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4.3物質的密度第一課時 ( 七 年級 科學 )【主備人 】 月 日 班級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學習目標1、通過實驗明確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質量不同形成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2、知道密度的單位及物理意義。 3、掌握密度公式,并能進行簡單的計算。重點難點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2、知道密度的單位及物理意義。 一、課前預習1、物體中 叫質量。物體的質量不隨 而改變。符號主單位常用單位質量體積密度完成下表3、120ml= m3;10cm3= m3 20dm3= m3; 0.12L= cm3= m3 0.12cm3= m3; 0.05m3= dm3 ; 50g= kg4、思考:體積相同的木塊、鋁塊、鐵塊,他們的質量相同嗎?完成表格物質質量/g體積/cm3每立方厘米物質的質量木塊510鋁塊2710鐵塊79105、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 。 密度的公式為:密度=6、水的密度為 。水結成冰體積變大了,質量 ,密度 。 氣球被壓扁了,質量 ,密度 。7、探究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小剛用水和酒精進行了實驗探究.實驗時,他用天平和量筒分別測出了兩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數據如下所示:表1 表2物質實驗次數體積(cm3)質量(g)物質實驗次數體積(cm3)質量(g)水11010酒精110822020220163303033024(1)請在圖上畫出水的質量隨體積變化的圖像.(2)小剛仔細分析了兩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關系,分析表1或表2中的數據,可以歸納出結論:①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具有____________關系。②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________,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預習情況反饋二、課中生成觀察活動1 鑒別 (1)鑒別金屬:桌上放著三塊體積相同的銅、鐵、鋁,請同學們想辦法將它們鑒別出來: ①你先鑒別出的金屬是 ,你的根據是 ②你后鑒別出的金屬是 ,你的根據是 (2)鑒別液體:桌上放著三杯體積相同的酒精、水、濃鹽水,請同學們想辦法將它們鑒別出來:①你先鑒別出的液體是 ,你的根據是 ②你后鑒別出的液體是 ,你的根據是 【提問】銅塊、鐵塊和鋁塊的體積雖然相同,但是它們的質量是否也相同呢? 觀察活動2 比較相同體積的金屬的質量【實驗】①左右手上分別放體積相同的鐵塊和鋁塊,說出你的感受 ②如果要更準確的比較它們的質量,應選擇什么測量儀器? 【觀察】請同學們利用桌上的測量儀器比較鐵塊和鋁塊的質量 【結論】①體積相同的鐵塊和鋁塊,它們的質量 (選填“相同”或“不相同”), 質量更大 ②體積相同的鐵塊和銅塊,它們的質量 (選填“相同”或“不相同”), 質量更大 ③大量實驗表明: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質量 (選填“相同”或“不相同”)④不同物質,單位體積(即1立方米、1立方厘米)的質量 (選填“相同”或“不相同”) 觀察活動3 單位體積的質量計算 經測量得到銅塊、鐵塊和鋁塊的體積如表所示,試求出單位體積(1立方厘米)銅、鐵、鋁的質量,即銅、鐵、鋁的密度。物質質量(克)體積(立方厘米)單位體積的質量(克/立方厘米)銅8910鐵7910鋁2710【結論】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是 的觀察活動4 測量水的質量和體積 用量筒分別量出20立方米厘米、40立方米厘米、60立方米厘米的水,并用天平測出它們的質量,算出單位立方厘米的水的質量,即密度體積(立方厘米)質量(克)單位體積的質量(克/立方厘米)204060【分析】①你覺得,水的密度與水的質量、體積的大小有關嗎? ②相同物質,體積不同,質量 ,但是單位體積的質量(即密度)是 【思考】①鑒別顏色非常接近的鐵塊、鋁塊,可以利用它們 不同來鑒別②鑒別同樣是無色液體水、鹽水,可以利用它們 不同來鑒別 ③有人說“鐵比木頭重”,這句話有什么問題?你認為怎么說才對? 觀察活動5 認識常見物質的密度請同學認識一下常見物質的密度,思考下列問題: 【思考】①水銀的密度是13.6×103千克/立方米,合 克/立方厘米,表示什么意義? ②說說液體、固體、氣體密度的差別? ③根據表中所提供的水、冰的密度值,分析一杯裝滿水的杯子放入冰箱冷凍室幾小時后拿出后發生變化的原因? 注意1:物質的密度并不是絕對不變的,它的大小受物質狀態、溫度,氣壓等影響。但是要注意,如果無特殊說明,我們認為同種狀態的物質,密度是一定的。注意2:如果氣體的質量不變,氣體壓縮時,密度變 ,氣體膨脹時,密度 。課后反思 三、鞏固訓練1、完成下列單位換算: lm3=________dm3(L)=________cm3(mL) 50mL=________L=________m3 7.9×103㎏/m3= g/cm3 2.7 g/cm3 = ㎏/m32、判斷對錯:⑴一塊鐵鋸去一半,它的密度也會減小一半。( )⑵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一樣大。( )⑶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質量大的密度小。( )⑷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體積大的密度大。( )⑸一塊磚的密度是1.5 g/cm3,把它平分成兩塊,每塊的密度是0.75 g/cm3。3、 一杯水喝掉一半后,質量______,體積______,密度_____;冰熔化成水后,質量________,密度_________體積 。(填“減小”、“不變”、“變大”)?4、1克/立方厘米= = 千克/立方米,水的密度是 。含義是 。平時說“水銀比水重”的實際含是 。5、在橫線上填出下列物質的質量、體積、密度的變化情況(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1)一瓶汽油用去一半后,剩余汽油的密度_____。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哪個大? 一個小鐵釘和一個大鐵塊的密度哪個大? (2)一塊鐵制成鐵鍋后,鐵的密度_______ (3)一瓶氧氣病人用掉一半,剩在鋼瓶中的氧氣質量_____,體積____,密度_____ (4)冰熔化成水質量______,體積_______,密度_______6、對于密度公式理解正確的是( )A、密度與物體的體積成正比 B、密度與物體的體積成反比C、物質的密度在體積一定時與質量成正比,在質量一定時與體積成反比D、密度是物質的特性,大小等于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比值7、一塊磚分成大小不相等的兩塊,則( ) A.小塊的密度的大。 B、大塊的密度大 C.密度一樣大。 D、無法判斷。8、人們常說:鐵比木頭重。它的真實含義是( )A、鐵的密度比木頭大 B、鐵的質量比木頭大C、木頭比鐵輕一些 D、鐵的質量和木頭的質量實際上是一樣的9、下列幾個物理量中可以用來鑒別物質的種類是( )A.質量 B.密度 C.體積 D.溫度10、 下列各例中,物質密度保持不變得是( )一塊冰融化成水 B.從水桶中取出一杯水 C.4℃的水變為0℃的水 D.把一壺水從20℃加熱到沸騰11、雞尾酒是由幾種不同顏色的酒調配而成的,經調配后,不同顏色的酒界面分明。這是由于不同顏色的酒具有不同的( ) A.質量 B.體積 C.密度 D.溫度12、某品牌實用調和油,瓶上標有“5L”字樣。若這瓶油用去四分之一,則剩下的油與原來的相比( ) A.質量減小,密度不變 B.質量不變,密度減小 C.質量和密度都不變 D.質量和密度都減小13、早電影、電視中常看到房屋倒塌,中午下落,將演員砸成“重傷”的鏡頭。這些重物一定是用( ) A.比實物密度大的材料制成的 B.比實物密度小的材料制成的 C.與實物密度相等的材料制成的 D.與實物密度相近的材料制成的14、質量為m、密度為 的金屬塊隨宇宙飛船從地球到達太空后,其質量和密度的變化是 ( )A.質量和密度均減小 B.質量和密度均增大C.質量和密度均不變 D.質量不變,密度減小某研究性學習課題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了 “水的體積隨溫度變化”的研究,得到如圖所示的圖線。根據這個圖線,可說明水的溫度從6℃降到2℃的過程中的( ) A、水的密度先變小后變大 B、水的密度保持不變 C、水的密度先變大后變小 D、水的密度一直變大16、下列說法中質量和密度都不變的是( ) A.密閉容器內的冰融化成水 B.被“神州八號”從地面帶入太空的鐵質臉盆 C.一支粉筆被老師用去一半 D.礦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凍成冰17、有甲、乙兩物體,甲的密度是10kg/m3,乙的密度是10g/cm3,則這兩個物體中密度較大的是( ) A.甲 B.乙 C.一樣大 ★18.為了研究物質的某種特性,某同學分別用甲、乙兩種不同的液體做實驗。實驗時,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別測出甲(或乙)液體在不同體積時的質量。下表記錄的是實驗測得的數據。物質實驗次數體積(厘米3)質量(克)甲110182203633054乙41085201663024⑴為了進一步研究物質的特性,該同學還應設計增加表中第五列(空欄)項目,它是__________。⑵分析上表的實驗次數1與2(2與3、1與3)或4與5(5與6、4與6)的體積及質量變化的倍數關系,可歸納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分析上表的實驗次數_______________,可歸納出的結論是相同體積的甲、乙兩種液體,它們的質量是不相同的。⑷分析上表中質量與體積的比值關系,可歸納出的結論是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有兩個鋁罐頭甲、乙,甲的質量為5克,乙的質量為8克,則甲乙兩個罐頭的密度之比為 ,體積之比為 。23、有一金屬塊質量是386g,體積是20cm3,這種金屬的密度是___________kg/m3;如果將它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是______kg/m3.24、某瓶氧氣的密度是5 kg/m3 ,給人供氧用去了質量的一半,則瓶內剩余氧氣的密度是 ;容積是10升的瓶子裝滿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 ,則瓶內煤油的質量是 ,將煤油倒去4kg后,瓶內剩余煤油的密度是 。課題4.3物質的密度第三課時(練習)(七 年級 科學 )【主備人 】 月 日 班級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學習目標進一步加深鞏固密度知識及靈活應有重點難點用密度公式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密度公式在解決實際問題時的靈活應用。密度的簡單計算1、請同學們計算老師的金鏈子的密度,已知金鏈子的質量為6.1克,體積為0.32mL。 2、同學們計算自己的體積,已知自己的質量是 千克,且人的密度近似等于水的密度。練習:某同學從一均勻大巖石上砸下一小塊巖石,用天平稱得質量是27g。放入裝有8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到90ml,這塊巖石的密度是 kg/m3,這一小塊巖石的密度與那一大塊巖石的密度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二、密度計算提高題1.質量相等問題: 例:一塊體積為100厘米3的冰塊熔化成水后,體積多大? 練習1、甲乙兩礦石質量相等,甲體積是乙體積的3倍,則甲= 乙。2、從冰箱中取出一個體積是500ml的冰塊,冰塊熔化成水后,水的體積是多少? 2.體積相等問題: 例:一個瓶子能盛1千克水,用這個瓶子能盛多少千克酒精? 變式:有一空瓶子質量是50克,裝滿水后稱得總質量為250克,裝滿另一種液體稱得總質量為200克,求這種液體的密度。練習:為了用鐵澆鑄一個機器零件,先用蠟做了一個該零件的模型,已知該模型質量1800g,蠟的密度為0.9×103kg/m3,那么澆鑄這樣一個鐵件需要多少kg鐵?3.密度相等問題: 例:有一節油車,裝滿了28米3的石油,為了估算這節油車所裝石油的質量,從中取出了45毫升的石油,稱得其質量是36克,問:這節油車所裝石油質量是多少千克?4、應用實際(空心問題)(1)為了判斷一個小銅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學測得如下數據:問①該小銅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提示有三種解法,比較哪種解法好)②若小銅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體積是多大?ρ銅=8.9g/cm3銅球的質量m/g水的體積v/ml水和銅球的總體積v'/ml896075(2)有一質量為5.4千克的鋁球,體積是3000厘米3,試求這個鋁球是實心還是空心?如果是空心,則空心部分體積多大?如果給空心部分灌滿水,則球的總質量是多大?(鋁=2.7×103千克/米3)(3)現有用同一種材料做成四個正方體,其中有一個是空心的,它們的邊長和質量如圖所示,空心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5.用比例解題例1:甲、乙兩物體,質量比為3:2,體積比為4:5,則它們的密度比是 。例2:用兩種材料制成的體積相同的兩種實心小球甲和乙。在天平左盤上放三個甲球,在右盤上放兩個乙球,天平恰好平衡,由此可知道( )A.甲球的密度是乙球的1.5倍 B.乙球的密度是甲球的1.5倍C.甲球的質量等于乙球的質量 D.甲球的密度等于乙球的密度6.用圖象比較密度大小例1:如圖所示是A、B、C三種物質的質量M與體積V的關系圖象,由圖可知,A、B、C三種物質的密度ρA、ρB、ρC 和水的密度ρ水之間的關系中錯誤的是 ( )A.ρA>ρB>ρC且ρA>ρ水 B.ρA>ρB>ρC且ρC>ρ水C.ρA<ρB<ρC且ρA>ρ水 D.ρA<ρB<ρC且ρC>ρ水練習:右圖為一容器裝某液體后的m-V圖象,則容器質量為 g,某液體密度為 g/cm3鞏固訓練:1、對于密度公式ρ=m/V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密度ρ與質量成正比 B.密度ρ與體積成正比C.密度ρ與質量m體積V有關D.密度ρ在數值上等于質量m與體積V的比值2、關于物體的質量和物質密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一塊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質量變小,密度不變 B.把銅塊碾成銅片,質量和密度均不變 C.把鐵加熱,質量變大,密度不變D.宇航員在太空處于完全失重狀態,故質量和密度均為零3、有一空瓶子質量是50克,裝滿水后稱得總質量為250克,裝滿另一種液體稱得總質量為210克,求這種液體的密度。4、有一節油車,裝滿了28米3的石油,為了估算這節油車所裝石油的質量,從中取出了45毫升的石油,稱得其質量是36克,問:這節油車所裝石油質量是多少千克?某工地需用密度為1.4×103千克/米3的砂子50立方米,若一輛載重量為5噸的汽車運載,至少要運載幾趟?上課時老師拿來的鋁塊是一個圓柱體,該圓柱體地面的直徑為2厘米,高度是3.2厘米(),球鋁塊的質量?7、:有一質量為5.4千克的鋁球,體積是3000厘米3,試求這個鋁球是實心還是空心?如果是空心,則空心部分體積多大?如果給空心部分灌滿水,則球的總質量是多大?(鋁=2.7×103千克/米3)8、一個瓶子正好能裝下1千克的水(),它一定能裝下1千克的( ) A.花生油 B.醬油 C.酒精 D.豆油9、將質量相等的銅、鐵、鋁球,分別放入一樣的三只量筒中,再向各量筒中倒入水,使三只量筒的水面示數相等(球全部浸沒在水中),則倒水最多的是()( ) A.盛鋁球的量筒 B.盛鐵球的量筒 C.盛銅球的量筒 D.三只量筒中倒入的水一樣多課題4.3物質的密度第二課時( 七 年級 科學 )【主備人 】 月 日 班級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學習目標1、初步掌握有關密度的簡單計算。2、學會用密度公式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重點難點用密度公式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密度公式在解決實際問題時的靈活應用。 一、課前預習質量、體積、密度的單位換算、密度公式及變形1.875×10-3m3= mL;0.09千克/立方米= 克/立方厘米;1×017kg/m3= g/cm3; 10g/cm3= kg/m3;7.9g/cm3= kg/m3;1.25kg/m3= g/cm3。物質的密度公式為: ;物質的質量公式變為: 物質的體積公式變為 鐵的密度為: 表達的意義是 ;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如果1米3的水全部結成冰后,那么( ) A.質量、體積、密度都不變 B.質量不變,體積和密度均變大 C.質量不變,體積和密度均變小 D.質量不變,體積變大,密度變小自從公布了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后,某同學就迷上了篆刻藝術。印模經過專用工具的鉆、磨、刻等工藝后,可以讓人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印模加工過程中,一下科學量沒有發生變化的是 ( ) A. 體積 B.質量 C.密度 D.重力小朗同學打乒乓球時,不小心把球踩癟了,但沒有破裂。對于球內的氣體來說,沒有變化的物理量是( ) A. 質量 B.密度 C.體積 D.重力將容積為12升的油桶,裝滿密度為0.8×103kg/m3的煤油,當用去4升后,桶內煤油的密度為( ) A.0.6×103kg/m3 B.1.0×103kg/m3 C.0.8×103kg/m3 D.0.72×103kg/m3★5、閱讀課本P135例題,試著解決下面的題目(注意格式!) 有一金屬塊,體積為40分米3 ,質量是108千克,這種金屬的密度是多少?該金屬是何種金屬?請你說說解題過程中要注意的事項?歸納科學計算的一般的解題步驟(1) (2) (3) 預習情況反饋二、課中生成【應用1】可以用來鑒別物質1.質量為8.8克,體積為0.55厘米3 ,通過計算鑒別一下這個戒指是純金的嗎?(已知金的密度為19.3×103千克/米3) 若將它截取一半,它的密度又為多少?【應用2】可以用來求物質的質量2.游泳池長50米,寬20米,水深2米,求游泳池中水的質量。(假設游泳池各處深度相同) 【應用3】可以用來求物質的體積3.測得一不規則的鐵塊質量為158克,則該鐵塊的體積是多少? (已知ρ鐵=7.9×103千克/米3)【應用4】可以用來判斷物質是否空心4、一個質量為158克,體積為50厘米3的鐵球,問,這個鐵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體積多大?(鐵的密度是7.9×103千克/米3 ) 請同學們用三種方法進行鑒別.例題. 質量為68克的空瓶,裝滿水后的質量為184克,若用該瓶裝滿煤油,問煤油的質量為多少?(煤油的密度為0.8×103千克/米3)課后反思(點評:密度計算應從最基本的公式入手,密度公式及其兩個變形公式的應用必須熟練掌握。并且注意隱含的一些不變或相等,比如用瓶子裝水和油,由于瓶子的容積一定,能裝入的油和水的體積相等) 三、鞏固訓練1、同種物質組成的甲、乙兩物體(兩物體均應為實心).其質量也與它們的體積成 ,體積大的物體其質量也 .但是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質量、體積均 。2、相同質量的不同物體,密度大的體積 ,它們的體積與它們的密度成 .3、相同體積的不同物體,密度大的物體質量也 ,它們的質量與它們的密度成 .4、人體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請估算一名中學生的體積最接近 ( ) A. 50立方米 B.50立方分米 C.50立方厘米 D.50立方毫米5、木塊切去一半,則剩下一半的密度 ( ) A.是原來的2倍 B.是原來的一半 C.跟原來一樣 D.無法判斷6、水在4℃時密度最大,體積最 ;水結成冰后,質量 ,密度 ,體積 。7、同種物質,密度一般 ;不同種物質,密度一般 ;所以說密度是物質的一種 。對于同種物質來說,它的質量和體積成 。8、仔細閱讀下面的密度表,回答問題。(氣體密度是在o℃時,標準氣壓下的密度) (1)從表中查知純水的密度為 千克/立方米,合 克/立方厘米。 (2)密度為1.03×103千克/立方米的物質可能是____。(3)煤氣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它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要____,因此,家中出現煤氣泄漏時,應蹲下身體,盡量貼著地面逃走。 9、某物質的質量為3. 56×103千克,體積為400立方分米,則該物質的密度為 千克/立方米,合 克/立方厘米,查密度表可知道,該物質可能是 。 10、一批金屬板,每塊金屬板長2米、寬l米、厚5毫米,稱得一塊金屬板的質量是27克, 則金屬板的密度是多少? 11、有兩個大小相同、外表涂有相同防護油漆的實心立方體,已知其中一個是銅塊,另一個是木塊,你能在不損壞防護油漆的前提下鑒別它們嗎?請寫出兩種鑒別方法。 12、有一枚第十一屆亞運會紀念幣,它的質量為16 .02g,體積為1 .8cm3,試求制成這枚紀念幣的金屬密度,是何種金屬? 13、用天平稱得一捆細銅絲的質量是445克,已知銅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這捆細銅絲的體積是多少?14、一只實心鐵球體積是5dm3, 已知鐵的密度是7.9×103kg/m3,求此鐵球的質量?課題4.3物質的密度第四課時 ( 七 年級 科學 )【主備人 】 月 日 班級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學習目標1、鞏固用量筒測量不規則固體體積的方法;2、鞏固用天平測量液體質量的方法;3、學習依據密度公式測量固體和液體密度的方法;重點難點依據密度公式測量固體和液體密度的方法 一、課前預習1、測量物體的質量用 ,測量液體的體積用 2、讀取量筒的示數時,視線 3、測小石塊的密度和測食鹽溶液的密度時,根據實驗要求,我們需要哪些實驗器材: 小石塊、食鹽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測物體密度的實驗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請寫出測小石塊密度的實驗步驟:6、寫出測食鹽溶液的實驗步驟:預習情況反饋二、課中生成1、實驗一:測量不規則形狀的石塊的密度設計實驗方案:2、完成實驗并把相關的數據分別填入下表中。石塊的質量m/克水的體積V1/厘米3石塊和水體積V2/厘米3石塊的體積V/厘米3石塊的密度ρ/克·厘米-33、實驗二:測食鹽溶液的密度設計實驗方案:4、完成實驗并把相關的數據分別填入下表中。燒杯的質量m1/克燒杯鹽水的總質量m2/克鹽水的質量m/克鹽水的體積V/厘米3溶液的密度ρ/千克·米-35、討論:用這種方法測得的食鹽密度值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變”)理由:_____ ____。實驗如何改進誤差較小?請寫出改進方案_____ __ _ 課后反思6、整理實驗器材7、進一步思考:若要測一個小木塊的密度,應當對上述實驗方法做怎樣的改進?三、鞏固訓練 1、 小明通過如圖所示實驗測量牛奶的密度。(1)調節天平橫梁平衡時,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紅線的左側,此時應向 移動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他按甲、乙、丙圖的順序進行實驗。根據圖中數據(未移動游碼)可知:牛奶和燒杯的總質量為 克,牛奶的密度為 克/厘米3。這樣測量的結果會比真實值______。原因是: ______ _ 。 (3)為了更加準確地測量牛奶的密度,你認為圖中合理的實驗順序為 2、小華同學用天平和量筒測某一礦石的密度,現有如下一些實驗步驟:①用調節好的天平測出礦石的質量m,②向量筒中倒進適量的水,測出這些水的體積Vl:③根據密度的公式,求出礦石的密度;④將礦石浸沒在量筒內的水中,測出礦石和水的總體積V2。他應采用的正確的實驗步驟順序為_______ _______ ___根據正確步驟可求出礦石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___(用各步驟中出現的字母表示);如果先測量礦石的體積再測量質量,測量結果會偏_______ 。3、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則該液體的密度 (選填“大于”、“等于”、“小于”)0.9×103kg/m3(已知酒精的密度為0.8×103kg/m3)4、你能用天平測出一枚鐵制大頭針的體積嗎?說說你的實驗設想?5、小明想了解2002版5角硬幣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便進行了如下實驗:5角硬幣體積(m3)質量(g)20個9.6?(1)請把天平的讀數填入表格中。(2)小明查得有關金屬的密度如上表。根據表中數據,初步判定5角硬幣主要由________制成。 物質密度(g/cm3)鋁 2.7鐵 7.9鉛 11.36、小明想探究某一純金屬塊是由哪一種材料制成的,進行了如下實驗:先用________稱出金屬塊的質量是79.1g,然后用量筒測出金屬塊的體積是7 cm3。參考下邊的密度表,得知該金屬塊是________。 7、小明用天平、大杯、小杯和密度為ρ的水測一石塊密度.(1)天平平衡時如圖10所示,石塊的質量m= 。(2)小明測量石塊體積的操作步驟如下: a.測出空小杯的質量m1 b.把裝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如圖11放置c.把石塊緩緩放入大杯中,大杯中部分水溢進小杯 d.測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總質量m2 請你指出步驟b的錯誤之處: 。(3)用本題中出現過的物理量符號表示石塊體積為 ;石塊密度為 (設步驟b中的錯誤已改正).8、如母8所示,縱坐標表示物體的質最,橫坐標表示物體的體積。圖像a、b分別表示物體甲、乙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由圖像可知ρ甲:ρ乙= 9、一個質量為0.25 kg的玻璃瓶,盛滿水時稱得質量是1.5kg,則這玻璃瓶的容積是_______m3。它最多能裝________kg的酒精(酒精的密度ρ=0.8 ×103kg/m3。)。10、由于石蠟不能沉入水中,為了測量石蠟的體積,某同學采用下圖所示的方法,圖中第? ???(填字母)次實驗測量是沒有必要的,石蠟的體積是 ??。課題4.4物質的比熱 ( 七 年級 科學 )【主備人 】 月 日 班級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學習目標1.了解熱量的概念和單位,理解熱傳遞的含義,能利用熱傳遞的原理解釋生活中的常見現象。 2.了解比熱的概念.能夠理解不同的物質比熱不同。重點難點知道熱量的概念,熱量與物體溫度和質量的關系熱量與溫度和質量的關系 一、課前預習 1、溫度表示物體的 。2、溫度計利用了液體的 性質。3、課前準備:溫度計2支、大燒杯3只、鐵架臺2個(帶鐵圈和石棉網)、酒精燈2盞、玻璃棒預習情況反饋二、課中生成課后反思 三、鞏固訓練課題 熔化與凝固 ( 七年 年級 上 )【主備人 】 月 日 班級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學習目標1.1、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2.通過實驗探究了解晶體和非晶體熔化過程的不同3.經過海波和蜂蠟熔化的探究過程,體會控制變量法的方法重點難點科學探究晶體和非晶體熔化過程的不同設計實驗方案 一、課前預習1、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 2、物質熔化時是放出熱量還是吸收熱量?凝固時呢3、你能各舉一個熔化和凝固的例子嗎? 巖漿巖是巖漿噴出地表或侵入地殼?????? 而形成的,期間會?????? (填 釋放或吸收)大量的熱量,而變質巖、沉積巖、巖漿又因地殼運動產生的高溫高壓等作用重新?????? 形成巖漿,期間會?????? (填 釋放或吸收)大量的熱量。5、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在什么地方? 6、生活中常見的物質中哪些屬于晶體?哪些屬于非晶體?預習情況反饋課中生成為了深入認識不同固體熔化的規律,以海波(硫代硫酸鈉)和松香為例探究固體熔化的規律。(一)活動怎樣來完成海波或蜂蠟的熔化實驗?需要哪些實驗器材? 2、實驗中怎樣使用溫度計? 怎樣可以觀察海波或蜂蠟的熔化?(二)展示交流 1、通過實驗我發現海波和蜂蠟的熔化過程有哪些不同??? 2、海波和蜂蠟的熔化圖像有什么不同? 3、由實驗你得出的結論是:練一練1.固體可分為晶體和非晶體兩類。在a石英、b蜂蠟、c海波、d冰、e松香、f水晶、g食鹽、h萘、i玻璃、j瀝青這些物質中,屬于晶體的是(填字母)??? ??,屬于非晶體的是(填字母) 。 2.晶體熔化時的溫度稱為這種晶體的????????????。冰熔化時的溫度是??????℃,我們就把這一溫度稱為冰的?? ???。 3.我們從“觀察熔化現象”的實驗中知道: (1)晶體熔化的特點是:給晶體加熱,在沒有達到它的熔化溫度(熔點)之前,它的溫度是? ???的,但并不熔化;當溫度達到它的熔點時,繼續加熱,晶體漸漸熔化,但溫度?? ;當全部熔化成液態后,繼續加熱,它的溫度???????????。這說明了晶體是在????????????????。 (2)根據晶體熔化的特點,可以歸納出晶體熔化必須滿足的兩個條件:一是必須使它的溫度達到? ????,二是必須對它繼續????? ?????,這說明熔化過程是吸熱的過程。 4.下列對“晶體都有一定的熔點”的理解正確的是哪個? ( )A.不論什么晶體的熔點都相同 B.晶體都在一定的溫度下熔化,不同的晶體熔化時的溫度一般不相同 C.晶體都在一定的溫度下熔化,且不同的晶體熔化溫度一樣 D.晶體只要達到它的熔點,就一定會熔化 5.海波的熔點是48℃。由此可知溫度是48℃的海波 ( )A.一定是液態 B.一定能從固態熔化成液態 C.要么是固態的要么是液態的 D.可能是部分為固態部分為液態 課后反思 三、鞏固訓練1、以下溫度計使用正確的選項是 ????2、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任何固態物質熔化時,都要吸熱B.晶體在熔化時,溫度不變C.任何固態物質都有一定的熔化溫度,這個溫度叫做該物質的熔點D.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雖不變,但仍然要吸收熱3、物體在吸收熱后,它的溫度將( )A.一定上升 B.一定不變C.有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不變 D.以上說法都不對4、甲、乙兩個試管中裝有白色粉末狀的物質,要判斷哪個試管中裝的是晶體,哪個試管中裝的是非晶體,張海采用如圖1.3-8裝置,對兩試管分別加熱,并繪制出圖像.(1)圖1.3-9中, 是晶體, 是非晶體(填“甲”或“乙”);圖1.3-8 圖1.3-9(2)實驗中將試管放人水中加熱,它的好處是 。5、如圖所示,是某種物質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中信息可知:(1)此物質一定屬于 體(填“非晶體”或“晶體”);(2)此物質的熔點是 ,開始加熱6分鐘前,物質處于 態。在第10分鐘時這種物質是 態。6、如右圖是一些固體的熔點,根據表中數據要求回答:鎢3140℃奈80℃鋼1550℃海波48℃銅1083℃固態水銀-38.8℃金1064℃固態酒精-117℃(1)要做白熾燈的燈絲應該選擇 (2)我國境內最低的溫度是-53.5℃,要測這個溫度,用水銀溫度計行嗎?說說你的想法。(3)奈的熔點是80℃,那么奈在60℃時,是 態,而當溫度是80℃時,有幾種可能性?7、如圖4-3所示,為錫熔化或凝固的圖象,根據圖象可知錫的熔點是_____℃。 (2)AB段圖象表示的狀態是______,BC段表示的是____過程,這段過程中_____保持不變,但必須從外界_____。 CD段表示的狀態是____,DE段表示的是狀態______,EF段表示的是_____,錫必須向外_____,FG表示的狀態是_____。課題 汽化與液化第一課時 ( 七 年級 上 )【主備人 】 月 日 班級_____ 姓名__________學習目標1.知道什么是汽化。2.認識汽化過程的吸、放熱情況。3.通過實驗探究影響物體汽化的因素。重點難點汽化導致降溫現象。影響汽化因素的實驗探究。一、課前預習1、教室內打掃衛生的時候同學們用拖把拖地面后會很濕,但是一段時間后發現地面變干了,那么水跑哪里去了?水的狀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今天早上上學的時候需要穿校服,但發現昨天洗得校服還有點濕,你會想什么辦法讓衣服盡快變干?請至少寫出兩種不同的方法。3、(1).從濕地面會變干,留在黑板上的水會消失中可以發現:汽化是指物質由 態變成 態的過程。反之,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 。(2).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的汽化現象叫做 。蒸發現象的實質: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以分子運動的觀點來看,組成水的水分子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其中有些水分子運動速度較大。當這些分子處于液體 ,就容易克服其他分子對它的引力,離開液面進入空氣,這個過程就是 。液體蒸發的快慢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液體的溫度越高,蒸發越___;液體的表面積越大,蒸發越_____;液體表面上方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________。物體熔化時________(填 吸收 或 放出)熱量,因此溫度________(填 升高 或 降低,下同),凝固時________熱量,因此溫度________,則液體蒸發時溫度________,向周圍________熱量。預習情況反饋 二、課中生成(一)通過讀圖和填寫表格思考液體蒸發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生活現象猜想同樣濕的衣服,如被太陽曬到,干的快同樣濕的衣服,攤開比不攤開時干的快同樣濕的衣服,掛在有風的地方比掛在沒風的地方干的快 (二)探究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1)提出問題: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有哪些?(2)建立假設:液體蒸發快慢 可能跟 有關 可能跟 有關 可能跟 有關(3)設計實驗,收集事實與證據,進行檢驗。運用控制變量法,使研究的因素不同,其他因素相同。可供選擇的實驗器材有:玻璃片、滴管、酒精、酒精燈、木夾、硬紙片。Ⅰ 探究液體蒸發快慢跟跟 有關1、選擇器材: 2、設計實驗方案a.控制變量:讓液體 和 因素相同。讓液體 因素不同。b.設計對比實驗:3、實驗和觀察a.實驗現象: b.根據現象得出結論: Ⅱ 探究液體蒸發快慢跟跟 有關1、選擇器材: 2、設計實驗方案a.控制變量:讓液體 和 因素相同。讓液體 因素不同。b.設計對比實驗:3、實驗和觀察a.實驗現象: b.根據現象得出結論: Ⅲ 探究液體蒸發快慢跟跟 有關1、選擇器材: 2、設計實驗方案a.控制變量:讓液體 和 因素相同。讓液體 因素不同。b.設計對比實驗:3、實驗和觀察a.實驗現象: b.根據現象得出結論: (4)得出結論:大量事實表明,液體蒸發的快慢跟液體的 等因素有關。對上述結論你是否還有疑問或補充: (5)蒸發與我們息息相關,有時我們要盡量增大或加快蒸發,有時則要盡量減小或減緩蒸發。試舉例加以說明? (二)探究液體蒸發需要吸熱還是放熱(1)提出問題:液體蒸發需要吸熱還是放熱?(2)建立假設:液體蒸發需要 熱。(3)設計實驗,收集事實與證據,進行檢驗。(參照書本)(4)得出結論:液體蒸發需要 熱。(5)舉例說明蒸發需要吸熱。課后反思鞏固訓練1、下列做法不能使水的蒸發加快的是( )A.用電熱吹風機將濕頭發吹干 B.用掃帚把地面的積水向周圍掃開C.把糧食拿到向陽的地方曬 D.把水果用保鮮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2、在室溫下,把一支溫度計從酒精里拿出來后它的溫度是( )A.升高 B.降低 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3、夏天,人站在電扇下吹風有涼爽的感覺,把一支溫度計也放在電扇下吹風,溫度計示數將( )A.升高 B.降低 C.幾乎不變 D.無法確定4、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鮮的一個方面.為了探究影響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甲、乙、丙三組學生各自做了探究實驗.下圖是他們所做實驗的部分情境示意圖(實驗材料是均勻剖開的胡蘿卜).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本探究實驗采用了實驗研究中常用的科學方法是_________控制法.你認為上述三個實驗中,其中探究方法正確的有_______小組和__________小組,(2)甲小組通過比較____________內外的胡蘿卜水分散失快慢來探究蒸發與空氣流動快慢的關系. 5、多選題:如圖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發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探究過程,關于對這個方案中說法正確的是 ( )A.圖(a)是研究蒸發快慢與液體表面積大小關系的.B.圖(b)是研究蒸發快慢與溫度高低關系的.C.圖(c)是研究蒸發快慢與液體表面氣流快慢關系的.D.整個過程中是利用“控制變量法”和“對比法”進行探究的. (a) (b) (c)課題 熔化與凝固第二課時 ( 七 年級 上 )【主備人 】 月 日 班級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學習目標1.能通過實驗觀察水的沸騰現象,了解沸點的概念。2.能區分沸騰和蒸發。3.知道什么是液化,以及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液化現象。重點難點液化的吸放熱情況區分沸騰和蒸發 一、課前預習1、沸騰是在液體的 和 同時進行的劇烈的 現象。2、沸點:液體 時的溫度。沸點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的液體沸點一般 ,液體的沸點與液體的 有關。低沸點的物質通常情況下以 形式存在,如氧氣、氫氣、二氧化碳等。3、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稱為_________,該過程需要_____________;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稱為_________,該過程需要________。4、物質發生汽化的方式有_______和_______;使物質發生液化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兩種方法。5、今年3月,我市大部分地區空氣異常潮濕,家中墻壁“出汗”、地板濕漉漉的,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水這種物質發生了 ( )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凝固6、 下列現象中,屬于液化的是 A.夏天,盛冷飲的杯子外壁出現小水珠 B.寒冷的冬天,地面上結了一層厚冰C.放在盤子里的水,過一段時間變少了 D.夏天,冰塊化成了水7、氣體液化技術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預習情況反饋二、課中生成(一)、書本上水的沸騰實驗:1、要求觀察記錄的現象:沸騰前后的水溫、氣泡和聲音。2、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描述。 沸騰前,水溫 ,沸騰時,水溫 ,同時有大量蒸氣泡從杯底及四周水中產生并迅速 ,洶涌冒出水面,氣泡破裂開來放出蒸氣。 觀察階段觀察要求 水在沸騰前水在沸騰時氣泡溫度聲音3、歸納:(1)沸騰在一定溫度下進行的,低于這個溫度,液體吸熱 , 沸騰;在這個溫度,沸騰,但 。(2)沸騰是在液體表面和內部 進行的汽化現象。(3)液體沸騰時,雖溫度不變,但要 熱。(二)、1、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1)沸點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的液體沸點一般 (2)液體的沸點與液體的 有關(3)低沸點的物質通常情況下以氣態形式存在,如氧氣、氫氣、二氧化碳等。2、蒸發與沸騰的比較蒸發沸騰不同點發生位置劇烈程度溫度條件液體自身溫度變化情況影響因素相同點(三)、實驗:將干玻璃片覆蓋在等待冷卻的裝有熱水的玻璃杯上1、現象:玻璃片上有 ,熱水上方冒出白氣,冷的玻璃片變 。2、歸納:氣體液化的方法—— 溫度。除此之外還有 體積方法。 液化過程 熱量,使周圍環境溫度升高。3.討論1:打火機中的液體是丁烷氣體液化而成的,液化石油氣是石油氣液化而成的。你認為丁烷和石油氣的液化采用降低溫度還是壓縮體積的方法更合理?(已知:丁烷沸點-0.5℃,石油氣沸點-43℃)討論2:水壺里的水沸騰時,為什么靠近壺嘴的一段看不見“白氣”,而在上面一段才能看見?討論3:被100℃的水蒸氣燙傷,比被100℃的水燙傷要嚴重得多,為什么?課后反思三、鞏固訓練1、蒸發與沸騰的比較蒸發沸騰不同點發生位置劇烈程度溫度條件液體自身溫度變化情況影響因素相同點2、下列關于蒸發和沸騰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蒸發和沸騰都需要從外界吸收能量 B.蒸發和沸騰都可以在任何溫度下進行 C.蒸發和沸騰都屬于液化現象D.蒸發的快慢與溫度無關,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3、在同一環境中對溫度計進行了如下操作,溫度計的示數下降最快的是( ) A B C D4、下列事例中,能加快液體蒸發的是 ( )A.用掃把將地面上的水掃開 B.將盤子中的水倒入瓶中 C.把濕衣服上的水擠掉一些 D.利用管道代替溝渠輸水5、魔術師把手伸進一鍋沸騰的“油”,1分鐘、2分鐘……再把手拿出來——沒事!對這一現象的分析正確的是 ( ) A.魔術師有特異功能B.是因為“油”的沸點低C.“油”在沸騰時的溫度不斷升高D.是因為手上沾有水吸收了“油”中的熱 6、氣體液化的兩種方法(1) (2) 7、汽化與液化所伴隨的熱現象8、小凡同學在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1)他的操作如圖16所示,其中錯誤之處是 (2)糾正錯誤后,水沸騰時溫度計示數如圖17所示,為 ℃,說明此時氣壓 (選填“<”、“>”或“=”)1個標準大氣壓。(3)分析圖18所示圖像,可知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的特點是 。9、 鐵匠將燒紅的鐵器打制后放入冷水中時,水面上會升起一團“白氣”,這個“白氣”是由( ) A. 水升華形成的 B. 水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C. 鐵水汽化形成的 D. 水汽化形成的10、 小明早上出門時發現周圍一片大霧,當太陽出來一照射,他發現霧就消失了,霧散去的變化是( )。A.汽化 B.液化 C. 先汽化后液化 D. 先液化后汽化課題 4.7物質的升華與凝華 ( 七 年級 上 )【主備人 】 月 日 班級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學習目標1.了解升華和凝華。2.能通過實驗觀察碘的升華和凝華現象。3.知道升華和凝華過程中的吸熱或放熱現象。重點難點對一些升華、凝華現象的解釋升華與凝華的吸放熱情況 一、課前預習 1.2.升華:物質從 直接變成 叫 ,要 熱,有 作用。 凝華:物質從 直接變成 叫 ,要 熱。3、在橫線上填寫適當的物態變化名稱:碘變成紫色的氣體是_______;用久的燈泡內壁變黑,這是因為鎢絲先_______后_______。4、“干冰”在空氣中會長出胡須,這是因為“干冰”發生 華時要從外界吸收熱量,使空氣中的水蒸氣直接發生 華而形成冰。5、關于雨、露、霜、霧跟物態變化的關系,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雨水是水的液化形成的 B. 露水是水的汽化形成的 C. 霜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D.霧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預習情況反饋二、課中生成1、小明小時候常看到媽媽往衣柜里放防蛀蟲用的樟腦片,但過一段時間看它時已變得很小了,他在想會不會被蟲吃了呢! 你認為他的想法對嗎?答: 。2、用久的白熾燈與日光燈會變黑,這是為什么?答: 。3、干冰的用途很廣,生活中常用干冰來做致冷劑對食品進行保鮮,在舞臺上一些境頭常用干冰來制一些“霧”你能說說為什么干冰能有這樣的用途嗎?答: 。4、寫出自然界中云、雨、雪、霧、露、霜的形成過程中發生的水的相關物態變化:(1)云由小水珠和小冰晶組成,它是高空的水蒸氣 和 形成;(2)雨是水滴,應是小冰晶 或水蒸氣 而成;(3)雪是固體,由小水珠 或水蒸氣 而來;(4)夜間氣溫低,空氣中的水蒸氣會 在植物和其他物體的表面形成露;若此過程是在空氣塵埃上形成并隨空氣流動則是霧,所以霧的形成也是水蒸氣 的結果; (5)冬天的夜晚,地面氣溫降到0℃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就會迅速 而成霜。5、如果我們能聞到某種固體物質的氣味,說明這一物質具有易 (填物態變化名稱)的特點。6、看“干冰胡須”圖(見課本第158頁),這是由于“干冰”易 并且 熱,導致空氣中的水蒸氣 成 的結果 7、夏天,婷婷同學為了解渴,從冰箱中取出一支冰棍,看到下列三種現象,試解釋其中包含的物態變化的名稱。(1)硬硬的冰棒上粘著白花花的“粉”: 。(2)剝開包裝紙,冰棒周圍就見“白霧”: 。(3)冰棒放進茶杯,一會兒杯外壁“出汗”: 。8、在寒冷的冬天,用手去摸室外的金屬時,有時會發生粘手的現象,好象金屬表面有一層膠,而在同樣的環境下,用手去摸木頭卻不會發生粘手現象,這是為什么?9、嚴冬,我們常看見教室的玻璃窗上結了一層“冰花”,請問它是在窗戶玻璃的內表面還是外表?為什么?課后反思 三、鞏固訓練一、選擇題1.下列自然現象中,要吸收熱量的是( ) A.早春河面上冰的消融 B.初夏廣場上霧的形成 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現 D.寒冬屋瓦上霜的形成2.(2010濟寧)祖國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畫。下圖中關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屬于凝華現象的是( )3.在下面所舉的實例中,屬于凝華的是( ) A.寒冷的冬季,玻璃窗上結冰花 B.冰凍的衣服逐漸變干 C.放在衣柜里的樟腦丸,日久變小 D.碘加熱時變成碘蒸氣4.小明做了一個實驗:在插有小樹枝的封閉燒瓶中,放入一些衛生球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燈上微微加熱燒瓶,可以看到,粉末越來越少,停止加熱后,一會兒燒瓶內的樹枝上出現了潔白、玲瓏的人造“雪景”。關于以上實驗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雪景”是衛生球升華而成的 B.“雪景”是衛生球凝華而成的 C.“雪景”經歷了汽化和液化兩個物態變化過程 D.“雪景”經歷了升華和凝華兩個物態變化過程5.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的玻璃窗上會“出汗”或結“冰花”。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氣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氣凝華生成的 C.“冰花”結在玻璃窗的內表面 D.“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6.用飛機向云層噴灑干冰(固態二氧化碳)是一種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幾個物態變化過程:(1)干冰迅速吸熱升華;(2)干冰吸熱熔化;(3)云層中水蒸氣遇冷液化成雨滴;(4)云層中水蒸氣遇冷凝華成小冰晶;(5)水蒸氣以干冰為核心凝結成雨滴;(6)小冰晶下落遇暖氣流融化成雨滴。在這種人工降雨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過程有( ) A.(1)(3) B.(1)(4)(6) C.(2)(3) D.(5)7.在很多加油站都有這樣的提示:“請熄火加油”、“請不要使用手機”等。這樣是為了防止火花點燃汽油引起火災,因為常溫下汽油容易( ) A.液化 B.汽化 C.凝華 D.升華8.將一根燒紅的銅絲迅速插入冷水,會看到一股“白氣”冒出,這現象說明水發生了( ) A.升華 B.凝華 C.凝結 D.汽化和液化9.對下列現象解釋正確的是( ) A.燒開水時,看到壺嘴噴出的“白氣”不是水蒸氣 B.燈泡用A會變黑是因為臟了的結果 C.碘變成碘蒸氣是一個汽化的過程10.物質吸熱后( ) A.一定升溫 B.一定發生物態變化 C.一定升溫,但不一定發生物態變化 D.不一定升溫,也不一定發生物態變化11.生活處處有物理,留心觀察皆學問。對以下現象解釋正確的是( ) A.初冬季節,在家里洗澡時發現房間里充滿“白氣”,這些“白氣”是水蒸氣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場里的草葉上掛滿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見了,卻看到了薄薄的一層霜,有人認為霜是由露變成的 C.放在衣櫥里的樟腦丸,時間久了會明顯變小,是因為樟腦丸蒸發為氣體跑掉了 D.把冰箱里的凍豆腐取出,冰化后,發現豆腐里有許多小孔,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結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12.(2009臨沂)在物態變化中,天空中的云是水蒸氣_______成的小水滴和水蒸氣_______成的小冰晶組成的。清晨草葉上常掛有晶瑩的露珠,這是由于夜間溫度低,空氣中的水蒸氣 _______形成的,在陽光照射下這些露珠又會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發生了_______的緣故。13.(2010煙臺)雨、雪、霜、露都是水的不同狀態,從物態變化的角度來看,屬于凝華的是_______。由于液化形成的是_______。14.嚴冬,我們常看見教室的玻璃窗上結了一層“冰花”,請問它是在窗戶玻璃的內表面還是外表?為什么?課題 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 ( 七 年級 上 )【主備人______】 月 日 班級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學習目標1.知道什么是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2.物理變化及化學變化常伴的一個現象。3.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的區分重點難點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 一、課前預習寫出下列概念1、物理變化: 2、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主要區別是: 兩者的聯系: 3、化學性質: 。像物質的可燃性、腐蝕性、毒性、氧化性、酸堿性等屬化學性質。4、物理性質: 。例如 5、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其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蔗糖溶于水 B.鐵生銹 C.冰熔化 D.氣球充氣變大6、廚房里發生的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蘋果腐爛 B.榨取果汁 C.面包發霉 D.菜刀生銹 預習情況反饋二、課中生成1、物理變化嘗試一:教材第159頁思考與討論(燈泡通電后的變化)思考:燈泡點亮的過程中,燈絲發生了哪些變化? 變化過程中有沒有新物質產生? 學生總結:物理變化:只是物質的_ ___等變化,沒有______生成的變化2、化學變化嘗試二:用磁鐵分別去吸引鐵粉和鐵銹鐵粉 被吸起,鐵銹 被吸起(填“能”或“不能”)思考:鐵銹還是鐵嗎? 學生總結:鐵銹是鐵和氧氣反應之后生成的 物質嘗試三:用滴管將無色的氫氧化鈉溶液滴入黃色的氯化鐵溶液中現象為 學生總結:如果物質在發生變化后有_______生成,這種變化叫做化學變化3、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閱讀教材第161頁內容)物理性質化學性質概念物質不需要 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物質只在 才能表現出的性質性質確定由 直接感知或 測知通過 可知性質內容如:顏色, , , , , , 等如:氧化性, 性, 性, 性4、分析前面的幾個實驗可知,化學變化中通常 物理變化三、同步嘗試1、在下列幾種變化過程后的橫線上填上“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①菜刀生銹: ②久置蘋果腐爛: ③蠟燭燃燒: ④玻璃燒制成花瓶: ⑤月相的變化: 2、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根本區別是( )A、變化時物體的形狀是否改變 B、變化時是否生成新的物質C、變化時是否有光和熱產生 D、變化時物體的狀態是否改變四、綜合嘗試3、判斷下列哪些屬于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哪些屬于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鐵生銹( ) 鐵能生銹( ) 金的顏色是黃色( )冰熔化成水( ) 水在一定溫度可以汽化(沸騰)( )木材燃燒( ) 木材可以燃燒( ) 農藥有毒( )小張中毒了( ) 硫酸腐蝕紙張( ) 食物腐爛( )硫酸可以腐蝕紙張( ) 水是液態的( )4、維生素C俗稱抗壞血酸,常用于防止壞血病造成的血管破裂,為了了解維生素C的化學性質,玲玲同學將6片維生素C片壓碎,溶于l0毫升水中,過濾后,取幾毫升濾液做了下列幾個實驗:(1) 在硫酸銅溶液中加入濾液并加熱煮沸,發現有紅色的銅析出,這時維生素C與硫酸銅發生了_______變化(填“物理”或“化學”)。(2) 把濾液加熱煮沸5-10秒鐘,再重復做上述兩個實驗,發現維生素C的性質與加熱前的性質一樣,即在100攝氏度以下不易分解,這說明維生素C的性質在常溫時較_______ (填“穩定”或“不穩定”)。課后反思三、鞏固訓練1.物質的變化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它們的區別在于變化過程中________生成。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________,屬于化學變化的是________。 ①鋼鐵生銹 ②物質燃燒 ③火藥爆炸 ④食物消化 ⑤冰山消融 ⑥電燈發光2. 物質具有的性質分為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下列性質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________,屬于物理性質的是________。 ①物質的狀態 ②氣味③硬度 ④溶解性 ⑤延展性 ⑥導電性 ⑦酸堿性 ⑧可燃性 ⑨毒性3.古詩詞是古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下列詩句中只涉及物理變化的是( ) A.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B.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C.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D.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4.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分子運動速度加快 B.一種分子運動到另一種分子中間去了 C.分子被破壞變成了其他的分子 D.分子間隔變小5.化學家在當今環境問題上的最新構想是“變廢為寶,資源循環”。例如,燃料燃燒產物燃料,這樣既可解決能源問題,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構想中兩個轉化過程的變化為( ) A.(1)為物理變化,(2)為化學變化 B.均為物理變化 C.(1)為化學變化,(2)為物理變化 D.均為化學變化6. (2011,雅安)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 A.石墨棒用作干電池的電極 B.天然氣用作燃料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銅用于制造導線7. (表格信息題)表4—8—1是市場上銷售的一種加碘鹽包裝袋上的部分文字說明:表4—8一1配料保質期含碘量氯化鈉、碘酸鉀 18個月 20~40毫克/千克儲存指南 食用方法避熱避光、密封 勿長時間燉炒根據你的生活經驗,加碘鹽通常的顏色和狀態分別為白色、_______態,這是加碘鹽的_______(填“物理”或“化學”)性質。由儲存指南和食用方法可推測加碘鹽在受熱時_______(填“易”或“不易”)分解,這是它的_______性質。8.用毛筆蘸取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畫花,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再用水洗凈,在竹片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樣,一幅精美的竹片畫就制成了。 稀硫酸在烘干的過程中成為濃硫酸,濃硫酸使富含纖維素的竹片呈現黑色或褐色,在這個過程中竹片發生了 (選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課題 4.1物質的構成 ( 七 年級 上 )【主備人 】 月 日 班級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學習目標1.了解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確認分子比細胞小得多。2.理解分子之間存在空隙,能列舉反映分子之間空隙的現象。能用事實說明氣體分子之間的空隙比固體、液體分子之間的空隙大得多。3.了解擴散現象,確認固體、液體、氣體都能發生擴散。5.理解擴散現象與溫度有關。6.知道分子之間有引力和斥力存在。重點難點重點:理解分子的存在,分子之間是有空隙的,理解擴散現象。難點:能將生活中的實際與所學知識相結合,理解分子之間存在空隙一、課前預習1.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__________,它非常小,在光學顯微鏡下_______(能,不能)看到,只有用現代較先進的__________ ,才能看到一些較大的分子。2.水是由__________構成的,水蒸氣是由__________構成的,冰是由_________構成的。蔗糖是由______構成的。在以后的學習中,可知有些物質是由分子夠成的,但有些物質可能由____ 或 ______等微粒構成的。3.將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以后,混合液的總體積__________100毫升,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構成物質的分子并不是固定不動的,而是處于不停地__________ 之中。5.媽媽在家燒菜時很容易就能聞到菜的香味,但菜冷了卻只有靠的很近時才能聞到它的氣味,這說明溫度越__________,分子無規則運動越__________。我們把分子永不停息的做無規則運動叫做 ________ 。6.固體、液體和氣體都能發生_______現象,擴散現象表明__________ 7.物體內部分子之間不但存在著 __________ ,所以分子能夠聚集在一起;還存在著 __________,所以固態物質很難被壓縮。預習情況反饋二、課中生成(一)活動 1、用放大鏡觀察一塊方形蔗糖,你看到了什么? 2、將方形蔗糖研碎后,再用放大鏡觀察,你又看到了什么? 3、將碾碎后的蔗糖約一半放入盛水的小燒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攪拌,再用放大鏡觀察,你還能看到蔗糖顆粒嗎? 。蔗糖是不是消失了? 該怎樣證明蔗糖沒有消失呢? 。結論:蔗糖是由一些非常 的微粒構成的。而構成蔗糖的這種微粒我們稱為 。4、你能說出下列物質分別由哪種分子構成的嗎?酒精、水、氧氣、二氧化碳、氮氣、(空氣)。 (二)探究實驗:芝麻和黃豆的混合1、量筒中倒入黃豆,再倒入芝麻。記下黃豆和芝麻的總體積。2、將量筒反復搖晃幾次,使他們混合后,記下他們的總體積。現象: 結論: 探究一(液體分子間是否有空隙)往量筒中倒入一定量酒精,往量筒中倒入一定量水。把水和酒精混合在一起,看最終的總體積。現象: 結論: 探究二(氣體分子間是否有空隙)1.壓縮空氣(注射器)將注射器活塞拔到底,針筒口處用手指堵住,推動活塞,氣體會被 說明氣體分子之間存在著 。當手離開活塞,發現活塞被反彈了,說明了什么問題么? 2.壓縮液體(注射器)在針筒里抽滿水按照以上實驗操作后,能看到和空氣一樣的效果么,為什么? (強調:注射口要按緊,不要用太大的力氣壓縮)。探究四(分子是否運動)在講臺上打開一瓶香水,過一會兒。現象: 結論: 探究五(分子運動與溫度的關系)紅墨水在冷水、熱水中擴散快慢的比較。現象: 結論: 你覺得在本實驗中應該控制哪些變量: 。 3.思考:煤堆在墻角時間久了,會發現墻的內部也變黑了。為什么?4.活動 取出兩塊表面光滑的金屬塊,用力將它們壓在一起。把它們掛起來,并在下方金屬上掛一個重物,看能否將兩金屬塊拉開。課后反思鞏固訓練1.當盛油的厚鋼瓶內壓強很大時,相當于大氣壓的1~2萬倍時,瓶壁無裂痕,但瓶內的油依然能從里面滲出。這是因為( )A.金屬微粒間有空隙 B. 油分子被壓縮了。C.油分子做無規則的運動 。 D. 金屬分子做無規則的運動。2.水結成冰后,冰浮在水面上,因為冰體積會變大。這個事實說明水結成冰時,分子間的間隔( )。 A.增大了 B. 減小了 C. 不變 D. 無法判斷3、冰變成水以后體積會變小,其主要原因是 ( ) A.水分子的體積變大了 B.水分子之間的距離變小了 C.水分子變成別的物質分子 D.水分子停止了運動 4、下列現象中,能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運動的是 ( ) A.煙霧彌漫 B.雪花飛舞 C.香氣撲鼻 D.塵土飛揚 5、下列現象中不能用分子熱運動的觀點解釋的是( ) A.榮縣旭水大曲的瓶蓋一開,酒香四溢; B.金塊和鉛塊緊壓在一起,過幾年后會發現鉛中有金,金中有鉛。 C.沙塵暴起、塵土滿天 D.衣櫥里的樟腦球會越變越小6、物質在不同條件下的三態變化,主要是由于( ) A、分子的大小發生了變化 B、分子的質量發生了變化 C、分子之間的間隔發生了變化 D、分子總是在不停地運動7、小明有一次打開了很久沒用過的鉛筆盒,看到有一塊橡皮和一支綠色的鉛筆粘在了一起,把橡皮切開后,發現里面也有一部分變成了綠色。請你從微觀角度分析一下:橡皮里面變成綠色是_______現象;為什么在天氣熱的時候容易看到這種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課題 4.2.1質量的測量 ( 七 年級 上 )【主備人 】 月 日 班級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學習目標1、了解物體有質量,知道質量的單位和測量質量的工具。2、理解質量是物體的屬性,不隨物體的位置、形狀、溫度和狀態改變而 改變。3、了解托盤天平的結構。重點難點重點:1、體驗不同物質的質量大小 2、質量的含義 難點:1、估計物體的質量 2、質量的含義 一、課前預習1、某兒童鈣鎂片的包裝瓶上標有“凈含量215克”字樣,它表示的是此瓶鈣鎂片的( ) A、體積 B、質量 C、溫度 D、片數2、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主單位是 ,用 符號表示;常用的較小的單位有 、 ,符號分別為 、 ;常用的較大的單位有 ,符號為 。3、1噸= 千克, 1千克= 克, 1克= 毫克 4、一切物體都是由 組成的,質量常用來表示物體所含 的多少。物體的質量是由 決定的。1千克的水全部結成冰,冰的質量 1千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實驗室里常用 來測量物體的質量,在工廠化驗室里測量質量的常用儀器是_____。預習情況反饋二、課中生成 (一)質量的含義一盒太空食品從地球上帶到太空時,其 發生了變化,但它所含物質的多少沒有變,質量也就沒有變;鐵錠被軋鋼機軋成鐵板,形狀改變了,但它 沒有變,質量也就沒有變;一塊冰溫度升高,直到熔化成水后,其 和 變了,但它所含物質的多少沒有變,質量也就沒有變。從上可得: 1、質量表示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2、物體的質量由物體本身決定,它不隨物體的 、 、 、 等的改變而改變。質量是物體的本身的一種 。 (二)質量的單位1、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主單位是 ,常用單位有 、 、 。一個雞蛋的約重50___ 一個蘋果的質量約為150 一位初中生的質量大約為45 一本科學書的質量約為0.2 一只大象的體重約為6 一量輕型卡車的載重大約為2.5 2、中國傳統的質量單位有“公斤”、“斤”、“兩”, 估計物體的質量。 3、 做一做 我的質量為 千克,班上同學質量最大是 千克,最小的是 千克,隨機選取8個同學,他們的平均質量為 千克。(三)測量質量的工具1、實驗室里常用 來測量物體的質量。熟悉托盤天平的基本結構。 主要結構是:A B C D E F G H I 2、測量質量的其他儀器有 。課后反思鞏固訓練1.質量單位的換算 2.3噸= 千克= 克 43克= 毫克 73毫克= 克 921克= 千克= 噸 1千克= 克= 斤= 兩 2、一只質量為5㎏的鉛球從空氣中落入水中,正在下沉。這時,鉛球的 質量 (大于、小于或等于)5㎏。3、宇航員把質量為3千克的食品帶到太空中,則食品的質量將 (變大、變小或不變)。4、一千克的鐵和一千克棉花相比 ( )A.鐵的質量大 B.棉花質量大 C.兩者質量一樣大 D.難以確定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將一鋁塊壓成鋁片,它的質量減少B 、將一粗糙的鐵塊磨成光滑的圓柱體,它的質量不變C 、將一鋁塊從地球上帶到月球,它的質量變小D、將一鋁塊熔化成鋁水,它的質量不變6、各物體質量大小取決于( )A、物體的形狀 B、 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 C、物體的空間位置 D、物體的狀態7、 把邊長為3分米的正方體的鐵塊,在相同的溫度下壓成為長2米,寬0.2米的均勻鐵皮,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鐵塊的形狀、質量和體積都變了 B、鐵塊的形狀、體積改變,質量不變C、鐵塊的形狀改變,體積和質量不變 D、鐵塊的質量改變,體積和形狀不變 8、下列現象中質量發生變化的是( )A、鐵水凝固成鐵塊 B、機器從北京運到海南C、把菜刀表面磨光D、將鐵絲通過拉伸機拉長9、已知火星表面受到的引力是地球的1/10, “勇氣號”探測飛船在火星表面著陸。著陸后的質量與地球上相比 ( ) A、變小 B、變大 C、不變 D、不存在了10、請寫出下列物體適當的質量單位。1粒大米的質量約為2 一輛大卡車的載重量為5 一袋方便面的質量約為0.1 一角硬幣的質量約為 1 一枚1元硬幣質量約10 一根煙所含的焦油量達12 11、50克泥團捏成泥人,泥人的質量是 ;質量為2千克的水,全部結成冰體積變大了,這時這塊冰的質量是 (大于、等于、小于)2千克。3、有一宇航員把質量為3千克的銅塊帶到太空中,則銅塊的質量將 。重量是否變化?★10、“體重”是衡量嬰幼兒體格發育和營養狀況最重要的指標,因此,定期(一般一個月一次)測量嬰幼兒的“體重”,對所測的數據進行分析,及時發現問題和調整哺育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請回答下列問題:(1)平時我們所說的“體重”,實際上指的是 。(2)若正確地測出該嬰兒的“體重”為8.2㎏,試根據下表數據可以判斷,該嬰兒體格發育屬于 (填“偏胖”、“偏瘦”或“正常”)。年齡組男嬰女嬰下限值平均值上限值下限值平均值上限值滿一個月3.845.106.363.674.815.95滿二個月4.726.167.604.445.747.04滿三個月5.406.988.565.026.427.82課題4.2.2質量的測量 ( 七 年級 上 )【主備人 】 月 日 班級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學習目標1、了解托盤天平的結構,使用和維護方法2、學會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重點難點托盤天平的正確使用托盤天平的正確使用一、課前預習2、對照實物認識下圖天平的基本結構,,并將相應結構寫在字母旁邊。 觀察天平的稱量范圍。1、零刻度線:由于標尺上零刻線在 邊,游碼放在標尺的零刻線處時,是游碼的 邊與“0”對齊,因此游碼讀數時以 邊的線為準。2、量程:天平的量程即 稱量值就是這臺天平配套砝碼盒內砝碼的總數加游碼最大的讀數所表示的質量。3、最小刻度值:最小刻度值就是標尺上每 表示的質量數。(一)天平的使用過程1、調平:將天平放在 上,把游碼移到橫梁標尺左端的 處,調節橫梁兩端的 ,直到橫梁上的 ,這時橫梁已經平衡了。在調節托盤天平時,發現右盤上翹,則應將橫梁右端的螺母向_________調;若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右側,則應將橫梁右端的螺母向_________調。2、稱量:把被測物體放在 盤,估計物體的質量,用 向右盤逐個加減砝碼,先試加質量大 的砝碼,若偏大則改為 一檔,再調節 在橫梁標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復平衡。左盤物體質量= + 。(注意:游碼的讀數以游碼左側在標尺上所指的讀數為準。) 如圖:小明用已調好的托盤天平稱一個蘋果的質量,當右盤放一個100克和兩個10克砝碼,游碼右移至如圖所示位置時,天平剛好平衡。則此橫梁標尺的最小刻度為 ,蘋果的質量是 克。3、整理:稱量完畢,取下被測物體,用 將砝碼逐個放回 內,將游碼移回 處。預習情況反饋課中生成 (一)、使用托盤天平時應注意之處1、已經調好的天平挪動了位置,必須重新調整后方可使用。2、要保持天平 、 。天平的砝碼 (“能”“不能”)用手去摸。3、取放砝碼時要使用 ,砝碼要輕拿輕放。4、潮濕的物品或化學藥品 (“可以”“不可以”)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盤上。5、使用前先看稱量范圍,然后估計被稱物體的質量,千萬不能超過 ;稱量時 物 碼,砝碼要從 到 添加;游碼的讀數應以游碼 側在標尺上所指的讀數為準。 6、稱量完畢應將 移回零刻度線處。(二)測量固體體積1、把待測小鐵塊放在天平的 。2、用 往天平右端加砝碼,并移動 ,直到橫梁平衡。3、將天平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和 所指示的質量數相加,得出所測物體的質量。4、把待測的小木塊放在天平的左盤,重復上述步驟。被測物體砝碼質量(克)游碼指示值(克)物體質量(克)小鐵塊小木塊(三)測量液體體積1、用天平測量出 的質量,填入下表。2、在燒杯中盛上適量的水。測出此時水和燒杯的總質量,填入下表。3、在燒杯內再加入適量的水,重復上述步驟。4、算出兩次燒杯內水的質量,填入下表。5、測量完畢,整理好儀器。燒杯質量(克)燒杯和水的總質量(克)燒杯內水的質量(克)課后反思三、鞏固訓練1、使用托盤天平稱量物體時,有以下幾個步驟: ①調節天平兩端的平衡螺母。 ②天平放在水平面上。③移動游碼到零刻度線。④加減砝碼或移動游碼使天平平衡。⑤左盤放稱量物體。⑥讀數。正確的順序是 ( )A、②③①⑤④⑥ B、①③②⑤④⑥ C、①②④⑤③⑥ D、①③④②⑤⑥某同學使用天平稱量前,調節托盤天平橫梁平衡時,出現如圖所示情況,他應 ;如果在稱量過程中出現圖中所示情況,他應 。3、用天平稱物體的質量時,向托盤內加砝碼的正確做法是( )A、先加最大的砝碼,再加小的 B、先加最小的砝碼,再加大的C、按估計情況,先加接近物體質量的大砝碼,再加小砝碼 D、無所謂,都可以的。4、用天平稱量的物體質量是66.5克,這時在天平右盤的砝碼 , 游碼所對的刻度值是 克。(最小的一顆砝碼是5克)5、托盤天平的橫梁上都有標尺和游碼,移動游碼的作用是 ( )A、代替指針指示的刻度位置 B、相當于向左盤加上小砝碼 C、調節橫梁平衡 D、相當于向右盤加上小砝碼6、若游碼沒有放在0刻度線處,就調節天平平衡,用這樣的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所得到的結果比物體的實際質量(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無法判斷7、一位學生要用托盤天平稱量2.5克藥品,在稱量過程中,發現指針向左偏轉,這時他應該( )A、減少藥品 B、向右盤中加砝碼 C、移動游碼 D、調節平衡螺母8、用托盤天平測某物體的質量時,將被稱物體和砝碼放錯了位置。當天平平衡時,左盤中放有100克和20克的砝碼各一個,游碼所對的刻度值是4克,則被測物體的質量是( )9、用久了的天平,砝碼磨損較為嚴重,用這樣的天平稱物體的質量,其結果將如何( )A、仍然準確 B、偏小 C、偏大 D、有時偏大或偏小A、124克 B、116克 C、118克 D、122克10、一架天平測量前左盤低右盤高,未經調節,稱得一鐵塊的質量是50克,那么鐵塊的實際質量應比50克__________.(填“大”或“小”)11、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會因某些因素的變化造成測量的結果偏大或偏小,請分析以下因素對結果的影響。(1)使用已磨損的砝碼,結果會 。(2)使用剛生銹的砝碼,結果會 。(3)讀數的時候,指針偏向刻度盤的左邊,結果會 。問題拓展稱微小物體質量的方法: 。例、有一盒大頭釘,怎樣稱出一個大頭釘的質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3物質的密度第一課時.doc 4.3物質的密度第三課時.doc 4.3物質的密度第二課時.doc 4.3物質的密度第四課時.doc 4.4物質的比熱.doc 4.5熔化與凝固.doc 4.6汽化與液化第一課時.doc 4.6汽化與液化第二課時.doc 4.7升華與凝華.doc 4.8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doc 課題4.1物質的構成.doc 課題4.2.1質量的測量.doc 課題4.2.2質量的測量.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