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 聲現象第1節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學習目標1.通過觀察和實驗,初步認識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提高初步的觀察能力并學習初步的研究方法。(重、難點)2.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重點)3.知道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重、難點)4.通過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并樂于探索自然現象中蘊含的道理。自主學習1.聲音是由物體的 產生的。2.聲音是以 的形式傳播著,我們把它叫做 。3.聲音的傳播需要物質,物理學中把這樣的物質叫做 ;傳聲的 既可以是 、 ,也可以是 ;真空 傳聲。4.聲音傳播的快慢用 描述,它的大小等于 。聲速的大小跟 有關,還跟 有關。15 ℃時空氣中的聲速是 。合作探究探究點一 聲音的產生1.分組實驗:(1)將手指放在喉嚨處,感受發聲時聲帶 ,不發聲時 。(2)撥動橡皮筋發聲,觀察橡皮筋發聲時 ,不發聲時 。結論:聲音是由物體的 產生的。 停止,發聲停止。2.正在發聲的音叉、鼓面等不容易觀察到振動,該怎么辦? 。探究點二 聲音的傳播1.播放教材第28頁的演示實驗視頻。你觀察到了什么現象? 。思考:玻璃罩內真的抽成真空了嗎? 。在實驗過程中,我們運用了怎樣的實驗方法? 。結論:聲音能在 中傳播,不能在 中傳播。2.分組實驗:同桌按要求做教材第29頁“想想做做”實驗,思考:固體能傳聲嗎? 。試著舉出幾個固體傳聲的例子。 。閱讀教材第29頁第3自然段,思考:液體能傳聲嗎? 。試著舉出幾個液體傳聲的例子。 。結論:聲音能夠在 、 、 中傳播, 不能傳聲。物理學中,我們把能夠傳聲的物質叫做 。3.閱讀教材第29頁第2自然段,回答:聲音是以 的形式傳播著,我們把它叫做聲波。探究點三 聲速1.閱讀教材第29、30頁相關內容。觀察小資料“一些介質中的聲速”,你能得到哪些結論?(1) ;(2) 。2.在打雷時,為什么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 。3.通過計算得出障礙物與人相距至少多少米時才能將原聲和回聲區分開?(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 m/s) 。當堂達標1.(2019·貴州銅仁中考) 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中,鐘聲是鐘 產生的,鐘聲是通過 傳播到人耳中的。2.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B.聲音傳播的速度與溫度無關C.聲音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最快D.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一定能聽到聲音3.下列實驗與實例中,不能探究聲音的產生或傳播條件的是( )A.用電話撥打放在真空罩內的手機,手機顯示信號,卻聽不到聲音B.人們先看到閃電,隔一段時間才能聽到遠處的雷聲C.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球,敲鼓時看到泡沫球不停地跳動D.登上月球的航天員們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無線電交談4.(2019·南京中考)小明看到閃電后12.3 s,又聽到雷聲。已知聲音每3 s傳播的距離約為1 000 m,光速約為3×108 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閃電發生位置到他的距離為4.1 km。假設聲速或光速發生以下變化,這種估算方法不再適用的是( )A.聲速增大為原來的兩倍B.聲速減小為原來的一半C.光速減小為原來的一半D.光速減小為聲速的兩倍5.如圖所示,接通電源,此時能聽到門鈴發出的聲音。現用抽氣機逐漸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氣,聽到的聲音會逐漸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這個實驗說明了聲音的傳播需要 。盤點收獲我的收獲: 。我的易錯點: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