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初中物理 九年級 第十二章 溫度與物態變化 復習學案(滬科版)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初中物理 九年級 第十二章 溫度與物態變化 復習學案(滬科版)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十二章 溫度與物態變化 ( https: / / wl. / m / books-catalog27483 / " \o "第十二章 溫度與物態變化 )
知識點一 溫度和溫度計
知識點一:溫度與溫度計
1.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測量溫度的工具是溫度計。溫度反映了物體內部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劇烈程度,物體溫度越高,物體內分子運動越劇烈。
2.溫度計:常用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規律制成的,里面的液體有酒精、水銀和煤油。
3.攝氏溫度的規定:在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 ℃,沸水的溫度為100 ℃。在0~100 ℃之間分100等份,每一等份為1 ℃。
4.溫度計的使用:(1)估測被測物體的溫度;(2)看清溫度計的量程;(3)選擇合適的溫度計;(4)讓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5)待示數穩定再讀數;(6)讀數時玻璃泡留在液體中;(7)視線要與溫度計液柱的液面相平。
5.實驗室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的主要區別
實驗室溫度計 體溫計 寒暑表
原理 液體的熱脹冷縮 液體的熱脹冷縮 液體的熱脹冷縮
玻璃泡內液體 水銀、煤油 水銀 煤油、酒精
刻度范圍 -20 ℃~110 ℃ 35 ℃~42 ℃ -30 ℃~50 ℃
分度值 1 ℃ 1 ℃ 1 ℃
構造 玻璃泡與直管之間都是均勻細管 玻璃泡與直管之間有細而彎的縮口 玻璃泡與直管之間都是均勻細管
使用方法 不能離開被測物體讀數,不能甩 可以離開人體讀數,使用前要甩幾下 放在被測環境中直接讀數,不能甩
6.注意:
①溫度只能說“是多少”或“達到多少”,不能說“有”或“沒有”;
②溫度計讀數時先找零刻度,若液柱面在零刻度線以下,應從零刻度線往下讀,反之往上讀;
③使用溫度計時不能使被測物體的溫度越過溫度計內液體的沸點,或低于液體的凝固點。
知識點二:熔化和凝固
1.晶體和非晶體:有固定熔化溫度的固體叫晶體,沒有固定熔化溫度的固體叫非晶體。
2.熔點和凝固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熔點,晶體熔液凝固時的溫度叫凝固點。同一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3.晶體和非晶體的比較
晶體 非晶體
物質舉例 海波、冰、食鹽、水晶、明礬、萘、各種金屬 松香、蠟、玻璃、瀝青
相同點 狀態 固體 固體
熔化過程 吸熱 吸熱
凝固過程 放熱 放熱
不同點 熔化過程中的溫度 保持不變 不斷升高
凝固過程中的溫度 保持不變 不斷降低
熔點和凝固點 有 無
熔化條件 溫度達到熔點,繼續吸熱 持續吸熱
凝固條件 溫度達到凝固點,繼續放熱 持續放熱
知識點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方式: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液體沸騰的溫度叫沸點,液體沸騰的過程中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液體的沸點與液面上的氣壓、液體含有的雜質等有關。
2.蒸發與沸騰的異同點
蒸 發 沸 騰
發生部位 只在液體表面 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
不同點 發生條件 任何溫度下 達到沸點;繼續吸熱
劇烈程度 緩慢 劇烈
影響因素 液體表面積、液面上空氣流速、液體溫度 供熱快慢
溫度變化 降溫致冷 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共同特點 都屬汽化現象,都要吸熱
3.液化方式:氣體液化通常有兩種方法: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氣體液化要放熱。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是水蒸氣液化為水,氣體液化的好處是便于貯存和運輸。
知識點四:升華和凝華
1.升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升華吸熱有致冷作用;凝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凝華要放熱。生活中利用升華吸熱達到致冷。
2.了解生產生活中的物態變化:自然界中的水循環、人工降雨、電冰箱、航天技術中的物態變化等。
3.注意:①判定物態變化時,要先明確物質的初態和終態,然后根據定義判別;
②圖象分析方法:明確圖象中橫軸、縱軸所表示的物理量→明確圖象表達的物理過程→分析圖象變化的特點,理解特殊點和特殊線段代表的物理意義;
③生活中看見的“白氣”,“霧狀物”,蒸騰的“熱汽”不是水蒸氣,而是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滴。
知識點一:溫度與溫度計
典例1:(2023秋 南明區月考)生活中,我們常用溫度來描述物體的冷熱程度,下列對于溫度描述恰當的是(  )
A.人體的正常體溫約在30℃
B.人體感覺舒適的溫度約為25℃
C.貴陽市全年最高氣溫16℃
D.水的沸騰時的溫度一定是100℃
【考查方向】溫度 ( http: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fe14ce99-d6e7-4754-8e12-ae23fe601511 ).
【名師點睛】此題考查我們對常見物體溫度的認識,結合對生活的了解和對溫度單位攝氏度的認識,選出符合實際的選項,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在37℃左右,變化幅度很小.
B
【解析】A.人體的正常體溫約在37℃,故A不正確;
B.人體總要保持體溫恒定,人體感覺舒適的溫度約為25℃,故B正確;
C.貴陽夏天無酷暑,夏季平均溫度為23.2℃,最高溫度大于16℃,故C不正確;
D.水的沸騰時的溫度與氣壓有關,只有在一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才是100℃,故D不正確。
故選:B。
典例2:(2019秋 清鎮市校級月考)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ad6024d6-280d-4e28-bba8-46e7fb2c463d" \o "此年份及地區表示:該試題最新出現所在的試卷年份及地區" \t "http: / / www.m / physics / ques / _blank )如圖是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的實際操作,其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考查方向】溫度計的使用及其讀數 ( http: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ba135517-97b4-4a6d-bd14-6b9ad12b56fa ).
【名師點睛】
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要使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液體充分接觸,不要接觸容器底或容器壁
【答案】B
【解析】A、溫度計的玻璃泡接觸了燒杯側壁,故A錯誤;
B、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液體充分接觸,但沒有接觸容器底或容器壁,故B正確;
C、溫度計的玻璃泡接觸了燒杯底部,故C錯誤;
D、溫度計的玻璃泡未與被測液體接觸,故D錯誤。
故選:B。
知識點二:認識物態變化現象
典例3:(2022秋 南明區校級期中)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e2f3a950-53ff-4b93-8257-eecbc505c2e3" \o "此年份及地區表示:該試題最新出現所在的試卷年份及地區" \t "http: / / www.m / physics / ques / _blank )水以不同的狀態存在于自然界中,孕育萬物,下列關于水的現象中屬于熔化的是(  )
A.清晨枝葉上形成露珠 B.太陽升起后濃霧漸散
C.氣溫升高使冰雪消融 D.冬天鐵絲網出現白霜
【考查方向】生活中的熔化現象 ( http: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250e4320-e4e4-4566-b48e-4ddffc159fab ).
【名師點睛】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是熔化過程;物質從液體變為固態是凝固過程;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是液化過程;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是汽化過程;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是升華過程;物質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是凝華過程.
【答案】C
【解析】A、露珠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故A錯誤;
B、濃霧漸散是汽化現象,故B錯誤;
C、冰雪消融是熔化現象,故C正確;
D、白霜是凝華現象,故D錯誤。
故選:C。
典例4:(2023秋 南明區月考)如圖是物理老師在課堂上演示干冰(固態二氧化碳)起霧的情景,當老師將剩有的干冰加入燒杯時,燒杯周圍頓時“煙霧繚繞”,請問此時“煙霧”是(  )
A.二氧化碳氣體 B.二氧化碳固體小顆粒
C.小水滴 D.空氣中的塵埃
【考查方向】液化及液化現象.
【名師點睛】干冰升華產生大量的CO2氣體,同時吸熱使燒杯周圍溫度降低;物質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放熱過程。
C
【解析】在常溫的環境下干冰會迅速升華,干冰升華的過程中會從周圍吸收走大量的熱,使周邊溫度快速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就液化為小水珠,此時的“煙霧”就是由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故選:C。
知識點三:物態變化與熱量
典例5:(2022秋 云巖區月考)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6e891cdf-a590-4124-b563-7a85d3987dce" \o "此年份及地區表示:該試題最新出現所在的試卷年份及地區" \t "http: / / www.m / physics / ques / _blank )2022年春晚現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發布了一件三星堆青銅人面具(如圖),與全國人民共慶新春佳節。鑄造青銅器大面具時(  )
A.銅先液化后凝固
B.銅先放熱后吸熱
C.銅有熔點但沒有凝固點
D.可用熔點比它高的鐵鍋熬制
【考查方向】凝固與凝固放熱的特點 ( http: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ef0c90bb-2ac1-49b2-bd9e-ce89b5f1c333 );熔化與熔化吸熱的特點 ( http: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ef0c90bb-2ac1-49b2-bd9e-ce89b5f1c333 ).
【名師點睛】
(1)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六種物態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
(2)晶體具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叫做熔點;晶體有一定的熔點(或凝固點),同一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答案】C
【解析】AB、鑄造青銅器時先將銅熔化成液態,需要吸收熱量;再倒入模具中發生凝固成型,放出熱量,所以整個過程是先吸熱后放熱,故AB錯誤;
C、銅屬于晶體,有一定的熔點和凝固點,故C錯誤;
D、熬制銅的容器材料需要熔點高于銅的熔點,所以可用熔點比銅高的鐵鍋熬制,故D正確。
故選:C。
典例6:(2020秋 清鎮市校級月考)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23b1c160-6eed-461c-a77e-6045222f32bf" \o "此年份及地區表示:該試題最新出現所在的試卷年份及地區" \t "http: / / www.m / physics / ques / _blank )下列現象中,在物態變化過程中放熱的是(  )
A.工廠將鐵塊熔化 B.固態碘升華成氣體
C.灑在地面上的水干了 D.水結成冰
【考查方向】凝固與凝固放熱特點
【名師點睛】(1)熟記六大物態變化的定義,即: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華,凝華;判斷物態變化的方法:先弄清楚物質變化前處于何種狀態,后明確物質變化后又處于何種狀態,最后根據物態變化的定義確定是什么物態變化;(2)吸熱的物態變化過程有:熔化,汽化,升華;放熱的物態變化過程有:凝固,液化,凝華.
D
【解析】A、熔化過程需要吸收熱量,故A錯誤;
B、升華過程需要吸收熱量,故錯誤;
C、灑在地面上的水干了是汽化過程,需要吸收熱量,故C錯誤;
D、水結成冰是凝固過程,需要放出熱量,故D正確。
故選:D。
典例7:(2023 白云區校級二模)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03d629ce-eb23-4e91-94ef-2f79eaa7a055" \o "此年份及地區表示:該試題最新出現所在的試卷年份及地區" \t "http: / / www.m / physics / ques / _blank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描繪了園中的葵菜郁郁蔥蔥,晶瑩的朝露等待陽光照耀的景象。露在陽光的照耀下會逐漸消失,這是因為發生了下列哪種物態變化過程(  )
A.凝華 B.升華 C.熔化 D.汽化
【考查方向】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 ( http: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ae5fa808-133f-4a2a-9331-77e0507cd0ac )
【名師點睛】①首先根據物質狀態的前后變化,判斷物態變化類型,再判斷吸放熱情況.②物態變化中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和升華;放熱的有:凝固、液化和凝華.
【答案】D
【解析】露在陽光的照耀下會逐漸消失,是因為液態的露珠吸收熱量,汽化成水蒸氣消散到空氣中了。故ABC不正確,D正確。
故選:D。
知識點四:晶體與非晶體
典例8:(2023 根河市校級模擬)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12876670-290c-444b-b152-9bb6bd774a23" \o "此年份及地區表示:該試題最新出現所在的試卷年份及地區" \t "http: / / www.m / physics / ques / _blank )關于晶體和非晶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晶體和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都升高
B.晶體有熔點,非晶體沒有熔點
C.晶體熔化時吸熱,非晶體熔化時不吸熱
D.當晶體處于熔點溫度時,它的狀態應該是固態或液態
【考查方向】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 ( http: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d7bb9328-d058-4bd0-b50a-4e9c3eed301b ).
【名師點睛】晶體和非晶體的重要區別:晶體有一定的熔點,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點;晶體熔化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是晶體的熔點。
【答案】B
【解析】ABC、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有固定的熔化溫度,即有熔點,晶體熔化時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即沒有熔點,吸收熱量,溫度升高。故AC錯誤、B正確;
D.當晶體處于熔點溫度時,它的狀態可能是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態,故D錯誤。
故選B。
知識點五:探究物態變化的規律
典例9(2022秋 南明區校級期中)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e2f3a950-53ff-4b93-8257-eecbc505c2e3" \t "http: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_blank )小明同學利用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冰的熔化特點,他每隔相同時間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并觀察物質的狀態。
(1)小明使用“水浴法”加熱冰塊,目的是使冰 ________;
(2)圖乙是小明記錄的溫度與時間關系圖象。根據圖乙可知,冰屬于 __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3)請判斷,A點內能 ________B點內能(選填“>”、“<”或“=”);
(4)小王利用圖丙裝置探究“物質吸收的熱量與物質種類的關系”。小王分別在兩個試管中倒入相同體積的水和煤油,同時對它們加熱,發現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時,水需加熱更長的時間。于是他得出了“當其他條件相同時,水吸收的熱量大于煤油吸收的熱量”的結論。請你判斷通過這次實驗所得的結論是否可靠 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
【考查方向】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實驗 ( http: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2858dcd4-890c-4824-b097-b7eec256a325 ).
【名師點睛】(1)探究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實驗時,一般采用水浴法,物體的溫度變化比較均勻,并且變化比較慢,便于記錄實驗溫度;
(2)根據圖象分析物質的種類;
(3)冰在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不變,內能增加;
(4)在探究吸收熱量與物質種類的關系時,需要控制水和油的質量、升高的溫度相同,通過比較加熱時間來比較吸熱的多少。
【答案】(1)均勻受熱;(2)晶體;(3)<;(4)不可靠;沒有控制水和煤油的質量相同。
【解析】(1)將試管放入水中加熱(即水浴法),采用水浴法,能使物質受熱均勻,物質的溫度變化比較均勻,并且變化比較慢,便于記錄實驗溫度;
(2)冰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保持0℃不變,屬于晶體;
(3)如圖乙所示,冰熔化過程中,A點的內能小于B點的內能,因為冰在熔化時,吸熱、溫度不變,內能增大;
(3)在探究吸收熱量與物質種類的關系時,需要控制水和油的質量、升高的溫度相同,通過比較加熱時間來比較吸熱的多少;題目中在兩燒杯中倒入體積相同的水和煤油,由于它們的密度不同,所以質量不同,因此不可靠;
典例10:(2022秋 貴陽期末)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977d8b8a-1fb5-4709-9b39-7e12103f07b4" \t "http: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_blank )如圖甲所示是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裝置。
(1)實驗前,通過調節 ________的高度,以保證酒精燈外焰與石棉網充分接觸,然后調節________的高度使溫度計的玻璃泡不接觸燒杯底部;(均選填“鐵圈”或“鐵桿”)
(2)實驗過程中,根據實驗環境結合生活經驗,選擇當溫度計示數達到 ________左右開始記錄加熱時間及水溫較為合理。(填寫序號)
A.20℃
B.85℃
C.100℃
(3)某次記錄時,溫度計示數如圖甲所示,則水溫為 ________℃。過一會兒,觀察到燒杯中水的情況如圖乙所示,此時水是否沸騰?________(選填“是”或“否”)。
(4)實驗完成后,將記錄數據繪制成如圖丙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關系的圖像,由此可分析得出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是:________。
【考查方向】探究水的沸騰實驗 ( http: / / www.m / physics / ques / detail / f0c07666-5ff0-4595-b2f7-0a29937c4d4b ).
【名師點睛】
(1)為了保證酒精燈外焰與石棉網充分接觸調節鐵圈的高度,為了保證溫度計的玻璃泡不接觸燒杯底部,調節鐵桿的高度;
(2)水的沸點是100℃,根據實驗環境結合生活經驗,選擇當溫度計示數接近100℃開始記錄加熱時間及水溫較為合理;
(3)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使用時看清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讀數時先看清溫度計內液面的位置在0刻度線以上還是在0刻度線以下;沸騰時產生大量的氣泡,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大;沸騰前,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小;
(4)液體沸騰的特點:液體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
【答案】(1)鐵圈;鐵桿;(2)B;(3)92;否;(4)沸騰前吸收熱量溫度升高,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
【解析】(1)實驗前,通過調節鐵圈的高度,以保證酒精燈外焰與石棉網充分接觸,然后調節鐵桿的高度使溫度計的玻璃泡不接觸燒杯底部;
(2)水的沸點是100℃,實驗過程中,根據實驗環境結合生活經驗,選擇當溫度計示數達到85℃左右開始記錄加熱時間及水溫較為合理;故選:B;
(3)溫度計示數如圖甲所示,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示數為92℃,則水溫為92℃。如圖乙所示,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小,此時水沒有沸騰,故選填“否”;
(4)根據圖丙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關系的圖像,分析得出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是:沸騰前吸收熱量溫度升高,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
第十二章 溫度與物態變化 ( https: / / wl. / m / books-catalog27483 / " \o "第十二章 溫度與物態變化 )檢測題
一.選擇題(共14小題)
1.(2023春 黃浦區期末)夏季,上海最高氣溫約為(  )
A.70℃ B.40℃ C.10℃ D.﹣20℃
2.(2023春 浦東新區校級月考)如圖為測量燒杯內水的溫度的4種操作方法,其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3.(2022春 長寧區校級期中)一只溫度計示數不準,放在標準大氣壓下的冰水混合物中示數為6℃,放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示數為92℃。當實際氣溫為20℃時,它的讀數為(  )
A.23.2℃ B.28.2℃ C.33.2℃ D.38.2℃
4.(2022春 浦東新區期中)一支家用體溫計的示數停在 37.7℃處,小軍沒有將體溫計甩過就用來測量自己的體溫,則下列哪個溫度值可能是小軍的測量值(  )
A.37.0℃ B.27.7℃ C.38.3℃ D.43.0℃
5.(2023 石峰區模擬)下列現象中的物態變化,屬于熔化的是(  )
A.春天,河里的冰開始解凍
B.夏天清晨,花草上有大量露水
C.秋天清晨,濃霧籠罩大地
D.冬天,結冰的衣服也會晾干
6.(2021 黃州區校級自主招生)把一杯水和一杯花生油分別放在略低于它們熔點的低溫環境中。在它們凝固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水從底部開始凝固,油從上部開始凝固
B.水從底部開始凝固,油從中部開始凝固
C.水從上部開始凝固,油從底部開始凝固
D.水從上部開始凝固,油從中部開始凝固
7.(2018秋 城關區校級期中)某同學在做萘的熔解[熔化]實驗時,根據記錄的數據,畫出了如圖所示的曲線。如果記錄和作圖沒有錯誤,則以下判斷中錯誤的是(  )
A.在t1時刻剛停止加熱,t2時刻又開始加熱
B.在t=0的時刻顯示的溫度就是萘的熔點
C.在0~t1的時間內含有萘的放熱過程
D.在t1~t2的時間內萘在不斷地放出熱量
8.(2022秋 思明區校級月考)如圖所示,燒杯中有水,水中倒扣著一玻璃瓶,瓶內水面比燒杯內水面低,當燒杯中的水被加熱到一定溫度時(  )
A.燒杯和瓶內的水可能都會沸騰
B.燒杯中的水可能會沸騰,瓶內的水一定不會沸騰
C.燒杯中的水一定不會沸騰,瓶內的水可能會沸騰
D.燒杯和瓶內的水一定都不會沸騰
9.(2023 楊浦區三模)標準大氣壓下,沸水溫度為(  )
A.0℃ B.37℃ C.98℃ D.100℃
10.(2022秋 吉安縣期末)下列措施中,能使蒸發減慢的是(  )
A.給濕頭發吹熱風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蓋嚴
C.把濕衣服晾在通風向陽處
D.將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圍攤開
11.(2023春 敘州區校級期中)如圖所示的物態變化現象中,屬于液化現象的是(  )
A.清晨露珠 B.太陽升起后濃霧散去
C.氣溫升高冰雪融化 D.冬天鐵絲網出現白霜
12.(2023 明山區模擬)如圖是物質在自然界中常見的三種狀態及其物態變化過程對應的條件,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質從甲狀態到乙狀態必須達到沸點
B.物質從乙狀態到丙狀態是液化
C.物質從丙狀態到甲狀態的過程溫度保持不變
D.用壓縮體積的方法可使物質從乙狀態到甲狀態
13.(2023 市中區開學)“人工增雨”作業能夠有效緩解春季旱情。在空中噴灑干冰(固態二氧化碳)是“人工增雨”的一種常用方法,干冰可促使空氣中的水蒸氣變成小冰晶,冰晶下降過程中變成雨滴。在“人工增雨”作業中,空氣中的水蒸氣發生的物態變化有(  )
A.升華 液化 B.凝華 熔化 C.凝固 液化 D.升華 熔化
14.(2022秋 岳陽縣期末)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屆“世界水日”,提高節水意識,培養良好的用水習慣,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義務和責任。下列有關水的現象發生過程中,需要吸熱的是(  )
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錐
B.盛夏,晾在外面的衣服很快變干
C.深秋,夜晚草葉上形成露珠
D.寒冬,樹枝上形成霧凇
二.填空題(共6小題)
15.(2023秋 長春月考)人體的正常體溫約為    ℃(填整數),體溫計是根據液體    的規律制成的。體溫計離開人體后,直管內的水銀    (選填“能”或“不能”)自動退回玻璃泡,所以體溫計能離開人體讀數。圖中體溫計的示數是    ℃。
16.(2022秋 玉門市期末)常用實驗室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是    ;如圖所示,溫度計的讀數是    。
17.(2023 高州市二模)小剛同學在探究某種物質熔化特點的實驗中,根據實驗數據畫出了該物質熔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知,該物質是    (填“晶體”或“非晶體”),其熔點是    ℃,在加熱6min時,該物質處于    (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態”)。
18.(2023 沈河區校級模擬)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A中裝有一些水,B倒扣著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用酒精燈給容器中的水加熱,在水沸騰后繼續加熱的過程中,A杯中的水   (選填“能”或“不能”)沸騰。另外,B杯中的水   (選填“能”或“不能”)沸騰。
19.(2023秋 淮安月考)如圖所示,是將裝有碘顆粒的碘錘浸入熱水中演示碘的升華實驗裝置。小明建議:為能更快的觀察到碘的升華現象,可將碘錘直接放在酒精燈外焰上加熱。小明的方法是否可行:   ,理由是    (已知碘的熔點為113.5℃,沸點184.35℃)。
20.(2022秋 惠州期末)如圖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環的示意圖,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層中的水不斷吸收熱量,   成水蒸氣,當含有很多水蒸氣的空氣升入高空時,水蒸氣的溫度降低變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這就形成了云,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來越大,就會下落,在下落過程中,小冰晶    成了小水滴,與原來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填物態變化的名稱)。
三.實驗探究題(共4小題)
21.(2023 蘇州模擬)(1)圖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裝置。
①除了圖甲中所示的器材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安裝甲圖裝置時,應按    (選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順序安裝,圖甲中某時刻試管中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是    ℃;
②圖甲裝置中,應選取海波裝入試管內進行實驗,采用“水浴法”加熱海波的好處是    ;
③圖丙是根據實驗數據描繪出的海波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則海波的熔點為    ℃;
④用質量為m1的海波做實驗,繪制出海波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丁中的a;若用質量為m2(m2>m1)的海波做實驗,得到的圖線可能是圖丁中的    (選填“b”、“c”或“d”)。
(2)圖戊為某物質的凝固圖像。
①根據圖像可知該物質為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它在第18min時該物質處于    態(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②若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該物質中(如圖己),則試管內冰的質量將    (選填“變多”、“變少”或“不變”)。
22.(2023 天寧區校級一模)小明和小華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
(1)在加熱過程中,水中氣泡出現如圖乙所示的兩種情形,其中圖    (A/B)表示水在沸騰。
(2)水沸騰時,水持續吸熱,溫度    。
(3)實驗操作正確,兩名同學根據實驗數據分別繪制了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丙所示。兩名同學所繪圖象不同的原因是水的    不同。
(4)由圖丙可知,溫度計中的測溫液體可能是    (水銀/酒精)(水銀的沸點357℃,酒精的沸點為78℃)。
(5)水沸騰后,將水倒入燒瓶,發現水停止沸騰。兩名同學接著用橡皮塞塞住燒瓶口并將其倒置,向燒瓶底部澆冷水,如圖丁所示,發現燒瓶內的水又重新沸騰了,這是因為澆冷水后瓶內水蒸氣    (填物態變化名稱),導致瓶內氣壓減小,水的沸點    (升高/降低/不變)。
23.(2023秋 麒麟區校級月考)張老師在組織班上學生探究“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時,某實驗小組在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質量、溫度相同的水,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探究:
(1)同學們在圖A、C兩次實驗中,觀察到圖C中玻璃板上的水先蒸發完,由此可知    越高,水蒸發得越快;
(2)圖A、B兩次實驗中,圖B的水先蒸發完,由此可知,水的    越大,水蒸發得越快;
(3)分析比較圖    兩次實驗可探究液體蒸發快慢與空氣流速的關系;
(4)水是生命之源,應用廣泛,汽車發動機中用水作冷卻液,是因為水的    較大。
24.(2023春 無錫月考)小明在探究物態變化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甲、乙所示的兩種探究“碘的升華”的實驗方案。
(1)已知酒精燈外焰的溫度約為510℃,標準大氣壓下,碘的熔點為113.5℃。上述設計中,更合理的方案是    (選填“甲”或“乙”)。因為另一種方案,碘除了發生升華還會發生    (填物態變化名稱)
(2)為了進一步探究此類現象,如圖丙所示,小明用干冰(固態二氧化碳)進行了下列實驗:在燒杯中放入適量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塊干冰,觀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氣泡產生,這是由于干冰    形成的,同時水面有大量白氣,是由水蒸氣    形成的。
四.解答題(共2小題)
25.小明在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時,用到的器材如下:鐵架臺、燒杯、溫度計、停表、硬紙板、石棉網等。
(1)組裝器材時如何確定鐵圈(石棉網)的高度?   。
(2)實驗時用溫度計測出不同時刻水的溫度,并記錄在如表中,其中第3min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示數為    ℃。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溫度/℃ 80 84 88     96 98 98 98
(3)某時刻觀察到燒杯中出現圖乙所示的現象,表明水    沸騰。
(4)請在圖丙方格紙上畫出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
26.(2022秋 寧明縣期末)小敏同學非常善于觀察身邊的物理現象。一天,她從冰箱的冷凍室中拿出一根雪糕,發現雪糕上附著白花花的“粉”:她把這根雪糕放進茶杯里,過一會兒,茶杯壁逐漸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請你幫小敏解釋“粉”,“冒汗”是怎么形成的。
第十二章 溫度與物態變化 ( https: / / wl. / m / books-catalog27483 / " \o "第十二章 溫度與物態變化 )檢測題
答案及解析
一.選擇題(共14小題)
1.【解答】解:夏季,上海最高氣溫約為40℃。
故選:B。
2.【解答】解:溫度計使用時,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的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3.【解答】解:100℃占用溫度計92﹣6=86個刻度,
則每刻度代表的實際溫度為:=℃,
20℃所占用的刻度為≈17.2,
示數為6+17.2=23.2刻度,即23.2℃。
故選:A。
4.【解答】解:根據體溫計的特點,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銀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沒有甩的體溫計的讀數是37.7℃,直接用來測量自己的體溫,若自己的體溫高于37.7℃,體溫計中的水銀會上升,測量是比較準確的;若自己的體溫不高于37.7℃,體溫計中的水銀不會下降,依然顯示的是37.7℃;
所以,用此體溫計測量自己體溫,測量結果不低于37.7℃,根據選項可知,可能為38.3℃,不能為43.0℃體溫太高不符合實際,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5.【解答】解:A、冰雪消融是熔化現象,符合題意。
B、水蒸氣變成露珠是液化現象,不符合題意;
C、水蒸氣草木上形成小水滴是液化。不合題意。
D、冰凍的衣服變干是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是升華,不合題意。
故選:A。
6.【解答】解: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水結冰時從上部開始凝固,并浮在水面上。而油凝固后密度變大,會下沉所以從底部開始凝固。
故選:C。
7.【解答】解:A、這個圖顯示的應該是萘從固液混合態慢慢冷卻之后又加熱的過程。所以“在t1時刻剛停止加熱,t2時刻又開始加熱”的前半句是錯誤的。
B、0到t1是萘正在結晶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液態的萘不斷變成固態的萘,但因為是晶體而不會有溫度變化,但凝固過程肯定是放熱的,當然是不需要加熱的。所以“在t=0的時刻顯示的溫度就是萘的熔點”;
C、“在0~t1的時間內含有萘的放熱過程”是正確的;
D、t1到t2的時間段里,萘已經全部是固體了,但由于溫度還比常溫高,所以仍在放熱冷卻,所以“在t1~t2的時間內萘在不斷地放出熱量”正確。
故選:A。
8.【解答】解:燒杯中有水,水中倒扣著一玻璃瓶,瓶內水面比燒杯內水面低,玻璃瓶內的壓強大于外界壓強。
燒杯內的水在一定氣壓下,達到水的沸點,還能不斷吸收熱量,能沸騰。
玻璃瓶內的氣壓高,水的沸點高,玻璃瓶內的水要從燒杯中的水吸收熱量,玻璃瓶內的水最高達到燒杯內水的沸點,不能達到玻璃瓶內水的沸點,玻璃瓶內的水一定不能沸騰。
故選:B。
9.【解答】解:在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是100℃,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10.【解答】解:
A、電熱吹風吹頭發,“熱”表明提高了液體的溫度,風加快了空氣的流動,兩種措施都加快了液體的蒸發,故A錯誤;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蓋嚴,減慢了酒精周圍的空氣流動,從而減慢了液體的蒸發,故B正確;
C、把濕衣服晾在通風向陽處,通風加快了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向陽”提高了液體的溫度,這兩個措施都加快了液體的蒸發,故C錯誤;
D、將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圍攤開,增大了液體的表面積,加快了液體的蒸發,故D錯誤。
故選:B。
11.【解答】解:A.清晨枝葉上的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現象,故A符合題意;
B.太陽升起后濃霧散去是因為小水珠變成了水蒸氣,是汽化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
C.冰雪消融是固態的冰雪變成了水,是熔化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
D.鐵絲網上的白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變成了小冰晶,是凝華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2.【解答】解:通過圖示我們分析可以看出,丙到乙或到甲不斷吸熱,故丙是固態,乙是氣態;甲是液態,
A.物質從甲狀態到乙狀態是汽化過程,但汽化有蒸發和沸騰兩種方式,而汽化不需要必須達到沸點,故A錯誤;
B.物質從乙狀態到丙狀態是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是凝華過程,故B錯誤;
C.物質從丙狀態到甲狀態的過程是熔化過程,如果是晶體,則溫度保持不變,非晶體則溫度改變,故C錯誤;
D.從乙狀態到甲狀態是液化過程,液化的方式有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則用壓縮體積的方法可使物質從乙狀態到甲狀態,故D正確。
故選:D。
13.【解答】解:干冰是固態的二氧化碳,它非常容易升華,從周圍空氣中吸收大量的熱,使空氣中的水蒸氣放熱,凝華產生小冰粒。小冰粒在下降過程中,從空氣中吸熱,熔化變成液態的水,形成雨滴;
故“云”的形成過程是凝華和熔化。
故選:B。
14.【解答】解:
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錐,是凝固現象,需要放出熱量,故A不符合題意;
B、盛夏,晾在外面的濕衣服很快變干了,是汽化現象,需要吸收熱量,故B符合題意;
C、深秋,夜晚草葉上的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需要放出熱量,故C不符合題意;
D、霧凇的形成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是凝華現象,需要放出熱量,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二.填空題(共6小題)
15.【解答】解:人體的正常體溫約為37℃;體溫計屬于液體溫度計,玻璃泡內裝有液態的水銀,工作時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來測量人的體溫。
由于體溫計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間有一個很細的彎管,在溫度下降時水銀在細彎管處斷開而不能自動流回到玻璃泡內,因此體溫計能離開被測人體讀數。
體溫計的測量范圍為35~42℃,體溫計的一個大格表示1℃,里面有10個小格,分度值為0.1℃,則圖中體溫計的示數為36.5℃。
故答案為:37;熱脹冷縮;不能;36.5。
16.【解答】解:我們常用的溫度計是液體溫度計,液體溫度計就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
圖中體溫計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示數為37.8℃。
故答案為:液體的熱脹冷縮;37.8℃。
17.【解答】解:由圖象可知,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BC段)吸收熱量,溫度保持80℃不變,則該物質為晶體,這個不變的溫度叫做熔點,即該物質的熔點是80℃;
在加熱6min時,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
故答案為:晶體;80;固液共存態。
18.【解答】解:當容器中的水沸騰后,盡管不斷吸熱,但容器中的水溫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點溫度不變;玻璃杯A中的水從容器中吸熱,溫度達到水的沸點后,就和容器中的水的溫度一樣,就不能從容器中繼續吸熱,所以A中水溫能達到沸點,但不能繼續吸熱,所以不能沸騰;
B中氣壓增大,水的沸點升高,水溫不能達到沸點,所以不能沸騰。
故答案為:不能;不能。
19.【解答】解:不可行;因為碘的熔點遠低于火焰的溫度,碘可能先熔化再汽化,不利于研究碘的升華現象。
故答案為:不可行;碘的熔點遠低于火焰的溫度,碘可能先熔化再汽化。
20.【解答】解: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層中的水不斷吸收熱量,汽化變成水蒸氣;當含有很多水蒸氣的空氣升入高空時,水蒸氣的溫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有的水蒸氣凝華成小冰晶,這就形成了云,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來越大,就會下落,在下落過程中,小冰晶熔化成了小水滴,與原來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
故答案為:汽化;凝華;熔化。
三.實驗探究題(共4小題)
21.【解答】解:(1)①實驗中除了圖甲中所示的器材外,還需要一個秒表記錄加熱的時間。
因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故安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
由圖乙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溫度計的示數是46℃。
②實驗中,采用“水浴法”加熱海波,可以使試管內的海波受熱均勻。
③圖丙中,BC段溫度不變,是海波的熔化過程,對應的溫度是48℃,海波的熔點是48℃。
④其他條件不變,僅將海波的質量增加,海波的熔點是不變的,加熱時間應延長,但是b、d表示熔點都變了,所以得到的圖線可能是圖丁中的c。
(2)①由圖象知,整個過程中溫度有下降的趨勢,所以是凝固圖象;該物質在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所以是晶體;該物質從10min開始凝固,凝固點為﹣2℃,到20min結束,所以第18min時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
②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而正在熔化的該物質的溫度是﹣2℃;冰水混合物會向該物質放熱,冰水混合物中的水會達到凝固結冰的條件,冰水混合物中的冰會變多,冰的質量將變多。
故答案為:(1)①停表;自下而上;46;②使試管內的海波受熱均勻;③48;④c;(2)①晶體;固液共存;②變多。
22.【解答】解:(1)水在加熱過程中,沸騰前,液體下面部分的溫度高于液體上面部分,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遇冷收縮會不斷變小;沸騰時,液體內部溫度相同,下面的氣泡受到水的壓強大于上面的氣泡受到水的壓強,氣泡在上升過程中會不斷變大;
(2)水沸騰時特征是持續吸熱,溫度保持不變;
(3)由圖丙可知,小明和小華實驗所用的水初溫均為90℃,達到沸點小明用時5分鐘,小華用時9分鐘,在初溫相同時,質量越多的液體達到沸點所需要的時間越多,小華所用水的質量大于小明所用水的質量;
(4)沸點是液體和氣體的臨界線,物體在外界溫度高于沸點時變成氣態,該實驗過程中水的沸點是97℃,高于酒精的沸點,若使用酒精溫度計,酒精溫度計內的酒精在水沸騰后將會逐漸變成氣態,導致無法正常使用,水銀的沸點明顯高于水的沸點,可以正常使用;
(5)水蒸氣在冷熱相遇時會在溫度較高的一側發生液化現象,瓶內的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導致瓶內氣壓減小;水的沸點與大氣壓有關,氣壓越低,水的沸點越低。
故答案為:(1)A;(2)不變;(3)質量;(4)水銀;(5)液化;降低。
23.【解答】解:(1)在圖A、C兩次實驗中,水滴的質量、表面空氣流速、表面積大小相同,溫度不同,觀察到圖C實驗中玻璃板上的水先蒸發完,根據控制變量法可知液體溫度越高,水蒸發得越快;
(2)圖A、B兩次實驗中,水滴的質量、溫度、表面空氣流速相同,表面積大小不同,圖B的水先蒸發完,根據控制變量法可知,水的表面積越大,水蒸發得越快;
(3)分析比較圖A、D兩次實驗,水滴的質量、表面積、溫度相同,表面空氣流速不同,可探究液體蒸發快慢與表面空氣流速的關系。
(4)根據Q吸=cmΔt可知,當物體的質量和升高的溫度相同時,比熱容大的物體吸收的熱量多,當水與其他物質的質量和升高的溫度相同時,水的比熱容大,水吸收的熱量多,所以汽車發動機中用水作為冷卻液,是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
故答案為:(1)溫度;
(2)表面積;
(3)A、D;
(4)比熱容。
24.【解答】解:(1)探究“碘的升華”的實驗方案最合理的是方案乙,因為熱水的溫度不會超過碘的熔點,可以防止碘發生熔化現象;
(2)向水中放入一小塊干冰,干冰發生升華現象,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所以水中大量的氣泡是干冰升華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故答案為:(1)乙;熔化;(2)升華;液化。
四.解答題(共2小題)
25.【解答】解:(1)把酒精燈放在鐵架臺上,根據酒精燈高度,確保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從而確定鐵圈的高度,放好石棉網。
(2)由圖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因此該溫度計的示數是92℃;
(3)由圖乙可知,氣泡越往上越大,水正處于沸騰階段;
(4)根據表中的數據先在圖象中描點,再用平滑的曲線把點連接起來。圖象如下:
故答案為:(1)能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2)92;92;(3)正在;(4)見上圖。
26.【解答】答:“粉”是空氣里的水蒸氣遇冷放熱凝華產生的小冰晶。
“冒汗”茶杯周圍的水蒸氣遇冷放熱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知識梳理
考點精講
模擬演練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盘水市| 临海市| 怀安县| 山东省| 休宁县| 黄浦区| 石狮市| 昭平县| 买车| 富源县| 临泽县| 青岛市| 玛沁县| 象山县| 海兴县| 江安县| 长治市| 青浦区| 余江县| 英吉沙县| 浮梁县| 辽宁省| 山西省| 内江市| 靖江市| 澜沧| 班玛县| 海门市| 汉阴县| 恩施市| 克东县| 聂荣县| 卢湾区| 盐城市| 桂林市| 北碚区| 施秉县| 沙坪坝区| 嘉禾县| 绥宁县| 仪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