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jié) 平面鏡成像學(xué)習(xí)目標(biāo):1、知道平面鏡,能設(shè)計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guān)系”;2、知道平面鏡成像特點及其應(yīng)用,會用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圖;3、了解平面鏡和球面鏡在生活中應(yīng)用;4、在觀察和體驗過程中,培養(yǎng)科學(xué)態(tài)度。學(xué)習(xí)重難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及其應(yīng)用。學(xué)習(xí)過程:一、自主學(xué)新知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立的 像,像和物的大小 ,像和物到鏡的距離 ,像和物的連線跟鏡面 ,像與物相對于平面鏡對稱。即:正立、等大、對稱的虛像。2、依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圖問題有三類:一是已知物和鏡面畫出像;二是像和鏡面畫出物;三是物和像畫出鏡面。平面鏡作圖題型:(1)確定虛像的位置;(2)確定發(fā)光點的位置;(3)確定光路;(4)確定觀察范圍或光照范圍。【注意】 ①畫物要用實線;②像、物像連線要用虛線;③鏡面要打上斜線。二、合作探究新知:例1、關(guān)于平面鏡成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鏡面越大,像就越大B、物體離平面鏡越近,像就越大C、物體越大,像也越大D、平面鏡傾斜一些放置,像變大例2、如圖是驗證“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其中 A為玻璃板前點燃的蠟燭,B為玻璃板后未點燃的蠟燭,外形與 A 完全相同。有關(guān)本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A、玻璃板應(yīng)該與桌面垂直B、將蠟燭靠近玻璃板的同時像也靠近玻璃板C、眼睛應(yīng)從 A 一側(cè)觀察成像情況D、蠟燭 A 燃燒較長時間后像仍與蠟燭 B 完全重合例3、“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的青山在平靜的水面上清晰地映出“倒影”,則“倒影”是( )。A、青山的影子B、青山的實像C、青山倒立的虛像D、青山正立的虛像例4、如圖甲所示,蠟燭 a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 MN 中所成的像為a`,現(xiàn)將該平面鏡豎直向下移動一段距離至圖乙所示位置,則蠟燭 a在平面鏡中( )。A、不成像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離與平面鏡下移距離相同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離是平面鏡下移距離的兩倍D、仍成像,且像還在原來位置例5、如圖所示,物體 AB 高 1.6m,平面鏡 CD 高 0.6 m,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為 2m。下列關(guān)于物、像、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通過該平面鏡不能成完整的像B、像高與平面鏡的高相同,為 0.6 mC、物體與像的距離為 2 mD、像高與物體的高相同,為 1.6 m例6、如圖,MN 表示平面鏡,AB 表示鏡前的物體,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圖。例7、作出三角形 ABC 在平面鏡中成的像:三、當(dāng)堂鞏固新知:1、一只小貓正在平面鏡前欣賞自己的全身像,如圖所示:此時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應(yīng)是圖中的哪一個?(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在平面鏡中成的像是實像B、物體離平面鏡越遠(yuǎn),在平面鏡中成的像就會越小C、物體在平面鏡中成的像總是與該物體對應(yīng)點連線與鏡面垂直D、物體在平面鏡中成的像,像到鏡面的距離小于物體到鏡面的距離3、一個人從遠(yuǎn)處走向一塊豎直掛著的平面鏡,他在鏡內(nèi)的像的大小將( )。A、不變B、逐漸變大C、逐漸變小D、先變大后變小4、圖 A、B、C、D 中哪個是圖 E的像?( )5、測量視力時,利用平面鏡成像特點可以節(jié)省空間。如圖所示,讓被測者面對著鏡子背對視力表,此人看到視力表的像離他的距離是( )。A、不變 B、逐漸變大C、逐漸變小 D、先變大后變小6、作出物體 AB 在平面鏡中成的像。7、小明從平面鏡里看到鏡子對面石英掛鐘和電子鐘所成的像如圖所示,這時的時刻分別對應(yīng)的是( )。A、02:35和20:01 B、09:25和10:21C、09:25和10:05 D、02:35和10:058、如圖是小華同學(xué)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幾種情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蠟燭 A 距玻璃板 5 cm,則蠟燭B 距蠟燭A也是5cm才能與蠟燭A 的像完全重合B、若蠟燭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低且傾斜,在甲、乙、丙三圖中,則乙圖是產(chǎn)生該現(xiàn)象的原因C、若在玻璃板與B蠟燭之間放一塊擋光板,則仍能透過玻璃板看到A的像D、若蠟燭A遠(yuǎn)離玻璃板,則蠟燭 A的像將變小9、如圖所示,a、b 是平面鏡 MN 前一點光源 S 射向鏡面的兩條入射光線,請在圖中標(biāo)出點光源和像點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圖(保留作圖痕跡)。10、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中,使用 (選填“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進行實驗。(2)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紙上豎直放置所選玻璃板,把蠟燭 A 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與 A 相同的蠟燭B 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動,透過玻璃板觀察直到從多個角度看上去都跟蠟燭 A 的像 ,此位置即為像的位置。(3)蠟燭A 經(jīng)玻璃板所成的像是 像(選填“虛”或“實”)。(4)將蠟燭A 向靠近玻璃板的方向移動時,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答案:例1、C;例2、D;例3、C;例4、D; 例5、D;例6、 ;例7、;當(dāng)堂鞏固新知:1、C;2、C;3、A;4、D;5、C;6、,7、C;8、C;9、;10、(1)薄玻璃;(2)完全重合;(3)虛;(4)不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