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將兩手放在胸下方,深呼吸。將食指放在鼻前,深呼吸。將食指放在鼻前,深呼吸。實驗現象:將食指放在鼻前,深呼吸,有氣體進出鼻腔的感覺。實驗結論:通過鼻子能感受到呼吸的存在。實驗分析:我們的呼吸是氣體進出鼻腔的過程,將食指放在在鼻前,能感受到氣體的進出。將兩手放在胸下方,深呼吸。實驗現象:將手掌放在胸下方,深呼吸,有氣體進出腹部的感覺。實驗結論:通過胸下方能感受到呼吸的存在。實驗分析:我們的呼吸是氣體進出身體的過程,將手掌放在胸下方,能感受到氣體的進出。將兩手放在胸下方,深呼吸。手指放在鼻子前,深呼吸時會感覺有氣流出入。兩手放在胸下方,深呼吸時會感覺到身體的起伏,即吸氣時胸廓擴大,呼氣時胸廓縮小。將食指放在鼻前,深呼吸。認識呼吸器官并了解它們的作用。認識呼吸器官鼻腔里有纖毛和黏液,對吸入的空氣有過濾、加溫、加濕作用。咽與鼻腔、口腔、喉相通。咽喉對吸入的空氣有溫濕度調節和清潔作用。氣管和支氣管連接著喉與肺,有清除異物、調節空氣溫濕度和防御等功能。肺在胸腔內,分左肺和右肺,是氧氣和二氧化碳進行交換的場所。認識呼吸器官并了解它們的作用。呼吸器官及作用在下圖中填寫呼吸器官的名稱。在下圖中填寫呼吸器官的名稱。比較我們吸進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有什么不同。比較空氣的不同比較我們吸進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有什么不同。實驗現象:向裝有空氣的塑料袋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不易變渾濁;向裝有呼出氣體的塑料袋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會發現澄清石灰水容易變渾濁,有白色沉淀產生。實驗分析:人需要呼吸,是因為人體必須利用大量的氧氣把營養物質轉化為維持體溫的熱量和支持活動的能量,并把產生的二氧化碳排出體外,這是生命賴以存在的新陳代謝活動。當二氧化碳氣體遇到澄清石灰水時,會發現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有白色沉淀產生。實驗結論:我們呼吸時,吸進的是空氣,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較多的氣體。地球上,除了人需要氧氣以外,動物也需要氧氣才能生存,就連河里和海里的魚同樣離不開水中的氧氣。人和動物從空氣中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在陽光下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這樣,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不會越來越多,氧氣也不會用完。自然界的氧循環人、馬匹、大樹等動植物的呼吸都需要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但植物的光合作用卻可以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地球上,除了人需要氧氣以外,動物也需要氧氣才能生存,就連河里和海里的魚同樣離不開水中的氧氣。人和動物從空氣中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在陽光下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這樣,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不會越來越多,氧氣也不會用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01)蘇教版3上第5單元5-16-1認識呼吸器官.mp4 16.1呼吸器官及作用.mp4 16.2比較空氣的不同.mp4 16.3自然界的氧循環.mp4 蘇教版(2017秋)三年級上冊 3.16 人的呼吸 課件(17張PPT).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