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節 升華和凝華學習目標:1、知道升華和凝華的概念;2、知道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3、知道生活中常見的升華和凝華現象;4、在觀察和體驗過程中,培養科學態度。學習重難點:解釋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了解升華和凝華現象在生活中的應用。學習過程:一、自主學新知1、物態變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種。2.物態變化中吸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三種。物態變化中放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三種。3、 叫升華;__________ _________叫凝華。升華過程 熱(填“吸”或“放”),凝華過程 熱(填“吸”或“放”)。二、合作探究新知:例1、下列物態變化中屬于放熱的是( )。A、熔化 B、升華 C、汽化 D、凝華例2、如圖所示,是用于探究“碘的升華與凝華”的裝置,關于碘錘加熱方式有 A 、B兩種方案:A是將碘錘放在熱水中,B是用酒精燈直接加熱。由于碘的熔點是 ,所以選擇 (選填A或B)方案較好,另一種方案容易出現現象。實驗時在碘錘的上方放少許冷水,其目的是有利于 。例3、如圖所示的自然現象中,由凝華形成的是( )。A、屋檐下的冰凌 B、冰凍的衣服晾干C、草葉上的露珠 D、鐵絲網上的白霜例4、下列有關物態變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寒冷的冬夜里窗玻璃上會出現冰花,是水蒸氣發生了凝華現象B、“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C、打開冰箱冷凍室的門,有時會見到“白氣”,這是液化現象D、冬天戶外用溫度計測量鐵塊和木塊的溫度,它們的溫度是相同的例5、由于連續多日晴燥高溫,給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困擾,為此,2023 年 8 月 1 日,杭州實施了人工降雨,使全城直接從“燒烤模式”過渡到了“冰雹模式”,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工降雨所用的干冰是細小的冰塊B、冰雹的形成過程屬于液化C、人工降雨說明人類可以對水循環的各個環節進行自由的控制D、 “南水北調”也是改變水循環路徑的舉措之一例6、下列物理知識正確的是( )。A、南極空氣很濕潤是因為南極的冰雪不斷發生升華變為水蒸氣B、減慢水分蒸發是盆栽花卉管理的關鍵,剪枝是通過降低溫度從而減慢蒸發C、海水太陽能凈水器先利用海水液化成水蒸氣,水蒸氣再氣化成小水滴達到凈化目的D、春天屋檐下的冰錐是雪先凝固成水,水再熔化成冰三、當堂鞏固新知:1、下列物態變化中屬于放熱的是( )。A、春天,早晨出現的大霧B、一杯水放在房間里時間久了會變少C、冬天,冰凍的衣服變干D、對碘加熱,生成紫色氣體2、對下列古詩詞中所描述的物態變化以及吸、放熱的解釋都正確的是( )。A、“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中的“霧凇”是升華現象,要吸熱B、“月落烏啼霜滿天”中的“霜”是凝固現象,要放熱C、“朝露待日晞”中的“露”是液化現象,要放熱D、“螣蛇乘霧”中的“霧”是汽化現象,要吸熱3、自然界中的物質千變萬化,下列有關物態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燈絲在升華的過程中要放出熱量B、燒水時,冒出的“白氣”是汽化現象形成的C、由于雪的形成需要吸收熱量,所以下雪之前,天氣會比較冷D、寒冷的冬天,舔室外的鐵門舌頭會被“粘”住,是凝固現象4、下列關于物態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用干冰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熱B、食品在電冰箱里能保鮮,利用了制冷劑汽化吸熱C、冬天的菜窖里放幾桶水,利用了水凝固吸熱D、夏天教室地上灑水能降低室內溫度,是因為液化放熱5、歸納總結知識的方法多種多樣,如圖所示的思維導圖就是其中的一種。請填寫出對應的內容:① ② ③ ④ 。6、實施人工降雨的一種方法是利用飛機在高空播撒干冰(固態二氧化碳),如圖所示。干冰進入云層,很快從周圍吸收大量的熱變成氣體。同時高空中的水蒸氣放熱變成小冰晶或者液化為小水滴,云中小冰晶和小水滴增多,從而形成降雨。其中與干冰吸熱變成氣體以及水蒸氣放熱變成小冰晶相對應的物態變化是( )。A、熔化、液化B、汽化、凝華C、升華、熔化D、升華、凝華答案:例1、D;例2、A;熔化;碘蒸氣的凝華;例3、D;例4、B; 例5、D;例6、A;當堂鞏固新知:1、A;2、C;3、D;4、B;5、吸熱;放熱;熔化;凝固;6、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