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考點 6 尊重、關愛和幫助他人【考點說明】 考 點 內 容課 標 要 求能 級 要 求 識記 理解運用 受人尊重 的奧秘尊重他人,體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學會換位思考,學會理解與寬容,與人為善。知道每個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 √學會尊重別人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體、智能、性別等方面的差異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視他人。懂得愛護公共環境和設施、遵守公德和秩序體現出對他人的尊重。 √ √ 幫助他人體會和諧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寬容和相互幫助。學會幫助他人,體會關心幫助他人也能給自己帶來快樂。 √ √ √【考點梳理】 (1)受人尊重的奧秘 一個人要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別人。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別人對自己的尊重,這就是受人尊重的奧秘。人們生活在一起需要相互尊重。只有彼此尊重,社會生活才能和諧,大家才能心情舒暢,從而更好地學習和工作。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這里所說的平等,是指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任何人的人格尊嚴都不容侵犯。任何人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都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都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違反法律,就要負法律責任。 (2)學會尊重別人我們要尊重別人,必須首先認識到人與人之間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認識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這是做到尊重別人的前提;必須做到不能以家境的貧富、智力的差異、父母的職務地位的不同來論人,絕對不能把這些差異作為我們另眼看人、不尊重他人的理由;我們要平等待人,還必須做到不凌弱欺生;要真正做到平等尊重他人,就必須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和技能,了解社會公共生活的共同準則,在日常生活中養成文明禮貌、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的習慣。 (3)幫助他人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實際上人生的意義不僅表現在解決自己所遇到的問題上,而且也表現在幫助他人解決問題上。如果別人因為我們的幫助而使生活更加快樂和幸福,那么我們就會得到心靈的凈化、精神的滿足和道德的升華,我們的人生就更有意義、更有價值。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搬開別人腳下的絆腳石,有時恰恰是為自己鋪路。【經典試題】1. 【2014泰州】小美戲稱長得矮胖的小武同學為武大郎,受到了同學們的指責,這是因為A. 所有綽號都是侮辱他人的 B. 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C. 喊同學綽號就是對同學的一種誹謗 D. 為他人起綽號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2. 【2014·銅仁】放學路上,小華拾到一個裝滿現金和不少證件的錢包。小華把錢包帶回家,準備明天交給老師。媽媽知道后對小華說:“現在失主一定很著急,我們到路口等等看,說不定失主會找過來。”這則材料告訴我們要學會A.寬容待人 B.換位思考 C.平等待人 D.尊重他人3. 【2014·包頭】朋友如打開的窗戶,友情是照射進來的陽光,朋友和友情是人生的永恒話題。下列選項中表達友情的詩句有①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②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③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 【2014鎮江】2014年4月,鎮江市啟動“八禮四儀”養成教育活動,以未成年人文明禮儀為重點,融入“愛、善、誠、勤、儉、美”六種理念和價值取向,教育引到學生崇德向善。為此,我們應在生活中做到①珍愛生命,樂于助人 ②平等待人,寬容友善 ③誠實守信,勇擔過錯 ④以貌取人,注重儀表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5.【2013年徐州期末】幸福童年是一生幸福的源泉。2011年9月1日,由教育部和中央電視臺聯合舉辦的《開學第一課》以“幸福”為活動主題。以下是節目的片段和某班同學討論的話題,請你一起參加并完成相關問題。航天英雄楊利偉則通過自己的感受,總結出幸福需要奉獻,“如果我們能夠提供一點點幫助,我們一定會收獲幸福和快樂。如果我們能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去貢獻一份愛心,去提供一點點幫助,我們一定會生活在幸福當中”。(1)為什么說為他人提供幫助、獻出愛心,自己會生活在幸福當中?在《開學第一課》節目現場,成龍、楊利偉、鄧亞萍、郎朗、于丹、張譯、撒貝寧、王小丫、董卿等社會知名人士隆重向全社會首次發布《中國少年兒童幸福成長宣言》。這份宣言,雖然沒有辦法涵蓋所有對“幸福”的定義,但是飽含來自家長、學校以及全社會的殷勤期盼,主持人撒貝寧在現場倡議全國的中小學生一起來完成這樣一份“幸福”作業。(2)請結合自身實際寫出兩條幸福成長宣言。(不要和以上材料中的內容重復) 示例:我要寬容,原諒別人的無心之過。 【參考答案】1、B 2、B 3、D 4、A5、(1)“授人玫瑰,手有余香”;人生的意義不僅表現在解決自己所遇到的問題上,而且也表現在幫助他人解決問題上;如果別人因為我們的幫助而使生活更加快樂和幸福,那么我們就會得到心靈的凈化、精神的滿足和道德的升華;有時我們真誠地幫助別人之后,同時也幫助了自己。(2)示例:我要感恩,珍惜身邊人、身邊事。【考點分析】考點“尊重、關愛與幫助他人”包括以下內容:受人尊重的奧秘是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前提是認識到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指的是人格和法律地位的平等。必須尊重他人以及學會如何尊重他人,是教學重點。因為讓學生學會尊重他人,是教學的根本目的,而懂得每個人必須尊重他人,是學生自覺做到尊重他人的認識基礎。幫助他人是讓學生認識到幫助別人其實也是幫助自己。要真正理解“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學會奉獻社會,關心他人,樂于助人。從教育目的和中考角度來看,本考點不僅僅是簡單地理解如何尊重、關愛和幫助他人,也不是空泛地談論,更重要的是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行動去尊重、關愛和幫助他人。從現實來看,社會上存在著一些功利、實惠的思想,有冷漠情緒和“看客”現象,缺乏奉獻和愛心。這些思想和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青少年學生。因此,這個考點要求我們深刻理解如何去“尊重”、“關愛”、“幫助”他人。要緊密聯系相關材料,如,古今中外的先進典型事例、近期社會上的熱點問題、感動中國人物的評比頒獎活動,甚至也可以是自己身邊的真實故事等等,了解社會上許多愛心人士、好心人士,許許多多的人在奉獻,他們雖然沒有得到多少物質的回報,但卻得到了社會的肯定和承認,從而理解社會需要愛,我們要學會感動,學會如何去愛他人、愛社會。【隨堂練習】一、單項選擇題:題序1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答案1. 明代洪應明說:“處事讓一步為高,退一步為進步的根本;待人寬一分則福,利人實則利己的根基。”著啟示我們,在與人交往過程中要A. 平等待人 B. 樂于助人 C. 寬容待人 D. 誠信待人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與他人合作時我們應當( )①體諒他人的處境 ②尊重他人的意愿③勉強別人去做他不想做的事 ④換位思考,體諒對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 右邊漫畫《午休時刻》中“午休”的人應該懂得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③敬人者,人恒敬之 ④物競天擇,適者生存A. ③④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③4.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寬容是支撐中國人精神生活的支柱之一。下列說法中表明“寬容友善”的是A.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B.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C.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D. 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5.朋友如打開的窗戶,友情是照射進來的陽光,朋友和友情是人生的永恒話題。下列選項中表達友情的詩句有①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②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③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 下列古語與“量小失眾友,度大集群朋”內涵一致的是A. 樂人之樂,人亦樂其樂 B.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C. 人須知恥,方能過而改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 “拼爹游戲”是指當前一些青年在上學、買房子方面比拼的不是自己的能力,而是各自父母的實力。下列對擅長“拼爹游戲”的青年提出的勸勉正確的是①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②生死有命富貴在天③不因貧窮而責怪父母,也不因富裕而沾沾自喜④無論是貧窮還是富裕,在人格上是平等的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8. 自習課上,小杰拿著作業轉過身問小周,不小心打翻了放在桌上的水杯,弄濕了小周的課本,小杰連忙道歉,小周不但不生氣,還為小杰解答了問題。這體現了小周在交往中具有 的品質。 A. 幽默 B. 虛榮 C. 寬容 D. 懦弱9. “人生最美麗的補償之一,就是人們真誠地幫助別人之后,同時也幫助了自己。”這句話告訴我們 ( )①幫助他人只是為了別人的需要 ②幫助他人是我們內心情感的需要③幫助他人能體驗生命的快樂 ④助人不僅是付出,也是快樂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0. 沒有他人的關愛,我們就難以健康成長。下列對“關愛”認識錯誤的是 ( )A. 對關愛我們的人,我們應心存感激 B. 關愛他人是人類文明的標志C. 關愛他人不需要考慮被幫助者的心理感受 D. 關愛他人,首先要學會尊重他人11. 有人說:“生活里最需要的是對人有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下列行為不屬于禮貌范疇的是 ( )A. 與長輩相處時舉止文明 B. 與人交談時要謙遜、尊重對方C. 在公交車上主動給老人和抱小孩的乘客讓座 D. 在學習中,不理睬成績差的同學12. 觀察漫畫,對圖中小敏的語言和態度理解正確的是( ) 耍小聰明的表現 B. 對人寬容的表現C. 人是有差異的,無可厚非 D. 不尊重他人、不平等待人的表現13. 盡管每個人的境遇和條件不同,但在法律地位上,我們每個人 ( )A. 都有平等的思維方式 B. 都有平等的處事能力C. 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權利 D. 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義務14. 中學生小紅在班上很受大家的歡迎,因為她在與同學交往中,無論他人家庭貧與富、成績好與差,總是能一視同仁。這表明小紅在與人相處中做到了 ( )A. 自尊自愛 B. 平等待人 C. 遵守規則 D. 自信自立15. “點燃蠟燭照亮他人者,也不會給自己帶來黑暗。”這句話表明 ( )A. 敬人者人恒敬之 B. 給予會比接受更快樂C. 助人不僅是付出,也會有收獲 D. 善良要見諸行動二、非選擇題:16. 最近有媒體報道,鄭州市20多位老年志愿者,發出“給年輕人讓座”的倡議。其中年齡最長志愿者80歲的梁大爺說,年輕人工作一天很辛苦,上下班乘坐公交車時間較長,老年人應多加體諒。看了這則報道,小明同學認為,老年人乘坐公交車,一般是去公園或菜市場,路程都較短,因此理所當然應該給年輕人讓座。小強同學認為,老年人這么關心、體貼年輕人,作為年輕人我們更應該給老年人讓座。你贊成哪一種觀點?請說明理由。閱讀漫畫“幫助別人成功本身也是一種成功”,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⑴ 你是如何理解“幫助別人成功本身也是一種成功”的? ⑵ 生活中,我們都幫助過別人,也都得到過別人的幫助。請你對他們說一句貼切的話,寫在橫線上。 對痛苦的人說一句安慰的話: ;對提供幫助的人說一句感激的話: 。18. 小明最近很苦惱,在他的周圍基本上沒有人喜歡他。請看幾組鏡頭:①放學回家,穿著沾滿灰塵的鞋在媽媽剛打掃過的木地板上恣意踩踏,見到媽媽連個招呼也不打,將書包摔在地板上自顧自地看電視。②在校園里,匆忙間將清潔工阿姨撞了個趔趄,連句對不起都沒有說,還將一包垃圾扔在阿姨的腳下。③教室里,同桌問他問題,開始他理都不理,后來實在煩了,沖著同桌大喊大叫“煩死了,笨得跟豬一樣”。⑴ 請你分析沒有人喜歡小明的原因。⑵ 為了改變小明“不被人喜歡”的現狀,請你給小明出謀劃策。19. 根據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情景一:公交車上,小濤一邊吃香蕉,一邊看著車窗外的景色,還隨手把香蕉皮扔在地上。一位要下車的老大爺沒留神,一腳踩在橡膠皮上,險些摔倒,小濤偷偷地笑了……情景二:自習課上,小濤的同桌小剛遇到不會做的習題,他請教道:“小濤,這道題怎么做呀?”小濤不耐煩地說:“這么簡單的題都不會?真是豬腦子!”情景三:數學課上,老師批評小濤最近作業不認真,錯題率很高,小濤覺得很沒面子,當場與老師吵了起來,還將作業本撕碎扔在地上。情景四:小濤最近總是心神不寧,因為他“迷戀”上了同學小鸝,他準備向她“表白”。⑴ 四個情景分別反映了小濤在與人交往中存在什么問題?⑵ 如果你是小濤的好朋友,請你告訴小濤他應該怎樣做。考點 6 尊重、關愛和幫助他人 參考答案題序1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答案CB D D D B A C DCDDCBC16. ⑴ 贊同小強同學的觀點。尊老愛幼、助人為樂、相互關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公民道德的一種基本規范,讓座看似小事,但它是繼承傳統美德和公民文明素養的體現。小明同學認為老年人理所當然要給年輕人讓座的觀點不符合公民道德的要求。人們生活在一起需要相互尊重。只有彼此尊重,社會生活才能和諧,大家才能心情舒暢,從而更好地學習和工作。如果每位老人和年輕人都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就能創造社會和諧。17. ⑴ 在人生道路上,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實際上人生的意義不僅表現在解決自己所遇到的問題上,而且也表現在幫助他人家解決問題上。如果別人因為我們的幫助而使生活更加快樂和幸福,那么我們就會得到心靈的凈化、精神的滿足和道德的升華,我們的人生就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⑵ 略(言之有理即可)18. ⑴ 小明不知道尊重別人。 ⑵ 小明應該意識到: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喜歡,首先要尊重別人。小明平時應該做到:①不能以家境的貧富、智力差異、父母職務地位不同來論人;②不凌弱欺生;③尊重他人的勞動;④掌握一些基本的交往禮儀和技能,做到文明禮貌;⑤了解社會公共生活的共同準則,做到保護環境、愛護公物。(答對其中任意三點即可)19. ⑴ 情景一中小濤的行為不文明,亂扔垃圾(或缺少公德意識)。 情景二中小濤不尊重同學,傷害了同學的自尊心(或不善于與人交流、溝通)。 情景三中小濤不尊敬老師,不能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 情景四中小濤沒有正確處理青春期對異性同學的好感。⑵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公共場合要講文明,保持公共衛生,做一個舉止文明的人;②對他人要尊重,學會換位思考,關心幫助同學;③要禮貌待師,注意場合,勿失分寸,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教育。④應認識到這是正常、自然、美麗的事,但要慎重對待,理智處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