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年級: 高二 班級: 學生姓名: 科目: 歷史 制作人: 歷史組 教務審批: 編號:9近代西方的法律與教化學習目標1、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淵源和基本特征,知道宗教倫理在西方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作用。自學指導與檢測自學指導 自學檢測及課堂展示(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淵源及發展 (閱讀課本第50-51頁回答右邊的相關問題) &基礎知識·重梳理 任務1.根據課本第50頁第一自然段,結合所學知識,梳理出羅馬法得演變。 1、羅馬城邦時期:習慣法 特點:具有很大的 和不確定性 2、羅馬共和國時期:成文法《十二銅表法》 ①目的:為了緩和 和貴族的矛盾 ②頒布:公元前450年左右,羅馬共和國頒布了 ③特點: ·債權人有權拘禁不能按期還債的債務人。 (保護 ) ·凡故意傷人肢體而又未能取得調解時,則 (保留了 (同態復仇法) 傷人者也需受到同樣的傷害。折斷自由 人的骨頭的,處300阿斯的罰金;如被害 人為奴隸,則罰金減半。 ( 量刑) ·任何人非經審判,不得被處死刑。 (重視 程序 ) ·禁止貴族與平民通婚。 (具有 ) ·不得為任何個人的利益制定特別的法律。 ( 面前人人平等, 一定程度限制 特權) ④評價:進步性:①使審判量刑皆有法可依,打破 對法律的壟斷,一定程度上維護平民的利益; ②是羅馬的第一部成文法 局限性: ①是羅馬習慣法的匯編,其中摻雜著原始、落后的古老習俗; ②保護 ,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和特權 ③本質是維護 利益。 羅馬帝國時期: 公民法萬民法時間從羅馬建國到前3世紀中葉從共和國到帝國的過程中適用范圍羅馬共和國 羅馬帝國境內一切 內容重國家事務,輕私法規范更注重調解貿易以及財產等 經濟和民事糾紛。 形式注重形式、缺乏靈活簡潔靈活、實用有效3、羅馬帝國時期:從零散到體系:《羅馬民法大全》 (1)背景:羅馬帝國時期,隨著統治區域的擴大和人口的激增, 的發展,法律制度更加完善。 (2)標志: ,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編纂 。 (3)意義:標志著羅馬法體系的 ,是古羅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淵源。 4、羅馬法的基本精神 ① 神圣不可侵犯;②法律面前 ; ③理性、自由、平等、正義等 原則。④注重程序,無罪推定 5、實質:維護少數 利益的工具,屬于奴隸制法律體系; 【思考】思考英美法系與大陸法系異同之處。 英美法系大陸法系法律淵源 司法依據(立法與司法的關系)遵循先例,可創立先例, 地位突出,司法絕對中心地位遵循 ,不承認判例的效力,法官作用不突出; 中心,司法從屬法律文獻 適用地區受羅馬法影響程度吸收的是羅馬法的精神,只采納羅馬法部分原則是在 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對羅馬法很大一部分繼承取得相同:(淵源、本質) ①淵源:一定程度上受到羅馬法、日耳曼法和教會法的影響,受資產階級 影響。 ②本質:都是資本主義性質的法律體系, 維護 利益。【隨堂演練】羅馬法規定:“任何官員對羅馬人加以死刑、鞭笞、罰款等處罰時,該公民有權上訴,要求人民裁判。在上訴期間,人民投票表決之前,官員不得對之施加懲處?!边@種規定( ) A.阻礙司法實踐順利開展 B.體現出羅馬法律的嚴酷 C.有利于保護公民的權益 D.說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隨堂演練】查士丁尼時期,拜占庭帝國商業繁榮,帝國強盛,但社會矛盾已經叢生。《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奴隸法,同時取消了父母可以把子女賣為奴隸以補償自己對他人冒犯這一規定;法典肯定了婦女繼承遺產的權利;由于奴隸的反抗斗爭才不得不寫上釋放奴隸的條文。這表明《查士丁尼法典》( ) A.動搖了保護私產的觀念 B.旨在保護奴隸主特權地位 C.適應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D.表明羅馬法形成完整體系(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閱讀課本第52頁回答右邊的相關問題) 任務1.根據課本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相關知識。 1、近代西方法律制度形成的背景: (1)經濟: 經濟發展。 (2)政治: 代議制度確立。 (3)思想:文藝復興、宗教改革、 等促進公民權利觀念的發展。 2、法律思想來源:繼承 思想,融合 3、基本特征:(1)國家權力結構上:堅持權力制衡、 (2)法律內容上:注重保護 權利(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財產權等) (3)司法實踐中:堅持程序 和 推定 (4)評價:①利于促進 經濟發展; ②利于維護 的統治與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治理 有助于維護法律的統一性與權威性; 有助于保持法律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陪審團制度、律師制度有利于加強對司法機關的監督,防止法官專斷和任意處理問題,保持法律的公正。 ③對其他地區產生了廣泛影響; 局限性:(1)實質:為 利益服務; (2)確認了 制度,財產的多少決定著法律地位的高低; (3)黑人、婦女等個人權利的認定逐漸改進。(三)宗教倫理與教化 (閱讀課本第52頁回答右邊的相關問題) 【宗教倫理】——宗教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整套完整的道德修養體系,關乎人與神、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其社會作用是通過 而影響信眾。 任務1.根據課本52頁,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相關知識點。 1、基督教會的教化 :宣講教義、開辦學校、深入人們生活、維持 秩序 2、影響:強化對 的控制,深刻影響人們的思想意識和日常行為 【想一想】:基督教在中古時期的歐洲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 ①保存古典文化,推動 傳播,具有一定的 功能; ②基督教的教義為司法實踐提供了依據; ③強化教會對人們的控制,深刻影響人們的思想意識和日常行為,禁錮人們思想。 (二)近代新教的倫理與教化 1、新教的宗教倫理與教化 (2)主張 ①新教反對 權威,主張“因信稱義”,信徒自己閱讀《圣經》理解教義 ②新教提倡 和積極入世,鼓勵人們發財致富 (3)評價 積極作用:適應了資本原始積累時期新興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訴求,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思想解放 消極作用: ①仍然堅持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束縛人們的行為,麻醉人們的思想 ②排斥其他教派,引起多次宗教沖突,造成巨大損失 ③迫害對教義持有不同意見的“異端” 近代西方法律與教化的發展趨勢: ①由封建時代以 為主,到資本主義時代以法律體系為主。 ②西方法律體系逐漸完備,宗教倫理逐漸適應社會發展。 中西法律對比 不同:歐洲近代:①基礎上:強調 ; ②司法實踐中:堅持程序公正等原則; 中國古代:①基礎上:強調為 服務; ②司法實踐中:人治色彩強烈,突出 作用。 原因: 經濟:歐洲 生產關系發展較快、程度較高; 中國 始終占統治地位。 政治:歐洲君主專制統治相對薄弱; 中國古代君主專制不斷強化。 【隨堂演練】資本主義國家的兩大法律體系是指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陸法系以法典化的成文法為主要形式,分為公法和私法兩部分;英美法系以判例法為主要形式,以普通法為基礎,注重程序“訴訟中心主義”。這兩大法律體系都( ) A.以習慣法為基礎 B.突出司法獨立和法官作用 C.注重成文法作用 D.堅持程序公正和無罪推定 【隨堂演練】中世紀基督教廣泛宣傳“來世論”,它宣稱當世界末日來臨的時候,上帝要審判一切活人和死人,而審判的標準只有一個,即行善還是作惡。這里,任何民族的、階級的分界都將不復存在,唯有“善”與“惡”的區分。這一說法( ) A.具有一定社會教化功能 B.推動了民族國家的興起 C.拓展了基督教道德標準 D.鼓勵人們追求現世幸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