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課第一課時 觸摸小康 數字小康備課組:初一政治組 備課時間:1月14日 主備人:王慶宇 輔備人: 丁忠學 李欣 宋華審核領導:【學習目標】知識目標: 1.從衣食住行用的變化感知小康。 2.小康社會的生活狀態。 3.我國已經總體上進入小康社會。能力目標: 結合生活實例,理解我國已經總體上進入小康社會。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了解我國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學習重點】我國已經總體上進入小康社會。【學習難點】 我國已經總體上進入小康社會。【課題】數字小康小康不小康,關鍵看住房。改革開放以來,不管是城鎮還是農村,人們的住房條件明顯改善:面積寬敞了,環境舒適了;問候語的變化也說明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休閑出現了新時尚。 想一想:為什么人們把這種好生活稱為“小康”呢? 一、自主學習1、 小康的來歷小康一詞,最早出自《詩經》。“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說,人民勞苦夠了,渴望稍微得到安康,這里的小康指的是一種“富有仍嫌不足,但溫飽已經有余” 。 21cnjy.com從先秦至近代,盡管小康社會在思想家的筆下被描繪得極為誘人,但這種理想的社會從末有過,然而,小康思想在人民中間產生了極為深遠影響,它作為長期生活在貧困之中的普通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盛行千年而不衰21·cn·jy·com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從我國人口多、底子薄,社會發展總體水平比較落后的基本國情出發,提出建設“小康之家”。從此,小康社會成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個具體奮斗目標。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神州大地已經嶄露頭角。 2、現代小康目標的提出1979年,在鄧小平與日本大平首相的談話中,首次提出小康目標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正式將實現小康列為“三步走”的發展戰略。“三步走”戰略黨的十三大報告提出:“我國經濟建設的部署大體分三步走。 第一步 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這個任務基本實現。www.21-cn-jy.com 第二步 到本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 到下個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然后,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前進。2·1·c·n·j·y鄧小平所說的“小康”,是指為中國廣大群眾所享有的介于溫飽和富裕之間的比較殷實的生活狀態。1、你心目中的小康是什么樣的?2、閱讀57頁對話,你贊成他們的說法嗎?為什么?二、合作探究:小組討論交流展示,質疑并解惑材料;1、2000年我們已基本實現小康目標2、國際輿論評論: “中國人只用了一代人的時間取得了別的國家用了幾個世紀的成就。”3、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統計監測方案》(2011),據最新統計數據分析,2010年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現程度達到80.1%,比2000年提高20.5個百分點,平均每年提高2.05個百分點。其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六大方面: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生活質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資源環境的實現程度都有較大的提高。2010年人均GDP達29992元。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397983億元,中國的經濟總量已超過4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二。參照P58頁的小康標準,看看1980年有哪些項目沒有達標?2000年有哪些項目沒有達標?與1980年相比,2000年在那些方面有了比較大的進步?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三、鞏固提高單項選擇題:1、截至200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升至世界第六位。國內生產總值簡稱為 ( ) A、恩格爾系數 B、NBA C、GDP D、國民生產總值2、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這是 ( ) A、我們本世紀頭十年的奮斗目標 B、我們本世紀頭二十年的奮斗目標 C、我們本世紀頭三十年的奮斗目標 D、 我國本世紀中葉的目標3、 到20世紀末,對照中國小康基本標準16條,除哪幾項外,其余指標已完成,這標志著我國在總體上進入了小康社會。 ( ) 21教育網 ①農民人均純收入 ②農村初級衛生保健 ③人均蛋白質攝入量 ④恩格爾系數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