D。3 綜合探究法蘭克王國是日耳曼人在西歐建立的最為強大的王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 這條常規流行于西歐封建社會時期的某些國家和地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1) 材料一反映了歐洲的什么制度?這一制度最先開始于哪一個國家?(史料實證)[答案]①制度:封建等級制度。②國家:法蘭克王國。(2) 材料一圖示中依次封賜的是什么?上下級之間分別被稱為什么?這一制度開始于何時,又是何時普遍存在于歐洲的?(史料實證)[答案]①土地。②封君、封臣。③時間:8世紀前期;11世紀。(3) 根據兩則材料,談一談這種制度上下級之間的關系。(歷史解釋)[答案]封臣對封君要忠誠,在封君需要的時候,要無償地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錢等。封君對封臣有義務,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榮譽、人身和財產安全。當封臣受到外來攻擊時,封君必須提供保護。(4) 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材料一,請你談談西歐形成的這種制度有何特點。(歷史解釋)[答案]封君與封臣的關系有著嚴格的等級性,權利、義務交織在一起,帶有一定的契約意義,但是只存在上下兩級之間。【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中世紀西歐封建等級制度。(1)仔細觀察材料一圖示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反映了歐洲的封建等級制度;這一制度最先開始于法蘭克王國。(2)仔細觀察材料一圖示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圖示中依次封賜的是土地;上下級之間分別被稱為封君、封臣;8世紀前期,查理·馬特擔任法蘭克王國的宮相時,進行了采邑制改革,改變以前無條件賞賜貴族土地的辦法,實行有條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這次改革使封建貴族內部形成了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11世紀盛行于歐洲。(3)根據材料二“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可知,上下級之間分別被稱為封君、封臣;他們之間各自要履行的義務是封君要保護封臣,封臣要效忠封君。在封君需要的時候,封臣要無償地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錢等。封君對封臣有義務,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榮譽、人身和財產安全,當封臣受到外來攻擊時,封君必須提供保護。(4)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材料一可知,西歐形成的這種制度的特點是封君和封臣有嚴格的等級性,權利和義務交織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約意義但是只存在上下兩級之間。學業評價考點一:基督教的興起1. 世界三大宗教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下列與“1世紀”“耶穌”“巴勒斯坦地區”這些詞有關聯的是( C )A. 道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D. 伊斯蘭教考點二:法蘭克王國2. 西歐主要國家的歷史是從法蘭克王國開始的。法蘭克王國( C )A. 是日耳曼人在800年建立的 B. 建立者限制基督教以鞏固王權C. 從無償賞賜土地到有條件封賜 D. 在克洛維統治時期帝國分裂考點三:封君與封臣3. 西歐封建制度是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通過層層分封形成的,在分封過程中,接受土地的人稱為( C )A. 封君 B. 封主 C. 封臣 D. 地主4. (歷史解釋)“通過封建契約和分封儀式,如‘臣服禮’‘授職禮’,領主和附庸形成依附關系。”材料體現的是( B )A. 種姓制度 B. 西歐封建制度 C. 羅馬共和制 D. 西漢分封制考點四:查理曼帝國5. 公元800年前后,該國成為當時西歐最大的王國。800年,教皇在羅馬為該國國王舉行了加冕禮,稱之為“羅馬人的皇帝”。這個國家是( A )A. 法蘭克王國 B. 西羅馬帝國 C. 法蘭西王國 D. 意大利王國6. 814年查理曼去世后,843年查理曼帝國一分為三,后形成三個國家的雛形分別是( C )A. 法蘭西 英格蘭 意大利 B. 德意志 法蘭西 英格蘭C. 德意志 法蘭西 意大利 D. 德意志 意大利 英格蘭跨學科主題學習看電影,學歷史電影是近代產生的一種人們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電影作品是不同時代的產物,反映不同時代的內容。觀看一部關于歐洲莊園的電影,并完成下列任務。推薦電影:《查理大帝》項目 歷史細節社會背景自然環境日常生活(衣、食、住、行)軍事宗教第7課 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學習目標課標內容 通過封君封臣制、基督教的傳播,了解中世紀西歐封建社會的發展變化必備知識 (1)簡述封君封臣制的含義、封君與封臣的關系 (2)知道基督教的起源、傳播、地位 (3)認識中世紀西歐封建社會早期的發展變化核心素養 唯物史觀:運用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原理,認識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過渡是歷史發展的進步與規律 時空觀念:(1)知道世界古代史中上古史和中古史的劃分;(2)知道基督教創立和傳播的區域;(3)知道法蘭克王國的地理方位以及德意志、法蘭西和意大利三個國家的地理分布 歷史解釋:(1)理解封君與封臣之間權利與義務的關系;(2)知道封君封臣制的特點 家國情懷:理解、尊重宗教在歐洲社會中的作用基礎導學基督教的興起 背景 1世紀,在羅馬帝國統治下的 地區,猶太人長期遭受苦難,渴望“救世主”的到來傳播 傳道者宣傳說, 就是“救世主”,他教導人們忍受苦難,死后可以升入“ ”。“救世主”在希臘語中稱作“ ”,這種信仰耶穌基督的宗教后來被稱為“ ”發展 4世紀末,羅馬皇帝將基督教確定為 ,促進了基督教的傳播法蘭克王國 背景 西羅馬帝國滅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歐建立了許多大小不同的王國,被稱為“蠻族王國”,其中最為強大的是 年建立的措施 1.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克洛維皈依了 ,承認羅馬教會在歐洲的重要地位 2.保留了原來 的土地,把原屬羅馬國有的土地和無主土地賜給教會和部下,從而取得了羅馬教會、信基督教的高盧羅馬人和部下的廣泛支持 3.法蘭克王國不斷擴張。到克洛維去世時,法蘭克王國的版圖已經延伸至高盧南部地區以及萊茵河以東至多瑙河之間的大部分地區,實力強大封君與封臣 制度:西歐封建等級制度 形成 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了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 服務關系 1.賜地的人成為 ,接受封地的人則成為 2.權利與義務: (1)封臣:對封君要忠誠,在封君需要的時候,無償地為封君 、提供金錢等 (2)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榮譽、人身和財產安全;當封臣受到外來攻擊時,封君必須提供保護特點 封君與封臣的關系有著嚴格的 ,而且權利、義務交織在一起,有一定的 意義影響 11世紀,這種以 的封賜為紐帶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歐已經普遍存在發展:查理曼帝國 背景 8世紀, 成為法蘭克王國國王措施 1.四處征伐。800年前后,法蘭克王國的版圖擴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國西部的廣大地區,成為當時西歐最大的王國。 2.查理繼續實行鼓勵基督教發展的政策,把王國劃分為很多教區,命令每個教區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貢獻給教會,稱為“ ”影響 800年,教皇在羅馬為查理舉行了加冕禮,稱查理為“羅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稱為“ ”或“ ”。他統治時期的法蘭克王國,史稱“ ”分裂 843年,查理曼的三個孫子締結條約,將帝國一分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蘭西和意大利三個國家的雛形讀圖學史重點突破1 核心概念(1)中世紀:中世紀又稱中古時期,指5世紀到15世紀末16世紀初,即476年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到文藝復興運動和大航海時代之間的時期。西羅馬帝國滅亡后,西歐逐漸進入封建社會,歐洲人稱之為“中世紀”。典型例題 下圖為基督教世界的傳奇斗士羅蘭正在接受查理大帝授予其作為騎士標志的寶劍和服飾。畫中年輕的騎士雙手伸展的恭順姿勢象征他的效忠宣誓。通過宣誓,騎士承諾為其領主的尊嚴而戰。作為回報,他能夠在其生命和領土受到敵人威脅時得到領主的庇護。這一場景發生在( )A. 古希臘 B. 古羅馬 C. 中古西歐 D. 中古日本(2)西歐封建社會:中世紀西歐的封建制度和我國通常所說的中古的封建社會是不同的概念。法蘭克王國建立之初,把沒收的羅馬皇室和國庫的土地分封給親兵、廷臣和主教。這種分封打破了日耳曼農村公社的平等原則。8世紀,王國宮相(宮廷總管行政事務)查理·馬特實行采邑制改革,逐漸形成了西歐獨具特色的封君封臣制。這種制度于9-11世紀在西歐普遍建立。西歐封建社會的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莊園和農奴制度。典型例題 下列有關西歐封建社會的表述,錯誤的是( )A. 封建主與附庸之間的關系以血緣為紐帶B. 羅馬教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C. 教皇和教會是西歐最大的土地所有者D. 在精神和文化領域,神權凌駕一切2 重點問題封君封臣制度的特點(1)以土地封賜為紐帶,即所謂“封土”。(2)封君與封臣關系的建立有一套明確和規范的儀式,包括“臣服禮”和“授職禮”等。(3)封君有義務為封臣提供保護,不得隨意侵害封臣的名譽、財產等,封臣則要宣誓效忠封君,并在必要時提供兵役、徭役等。這種關系有著嚴密的等級性,而且權利、義務交織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約意義。(4)各個封臣彼此獨立,在自己的受封領地內,依靠剝削受封土地內的農民維持生存。(5)封君封臣制度構成了新的土地占有關系,層層分封,形成并鞏固了西歐封建等級制度。典型例題 下圖所示情景(“臣服禮”和“授職禮”)可以用來說明( )A. 基督教的興起 B. 羅馬帝國的分裂C. 查理曼帝國的輝煌 D. 封君封臣關系的建立3 綜合探究法蘭克王國是日耳曼人在西歐建立的最為強大的王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 這條常規流行于西歐封建社會時期的某些國家和地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1) 材料一反映了歐洲的什么制度?這一制度最先開始于哪一個國家?(史料實證)(2) 材料一圖示中依次封賜的是什么?上下級之間分別被稱為什么?這一制度開始于何時,又是何時普遍存在于歐洲的?(史料實證)(3) 根據兩則材料,談一談這種制度上下級之間的關系。(歷史解釋)(4) 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材料一,請你談談西歐形成的這種制度有何特點。(歷史解釋)【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中世紀西歐封建等級制度。(1)仔細觀察材料一圖示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反映了歐洲的封建等級制度;這一制度最先開始于法蘭克王國。(2)仔細觀察材料一圖示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圖示中依次封賜的是土地;上下級之間分別被稱為封君、封臣;8世紀前期,查理·馬特擔任法蘭克王國的宮相時,進行了采邑制改革,改變以前無條件賞賜貴族土地的辦法,實行有條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這次改革使封建貴族內部形成了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11世紀盛行于歐洲。(3)根據材料二“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可知,上下級之間分別被稱為封君、封臣;他們之間各自要履行的義務是封君要保護封臣,封臣要效忠封君。在封君需要的時候,封臣要無償地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錢等。封君對封臣有義務,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榮譽、人身和財產安全,當封臣受到外來攻擊時,封君必須提供保護。(4)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材料一可知,西歐形成的這種制度的特點是封君和封臣有嚴格的等級性,權利和義務交織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約意義但是只存在上下兩級之間。學業評價考點一:基督教的興起1. 世界三大宗教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下列與“1世紀”“耶穌”“巴勒斯坦地區”這些詞有關聯的是( )A. 道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D. 伊斯蘭教考點二:法蘭克王國2. 西歐主要國家的歷史是從法蘭克王國開始的。法蘭克王國( )A. 是日耳曼人在800年建立的 B. 建立者限制基督教以鞏固王權C. 從無償賞賜土地到有條件封賜 D. 在克洛維統治時期帝國分裂考點三:封君與封臣3. 西歐封建制度是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通過層層分封形成的,在分封過程中,接受土地的人稱為( )A. 封君 B. 封主 C. 封臣 D. 地主4. (歷史解釋)“通過封建契約和分封儀式,如‘臣服禮’‘授職禮’,領主和附庸形成依附關系。”材料體現的是( )A. 種姓制度 B. 西歐封建制度 C. 羅馬共和制 D. 西漢分封制考點四:查理曼帝國5. 公元800年前后,該國成為當時西歐最大的王國。800年,教皇在羅馬為該國國王舉行了加冕禮,稱之為“羅馬人的皇帝”。這個國家是( )A. 法蘭克王國 B. 西羅馬帝國 C. 法蘭西王國 D. 意大利王國6. 814年查理曼去世后,843年查理曼帝國一分為三,后形成三個國家的雛形分別是( )A. 法蘭西 英格蘭 意大利 B. 德意志 法蘭西 英格蘭C. 德意志 法蘭西 意大利 D. 德意志 意大利 英格蘭跨學科主題學習看電影,學歷史電影是近代產生的一種人們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電影作品是不同時代的產物,反映不同時代的內容。觀看一部關于歐洲莊園的電影,并完成下列任務。推薦電影:《查理大帝》項目 歷史細節社會背景自然環境日常生活(衣、食、住、行)軍事宗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7課 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 答案版.docx 第7課 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