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第3節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學習目標1.能通過實驗探究得出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并學會應用。(重、難點)2.通過探究活動,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和方法。(重點)3.學習從物理現象中歸納科學規律的方法。(重點)自主學習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所需的主要器材有光具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凸透鏡、光屏、蠟燭放在光具座上,要調整它們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這樣做的目的是 ________。2.實驗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像的________和________,測出________和________。合作探究探究點一 物距和像距(1)自學教材第9798頁,找出物距和像距的定義及字母表示。(組內討論: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三種光學設備的物距和像距分別表示的含義)結論1:物距是指________到________的距離,用字母________表示;像距是指________到________的距離,用字母________表示。物距和像距在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都是________。探究點二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1.提出問題:物體離照相機的鏡頭比較遠,成縮小的實像;物體離投影儀的鏡頭比較近,成放大的實像。物體離放大鏡比較近,成放大、正立的虛像。凸透鏡的成像情況與什么因素有關系呢?2.猜想與假設:像的虛實、大小、正倒可能跟________有關。3.設計實驗:(1)將實驗器材按如圖所示擺放(凸透鏡的焦距為10 cm)。(2)調整凸透鏡、燭焰、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盡量讓像成在光屏的中央。(3)光屏上的像一定要明亮,清晰;多次進行測量,仔細觀察,做好記錄。(4)討論與思考:①要使光屏上呈現物體不同特點的像,需要進行怎樣的調節? ________。②實驗過程中應記錄哪些現象和數據? ________________。③實驗中,蠟燭變短,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應如何調節?4.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1)如圖所示,把蠟燭放在較遠處,使物距,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實像,觀察實像的大小和倒正,測出物距和像距,重復以上操作,進行觀察和測量。記錄實驗現象和數據:物距與焦距的關系 物距/cm 像的性質 像距/cm倒正 大小 虛實(2)如圖所示,把蠟燭移到二倍焦距位置,即。記錄實驗現象和數據:物距與焦距的關系 物距/cm 像的性質 像距/cm倒正 大小 虛實(3)如圖所示,把蠟燭向凸透鏡移近,使物距在2和之間,即,重復以上操作,進行觀察和測量。記錄實驗現象和數據:物距與焦距的關系 物距/cm 像的性質 像距/cm倒正 大小 虛實(4)如圖所示,繼續移近蠟燭,使物距,在屏上還能得到蠟燭的像嗎?怎樣才能觀察到蠟燭的像?是虛像還是實像?觀察像的大小、倒正,測出物距,估測出像距與物距的大小關系。記錄實驗現象和數據:物距與焦距的關系 物距/cm 像的性質 像距/cm倒正 大小 虛實(5)拓展實驗:當物體放在焦點上時,像是怎樣的呢?試試看。5.分析與論證:(1)凸透鏡在什么條件下成實像?在什么條件下成虛像?(2)凸透鏡在什么條件下成縮小的實像?在什么條件下成放大的實像?有沒有縮小的虛像?(3)凸透鏡在什么條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條件下成倒立的像?(4)凸透鏡成縮小實像時,物距和像距哪個比較大?(5)凸透鏡成放大實像時,物距和像距哪個比較大?結論2: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物距與焦距的關系 像的性質 像距與焦距的關系倒正 大小 虛實倒立 縮小 實像倒立 等大 實像倒立 放大 實像正立 放大 虛像 —探究點三 凸透鏡成像規律的理解及應用1.分析上表,可以發現:(1)物體通過凸透鏡成像的性質隨________的變化而變化。(2)關于物距,有兩個位置是影響成像性質的關鍵點:是成________像和________像的分界點;是成________像和________像的分界點。(3)凸透鏡所成的實像都是________立的,且與物體在凸透鏡的________(選填“同”或“異”)側;虛像都是________立的,且與物體在凸透鏡的________(選填“同”或“異”)側。(4)成實像時,當物體逐漸向凸透鏡靠近,光屏的位置是逐漸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逐漸________(選填“變大”或“變小”)的;成虛像時,當物體逐漸靠近凸透鏡,像的位置逐漸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所成的像是逐漸________(選填“變大”或“變小”)的。結論3:凸透鏡成像規律口訣:一倍焦距分________,二倍焦距分________;成實像,物近像________像變________;成虛像,物近像________像變________;虛像________側正,實像________側倒。2.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結論4:(1)照相機的成像特點是:物體通過鏡頭成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物距滿足的條件是________,此時物距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距。(2)投影儀的成像特點是:物體通過鏡頭成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物距滿足的條件是________,此時物距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距。(3)放大鏡的成像特點是:物體通過鏡頭成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物距滿足的條件是 ___。當堂達標1.(上海中考)某凸透鏡的焦距為10 cm,若物體在光屏上所成的像離該透鏡的距離大于30 cm,則物體離該透鏡的距離可能為( )A.3 cm B.13 cmC.23 cm D.33 cm2.如圖所示,是王爺爺小孫女的照片,王爺爺用放大鏡貼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下圖中的( )A B C D3. (2019·河南中考)購物支付已進入“刷臉”時代,如圖所示,消費者結賬時只需面對攝像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經系統自動拍照、掃描等,確認相關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光經過攝像頭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攝像頭成像特點與投影儀相同C.“刷臉”時,面部應位于攝像頭2倍焦距之外D.“刷臉”時,面部經攝像頭成正立、縮小的實像4.(2019·山東濰坊中考)小明通過透鏡觀察“美麗濰坊”四個字,看到的情形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透鏡只能成放大的像B.該透鏡可以用作近視眼鏡C.該透鏡可以用作照相機鏡頭D.字到透鏡的距離小于此透鏡的焦距5.(2019·江蘇泰州中考節選)如圖所示,用鐵絲圍成一個內徑約4 mm的圓環,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滿圓環的水膜猶如透鏡,用這個水膜透鏡貼近課本上的字,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此像為________(選填“實像”或“虛像”);透過水膜透鏡看遠處的樓房倒立縮小了,這種成像情況與________(選填“照相機”或“幻燈機”)成像原理相同。6.(吉林中考)如圖是裝有水的圓柱形玻璃杯。將鉛筆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過玻璃杯可以看到筆尖指向左側,此時成像為正立、________的虛像。如果將鉛筆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遠處慢慢移動,你會看到筆尖指向________側。盤點收獲我的收獲: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我的易錯點: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