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第4節 常見的堿培優訓練思維導圖知識梳理一、常見的堿——NaOH和堿 氫氧化鈉(NaOH) 氫氧化鈣 備注及用途俗名 苛性鈉、火堿、燒堿 (放熱反應) 熟石灰或消石灰 CaO可作干燥劑 注意:不能干燥酸性氣體物理性質 白色固體,易潮解(常作干燥劑),極易溶于水,溶解時放熱,水溶液有很強的腐蝕性 白色粉末狀固體,微溶于水,它的水溶液俗稱石灰水,有腐蝕作用 NaOH可作干燥劑 注意:不能干燥酸性氣體 (、、HCl等)化 學 性 質 與指示劑反應 (,溶液呈堿性) 其溶液能使石蕊試液變藍、酚酞試液變紅 利用這性質可以鑒別某物質是否是堿性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 ①鑒別和NaOH一一可用 ②NaOH和的保存——隔絕空氣 ③——可用建筑業上堿+非金屬氧化物→鹽+水 (該類反應不是復分解反應一一沒有相互交換成分)與酸反應(中和反應) 利用這個性質: ①農業上中和酸性土壤 ②被氫氧化鈉燒傷的皮膚可用硼酸處理酸+堿→鹽+水與某些鹽的反應 ①配制農藥波爾多液 利用這個性質: ①可制造NaOH(即純堿制燒堿) ②鑒別和NaOH溶液也能與溶液反應(不反應)二、溶堿的制取1.可溶性堿可合不可分,不可溶性堿可分不可合(初中階段除氨水),某些金屬氧化物加水生成溶堿,而生成的溶堿不能加熱分解。2.利用溶堿跟溶鹽反應生成新鹽和新堿。需要注意的是,反應物一定是可溶的,生成物中必須有一個或者是兩個是難溶物,即符合復分解反應條件3.電解飽和食鹽水法4.活潑金屬與水反應生成堿與氫氣等三、堿的分解某些不溶堿易分解成金屬氧化物和水,而其金屬氧化物和水不反應。四、堿的共性(原因是堿溶液中的陰離子全是)1.堿通常由金屬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構成。溶堿有五種:鉀鈣鈉鋇氨[KOH、、NaOH、、氨水]它們的溶液無色2.有顏色的堿(不溶于水):紅褐色的氫氧化鐵、藍色的氫氧化銅其他固體堿(包括氫氧化亞鐵)都是白色3.堿的名稱通常有“氫氧化某”,化學式的最后面是“OH”4.可溶性堿的溶液pH值大于7,紫色石蕊試液遇溶堿變藍色,無色酚酞試液遇溶堿變紅色5.鑒定可溶性堿溶液(鑒定)方法一:加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加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是堿。方法二:加鐵鹽溶液有紅褐色沉淀生成;加銅鹽溶液有藍色沉淀的是堿。例題精講一、堿的通性【例1】請結合堿的四點化學性質的歸納圖完成下列練習。(箭頭上方的物質是指與堿反應的物質)(1)堿溶液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________。(2)氫氧化鈉暴露在空氣中變質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所以氫氧化鈉必須________保存。(3)請幫小明補充完整性質3箭頭上方的反應物質是________(填“酸”“堿”或“鹽”)。(4)堿溶液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是因為堿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填化學符號)。【例2】金屬鎂可與熱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所得溶液呈堿性,可使酚酞溶液顯紅色。某同學將鎂條放在水中煮沸,趁熱取出部分溶液,滴加酚酞溶液,變為紅色,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發現溶液的紅色褪去了。(1)寫出鎂條與熱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溶液的紅色褪去說明溶液的堿性________;(3)據你推測,導致溶液堿性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你的一種推測,簡要說明操作、現象及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兩種抗胃酸藥劑的主要成分及建議每次劑量見下表:主要成分主要成分相對分子質量 84 58建議每次劑量/g 0.5 0.3(1)醫生建議胃潰瘍患者盡可能不要服用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服用的藥效比服用“強”而且“持久”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服用的患者可能出現“輕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變式訓練1】在不加指示劑的前提下,將含有鹽酸的氯化鈣溶液中和至中性,可加入下列物質中的( )。A.CaO B. C. D.無法確定【變式訓練2】下列物質中,可以用來區別氫氧化鈉溶液和溶液的是( )。A.紫色石蕊試液 B.無色酚酞試液C.二氧化碳氣體 D.氯化鈉【變式訓練3】如圖1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圖中鐵架臺等儀器均已略去)。在Ⅰ中加入一定量固體和過量液體試劑后,塞緊橡皮塞,立即打開止水夾,Ⅱ中有氣泡冒出,一段時間后關閉止水夾Ⅱ中液面上升,溶液由渾濁變澄清。符合以上實驗現象的Ⅰ和Ⅱ中應加入的試劑是( )。A B C DⅠ 石灰石、稀HCl 純堿、稀HCl 鋅片、稀HCl 二氧化錳、稀Ⅱ NaOH NaOH【變式訓練4】為了檢驗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的氫氧化鈉固體是否變質,下列方法正確的( )。A.放入水中,看是否全部溶解B.滴加稀鹽酸,看是否有氣泡產生C.滴加酚酞,看是否變色D.用手接觸,看是否有滑膩感【變式訓練5】向盛有HCl和混合溶液的燒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過量。在該過程中,圖2的4個圖像能正確反映燒杯內物質的某些物理量變化趨勢的是(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③【變式訓練6】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慢慢通入氣體,看不到明顯現象。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對所得溶液成分進行了如下探究。請你參與他們的探究活動,并完成以下問題:提出問題:所得溶液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查閱資料:資料一:將氣體慢慢地通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可能發生以下兩個化學反應:先發生反應:當NaOH反應完全后,繼續發生反應:資料二:易溶于水;溶液與NaCl溶液均呈中性;溶液呈堿性,可使酚酞溶液變紅色。猜想與假設:小組同學通過討論,提出了以下四種猜想猜想一:溶質為NaOH和猜想二:溶質全為(1)你認為猜想三:溶質為________。猜想四:溶質全為實驗探究:小組同學設計并完成了如下實驗:實驗步驟 實驗過程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① 取適量反應后的溶液置于試管中加入過量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2)猜想________不成立② 取適量步驟①反應后的上層清液,滴加幾滴酚酞溶液 (3)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不成立③ 取適量步驟①反應后的上層清液加入適量稀HCl 有氣泡產生 (4)猜想________成立實驗總結:針對上述實驗,實驗小組的同學總結并寫出了上述探究過程中的各步反應方程式。(5)你認為步驟①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堿的制取及分解【例1】(1)寫出用石灰石、水、碳酸鈉溶液為原料來制取氫氧化鈉的三個化學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寫出用氧化銅、燒堿溶液、稀鹽酸為原料來制取氫氧化銅的兩個化學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氯堿廠電解飽和食鹽水制取NaOH的工藝流程如圖3所示:(1)粗鹽中主要含有、雜質,精制工序中加入適量的NaOH和主要目的是除去雜質,試分析沉渣中的固體主要有________(填化學式);(2)電解工序中發生(3)脫鹽工序中利用NaOH和NaCl在溶解度上的差異,通過________、冷卻、________(填寫操作名稱)除去NaCl;該工業流程中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是________。【變式訓練1】食鹽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電解飽和食鹽水可以得到多種化工產品,主要過程如下:①氣體A是密度最小的氣體,該氣體的名稱為________,寫出一個由酸D轉化為氣體A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電解后生成的堿B的化學式為________,你猜想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2)食鹽中含有各種添加劑,如添加碘酸鉀()補充碘元素、添加亞鐵氰化鉀()作為抗結劑防止食鹽結塊。但人們總是擔心抗結劑會分解產生劇毒物質氰化鉀(KCN)。某同學對此進行了探究,其熱重分析數據如圖4所示:【查閱資料】一般烹飪溫度低于340℃。回答下列問題:①鹽中至少含有________種金屬元素(填數字)。②寫出70~100℃反應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溫度高于400℃時,會產生劇毒物質KCN,同時還會產生一種單質氣體,則X的化學式是________。③食用含亞鐵氰化鉀作抗結劑的食鹽是否安全?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變式訓練2】已知難溶性的堿受熱易分解,生成金屬氧化物和水,如(提示:分解過程中不變價)。A、B、C、D、E五種物質之間存在如圖5所示的轉化關系:請填寫下列空白:(1)白色沉淀E的化學式為________;B的化學式為________;(2)寫出下列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寫出一種防止金屬D銹蝕的具體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蘇另取一定質量的A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測出反應后的沉淀質量為所取A溶液質量的1/6,則A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________。三、氫氧化鈉的變質【例】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實驗室已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固體進行了如下實驗:取樣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稀硫酸,根據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與加入稀硫酸質量間的關系繪制出圖。請根據圖6完成以下分析:(1)Oa段不產生氣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產生反應的反應類型為________反應;(2)若在a點時向樣品溶液中加入酚酞試劑,則ab段反應產生的實驗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實驗小組同學用pH試紙分別測定c點與d點的pH值,具體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們發現c點的pH值________d點的pH值(填“>”“<”或“=”);(4)d點溶液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5)若在b點測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0.44g,稀硫酸的質量分數為9.8%,則原樣品中發生變質的氫氧化鈉質量為________g。【變式訓練1】實驗室中有一瓶變質的氫氧化鈉固體(氫氧化鈉變質成碳酸鈉),經測定固體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6%,則原氫氧化鈉固體中已變質的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約為( )。A.32% B.46% C.51% D.65%【變式訓練2】某同學稱取13.3g變質的NaOH樣品(假設雜質全部為),加水配成溶液100g,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根據生成的質量測定的質量。實驗測得加入稀鹽酸的質量與產生氣體的質量關系如圖7所示。(1)求完全反應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是多少?(2)求樣品中的質量分數?(3)假如此反應恰好完全,則生成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