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電壓》導學案【學習目標】1.知道電壓的意義、符號、單位;2.記住一些生活中常見的電壓值;3.知道電壓表的用途、符號,知道正確使用電壓表的規則,并會將電壓表正確接入電路,畫出相應的電路圖;4.能認識電壓表的量程,正確讀出電壓表的示數。【學習重點】會使用電壓表,會讀數。【學習難點】能正確知道電壓的含義及作用。【學習方法】對比學習法 類比法【學習過程】一、溫故互查階段:1.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為 。2.電流表的使用規則:a.b.c.d.3.電流表的讀數步驟:a.b.c.二、自主學習階段:要求:通過閱讀課本4—7面的內容,完成下列問題.知識點一:了解電壓。閱讀課本“電壓”部分內容,回答下面問題。1. 是電路中產生電流的原因,用電器兩端的電壓由 提供的。電壓的單位是伏特,簡稱 ,符號 。1kV= V= mV。2.一節新干電池的電壓為 ,家庭電路中的電壓為 ,安全電壓值為 。知識點二:學習電壓表的使用規則。測量電路中電壓的儀表叫 ,實驗室里常用電流表有 個接線柱 個量程。 大量程為 ,分度值為 ??;小量程為 ,分度值為 。4.電壓表的使用規則:①電壓表和被測的用電器 聯。②電流應從 接線柱流進,從 接線柱流出;否則,電壓表指針會 ,容易損壞電流表。③被測量的電壓不能超過電壓表的 。5.電壓表的度數:如圖的電壓示數為 V。三、合作探究階段:探究一、電壓的理解活動1.實驗:用一節干電池和兩節干電池做電源,觀察小燈泡的發光情況。并討論:活動2.類比水壓學電壓抽水機:電源:結論:1.要讓一段電路中有電流,它的兩端就要有 。2.電源的作用就是給用電器兩端提供 。活動3.了解生活中常見的電壓值:1.一節干電池的電壓是 V; 2.一節鉛蓄電池的電壓是 V;3.手機電池的電壓是 V; 4.家庭電路的電壓是 V;5.對人體安全的電壓是 V。探究二、電壓的測量活動1.認識電壓表:從下面幾方面認真觀察電壓表1.零刻度線在哪里?2.有幾個接線柱 哪個是正 哪個是負?如何分別?3.刻度盤上有多少個大格?每個大格里面有多少個小格?活動2.實驗操作。利用手中的器材,按照下方電路圖連接電路,體驗電壓表的使用方法。活動3.現有兩節干電池,2個小燈泡 L1、 L2 ,一個電壓表,開關、導線若干。請設計電路圖使L1 、L2串聯,并使電壓表測量L2的電壓。然后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電路,并用實驗器材進行實際操作。活動4.現有兩節干電池,2個小燈泡 L1、 L2 ,一個電壓表,開關、導線若干。請設計電路圖使L1 、L2并聯,并切使電壓表測量L2的電壓。然后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電路,并用實驗器材進行實際操作。探究三、電壓表的讀數(讀數三部曲):①②③四、展示質疑階段:五、檢查反饋階段:1.下列關于電壓與電流關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路中有電流,該電路兩端一定有電壓B.電路兩端有電壓,該電路中一定有電流C.電路兩端的電壓與電流同時存在、同時消失 D.以上說法均錯誤2.現代人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電了,為了安全用電,我們對生活中一些“電”常識的了解必不可少。下列有關常見電壓值的表述,錯誤的是 ( )A.一節新干電池的電壓是1.5 V B.家庭電路的電壓是220 VC.手機電池電壓是3.7 V D.對人體安全的電壓是36 V3.關于電表的使用,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電流表要并聯在電路中,電壓表要串聯在電路中B.電流表、電壓表都絕對不能直接接在電源兩極進行測量C.都應讓電流從電表的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D.電流表不能超過量程使用,但電壓表可以超過量程使用4.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測量小燈泡L1兩端電壓的電路。圖中有一條導線接錯了,接錯的導線是 ( )A.導線1 B.導線2 C.導線3 D.導線45.在下面的電路中,閉合開關S,能用電壓表測量L2兩端電壓的是( )6.小華在用兩個量程的電壓表(0~3V和0~15V)測量兩節干電池串聯組成的電池組的電壓時,記錄的數據為12.5 V,他出現的錯誤是 ,實際電壓為 V。7.將兩片不同的金屬片A、B浸在鹽水中,這就是一個電池,該電池對外供電時,將 能轉化為電能,把金屬片A、B分別用導線連接到電壓表接線柱上,電壓表的指針發生如圖所示的偏轉,則金屬片A是 (填“正”或“負”)極。8.錄音機工作時,電源電壓需要9V電壓,用干電池做電源,應把 節干電池 聯使用。9.在圖中虛線框內填入電池和電壓表的符號,使電路成為串聯電路。B.查一查(要求:每組最先完成的同學交給老師檢查,然后該同學檢查本組其他同學的完成情況)C.思一思:1.通過這節課,我們掌握哪些知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D.比一比,評一評:(分“優”“良”“一般”評價導學完成的情況,自我評價完成后交給學科組長,學科組長檢查評價完全組最后交給教師檢查并評價)自我評價:___________小組評價:___________教師評價: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