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山西中考真題之圓(2006—2012年)一、選擇題(共8小題,每小題4分,共32分)1.(2006山西)如圖,分別以直角△ABC的三邊AB、BC、CA為直徑向外作半圓。設直線AB左邊阻影部分的面積為S1,右邊陰影部分的面積和為S2,則( )A. B. C. D.無法確定2.(2007山西)如圖,小紅要制作一個高4cm,底面直徑是6cm的圓錐形小漏斗,若不計接縫,不計損耗,則她所需紙板的面積是( ).A、15πcm2 B、πcm2 B、πcm2 B、30πcm23.(2008山西)如圖,有一圓心角為120 o、半徑長為6cm的扇形,若將OA、OB重合后圍成一圓錐側面,那么圓錐的高是A.cm B.cm C.cm D.cm4.(2009山西)如圖,是的直徑,是的切線,點在上,,則的長為( ) A. B. C. D.5.(2012山西)如圖,AB是⊙O的直徑,C、D是⊙O上的點,∠CDB=20°,過點C作⊙O的切線交AB的延長線與點E,則∠E等于( ) A. 40° B. 50° C. 60° D.70°6.(2012山西)如圖是某公園的一角,∠AOB=90°,AB弧的半徑OA長是6米,C是OA的中點,點D在AB弧上,CD//OB,則圖中休閑區(陰影部分)的面積是( ) A. ㎡ B. ㎡ C. ㎡ D. ㎡7.(2009太原)7.如圖,在中,=90°,=10,若以點為圓心,長為半徑的圓恰好經過的中點,則的長等于( )A. B.5 C. D.68.(2007太原)如圖,CD是⊙O的直徑,A、B是⊙O上的兩點,若∠ABD=20°,則∠ADC的度數為( ) A.40° B.50° C.60° D.70°二、填空題(共8小題,每小題4分,共32分)9.(2006山西)4如圖,在“世界杯”足球比賽中,甲帶球向對方球門PQ進攻,當他帶球沖到A點時,同樣乙已經助攻沖到B點。有兩種射門方式:第一種是甲直接射門;第二種是甲將球傳給乙,由乙射門。僅從射門角度考慮,應選擇________種射門方式。10.(2006山西)在△ABC中,AB=AC,E是AB的中點,以點E為圓心,EB為半徑畫弧,交BC于點D,連結ED并延長到點F,使DF=DE,連結FC,若∠B=70°,則∠F=________度。11.(2009山西)如圖所示,、、、是圓上的點,則 度.12.(2011山西)如圖,△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AB=AC,把△ABC繞點A按順時針方向旋轉45°后得到△AB’C’,若AB=2,則線段BC在上述旋轉過程中所掃過部分(陰影部分)的面積是___________ (結果保留π)。13.(2010山西)圖1是以AB為直徑的半圓形紙片,AB=6cm,沿著垂直于AB的半徑OC剪開,將扇形OAC沿AB方向平移至扇形O’A’C’。如圖2,其中O’是OB的中點。O’C’交于點F,則的長為________________cm。14.(2009太原)如圖、是的兩條弦,=30°,過點的切線與的延長線交于點,則的度數為 .15.(2008太原)如圖,是⊙O的直徑,是⊙O的弦,連接,若,則的度數為 .16.(2007太原)小明要用圓心角為120°,半徑是27cm的扇形紙片(如圖)圍成一個圓錐形紙帽,做成后這個紙帽的底面直徑為 cm.(不計接縫部分,材料不剩余)三、作圖題(共3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17.(2011山西)如圖,△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 (1)實踐與操作 利用尺規按下列要求作圖,并在圖中標明相應的字母(保留作圖痕跡,不寫作法). ①作△ABC的外接圓,圓心為O;②以線段AC為一邊,在AC的右側作等邊△ACD; ③連接BD,交⊙O于點F,連接AE, (2)綜合與運用 在你所作的圖中,若AB=4,BC=2,則: ①AD與⊙O的位置關系是______.②線段AE的長為__________.18(2012山西)實踐與操作:如圖1是以正方形兩頂點為圓心,邊長為半徑,畫兩段相等的圓弧而成的軸對稱圖形,圖2是以圖1為基本圖案經過圖形變換拼成的一個中心對稱圖形.(1)請你仿照圖1,用兩段相等的圓弧(小于或等于半圓),在圖3中重新設計一個不同的軸對稱圖形。(2)以你在圖3中所畫的圖形為基本圖案,經過圖形變換在圖4中拼成一個中心對稱圖形.19(2009山西)已知每個網格中小正方形的邊長都是1,圖1中的陰影圖案是由三段以格點為圓心,半徑分別為1和2的圓弧圍成.(1)填空:圖1中陰影部分的面積是 (結果保留);(2)請你在圖2中以圖1為基本圖案,借助軸對稱、平移或旋轉設計一個完整的花邊圖案(要求至少含有兩種圖形變換).四、解答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20.(2006山西)如圖,已知等邊△ABC,以邊BC為直徑的半圓與邊AB、AC分別交于點D、點E。過點D作DF⊥AC,垂足為點F。(1)判斷DF與圓O的位置關系,并證明你的結論;(2)過點F作FH⊥BC,垂足為點H。若等邊△ABC的邊長為4,求FH的長(結果保留根號)。21.(2007山西)如圖,在⊙O中,AB是直徑,∠BOC=120°,PC是⊙O的切線,切點是C,點D在劣弧BC上運動.當∠CPD滿足什么條件時,直線PD與直線AB垂直?證明你的結論.22.(2010山西)22. (本題8分) 如圖,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以AB為直徑的 ⊙O經過點D,E是⊙O上一點,且(AED=45(。 (1) 試判斷CD與⊙O的位置關系,并說明理由; (2) 若⊙O的半徑為3 cm,AE=5 cm,求(ADE的正弦值。23.(2008山西)23.如圖,已知CD是△ABC中AB邊上的高,以CD為直徑的⊙O分別交CA、CB于點E、F,點G是AD的中點。求證:GE是⊙O的切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