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3.9 《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導學案1.時空觀念:了解歐洲中世紀城市和大學興起的時間及代表。通過教材第45頁“中世紀歐洲的大學分布圖”,觀察中世紀大學在西歐的分布情況。2.史料實證:通過閱讀教材第43頁“相關史事”,了解法蘭西的瑯城取得自治的過程和方式,認識到反對封建專制、爭取自由和自治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認識封建制度沒落和資本主義興起的必然趨勢。3.家國情懷:對比唐宋時期的中國城市與西歐城市,感受在世界范圍內封建社會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中國文明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處于世界前列的史實,增強民族自豪感。1.重點:西歐城市和大學的興起原因及特點。2.難點:西歐城市和大學的興起對歐洲文明發展的作用。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1.興起:從 世紀起,西歐開始恢復,農業技術提高,農業剩余產品增加,商業貿易發展,人口增加,舊的城市開始復蘇,新的城市不斷產生。2.特點:以手工業和 為中心的城市發展更快。3.著名城市出現國家:意大利、法蘭西、英格蘭、德意志。4.坐落地點:城市一般坐落在 的領地上。4.城市的自治斗爭:(1)原因:領主像控制莊園一樣,對 任意征稅,要求其履行義務。(2)方式:常用的手段包括 或武力斗爭。⒋結果:(1)許多城市成為自由城市, 是自由人,享有財產權.(2)部分城市成為自治城市,城市取得自治的形式是從國王或領主手里取得“ ”。5.評價: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擺脫國王和領主的控制。二、城市居民的身份1.來源: 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一般從周圍農村的農民轉變而來,進城以前還是農奴,住滿 ,就獲得了 的身份。2.生產生活:手工業者從事 生產;手工業生產者出賣 維持生計,商人從事商業和貿易。3.影響: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工商業的繁榮, 逐漸形成,進一步分化出城市手工業者和商人,出現了富裕的大手工業作坊主、商人和銀行家等,他們成為 。三、大學的興起1.背景:11世紀后,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希臘、羅馬的古典著作開始在西歐傳播,阿拉伯文化不斷傳入西歐。2.興起: 世紀,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 。3.自治地位:主要體現在免賦稅特權、司法特權、 。4.課程設置(1)基礎課程包括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2)先上 課程,再進入 課程,包括 、醫學和神學。5.影響:課程設置一方面受 的影響,另一方面也體想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一、選擇題1.和同時期世界其他地區城市相比,歐洲中世紀城市具有的突出特點是( )A.封閉和狹隘 B.自由和自治 C.衰敗和落后 D.割據和獨立2.中古西歐城市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廢舊的古代城堡上興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業和商業所構成的商品經濟從一開始就對封建制度起著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階級不斷發展壯大,成為近代資產階級的前身。從這段話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①中古西歐城市交通便利 ②市民階級是資產階級的前身③城市通過斗爭擁有了自治權 ④商品經濟發展沖擊了封建制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1130年,英王亨利一世給倫敦頒發的特許狀規定:“倫敦市民享有充分的權力任命他們所愿的倫敦市民為市長,并任命任何一人或他們所愿的倫敦市民為法官,負責處理按照國王的法令而提出的申訴,遇有訟案即審理”從材料可以看出,特許狀的頒布使倫敦市民( )A.不能完全擺脫國王的控制 B.有權選舉市長,完全實現自治C.享有完全獨立的司法權 D.成為自由人,享有財產權4.11-13世紀,西歐城市興起,西歐的城市如法蘭克福、倫敦、威尼斯、熱那亞、巴黎、佛羅倫薩等都是這一時期興起的。西歐城市興起最偉大的意義是( )A.為西歐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實現C.基督教會和等級制度日趨完善 D.徹底瓦解了西歐的封建制度5.歐洲中世紀常常被認為是最黑暗的時代,但在這黑暗之中也盛開了“最美好的花朵”。“最美好的花朵”指的是( )A.城市的自治 B.莊園法庭的建立 C.大學的興起 D.工商業的繁榮6.“那時一批知名的羅馬法學者在該校任教,其精湛的學識和高超的論辯術吸引了歐洲各國的學生,波隆那大學也就應運而生。”據此可知,波隆那大學應運而生的原因是( )A.一批知名學者的推動 B.新興市民階層要求C.該校有建大學的特權 D.國王與教皇的支持7.中世紀西歐大學生的生活既艱苦又愉快。學生在學習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之余,還有唱歌、跳舞、擊劍和打球等活動。據此可知,中世紀西歐大學( )A.推動城市興起 B.關注人的發展C.擺脫教會控制 D.強化國王權力8.中世紀大學的課程設置不包括( )A.文法、修辭 B.法學、醫學、神學C.儒學、地理學 D.算術、天文、音樂9.下圖是中世紀德意志大學課堂。下列關于中世紀大學的說法錯誤的是( )A.大學興起于 12 世紀 B.大學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C.大學有自治權利,不受教會影響 D.大學課程包括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二、綜合題10.教育傳承著文明,每一個優秀民族都會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書院是我國古代一種特殊的教育組織形式,宋代書院以培養“希賢希圣”之士為己任,主張“進德”與“修業”并重。課程內容有以“四書”“五經”為代表的儒家經典,還有儒學大師各自的研究心得和歷史典籍。材料二 歐洲最早的大學建于12世紀。隨著貿易和工商業的不斷發展,新興城市中需要大量具備專業知識和業務素養的從業人員,原有的教育機構都無法滿足時代需要,大學應運而生。大學的基礎課程包括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學生在學完基礎課程之后學習專業課程,有法學、醫學和神學。(1)根據上述材料及圖片信息,概括指出我國宋代書院和中世紀歐洲大學有哪些不同之處?(2)東西方古代教育思想各具特色,你更欣賞哪種教育思想?請說明理由。(3)結合自己的學習體驗,請對我們今天的教育改革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參考答案【自主學習】一、10、商業、封建領主、城市居民、金錢贖買、市民、“特許狀”二、手工工匠、一年零一天、市民、小商品、產品、市民階級、早期的資產階級三、12、“最美好的花朵”、教育自主權、基礎、專業、法學、基督教【當堂達標】1.B【詳解】結合所學知識,13世紀開始,許多歐洲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與自治權,成為自由城市,部分城市還有權選舉市長、市政官員,設立城市法庭,成為自治城市。所以和同時期世界其他地區城市相比,歐洲中世紀城市具有的突出特點是自由和自治,B項正確;歐洲中世紀城市并不封閉和狹隘,排除A項;歐洲中世紀城市經濟有了一定發展,并不衰敗和落后,排除C項;歐洲中世紀城市不能完全擺脫國王與領主的控制,所以割據和獨立不正確,排除D項。故選B項。2.B【詳解】根據題干可知,“中古西歐城市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廢舊的古代城堡上興起的”說明了中古西歐城市交通便利;“城市所集中的手工業和商業所構成的商品經濟從一開始就對封建制度起著瓦解作用,”說明商品經濟發展沖擊了封建制度;“城市里的市民階級不斷發展壯大,成為近代資產階級的前身。”說明市民階級是資產階級的前身市民階層分化產生早期的資產階級。①②④符合題意,B項正確;題干未提及城市自治權的問題,③不符合題意,排除ACD項。故選B項。3.A【詳解】根據題干結合所學可知,隨著商品經濟發展,封建國王(領主)不得不適應新的變化;國王(或領主)賦予城市自治權的同時,也強調了市民對國王(領主)的忠誠與歸屬,A項正確;城市的自治是相對的自治,排除B項;享有完全獨立的司法權與“按照國王的法令而提出的申訴”,排除C項;成為自由人,享有財產權,題干未體現,排除D項。故選A項。4.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10世紀起,西歐開始恢復起來,農業技術提高,農業剩余產品增加,商業貿易發展,人口增長,舊的城市開始復蘇,新的城市不斷產生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工商業的繁榮,市民階級逐漸形成。城市手工業者和商人不斷分化,出現了富裕的大手工業作坊主、商人和銀行家等,他們成為早期的資產階級。西歐城市興起為西歐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基礎,這是西歐城市興起最偉大的意義,A項正確;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實現、基督教會和等級制度日趨完善與城市興起不符,排除BC項;“徹底瓦解了西歐的封建制度”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D項。故選A項。5.C【詳解】根據材料“在這黑暗之中也盛開了‘最美好的花朵’”和所學知識可知,中世紀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C項正確;城市的自治,與材料反映的大學興起無關,排除A項;莊園法庭的建立,與材料反映的大學興起無關,排除B項;工商業的繁榮,與材料反映的大學興起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6.A【詳解】據題干“那時一批知名的羅馬法學者在該校任教,其精湛的學識和高超的論辯術吸引了歐洲各國的學生,波隆那大學也就應運而生。”可知,一批知名的羅馬法學者擁有精湛的學識和高超的論辯術吸引了歐洲各國的學生,推動波隆那大學的誕生,A項正確;新興市民階層要求,題干未涉及,排除B項;題干未說明該校有建大學的特權,排除C項;國王與教皇的支持與題干中“知名的羅馬法學者”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7.B【詳解】根據題干材料“世紀西歐大學生的生活既艱苦又愉快。學生在學習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之余,還有唱歌、跳舞、擊劍和打球等活動。”可知,中世紀西歐大學生不僅要學習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之余,還有唱歌、跳舞、擊劍和打球等活動。由此可見中世紀西歐大學既關注學科的實用性,又關注人的自身發展,B項正確;題干主要強調中世紀大學課程關注人的發展,未涉及城市興起,排除A項;題干主要強調中世紀大學課程關注人的發展,未體現擺脫教會控制,排除C項;題干主要強調中世紀大學課程關注人的發展,未闡述強化國王權力,排除D項。故選B項。8.C【詳解】結合所學知識,中世紀大學生須先上基礎性課程,它們是: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音樂。學完之后進入專業課程,包括法學、醫學和神學。所以說不包括儒學、地理學,C項符合題意,選擇C項;中世紀大學的課程設置包括文法、修辭,A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中世紀大學的課程設置包括法學、醫學、神學,B項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中世紀大學的課程設置包括算術、天文、音樂,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C項。9.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世紀的大學的自治地位主要體現早免賦稅特權、司法特權、教育自主權,國王希望大學成為教育和文化中心,一般注重大學自治,教皇支持大學,但 不允許異端言論,在不違背正統教義的情況下,大學的日常教學和管理歐相當大的自主權,故“大學有自治權利,不受教會影響”說法錯誤,C項符合題意;12世紀,西歐的教學與學術出現了新的氣象,大學興起,排除A項;大學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排除B項;當時大學的基礎課程包括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學生完成基礎課程之后學習專業課程,有法學、醫學和神學,排除D項。故選C項。10.【答案】(1)辦學目的不同:宋代書院培養圣賢之人(或為政治統治服務),歐洲大學培養專業實用人才;課程內容不同:宋代書院以儒家經典為主,歐洲大學課程設置更廣泛;建造地址不同:宋代書院多建在偏僻山林,歐洲大學在新興城市。(2)我更欣賞東方教育思想,因為這種教育思想更能培養出治理國家所需要的人才,并注重提升個人修養,培養圣賢人才;我更欣賞西方教育思想,因為這更能培養具有自由思想和科學精神的專業實用人才。(選擇任一觀點,理由充分即可)(3)教育應與社會相結合,推進教育公平,注重教育質量等。【詳解】(1)據材料及圖片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宋代書院和中世紀西歐大學辦學目的不同:宋代書院培養圣賢之人(或為政統治服務),歐洲大學培養專業實用人才;課程內容不同:宋代書院以儒家經典為主,洲大學課程設置更廣泛;建造地址不同:宋代書院多建在偏僻山林,歐洲大學建在新興城市。(2)開放性設問,欣賞哪種教育思想都可以,只要說出充足的理由就可以。如:我更欣賞東方教育思想,因為這種教育思想注重提升個人修養,更能培養出治理國家所需要的人才;我更欣賞西方教育思想,因為這種教育思想更能培養具有自由思想和科學精神的專業實用人才。(3)本題是開放型題目,考查學生開放性思維的能力。圍繞“教育改革”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教育應與社會相結合;推進教育公平;注重教育質量等。(答出其中任意一點即可)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