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2023秋統編八上歷史期中期末復習考點梳理+專項訓練】(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2023秋統編八上歷史期中期末復習考點梳理+專項訓練】(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知識點1 英法再次發動侵華戰爭
1.原因 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不滿足既得利益,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2.侵略者 英法組成聯軍,俄、美支持。
3.借口 “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
4.經過 1856年10月,英軍炮轟止廣州,挑起戰爭→次年,英法聯軍攻陷廣州→1858年,攻陷大沽,逼近天津。
5.簽約 1858年,清政府被迫與俄、美、英、法四國分別簽訂《天津條約》,西方列強獲得了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權。
知識點2 火燒圓明園與《北京條約》的簽訂
1.背景 1860年,英、法兩國借口換約受阻,再次出兵占領天津,進逼北京,咸豐帝逃往承德避暑山莊。
2.史實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對北京西北郊的著名皇家園林—圓明園進行了大肆搶劫,之后放火燒毀。
3.簽約 奕 被迫與俄、英、法、美交換了《天津條約》批準書。并簽訂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在條約中,清政府除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外,又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賠款額也大幅增加。
知識點3 沙俄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1.沙俄割占中國領土 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
2.沙俄侵占我國領土表 時間條約名稱割占的領土范圍領土面積(km )1858《璦琿條約》中國東北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60多萬1860《北京條約》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多萬1860 1864《北京條約》 《勘分西北界約記》中國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44萬19世紀80年代《伊犁條約》等中國西北部7萬共計150多萬平方千米
3.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 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喪失更多主權,英國、法國、美國等西方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一帶深人到長江中下游地區,沙俄占領中國北方大片領土。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真題】(2023 廣東省廣州市 中考真題)19世紀四五十年代,在清朝出現了從事貿易為主的外資商行,1864年約有150家,19世紀末增至552家,分布于25個通商口岸,尤以上海、廣州、天津和漢口為多。外資商行迅速增多是由于(  )
A.兩次鴉片戰爭的影響 B.《辛丑條約》的危害
C.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 D.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
【變式】
1.(2023 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 二模)從下列表格內容可得出的結論是(  )
鴉片戰爭(1840﹣1842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
《南京條約》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天津條約》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
《南京條約》割香港島給英國。 《璦琿條約》沙俄割占中國領土60萬平方千米
A.兩次戰爭都發生在18世紀
B.兩次戰爭都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
C.清朝通商口岸日益增多
D.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2.(2021秋 高青縣 期中)下列關于兩次鴉片戰爭共同點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侵略者都有英國
B.都強迫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
C.都使中國喪失了領土
D.日本都是參與者
3.(2021秋 山東省淄博市東源縣校級 期中)通過兩次鴉片戰爭,強迫清政府開放十余個通商口岸,放棄了香港島和九龍島一部,該時期英國的侵華的本質意圖是(  )
A.掠奪中華無所不有的財富
B.打開中國大門,使其成為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
C.把中國變為英國最大的海外殖民地
D.維護可恥的鴉片貿易
1.(2023 湖南省岳陽市 中考真題)圓明園是清代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它綜合了中西建筑的精華,舉世聞名。1860年英法聯軍對圓明園進行了大肆搶劫,然后縱火燒毀。英法聯軍這一暴行發生在(  )
A.鴉片戰爭期間 B.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
C.甲午中日戰爭期間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
2.(2023 四川省成都市 中考真題)要探究第二次鴉片戰爭對我國文物的破壞情況,需要重點考察的地點位于圖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3.(2022 山東省青島市 中考真題)綜合如表信息,得出的結論符合這一時期史實的是(  )
鴉片戰爭(1840﹣1842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
《南京條約》 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天津條約》 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
《南京條約》割香港島給英國。 《璦琿條約》 沙俄割占中國領土60多萬平方千米。
A.清朝主動開放力度加強
B.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C.清朝通商口岸日益減少
D.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4.(2022 四川省攀枝花市 中考真題)歷史評價是指對歷史現象或史案進行態度與價值的評判表述。下列選項中,屬于歷史評價的是(  )
A.清代皇家園林圓明園遭到英法聯軍縱火燒毀
B.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發動的一場侵略戰爭
C.沙俄割占中國北方15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
D.《天津條約》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通商口岸
5.(2023 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 開學考試)如圖為現藏于英國國家檔案館的一份條約簽字頁,上面的日期為:“大清咸豐十年九月十一日 大英一千八百六十年十月二十四日”。該條約是(  )
A.《虎門條約》 B.《天津條約》 C.《北京條約》 D.《馬關條約》
6.(2022秋 江西省吉安市八校聯盟 期中)下列史實沒有關聯一組是(  )
A.鴉片戰爭﹣﹣關天培
B.第二次鴉片戰爭﹣﹣馬神甫事件
C.黃海海戰﹣﹣鄧世昌
D.八國聯軍侵華﹣﹣《北京條約》
7.(2022秋 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 期中)1860年10月,英軍隨軍牧師羅伯特 麥吉竟然這樣寫道:“一個也不留,一棟房屋也不剩,讓這里再無宮殿的痕跡吧”。以上材料最有可能成為以下哪個事件的罪證(  )
A.列強獲得大額賠款 B.《北京條約》的簽署
C.中國各項主權喪失殆盡 D.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8.(2022秋 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 期中)清政府忙于對付外來殖民者和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造成了北方邊疆防備空虛。□□乘虛而入,1858年5月,用武力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割占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1860年又把烏蘇里江以東約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割占了,成為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最大的獲利者。“□□”應是(  )
A.英國 B.俄國 C.美國 D.法國
9.(2022 山東省泰安市 中考真題)歷史事實和歷史結論是歷史研究的重要載體。下列屬于歷史結論的是(  )
A.1840年,英國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
B.1856﹣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C.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務派掀起了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
D.列強在中國掀起瓜分狂潮時,美國于1899年提出門戶開放政策
10.(2021秋 山東省煙臺市長島縣校級 期中)閱讀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圖一中所示,這是哪個國家通過哪次戰爭前后趁火打劫侵占我國北方大片領土?
(2)在這場戰爭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國多少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其中通過《璦琿條約》割占中國領土最多,達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看圖說明是圖示的哪個?(寫出字母代號)
(3)讀圖二,這是我國著名的皇家園林,被焚毀于一場戰爭中,請說出園林名稱?他們發動這場戰爭的目的是什么?發動這場戰爭的主兇是誰?這場戰爭中中國又失去了香港的哪個部分?
(4)這場戰爭對中國社會性質的影響是什么?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知識點1 英法再次發動侵華戰爭
1.原因 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不滿足既得利益,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2.侵略者 英法組成聯軍,俄、美支持。
3.借口 “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
4.經過 1856年10月,英軍炮轟止廣州,挑起戰爭→次年,英法聯軍攻陷廣州→1858年,攻陷大沽,逼近天津。
5.簽約 1858年,清政府被迫與俄、美、英、法四國分別簽訂《天津條約》,西方列強獲得了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權。
知識點2 火燒圓明園與《北京條約》的簽訂
1.背景 1860年,英、法兩國借口換約受阻,再次出兵占領天津,進逼北京,咸豐帝逃往承德避暑山莊。
2.史實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對北京西北郊的著名皇家園林—圓明園進行了大肆搶劫,之后放火燒毀。
3.簽約 奕 被迫與俄、英、法、美交換了《天津條約》批準書。并簽訂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在條約中,清政府除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外,又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賠款額也大幅增加。
知識點3 沙俄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1.沙俄割占中國領土 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
2.沙俄侵占我國領土表 時間條約名稱割占的領土范圍領土面積(km )1858《璦琿條約》中國東北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60多萬1860《北京條約》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多萬1860 1864《北京條約》 《勘分西北界約記》中國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44萬19世紀80年代《伊犁條約》等中國西北部7萬共計150多萬平方千米
3.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 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喪失更多主權,英國、法國、美國等西方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一帶深人到長江中下游地區,沙俄占領中國北方大片領土。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真題】(2023 廣東省廣州市 中考真題)19世紀四五十年代,在清朝出現了從事貿易為主的外資商行,1864年約有150家,19世紀末增至552家,分布于25個通商口岸,尤以上海、廣州、天津和漢口為多。外資商行迅速增多是由于(  )
A.兩次鴉片戰爭的影響 B.《辛丑條約》的危害
C.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 D.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
【答案】A
【考點】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兩次鴉片戰爭的影響,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鴉片戰爭后,上海等五口成為第一批對外開放口岸,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天津條約》的簽訂,又增開了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19世紀四五十年代,在清朝出現了從事貿易為主的外資商行,1864年約有150家,19世紀末增至552家,分布于25個通商口岸,尤以上海、廣州、天津和漢口為多。外資商行迅速增多是由于兩次鴉片戰爭的影響,通商口岸的開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外資商行迅速增多,故A符合題意;《辛丑條約》簽訂于1901年,屬于20世紀,排除B;鴉片戰爭后,我國的自然經濟逐漸解體,排除C;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與外資商行迅速增多無關,排除D。故選:A。
【變式】
1.(2023 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 二模)從下列表格內容可得出的結論是(  )
鴉片戰爭(1840﹣1842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
《南京條約》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天津條約》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
《南京條約》割香港島給英國。 《璦琿條約》沙俄割占中國領土60萬平方千米
A.兩次戰爭都發生在18世紀
B.兩次戰爭都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
C.清朝通商口岸日益增多
D.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答案】C
【考點】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比較,注意題干表格的正確識讀。
根據材料表格信息“《南京條約》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天津條約》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可知,清朝的通商口岸由《南京條約》的五口通商到《天津條約》的十口通商,這說明通商口岸的數量在增加,故C項正確;兩次戰爭都發生在19世紀,排除A項;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只有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社會性質,第二次鴉片戰爭則是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排除B項;材料表格信息沒有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內容,排除D項。故選:C。
2.(2021秋 高青縣 期中)下列關于兩次鴉片戰爭共同點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侵略者都有英國
B.都強迫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
C.都使中國喪失了領土
D.日本都是參與者
【答案】D
【考點】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
【解析】本題考查兩次鴉片戰爭。識記發動兩次鴉片戰爭的國家。
1840﹣1842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侵略中國,1856﹣1860年英法組成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侵略中國。故對兩次鴉片戰爭共同點的表述,不正確的是日本都是參與者,ABC都是關于兩次鴉片戰爭共同點的正確表述。故選:D。
3.(2021秋 山東省淄博市東源縣校級 期中)通過兩次鴉片戰爭,強迫清政府開放十余個通商口岸,放棄了香港島和九龍島一部,該時期英國的侵華的本質意圖是(  )
A.掠奪中華無所不有的財富
B.打開中國大門,使其成為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
C.把中國變為英國最大的海外殖民地
D.維護可恥的鴉片貿易
【答案】B
【考點】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兩次鴉片戰爭,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英國發動侵略戰爭的目的是打開中國大門,使其成為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擴大侵略權益。《南京條約》的各項條款中,最能體現英國發動戰爭的本質意圖(目的)的條款是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國資產階級的愿望并未實現,為此,英國又發動的侵略戰爭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后清政府又被迫簽訂的兩個條約是《天津條約》《北京條約》,B是正確的選項;ACD都是英國侵華獲得的具體利益,不符合題意。故選:B。
1.(2023 湖南省岳陽市 中考真題)圓明園是清代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它綜合了中西建筑的精華,舉世聞名。1860年英法聯軍對圓明園進行了大肆搶劫,然后縱火燒毀。英法聯軍這一暴行發生在(  )
A.鴉片戰爭期間 B.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
C.甲午中日戰爭期間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
【答案】B
【考點】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解析】本題考查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史實,準確掌握基礎知識。
A.鴉片戰爭發生于1840年至1842年,排除A。
B.據材料“1860年英法聯軍對圓明園進行了大肆搶劫,然后縱火燒毀”及所學可知,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攻占北京后,占據圓明園。中國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投福海自盡,英國軍隊首領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下令燒毀圓明園。3500名英法聯軍沖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故B正確。
C.甲午中日戰爭發生于1894年至1895年,排除C。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發生于1900年至1901年,排除D。故選:B。
2.(2023 四川省成都市 中考真題)要探究第二次鴉片戰爭對我國文物的破壞情況,需要重點考察的地點位于圖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考點】第二次鴉片戰爭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第二次鴉片戰爭與火燒圓明園的相關史實,注意題干圖示的正確識讀。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大門,1856年10月,英法聯軍為主兇,美俄兩國為幫兇,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闖進圓明園,瘋狂搶掠園中珍寶,劫走了所有能搬動的貴重文物和圖書典籍,十二生肖獸首丟失,為了掩人耳目,英法聯軍又放火焚毀了這座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被燒毀使中國的文化遺產遭到嚴重損失,是中華民族的恥辱。根據圖片可知,圖中的④處為北京的圓明園的位置,故D符合題意;①位置中國東南沿海,不是北京的位置,排除A;②③位于長江流域,與北京的位置不符,排除BC。故選:D。
3.(2022 山東省青島市 中考真題)綜合如表信息,得出的結論符合這一時期史實的是(  )
鴉片戰爭(1840﹣1842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
《南京條約》 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天津條約》 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
《南京條約》割香港島給英國。 《璦琿條約》 沙俄割占中國領土60多萬平方千米。
A.清朝主動開放力度加強
B.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C.清朝通商口岸日益減少
D.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答案】B
【考點】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
【解析】本題考查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表格反映的是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進一步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故B符合題意;AC說法錯誤,排除;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排除D。故選:B。
4.(2022 四川省攀枝花市 中考真題)歷史評價是指對歷史現象或史案進行態度與價值的評判表述。下列選項中,屬于歷史評價的是(  )
A.清代皇家園林圓明園遭到英法聯軍縱火燒毀
B.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發動的一場侵略戰爭
C.沙俄割占中國北方15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
D.《天津條約》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通商口岸
【答案】B
【考點】第二次鴉片戰爭;俄國侵占我國大片領土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什么是歷史陳述,什么是歷史評價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歷史陳述與歷史評價的區別的相關史實。
歷史陳述是指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觀敘述,歷史評價則是指對歷史現象或歷史事件進行態度與價值觀的評判表達,題干選項中選項ACD對當時的歷史事件的客觀描述,反映的是歷史的真實情況,屬于歷史陳述;選項B描述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性質,不是描述某個歷史事件,而是表達了一種觀點和看法,屬于歷史評價。選項B符合題意。故選:B。
5.(2023 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 開學考試)如圖為現藏于英國國家檔案館的一份條約簽字頁,上面的日期為:“大清咸豐十年九月十一日 大英一千八百六十年十月二十四日”。該條約是(  )
A.《虎門條約》 B.《天津條約》 C.《北京條約》 D.《馬關條約》
【答案】C
【考點】《北京條約》
【解析】本題考查《北京條約》,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根據題干“大英一千八百六十年十月二十四日”并結合所學可知,第二次鴉片戰爭中,1860年,中英《北京條約》簽訂,故C正確;1843年,《虎門條約》簽訂,排除A;1858年,《天津條約》簽訂,排除B;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排除D。故選:C。
6.(2022秋 江西省吉安市八校聯盟 期中)下列史實沒有關聯一組是(  )
A.鴉片戰爭﹣﹣關天培
B.第二次鴉片戰爭﹣﹣馬神甫事件
C.黃海海戰﹣﹣鄧世昌
D.八國聯軍侵華﹣﹣《北京條約》
【答案】D
【考點】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北京條約》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近代列強的侵略以及中國人民的抗爭,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爆發后,中國軍民奮起反抗,民族英雄關天培在虎門堅持抵抗,壯烈犧牲,故A項有關聯的,排除A;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不滿足既得利益,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英國以“亞羅號事件”、法國以“馬神甫事件”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故B項是有關聯的,排除B;1894年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在黃海海戰中鄧世昌壯烈殉國,故C項之間是有關聯的,排除C;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八國聯軍侵華,清政府被迫簽訂的是《辛丑條約》,D項是沒有關聯的,符合題意。故選:D。
7.(2022秋 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 期中)1860年10月,英軍隨軍牧師羅伯特 麥吉竟然這樣寫道:“一個也不留,一棟房屋也不剩,讓這里再無宮殿的痕跡吧”。以上材料最有可能成為以下哪個事件的罪證(  )
A.列強獲得大額賠款 B.《北京條約》的簽署
C.中國各項主權喪失殆盡 D.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答案】D
【考點】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第二次鴉片戰爭
【解析】本題考查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難度不大,熟練記憶基礎知識并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據材料“1860年10月,英軍……讓這里再無宮殿的痕跡吧”并結合所學可知這一歷史事件為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故D項符合題意。題干材料與列強獲得賠款、《北京條約》的簽訂中國各項主權喪失殆盡無關,排除ABC項。故選:D。
8.(2022秋 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 期中)清政府忙于對付外來殖民者和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造成了北方邊疆防備空虛。□□乘虛而入,1858年5月,用武力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割占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1860年又把烏蘇里江以東約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割占了,成為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最大的獲利者。“□□”應是(  )
A.英國 B.俄國 C.美國 D.法國
【答案】B
【考點】俄國侵占我國大片領土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俄國侵占我國大片領土的相關史實。俄國是中國近代史上割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
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沙俄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侵占了我國東北和西北領士150多萬平方千米。其中1858年簽訂的中俄《璦琿條約》,俄國割占中國東北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 60多萬平方千米土地,1860年簽訂的中俄《北京條約》俄國割占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萬平方千米土地,B項符合題意;英國、美國、法國與題干中所述史實無關,排除ACD項。故選:B。
9.(2022 山東省泰安市 中考真題)歷史事實和歷史結論是歷史研究的重要載體。下列屬于歷史結論的是(  )
A.1840年,英國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
B.1856﹣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C.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務派掀起了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
D.列強在中國掀起瓜分狂潮時,美國于1899年提出門戶開放政策
【答案】B
【考點】歷史文化常識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什么是歷史事實,什么是歷史結論的相關史實。注意掌握區別歷史事實和歷史結論的方法。
歷史事實指的是歷史的真實情況,不帶有作者自己的感彩;歷史結論是分析歷史事實的看法和狀態,帶有明顯的個人情感。“1840年,英國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是對當時的歷史事件的客觀描述,反映的是歷史的真實情況,屬于歷史事實,排除A項;“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務派掀起了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是對當時的歷史事件的客觀描述,反映的是歷史的真實情況,屬于歷史事實,排除C項;“列強在中國掀起瓜分狂潮時,美國于1899年提出門戶開放政策”是對當時的歷史事件的客觀描述,反映的是歷史的真實情況,屬于歷史事實,排除D項;選項B是對1856﹣1860年發生的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看法,屬于歷史結論。選項B符合題意。故選:B。
10.(2021秋 山東省煙臺市長島縣校級 期中)閱讀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圖一中所示,這是哪個國家通過哪次戰爭前后趁火打劫侵占我國北方大片領土?
(2)在這場戰爭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國多少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其中通過《璦琿條約》割占中國領土最多,達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看圖說明是圖示的哪個?(寫出字母代號)
(3)讀圖二,這是我國著名的皇家園林,被焚毀于一場戰爭中,請說出園林名稱?他們發動這場戰爭的目的是什么?發動這場戰爭的主兇是誰?這場戰爭中中國又失去了香港的哪個部分?
(4)這場戰爭對中國社會性質的影響是什么?
【答案】
(1)沙俄;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
(2)150多萬平方千米;C。
(3)圓明園;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英法聯軍;九龍司地方一區。
(4)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考點】俄國侵占我國大片領土;《璦琿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俄國侵占我國大片領土、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中國近代史上列強對中國的侵略的相關史實。
(1)據圖一“沙俄侵占我國北方領土示意圖”及所學知識可知,這是沙俄通過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趁火打劫侵占我國北方大片領土。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俄國趁火打劫,采取先武力強占再逼簽條約的手段,與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割占了中國東北、西北共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2)在第二次戰爭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國15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其中通過《璦琿條約》割占中國領土最多,達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據圖可知,圖示中的C處為沙俄通過《璦琿條約》割占的中國領土。俄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趁火打劫,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中國東北、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其中割占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的中俄《璦琿條約》是沙俄割占中國領土最多的條約。
(3)讀圖二及所學知識可知,這是我國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它被焚毀于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他們發動這場戰爭的目的是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發動這場戰爭的主兇是英法聯軍。這場戰爭中中國又失去了香港的九龍司地方一區。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為主兇,美俄為幫兇,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爭先恐后,掠奪珍寶。搶不走的東西,他們就砸碎。為掩人耳目,他們又放火焚燒,大火燒了三天三夜。隨后,英法聯軍占領安定門,控制北京城,并揚言要直搗皇宮。奕訴被迫與俄、英、法、美交換了《天津條約》批準書,并簽訂了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在條約中,清政府除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外,又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賠款額也大幅增加。
(4)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喪失更多主權,英國、法國、美國等西方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一帶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沙俄占領中國北方大片領土。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凭祥市| 乌拉特后旗| 乌苏市| 永和县| 淮阳县| 云南省| 龙江县| 林口县| 赤峰市| 仪征市| 阜平县| 吉水县| 虹口区| 共和县| 朔州市| 托克逊县| 晋州市| 巴楚县| 砚山县| 大城县| 松阳县| 周宁县| 定兴县| 海丰县| 兴安盟| 浙江省| 汉寿县| 潜江市| 屯门区| 武安市| 海口市| 信丰县| 涟水县| 白沙| 连州市| 黄大仙区| 孝昌县| 鲁甸县| 荣成市| 新晃| 安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