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第5節 顯微鏡和望遠鏡學習目標1.了解顯微鏡、望遠鏡的基本結構。(重點)2.了解顯微鏡和望遠鏡的成像原理。(重、難點)3.了解顯微鏡和望遠鏡的發展歷程,體會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重點)自主學習1.顯微鏡物鏡和目鏡的作用各是什么?2.望遠鏡物鏡和目鏡的作用各是什么?3.第一位把望遠鏡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學家________。1990年,科學家把“________”太空望遠鏡送入太空,使人類觀測宇宙的能力空前提高。合作探究探究點一 顯微鏡的結構及成像原理1.閱讀教材第103頁“顯微鏡”部分內容,完成下列問題:(1)基本構造:由兩個________鏡組成,一個叫________,另一個叫________,反光鏡是一個________鏡,作用是________。(2)顯微鏡的作用:觀察很小的物體。(3)原理:被觀察的物體,通過物鏡成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這個像在目鏡的焦點________,通過目鏡成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經過兩次放大,可看到肉眼看不見的小物體。(4)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2.學生分組實驗(1)先用一個凸透鏡(物鏡)觀察教材上的字,得到放大的像;(2)再用另一個凸透鏡(目鏡)觀察上面看到的像,得到清晰放大的像。結論1:顯微鏡的物鏡是________鏡,成________的________像,與________的成像原理相似;目鏡是________鏡,成________的________像,與________的成像原理相似。最終觀察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探究點二 望遠鏡的結構及成像原理1.閱讀教材第103頁“望遠鏡”部分內容,完成下列問題:(1)基本構造:由兩個________鏡組合,一個叫________,另一個叫________。(2)作用:觀察遠處的物體。(3)原理:被觀察的物體,通過物鏡成________的________像,這個像在目鏡的焦點________,通過目鏡成________的________像。2.學生分組實驗(1)先用一個凸透鏡(物鏡)觀察窗外遠處的物體,得到倒立、縮小的實像;(2)再用另一個凸透鏡(目鏡)觀察上面看到的像,得到清晰放大的像。結論2:望遠鏡的物鏡是________鏡,成________的________像,與________的成像原理相似;目鏡是________鏡,成________的________像,與________的成像原理相似。最終觀察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探究點三 視角閱讀教材第104頁“視角”部分內容,完成下列問題:(1)人能否看清物體與________有關。(2)視角的大小決定于________和________。(3)視角越________,物體在視網膜上所成的像就越________,我們看到的像就越清晰。結論3:視角越大,人看到的物體越________;視角越小,人看到的物體越________。探究點四 探索宇宙收集關于人類探索宇宙歷程的資料,了解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寫一篇科普小文章。當堂達標1.(多選)顯微鏡能對微小物體進行多倍放大,它利用兩個焦距不同的凸透鏡分別作為物鏡和目鏡,則物鏡和目鏡對被觀察物體所成的像是( )A.物鏡成倒立、放大實像 B.物鏡和目鏡都成實像C.物鏡和目鏡都成虛像 D.目鏡成正立、放大虛像2.如圖所示,有一種望遠鏡由兩組凸透鏡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鏡,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叫做物鏡,物鏡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成縮小的實像,它相當于一架( )A.幻燈機 B.投影儀 C.放大鏡 D.照相機3.當我們站在鐵路站臺上看遠方駛來的列車時,會有“近大遠小”的感覺,其主要原因是( )A.列車在遠處通過眼睛成的像大些B.列車在近處和遠處的成像大小相等C.列車在近處成像的視角大些D.以上說法都不對4.下列關于顯微鏡與望遠鏡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所有的望遠鏡都是由兩個凸透鏡制成的②天文望遠鏡物鏡的口徑比較大③我們在學生實驗室用顯微鏡看細胞是通過兩次放大而實現的④望遠鏡是將遠處物體放大了使人才看得見的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盤點收獲我的收獲: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我的易錯點: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