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章 光現象第1節 光的直線傳播學習目標1.能識別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兩類。2.了解光的直線傳播。(重點)3.能列舉光的直線傳播在生活中的應用。(重、難點)4.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重點)自主學習1.________叫做光源。月亮________(選填“是”或“不是”)光源,光源分為________光源和________光源。2.寫出兩個常見的光源:________、________。3.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沿________傳播的。4.為了表示光的傳播情況,我們通常用一條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傳播的________和________,這樣的直線叫做光線。5.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約為________m/s=________km/s;水中光速約為真空中的________,玻璃中光速約為真空中的________。合作探究探究點一 光源對下列發光的物體分類①恒星;②太陽;③螢火蟲;④正在發光的電燈;⑤正在工作的電腦屏幕。上述實例中自然光源是________;人造光源是________。探究點二 光的直線傳播1.光的直線傳播觀察教師演示實驗在大水槽中倒入溫度很高的熱水(以水面上方出現大量的水霧為好),并在熱水中滴入幾滴墨水,激光筆發出的光,從水面的上方斜射入水中,觀察光在空氣中的路徑和在水中的路徑是否在同一條直線上?歸納:光在空氣中的路徑和在水中的路徑________(選填“在”或“不在”)一條直線上。綜合分析可得:結論:光在________介質中沿直線傳播。2.光線怎樣把上面實驗中光的路徑表示出來?結論:我們通常用一條________的直線,表示光傳播的徑跡和________,這樣的直線叫做光線。3.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1)認真觀察老師的演示:人的“影子”。(2)觀看大屏幕展示的日食、月食的成因圖,請分析日食、月食的成因。(3)展示課前自己制作的小孔照相機,將小孔對著點燃的蠟燭的燭焰,觀察燭焰的像,你的發現是什么?你能畫出燭焰發出的光通過小孔的光路圖嗎?小孔成的像是________(選填“倒立”或“正立”)的。像的形狀與________(選填“物體”或“小孔”)形狀有關。改變蠟燭到小孔距離,像的大小________,改變光屏到小孔的距離,像的大小________。結論:由于光沿直線傳播會在不透明的物體后面留下________;日食是由于地球、月球、太陽三者位于一條直線上,________位于中間,地球處于________的影子中;月食則是________位于中間,月球處于________的影子中;燭焰通過小孔能成________(選填“倒立”或“正立”)的實像。探究點三 光的傳播速度閱讀教材第71頁,思考:為什么打雷和閃電同時同地發生,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結論:光在________的速度是宇宙間最快的速度,________m/s。光年是長度單位,其值等于光在一年內所通過的距離,1光年=________m。當堂達標1.下列不能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的是( )A.日食和月食B.影子的形成C.小孔成像D.發生雷電時,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2.大偉同學在課外按如圖所示的裝置做小孔成像實驗。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個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則他在半透明紙上看到的像是( )A.燭焰正立的像 B.燭焰倒立的像 C.三角形光斑 D.圓形光斑3.如圖甲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點“坐井觀天”,圖乙中青蛙通過井口的觀察范圍正確的光路圖是( )A B C D 甲 乙4.(2019·河北中考)小明在湖邊游玩時,看到了一些光現象。茂密的樹下有一個個圓形的小光斑,是由于________而形成的太陽的“像”。5.如圖表示日全食時太陽、地球、月球位置的示意圖,圖中的處是________球,處是________球,日全食現象可用光的________來解釋。6.光從太陽傳播到地球約需要8 min20 s,太陽與地球的距離約是________m。月球與地球之間相距3.8×105 km,從地面上向月球發射一束激光到地面接收到光返回的信號,共經歷了________s。盤點收獲我的收獲:_ _______ _ _______ __ _______。我的易錯點:_ _______ _ _______ _______ _ _______ _ _______ _ _______ 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