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年—2024年度第一學期 九 年級道德與法治學歷案第四課建設法治中國 設計人課題 4.2凝聚法治共識 主備 輔備 材料二:李克強總理提出政府要建立“三張清單”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歸納:(1)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分別是什么?(2)討論:如何建設法治政府?(如何落實政府依法行政)任務二:厲行法治1.2022年,黃河保護法、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等多部法律以“新成員|的身份入住國家法律法規數據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豐富和完善。”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請你從厲行法治的角度指出推進“法之必行“的破解之道。2.習近平法治金句:法律有效實施有賴于道德支持,道德踐行也離不開法律約束。運用所學知識,談談你的理解。課標 課標要求:1.政治認同:理解政府的作用,理解政府如何依法行政,知道厲行法治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2.道德修養: 樹立起“遵紀守法光榮、違法亂紀可恥”觀念3.法治觀念:培育法治精神,凝聚起法治共識.能夠自覺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4.責任意識:知道厲行法治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學會在法治狀態下生活,把法治作為基本的生活方式學習目標 通過分析圖片內容和教材知識,知道政府的作用以及和人民的關系。2、通過材料分析,了解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建設法治政府。3、結合教材,從國家、黨和政府、社會、公民等不同角度厲行法治。評價任務 1.完成任務一 (檢測目標一) 2.完成任務二(檢測目標二)3.完成任務三自主學習(時間:6分鐘) ★1. 我國政府的作用、權力來源、宗旨和工作原則?2. 什么是法治政府?3. 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4. 如何建設法治政府?★5. 如何厲行法治?★6. 法治與德治的關系?學習過程:任務一:法治政府材料一: “觀圖片、找部門、知政府作用”思考:我們各級人民政府都有“為人民服務”這幾個字,說一說政府和人民的關系是怎樣的?歸納政府的作用和宗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網絡文明,人人有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請從厲行法治的角度,闡述如何營造清朗網絡空間,拒絕網暴。學后反思:1.畫出本課的思維導圖2. 你對本節課還有哪些疑惑或需要老師幫助的地方?我這節課的表現:優秀★ 良好 ★ 合格 ★ 再努力 ★樹立起“遵紀守法光榮、違法亂紀可恥”觀念參考答案任務一:材料一:.在我國,政府的權力來源于人民。政府的工作要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為人民謀利益。政府的作用:管理社會生活、提供公共服務。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材料二:(1)重要性:依法行政是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權,并且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正確行使權力。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規范政府的行政權。(2)(政府)①我國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②建設法治政府,必須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權力的濫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提高政府公信力,從而推進民主法治建設進程。(公民)③公民也要積極參與,獻計獻策,主動監督,促進政府依法行政。任務二:1.(國家)①堅持厲行法治,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社會)②要加強法治宣傳,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黨和政府)③黨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個人)④現代社會的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2.①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②以法治承載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③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選擇題A D B B C C【答案】①立法機關科學立法,為有效治理網絡暴力提供法律支撐;②行政機關嚴格執法,依法打擊網絡暴力行為;③司法機關公正司法,嚴懲網絡暴力的違法行為;④社會加強反網絡暴力的宣傳,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 ⑤企業(網絡平臺)依法經營,承擔社會責任;⑥公民增強法治意識,遵守法律,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網絡暴力行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