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運動和力的關系 學案【知識整合】【思維導圖】【思想圖譜】【綜合試題訓練】1.21世紀新能源環保汽車在設計階段要對其各項性能進行測試,某次新能源汽車性能測試中,如圖甲所示是牽引力傳感器傳回的實時數據隨時間變化的關系,但由于機械故障,速度傳感器只傳回了第20 s以后的數據,如圖乙所示。已知汽車質量為1500 kg,若測試平臺是水平的,且汽車由靜止開始沿直線運動,設汽車所受阻力恒定,由分析可得( )A.由圖甲可得汽車所受阻力為1000 NB.20 s末汽車的速度為26 m/sC.由圖乙可得20 s后汽車才開始勻速運動D.前20 s內汽車的位移為426 m2.教室豎直白板上吸有一塊磁性板擦,如圖所示,現加一平行于白板的水平恒力F讓板擦做勻速直線運動,其運動軌跡用虛線表示,則下列圖示可能正確的是( )A. B. C. D.3.如圖所示,一足夠長的傳送帶傾斜放置,傾角,以恒定速率順時針轉動。一煤塊以初速度從A端沖上傳送帶,煤塊與傳送帶之間動摩擦因數,取,,。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煤塊沖上傳送帶后經1.5 s與傳送帶速度相同B.煤塊向上滑行的最大位移為12 mC.煤塊在傳送帶上留下的痕跡長為D.煤塊從沖上傳送帶到返回A端所用的時間為6 s4.電梯上升過程中,某同學用智能手機記錄了電梯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電梯加速上升的時段是( )A.從20.0 s到30.0 s B.從30.0 s到40.0 s C.從40.0 s到50.0 s D.從50.0 s到60.0 s5.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運行了超1000輛氫能源汽車,是全球最大規模的一次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體現了綠色環保理念。質量為m的氫能源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由靜止啟動,汽車的運動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圖像如圖甲所示,汽車牽引力的功率與時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設汽車在運動過程中所受阻力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汽車所受阻力大小為B.汽車的最大牽引力為C.汽車車速為時,它的加速度大小為D.汽車車速從增大到的過程中,牽引力對汽車做的功為6.為慶祝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長沙某景區掛出32個燈籠(相鄰兩個燈籠間由輕繩連接),依次貼上“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從高到低依次標為1、2、3、…、32。在無風狀態下,32個燈籠處于靜止狀態,簡化圖如圖所示,與燈籠“斗”右側相連的輕繩處于水平狀態,已知每一個燈籠的質量,重力加速度,懸掛燈籠的輕繩最大承受力,最左端連接的輕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θ最大為53°B.當θ最大時,最右端輕繩的拉力為C.當時,第8個燈籠與第9個燈籠間輕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45°D.當時,第8個燈籠與第9個燈籠間輕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45°7.一質量為0.8 kg的球固定在AB桿的上端,AB桿的下端固定在升降機上,現用一段繩子水平拉球,使桿發生彎曲,如圖所示,已知繩的拉力大小為6 N,g取,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若升降機處于靜止狀態,則AB桿對球的作用力大小為6 NB.若升降機處于靜止狀態,則AB桿對球的作用力大小為8 NC.若升降機處于加速上升狀態,加速度大小為,則AB桿對球的作用力大小為D.若升降機處于減速上升狀態,加速度大小為,則AB桿對球的作用力大小為8.如圖甲所示,質量分別為的物體靜止在勁度系數為k的彈簧上,A與B不粘連,現對物體A施加豎直向上的力F,使一起上升,彈簧不超過彈性限度,若以兩物體靜止時的位置為坐標原點,兩物體的加速度隨位移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則( )A.在圖乙中段表示拉力F逐漸增大B.在圖乙中段表示B物體減速上升C.位移為時,之間彈力為D.位移為時,一起運動的速度大小為9.如圖所示,質量為3 kg的長木板A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質量為2 kg的物塊B靜止在木板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重力加速度大小為,物塊B與長木板A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現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在長木板上,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時,B受到A的摩擦力為1.6 N,方向水平向右B.時,之間會發生相對滑動C.時,B的加速度大小為D.時,A的加速度大小為10.如圖甲所示,一塊質量為的木板A靜止在水平地面上,一個質量為的滑塊B靜止在木板的左端,對B施加一向右的水平恒力F,一段時間后B從A右端滑出,A繼續在地面上運動一段距離后停止,此過程中A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取。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滑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6 B.木板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1C.F的大小可能為9N D.F的大小與板長L有關11.為了探究物體質量一定時加速度與力的關系,某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M為小車的質量,m為砂和砂桶的總質量,滑輪的質量可以忽略。力傳感器可測出輕繩中的拉力大小。(1)實驗時,一定要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A.用天平測出砂和砂桶的總質量B.將帶滑輪的長木板右端墊高,以補償阻力C.小車靠近打點計時器,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打出一條紙帶,同時記錄力傳感器的示數D.為減小誤差,實驗中一定要保證砂和砂桶的總質量m遠小于小車的質量M(2)在實驗中得到如圖乙所示的一條紙帶(兩計數點間還有四個點沒有畫出),已知打點計時器采用的是頻率為50 Hz的交流電,根據紙帶可求出打B點時小車的速度_________m/s,小車的加速度為_________。(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3)在實驗過程中小車的加速度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砂和砂桶的加速度。(4)以力傳感器的示數F為橫軸,小車的加速度a為縱軸,畫出的圖線是一條直線,如圖丙所示,則小車的質量_________kg。(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12.在“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物體質量的關系”實驗中,做如下探究:(1)為猜想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可利用圖1所示裝置進行對比實驗。兩小車放在水平板上,前端通過鉤碼牽引,后端各系一條細線,用板擦把兩條細線按在桌上,使小車靜止。抬起板擦,小車同時運動,一段時間后按下板擦,小車同時停下。對比兩小車的位移,可知加速度與質量大致成反比。關于實驗條件,下列正確的是:________(選填選項前的字母)。A.小車質量相同,鉤碼質量不同B.小車質量不同,鉤碼質量相同C.小車質量不同,鉤碼質量不同(2)某同學為了定量驗證(1)中得到的初步關系,設計實驗并得到小車加速度a與質量M的7組實驗數據,如表所示。在圖2所示的坐標紙上已經描好了6組數據點,請將余下的一組數據描在坐標紙上,并作出圖像。次數 1 2 3 4 5 6 70.62 0.56 0.48 0.40 0.32 0.24 0.150.25 0.29 0.33 0.40 0.50 0.71 1.00(3)在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實驗之前,需要思考如何測“力”。請在圖3中畫出小車受力的示意圖。為了簡化“力”的測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選填選項前的字母)。A.使小車沿傾角合適的斜面運動,小車受力可等效為只受繩的拉力B.若斜面傾角過大,小車所受合力將小于繩的拉力C無論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多大,砂和桶的重力都等于繩的拉力D.讓小車的運動趨近于勻速運動,砂和桶的重力才近似等于繩的拉力13.某學校舉辦校運動會時,在鉛球比賽場地上放置了一個鉛球回收架,以便于回收選手投出的鉛球。圖甲所示是鉛球回收架的最后一段軌道,可簡化為如圖乙所示的ABCDE軌道,其中軌道均為直軌道且平滑連接,長度分別為,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分別為。一質量的鉛球,從A點以某一速度沖上AB軌道,運動到B點時速度恰好為零,然后經過BC軌道沖上CD軌道。若鉛球在軌道運動時所受的軌道阻力恒為,在BC軌道運動時所受的軌道阻力恒為,不計其他阻力,鉛球大小可忽略。(取,,,),求鉛球:(1)沖上AB軌道時的初速度大小;(2)運動到軌道C點時的速度大小;(3)從軌道A點到在CD軌道上速度第一次減為零時所用的總時間。14.如圖所示為貨場使用的傾斜傳送帶的模型,其與水平面夾角為,傳送帶AB足夠長,且以大小為的恒定速率逆時針轉動。一包貨物以的初速度從A端滑上傾斜傳送帶,若貨物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且可將貨物視為質點。重力加速度,已知,,求:(1)貨物沿傳送帶向上運動的最遠距離;(2)貨物從滑上傳送帶到再次滑回A端所用的時間。15.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固定的、傾角為的斜面,質量為的滑塊C(可視為質點)從距長木板上表面高處由靜止滑下,水平地面上長木板A的上表面與斜面末端平滑對接,A左端與斜面間緊靠在一起但不粘連,A右端與B左端緊靠在一起同樣不粘連,的上表面涂有不同材質的涂料,下表面光滑,長度均為,質量均為,原先靜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已知滑塊C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滑塊C與木板A上表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滑塊C與木板B上表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忽略空氣阻力.(設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求:(1)滑塊C到達斜面底端時的速度大小;(2)滑塊C在A上表面滑行時,間的彈力大小;(3)經多長時間滑塊C運動到A的右端以及此時滑塊C的速度大小;(4)最終穩定時,滑塊C是否脫離木板B?若未脫離,滑塊C相對B靜止的位置距離B右端多遠?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由題圖乙可知,在20 s后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由題圖甲可知,汽車所受阻力,A錯誤;在0~6 s內,設汽車所受牽引力為,加速度為,由牛頓第二定律得,解得,第6 s末汽車的速度,在6~18 s內,設汽車所受牽引力為,加速度為,由牛頓第二定律得,解得,第18 s末汽車的速度,由題圖甲知18 s后汽車所受汼引力等于阻力,即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20 s末汽車的速度為,B正確,C錯誤;汽車在0~6 s內的位移,汽車在6~18 s內的位移,汽車在18~20 s內的位移,汽車在前20 s內的位移,D錯誤。2.答案:B解析:磁性板擦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力平衡,在豎直平面內受重力、水平恒力、滑動摩擦力的作用,畫出磁性板擦在豎直平面內的受力分析圖,如圖新所示,又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和運動方向相反,可知B可能正確。3.答案:C解析:由于煤塊初速度大于傳送帶的速度,則煤塊受到的摩擦力沿傳送帶向下,由牛頓第二定律得,解得煤塊開始向上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煤塊沖上傳送帶后至傳送帶速度相同經歷的時間,A錯誤;煤塊與傳送帶速度相同后,摩擦力方向反向,沿傳送帶向上,由于,故煤塊向上繼續做減速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得,解得煤塊繼續向上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煤塊向上滑行的最大位移為,B錯誤;煤塊與傳送帶速度相同前,煤塊相對傳送帶向上運動,,煤塊與傳送帶速度相同后,到達最高點經歷時間,此過程中煤塊相對傳送帶向下運動,,煤塊從最高點返回底端過程做加速度為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有,解得,煤塊相對傳送帶向下運動,,該過程中煤塊相對傳送帶向下運動的總相對位移為,煤塊在傳送帶上留下的痕跡長為,C正確;煤塊從沖上傳送帶到返回A端所用的時間,D錯誤。4.答案:A解析:電梯上升5.答案:C解析:汽車速度達到最大時做勻速運動,牽引力等于阻力,則有,A錯誤;汽車做勻加速運動時牽引力最大且保持不變,但功率達到最大功率時有,由題圖甲可知,汽車做勻加速運動時的加速度為,解得,B錯誤;汽車車速為時,由牛頓第二定律得,解得,C正確;汽車車速從增大到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可知汽車車速從增大到的過程中,牽引力對汽車做的功大于,D錯誤。6.答案:D解析:當最左端連接的輕繩的拉力大小為時,θ最大,此時燈籠整體受力如圖甲所示,由平衡條件得,解得,最右端輕繩的拉力,A、B錯誤;當時,燈籠整體受力分析如圖乙所示,由平衡條件得,最右端輕繩的拉力,對第9個燈籠至第32個燈籠整體,其受力情況跟燈籠整體的受力情況相似,由平衡條件得,則第8個燈籠與第9個燈籠間輕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C錯誤;當時,燈籠整體受力如圖丙所示,由平衡條件得最右端輕繩的拉力,對第9個燈籠至第32個燈籠整體,其受力情況跟燈籠整體的受力情況相似,由平衡條件得,則第8個燈籠與第9個燈籠間輕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D正確。7.答案:C解析:若升降機處于靜止狀態,則球也處于靜止狀態,由平衡條件可知,AB桿對球的作用力大小為,故A、B錯誤;若升降機處于加速上升狀態,對球,在豎直方向,由牛頓第二定律得,解得,在水平方向,由平衡條件得,則AB桿對球的作用力大小為,故C正確;若升降機處于減速上升狀態,對球,在豎直方向,由牛頓第二定律得,解得,在水平方向,由平衡條件得,則AB桿對球的作用力大小為,故D錯誤.8.答案:AC解析:開始時,物體靜止在勁度系數為k的彈簧上,彈簧彈力向上,大小為,隨著物體向上運動,彈簧彈力減小,而題圖乙中段加速度大小與方向都不變,由牛頓第二定律有減小,F逐漸增大,選項A正確;在題圖乙中段,物體的加速度方向沒變,仍為正,所以物體仍做加速運動,是加速度逐漸減小的加速運動,選項B錯誤;開始時,彈簧的彈力,當上升了后,彈簧彈力,以B為研究對象,則有,解得,選項C正確;段對應的運動中,物體的加速度不變,可有段對應的運動中,物體的加速度隨位移均勻減小,則有,聯立解得,選項D錯誤。9.答案:AD解析:若恰好保持相對靜止,則由牛頓第二定律得,解得,當時,保持相對靜止,由牛頓第二定律得,解得,方向水平向右,A正確;當時,恰好保持相對靜止,B錯誤;當時,發生相對運動,對B,由牛頓第二定律得,解得B的加速度大小為,C錯誤;當時,間發生相對運動,對A,由牛頓第二定律得,解得,D正確。10.答案:BD解析:AB.由圖像可知滑塊在木板上滑動時木板的加速度為,對木板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滑塊從木板上滑出時木板的加速度為,對木板根據牛頓第二定律,聯立解得,,故A錯誤,B正確;C.對木塊B,,其中,則,則F的大小不可能為9N,故C錯誤;D.根據式中,聯立解得,即F的大小與板長L有關,故D正確。故選BD。11.答案:(1)BC(2)1.23;6.03(3)小于(4)0.20解析:(1)輕繩中的拉力大小可由力傳感器測出,不需要用天平測出砂和砂桶的質量,故不需要使砂和砂桶的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A、D錯誤;實驗時需將長木板右端墊高,以補償阻力,B正確;實驗時,小車應靠近打點計時器,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同時記錄力傳感器的示數,C正確。(2)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打B點時小車的速度等于在AC段的平均速度,即;根據得,小車的加速度。(3)根據題圖甲知小車與砂和砂桶通過動滑輪連接,滑輪的質量可以忽略,它們之間的速度關系為,根據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知,所以實驗過程中小車的加速度小于砂和砂桶的加速度。(4)滑輪的質量可以忽略,根據牛頓二定律得,解得圖象的斜率,由圖象知,解得小車的質量。12、(1)答案:B解析:探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必須控制小車所受的力相同,小車質量不同,故鉤碼質量要保證相同,B對。(2)答案:如圖所示解析:將數據描點,再連線。(3)答案:如圖所示;AD解析:設小車質量為M,砂和桶質量為m,使小車沿傾角為θ的斜面下滑,調整傾角θ大小,當,即時,小車所受合力可等效為繩的拉力,A對;若傾角θ過大,所受合力,B錯;以小車為研究對象,當時,有①,以砂和桶為研究對象,有②,聯立①②得,故,C錯;由②式知,當時,,D正確。13.答案:(1)4 m/s(2)0.8 m/s(3)4.6 s解析:(1)鉛球在AB段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得,解得加速度大小,由運動學公式得,解得。(2)鉛球在BC段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得,解得加速度大小,由運動學公式得,解得。(3)鉛球在CD段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得,解得加速度大小,鉛球在CD軌道上速度第一次減為零時所用的時間為,鉛球在BC軌道上的時間為,鉛球在AB軌道上的時間為從軌道A點到在CD軌道上速度第一次減為零時所用的總時間。14.答案:(1)7.2 m(2)解析:(1)對貨物受力分析,如圖甲所示,設貨物剛滑上傳送帶時加速度大小為,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聯立解得,貨物速度從減至零所用時間,位移大小。(2)貨物到達最高點再次下滑時,受力分析如圖乙所示,所以剛下滑時加速度大小仍為,設下滑時間為,,位移大小,此后摩擦力反向,因為,故此后加速度為,設此后下滑時間為,有,解得,貨物從滑上傳送帶到再次滑回A端用時。15、(1)答案:2 m/s解析:滑塊C在斜面上運動時,由牛頓第二定律得,代入數據解得,由運動學公式得,代入數據解得.(2)答案:2 N解析:C在A上表面滑行時,一起向右做加速運動,受到C給的向右的摩擦力,則有,解得,對B進行受力分析,A對B的彈力大小為.(3)答案:;1.5 m/s解析:C在A上表面滑行時,C做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設經過時間運動到A的右端,有,代入數據解得(不符合題意,舍去),此時的速度大小為,C的速度大小為.(4)答案:滑塊C未脫離木板B;27.5 m解析:此后,C在B上表面繼續做減速運動,設C的加速度大小為的加速度大小為,則假設C未脫離B,經過時間速度相同,即,解得,故.此時C在B上表面發生的相對位移為.所以滑塊C未脫離木板B.此時滑塊C距離B右端的距離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