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機械運動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學習目標1.會使用適當的測量工具測量長度和時間。(重、難點)2.知道測量有誤差,了解錯誤和誤差的區別。(難點)3.能通過生活經驗和自然現象估測長度和時間,了解計量長度和時間的工具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自主學習1.長度的單位(1)長度在國際單位制中的基本單位是 ,符號是 。比米大的單位有 ,比米小的單位有 。(2)換算關系:1 km= m,1 dm= m,1 cm= m,1 mm= m,1 μm= m,1 nm= m。2.長度的測量(1)長度的常用測量工具有 、 、 ;比較精確的長度測量工具有 、 。(2)①選: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刻度尺。②觀:觀察刻度尺的 、 和 。其中,分度值是指 ,它決定測量的 。③放:使刻度尺的 與被測物體的邊緣對齊。刻度尺應與被測物體的邊 (選填“平行”或“垂直”),即沿著被測長度。④看:視線不能歪斜,視線應 刻度線。⑤讀:除讀出 外,還要估讀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數值,即 。(均選填“準確值”或“估讀值”)⑥記:記錄測量結果應包括 值、 值和 。3.時間的測量(1)時間在國際單位制中的基本單位是 ,符號是 。其他單位還有 、 。(2)三者之間的換算關系是 。(3)在古代,人們常用 、 等測量儀器來測量時間;在現代生活中我們常用 、 來測量時間;在運動場和實驗室,經常用 來測量時間;更精密的測量時間的儀器還有 。4.誤差(1)定義: 和 之間的差別叫做誤差。(2)誤差不能 ,但是可以 。減小誤差的方法: 、 、 。(3)誤差與錯誤的區別:錯誤是 造成的;誤差是由于 造成的。合作探究探究點一 長度的單位1.請想一想:在小學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怎樣的?2.自學教材第1011頁“長度的單位”模塊,由此回答:你知道還有哪些新的單位?它們之間又有怎樣的換算關系?3.歸納總結:長度的國際制基本單位是什么?常用單位有哪些?各單位之間是怎樣的換算關系?探究點二 長度的測量請同學們自主閱讀教材第1113頁“長度的測量”模塊,回答以下問題:1.請同學們說出所知道的長度測量工具有哪些?觀察老師出示的測量工具,說出它們的特點。2.觀察圖中的刻度尺,回答下列問題:(1)它的零刻度線在哪里,是否磨損?(2)它的量程是多少?(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探究活動一:用刻度尺測量長度1.請同學們分組實驗,測量自己學習的用品鉛筆的長度、橡皮的高、小本子的長度、物理課本的長和寬等并記錄下來。2.小組合作完成:總結歸納出測量長度所需要的器材和方法。3.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有哪些特殊方法?請同學們思考并討論:如何測出一個硬幣的直徑和一個球的直徑?如何測出一根銅絲的直徑和一張紙的厚度?探究點三 時間的測量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1314頁“時間的測量”模塊,完成以下問題:1.你知道的測量時間的工具和時間單位有哪些?2.時間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是怎樣的?3.在運動場和實驗室,經常用 來測量時間。探究活動二:用停表測量時間請同學們進行分組實驗:(1)練習停表的使用:如何開啟、停止、復位;如何讀數。(2)用停表測量脈搏跳動10次所用時間以及1 min內脈搏跳動的次數。探究點四 誤差請同學們自主學習教材第14頁“誤差”模塊,回答以下問題:1.什么是誤差?誤差是怎樣產生的?2.減小誤差有哪些方法?3.錯誤與誤差有什么不同?當堂達標1.8.1×10-8 m= mm= μm。2.在圖中,用兩把刻度尺測同一物體的長度,其中尺的分度值是 ,用尺測得的物體長度= cm,用尺測得的物體長度= cm。3.如圖所示,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方法正確的是圖 ,同一長度的五次測量記錄分別是2.72 cm、2.71 cm、2.62 cm、2.73 cm、2.72 cm,則其中錯誤的數值是 cm。4.小明用刻度尺測得一支水性筆的長度為15.10,但漏寫了單位,這個單位應是( )A.cm B.kmC.m D.mm5.下列有關誤差的說法正確的是( )A.對一個物體的長度進行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誤差B.在測量中應力求準確,避免錯誤,而誤差是不能避免的C.只要使用精密測量工具,測量方法正確,就不會產生誤差D.停表沒有校正就進行測量,可能會造成較大的誤差6.某同學在課本的不同位置測得課本寬度值分別為12.89 cm、12.88 cm、12.87 cm、12.87 cm。那么課本的寬度應該是( )A.12.89 cm B.12.88 cmC.12.87 cm D.12.877 5 cm盤點收獲我的收獲: 我的易錯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