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5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一、學習目標1、進一步學習物體的受力情況,并能結合物體的運動情況進行受力分析。(重點) 2、知道動力學的兩類問題:從受力確定運動情況和從運動情況確定受力.理解加速度是解決兩類動力學問題的橋梁。(重點) 3、掌握解決動力學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會用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公式解決有關問題。(難點)二、復習回顧1、運動學公式2、牛頓運動定律第一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第二定律: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所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質量成反比; 加速度方向跟作用力方向相同。公式: F=ma第三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三、動力學的兩類基本問題1、從受力確定運動情況2、從運動情況確定受力四、動力學的兩類基本問題解題步驟:(1)確定研究對象;(2)分析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 畫示意圖(受力和運動過程);(3)用牛頓第二定律或運動學公式 求加速度;(4)用運動學公式或牛頓第二定律 求所求量。例題1.運動員把冰壺沿水平冰面投出,讓冰壺在冰面上自由滑行,在不與其他冰壺碰撞的情況下,最終停在遠處的某個位置。按比賽規則,投擲冰壺運動員的隊友,可以用毛刷在冰壺滑行前方來回摩擦冰面,減小冰面的動摩擦因數以調節冰壺的運動。(1)運動員以 3.4 m/s 的速度投擲冰壺,若冰壺和冰面的動摩擦因數為 0.02,冰壺能在冰面上滑行多遠?g 取 10 m/s2。(2)若運動員仍以 3.4 m/s 的速度將冰壺投出,其隊友在冰壺自由滑行 10 m 后開始在其滑行前方摩擦冰面,冰壺和冰面的動摩擦因數變為原來的 90%,冰壺多滑行了多少距離?例題2.一位滑雪者,人與裝備的總質量為75kg,以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勻加速直線滑下,山坡的傾角為30°,在5s的時間內滑下的路程為60m,求滑雪者對雪面的壓力及滑雪者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和空氣阻力),g取10m/s2。鞏固練習1.質量為1 kg的質點,受水平恒力作用,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它在t s內的位移為x m,則F的大小為(單位為N)( ).A. B. C. D.2.如圖所示,水平恒力F=20 N,把質量m=0.6 kg的木塊壓在豎直墻上,木塊離地面的高度H=6 m.木塊從靜止開始向下做勻加速運動,經過2 s到達地面.(取g=10 m/s2) 求:(1)木塊下滑的加速度a的大小;(2)木塊與墻壁之間的動摩擦因數.3.如圖所示,樓梯口一傾斜的天花板與水平面成θ=37°,一裝潢工人手持木桿綁著刷子粉刷天花板,工人所持木桿對刷子的作用力始終保持豎直向上,大小為F=10 N,刷子的質量為m=0.5 kg,刷子可視為質點,刷子與天花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5,天花板長為L=4 m,取sin 37°=0.6,試求:(1)刷子沿天花板向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2)工人把刷子從天花板底端推到頂端所用的時間.4.如圖所示,在傾角θ=37°的足夠長的固定的斜面底端有一質量m=1.0kg的物體.物體與斜面間動摩擦因數 =0.25,現用輕細繩將物體由靜止沿斜面向上拉動.拉力F=10N,方向平行斜面向上.經時間t=4s繩子突然斷了,求:(1)繩斷時物體的速度大小.(2)從繩子斷了開始到物體再返回到斜面底端的運動時間.(sin37°=0.60, cos37°=0.80,g=10m/s2)5.如圖所示,木塊質量m=0.78kg,在與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右上方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在3s時間內運動了9m的位移.已知木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4,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0,cos37°=0.80.(1)求拉力F的大小(2)若在3s末時撤去拉力F,求物體還能運動多長時間以及物體還能滑行的最大位移.6.如圖所示,質量m=2 kg的物體靜止于水平地面的A處,A、B間距L=20 m,用大小為30 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體,經t0=2 s拉至B處。(已知cos37°=0.8,sin37°=0.6,取g=10 m/s2)(1)求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2)用大小為30 N,與水平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上拉此物體,使物體從A處由靜止開始運動并能到達B處,求該力作用的最短時間t。7.如圖所示,質量M=0.1 kg的有孔小球穿在固定的足夠長的斜桿上,斜桿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θ=37°,球與桿間的動摩擦因數μ=0.5.小球受到豎直向上的恒定拉力F=1.2 N后,由靜止開始沿桿斜向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求(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1)斜桿對小球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2)小球的加速度;(3)最初2 s內小球的位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