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講:考點、解析及答案一、選擇題1、考點:杠桿的分類分析:結合圖片和生活實際經驗,先判斷手把和夾爪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系,再判斷它是屬于哪類杠桿。在使用手把時,作用在手把處的力F是動力,拉繩對手把處的拉力是阻力F1,由圖可以看出:動力臂要大于阻力臂,因此手把處是省力杠桿。在使用手爪時,拉繩的拉力F,動力,夾爪處受到的阻力F2阻力;由圖可以看出:動力臂要小于阻力臂,因此夾爪處是費力杠桿。此題考查的是杠桿的分類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①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費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解答:A2、考點:杠桿五要素的理解分析:解答此類題型的關鍵在于找準杠桿的五要素,在此基礎上進行解答解答:C3、考點:杠桿的平衡條件;重心分析:旅游登山時,為了使人的重心不易往后傾倒,要使重物到過人重心的豎直線要最近,據此來解答此題。人在行走時,重心是不斷變化的,利用重心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是科學課程的一大特色,知識和生活相結合,也是中考出題的一個方向。解答:B4、考點:杠桿的分類分析:要使推力最小,推力的力臂必須最長,找到支點,分別做出各個力的力臂,就可以判斷出FB最省力。做杠桿類題型,找準杠桿的五要素,再利用杠桿平衡條件和杠桿分類進行判斷是比較有效的方法。解答:A5、考點:杠桿的平衡條件分析:正確做出GB的力臂,就不難解決此道題。易錯點在于有同學會錯誤的把OB看成GB的力臂,熟知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就可以避免此類錯誤。解答:B6、考點:力的知識分析:重力決定于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不會隨著位置的改變而改變解答:B7、考點:杠桿的知識分析:找出杠桿的五要素,利用杠桿的分類知識進行判斷解答:C8、考點:杠桿平衡條件分析:如圖,起始位置時動力臂最長,在移動的過程中,動力臂逐漸減小,動力逐漸增大,由于阻力不變,阻力臂逐漸增大,所以M逐漸增大。解答:C9、考點:杠桿平衡條件分析:分別以A和B為支點,做出動力臂和阻力臂,進行比較,如圖LAE為阻力臂,LAF為動力臂因為F乙LAF=GLAE,所以同理可得:F甲=解答:A10、考點:杠桿的平衡條件分析:力與木頭垂直,則力F的力臂不變,而重力的力臂逐漸減小,則由力矩平衡得力F將變小解答:B11、考點: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壓力和重力的區別分析:易錯點在于滑輪組承擔的不是物體的重力,而是物體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解答:C12、考點:動滑輪拉力的計算;功率的計算。分析:根據平衡力的知識結合動滑輪的特點進行分析,可知:A在水平方向:向右受繩子的拉力,向左受地面的摩擦力和B的摩擦力;B在水平方向:向右受A的摩擦力,向左受測力計的拉力解答:D13、考點:杠桿的平衡條件分析:分析滑片AM在從P點移動到Q點過程中力臂的變化解答:D二、填空14、考點:滑輪的知識,功的計算,壓力和重力的區別分析:易錯點在于前后兩次摩擦力的方向是不一樣的,當A在B的作用下往右運動時,摩擦力的方向是往左的,當A在力F作用下往左運動時摩擦力的方向是往右的,也就是說和力F平衡的力是摩擦力和繩子對A拉力的合力。解答:1215、考點:杠桿平衡條件與壓力壓強結合的綜合題。分析:解答此題,先利用壓強公司P=,求出F,再利用杠桿平衡條件進行解題。解答: 96 右16、考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分析:以人和吊籃整體為研究對象,根據定滑輪的力學特征,分別表示處繩子間拉力的關系,然后由平衡條件求出繩子的拉力大小。解答:17、考點:杠桿平衡條件分析:右邊鐵絲折疊后,重力不變,但右邊的重心左移,力臂減小,即右邊的力與力臂的乘積減小,故左端下降解答:(1)左端下降,右端上升。(2)杠桿平衡條件18、考點:滑輪和斜面的知識,功率的計算;機械效率的計算分析:易錯點在于拉力移動的距離,根據動滑輪的特點,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應該是斜面長的2倍。解答:100,40%三、綜合計算19、考點:杠桿平衡的簡單計算分析:由下圖看出,阻力力臂為2m,過O點作出BD的垂線,垂線段的長度即為動力力臂,由幾何關系可求OE=0.75m,由力矩平衡得:解答:G×OC=F×OE則F==80N20、考點:壓力及重力與壓力的區別;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分析:(1)配重A自由放置時對地面的壓力等于重力,根據G=mg可求出。(2)根據圖示可知,人所做的功等于克服配重A做的功和克服動滑輪所做的功,據此求出動滑輪的重;(3)設人對繩子的拉力為F,從而表示出人對地面的壓力,然后根據杠桿平衡條件求出作用在杠桿E端的作用力,并對D進行受力分析求出作用在動滑輪與A之間繩上的拉力,從而得出A對地面的壓力,最后根據配重A和人對地面的壓強相等求出拉力的大小。解答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第一講:中考復習易錯題之簡單機械易錯知識點:1、正確畫杠桿示意圖的方法是:先把實際的工具抽象成杠桿,并找出支點O,動力F1,阻力F2,然后再畫動力臂和阻力臂。2、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而不是支點到作用點的距離。力的延長線畫成虛線,力臂也應是虛線。3、正確理解和運用杠桿平衡的條件:(1)杠桿是否平衡應是F1L1與F2L2是否相等,而不是動力與阻力的大小是否相等。(2)動力若能使杠桿順時針轉動,那么阻力一定是使杠桿逆時針轉動。這樣杠桿可以平衡。4、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1)判斷定滑輪、動滑輪的依據是看滑輪的中心有沒有發生移動,如果不動就是定滑輪,移動了就是動滑輪。(2)滑輪組F=(G物+G動)。n為偶數:繩子起點在定滑輪上,即偶定。n為奇數:繩子的起點在動滑輪上,即奇動。同時注意:s=nh。v=nv‘(s為動力移動的距離,h為物體上升的距離,v為動力移動的速度。v’為物體上升的速度,n為動滑輪繩子的承擔數)。5、機械效率的計算。(1)η無單位,通常是百分數。(2)η總是小于1。(3)使用機械時,總是要盡可能減少額外功,以提高機械效率。中考規律及預測1、簡單機械是初中科學的重點內容,也是難點所在。2、該部分知識重點考查學生對杠桿平衡條件的理解和應用、杠桿的分類、杠桿平衡條件的探究實驗、滑輪組的特點、機械效率。在中考中題型多樣,經常以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實驗探究題的形式出現。3、在2014浙江省十地市的中考卷中,該部分題出現頻率并不是很高,考查也比較注重基礎,預測15中考變化不是很大,同學們可以抓基礎為主易錯題訓練一、選擇題1、如圖是環衛工人用的一種垃圾夾的結構示意圖。拉繩的一端固定在手把上,另一端穿過空心管桿與兩夾爪的一端相連。當用力捏手把時,夾爪在拉繩的作用下可夾持物體,同時彈簧被壓縮;當松開手把時,夾爪在彈簧的作用下恢復原狀。在使用過程中,手把和夾爪分別是( )A.省力杠桿,費力杠桿 B.費力杠桿,省力杠桿 C省力杠桿,省力杠桿 D.費力杠桿,費力杠桿2、(2014湖州17題) “竹抻面”是我國傳統面點美食。如圖甲,在制作面團的過程中,讓一段毛竹的一端固定在 繩扣中,人坐在另一端可以上下跳動,面團在毛竹不斷擠壓下變得更有韌性。如圖乙是它的原理圖,可以把毛竹視為一根杠桿。關于此杠桿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B是支點B.杠桿在B點受到向下的力C.杠桿在B點受到的力大于F1D.A點移動的距離小于B點移動的距離3、如圖,旅游登山時蔓背囊中的物品有輕有重,應該怎樣擺放更科學( ) A .把重的物品放在背囊下部。 B.把重的物品放在背囊上部。C.從取拿方便考慮,把常用的放上部。 D.隨意擺放都可以。 4、如圖,將一圓柱體油桶推上臺階,現分別在A、B和C點用力,力的方向如圖所示,則最小的推力是 ( ) A.FA B.FB C.FC D.一樣大5、如圖所示,在杠桿AOB的A端掛一個重為GA的物體,B端掛―個重為GB的物體時,杠桿處于平衡狀態,若AO=BO,杠桿自身重力不計,則( )A.GA=GB B.GAGB D.無法判斷6、用釣魚桿釣魚的時候,魚鉤已經鉤住了魚。魚還在水中時,感覺魚很輕,剛把魚從水中拉離水面就感覺魚變“重”了。對釣魚過程的下列幾種解釋,錯誤的是( )A.魚離開水后,失去了水的浮力,使人感覺魚變重了B.魚離開水后,魚的重力增大,使人感覺魚變重了C.魚離開水后,釣魚線對釣魚桿的拉力會增大D.釣魚桿是一種費力杠桿7、如圖是自卸車的示意圖,車廂部分視為杠桿,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B點是支點,液壓桿施的力是動力,貨物重是阻力 B.B點是支點,物體A放在車廂前部可省力C.C點是支點,物體A放在車廂后部可省力 D.C點是支點,物體A放在車廂前部可省力8、如圖所示,一根重木棒在水平動力(拉力)F的作用下以 O點為軸,由豎直位置逆時針勻速轉到水平位置的過程中,若動力臂為l,動力與動力臂的乘積為 M,則( )A.F增大,l增大,M增大 B.F增大,l減小,M減小 C.F增大,l減小,M增大 D.F減小,l增大,M增大9、甲、乙兩個身高相同的人抬著一個木箱沿斜坡上山,木箱的懸點恰好在抬杠的中央。如圖所示,則甲、乙兩人所用的力F甲與F乙的關系是( )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10、如圖那樣,用始終垂直于與木頭的力F將木頭緩慢地抬起,在抬起的過程中,力F大小將( )不變; B.漸漸變小; C. 漸漸變大; D.先變小后變大.11、如圖,繩及滑輪重不計,繩與滑輪的摩擦不計.若已知用F=30N的拉力可使物體沿水平地面勻速運動,那么,下列所求物理量正確的是( )A. 可求物體重為60NB. 可求物體重為90NC. 可求物體受的摩擦力為60ND. 可求物體受的摩擦力為90N12、如圖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輪,使足夠長的物體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勻速運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N。若不計滑輪重、彈簧測力計重、繩重和滑輪摩擦,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B受到的摩擦力為3N,方向水平向左B.滑輪移動的速度為0.4m/sC.繩子拉物體A的功率為2WD.在運動過程中若將拉力F增大到12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仍為3N13、如圖所示,杠桿OA的B點掛著一重物,A端用繩子吊在滑環M下,此時OA 恰好成水平,且A點與圓弧架PQ的圓心重合,那么當滑環M從P點逐漸滑到Q點的過程中,繩子對A端拉力的大小將( )A,保持不變;B,逐漸增大;C,逐漸減少;D,由大變小再變大。二、填空題14、在圖中,物體A重50N,物體B重30N,物體A在物體B的作用下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如果在物體A上加一個水平向左的力F拉動物體A,使物體B以0.1m/s的速度勻速上升,2s鐘內拉力F所做的功是_______J。(滑輪和繩子的重以及繩子與滑輪之間的摩擦均不計)15、(2014紹興27)安全閥常作為超壓保護裝置。如圖是利用杠桿原理設計的鍋爐安全閥示意圖,閥的橫截面積S為6厘米2,OA∶AB=1∶2,若鍋爐能承受的最大壓強為5.81×105帕,大氣壓強為1.01×105帕,則在B處應掛 牛的重物。若鍋爐承受的最大壓強減小,為保證鍋爐安全,應將重物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16、如圖所示,質量為50kg的人,站在質量為30kg的吊籃內,他至少用 N的拉力拉住繩子,才能使自己和吊籃在空中保持靜止.(g取10N/kg,不計輪重和摩擦)17、用一段細線將粗細均勻的直鐵絲吊起后,直鐵絲在水平位置處于平衡狀態;若將右端折疊一段:(1)可能出現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猜想此現象的依據是18、如圖所示,已知斜面長5m,高2m,拉力為50N.利用這個裝置將重為100N 的物體在5s內勻速從斜面的底端拉到頂端.則拉力做功的功率為______ W,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為______.三、綜合計算19、如圖所示,燈重30 N,燈掛在水平橫桿的C端,O為杠桿的支點,水平桿OC長2 m,桿重不計,BC長0.5 m,繩子BD作用在橫桿上的拉力是多少?(∠DBO= 30°) 20、如圖是一個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圖.D是動滑輪;配重A的底面積為5×10﹣2m2,放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P0為2.4×104Pa.杠桿EH可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轉動,OE:OH=2:5.此人受到的重力為600N,他通過細繩在H點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T1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對地面的壓力為F1,配重A對地面的壓力為FA1,配重A受到的拉力為TA1.配重A對地面的壓強P1為6×103Pa;他在H點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T2時,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對地面的壓力為F2,配重A對地面的壓力為FA2,配重A受到的拉力為TA2,配重A對地面的壓強P2為4×103Pa.已知F1:F2=20:19,杠桿EH和細繩的質量均忽略不計.求:(1)配重A受到的重力GA.(2)拉力TA1和TA2.(3)動滑輪D受到的重力GD.第 1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講:中考復習易錯題系列之簡單機械.doc 第一講:考點及答案解析.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