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7張PPT)《動畫角色變身》河北大學版 初中版第二冊教學目標1.信息意識:建立將學習其他軟件的方法應用到學習制作“倒計時水晶球”中的意識;2.計算思維:培養使用動畫程序制作更多創新作品的思維方式;3.數字化學習與創新:有效地管理學習過程與學習資源,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從而完成學習任務,形成創新作品的能力。4.信息社會責任:應以一種有利于信息社會的方式使用信息技術,開展生產、生活、學習等信息活動。新知導入制作動畫的時候我們總說矢量圖,那同學們知道什么是矢量圖嗎?新知講解計算機合成圖像也稱為矢量圖形。矢量圖,也稱為面向對象的圖像或繪圖圖像,在數學上定義為一系列由點連接的線。矢量件中的圖形元素稱為對象。每個對象都是個自成一體的實體,它具有顏色、形狀、輪廓、大小和屏幕位置等屬性。新知講解動畫角色的變身是利用了變形動畫的動畫形式,這種動畫將一種對象逐漸變化為另一種對象。在Animate軟件中,可以將圖形、分離的文字和由位圖轉換的矢量圖進行變形,但不能將實例和群組等對象進行變形。新知講解學習任務制作一個倒計時水晶球動畫,如圖所示(要求:動畫時長9秒)。(樣例為配套教學資源中的“第2章\樣例”中的“倒計時水晶球.swf”)其中,球體逐漸變色,數字逐漸演化倒計時。新知講解任務分析1.動畫角色分析觀察右圖可以發現,該動畫有3個動畫角色。分析它們,可以發現它們各具特點,如下表所示。新知講解動畫角色分析動畫角色 內容 狀態 來源倒計時數字 5至1,兩兩之間變形生成 動態 可繪制水晶球 帶有漸變效果且不斷變換顏色 動態 可繪制架子 圖片 靜態 可繪制表格如下:新知講解因此,本任務需要設計3個元件,分別是倒計時數字、水晶球和架子,因其各自狀態不同,前兩個元件的類型為影片剪輯,而最后一個元件的類型為圖形。新知講解2.角色動作設計對于“倒計時數字”而言,需要設計兩種動作,一種是每個數字停留一定時間,如0.5秒;另一種是由一個數字向另一個數字的逐漸變形,可以讓變形過程持續0.5秒。新知講解由于每個數字在停留的一定時間內沒有任何變化,所以可以用插入普通幀的方式延長該關鍵幀的內容。而數字5變化到數字4,是一個逐漸變形的結果,如右圖所示。因此,用逐頓動畫和補間動畫來實現并不方便,這需要借助另外一種動畫形式——變形動畫。新知講解對于“水晶球”而言,并沒有發生外形上的改變,只是顏色上有變換,如下圖所示。為了充分展示顏色的變換過程,應該考慮播放時間的設計,如從一種顏色變換到另一種顏色可以考慮播放時間設置成1秒,其中包含停留的0.5秒時間。新知講解操作指南1.新建文件并保存①新建文件。②執行“文件”→“保存”命令,以“倒計時”為名保存該動畫文件。新知講解2.設計倒計時數字元件(1)新建元件。執行“插入”→“新建元件”命令,以“數字”為元件名,元件類型設為“影片剪輯”。新知講解(2)設置數字5的停留時間。①修改圖層名為“數字”。②單擊第1幀,利用工具面板的“文本工具”在舞臺上輸入數字5。③右擊第12幀,在快捷菜單中執行“插入關鍵幀”命令。新知講解(3)創建數字5到數字4的變形動畫①設置變形的起始關鍵幀。右擊第13幀,在快捷菜單中執行“插入關鍵幀”命令。②設置變形的終止關鍵幀。右擊第24幀,在快捷菜單中執行“插入空白關鍵幀”命令,然后利用“文本工具”在舞臺上書寫數字4。③分離起、止關鍵幀的對象。選擇第13幀,右擊數字,在快捷菜單中執行“分離”命令,如圖所示。同樣方法分離第24幀的數字4。新知講解④創建變形動畫右擊第13幀和第24幀之間的位置,在快捷菜單中執行“創建補間形狀”命令,如圖所示。(4)創建其他數字之間的變形動畫。方法與(3)類似,只是起、止關鍵幀的內容和幀數不同。(5)退出元件編輯環境。新知講解3.設計水晶球元件(1)新建元件。①執行“插入”→“新建元件”命令,以“水晶球”為元件名,元件類型設為“影片剪輯”。②修改圖層名為“水晶球”。新知講解(2)繪制水晶球。①選擇工具面板中的“橢圓工具”。②在屬性面板中,設置筆觸顏色為無,填充顏色為綠色漸變色,如圖所示。③在舞臺繪制水晶球。(提示:按住Shift鍵,可以繪制正圓形)新知講解(3)創建水晶球的變形動畫水晶球的動畫與數字的動畫關鍵幀位置相同,只是內容不同。因此,制作方法與數字變換相似。制作完成后,退出元件編輯環境。新知講解4.導入架子圖片①執行“文件”→“導入”→“導入到庫”命令。②在“導入到庫”對話框中,選擇需要導入的圖片文件,如“架子jpg”(圖片素材在配套教學資源中的“第2章\素材”中),單擊“打開”按鈕,導入架子圖片。新知講解5.場景調用各元件①調用“水晶球”。將場景中圖層名改為“水晶球”,拖動“庫”中的“水晶球”元件到舞臺中,并適當調整大小和位置。可通過執行“窗口”,“庫”命令,調出“庫”面板。②調用“數字”。新建圖層,取名為“倒計時數字”,拖動“庫”中“數字”元件到舞臺中,并適當調整大小和位置。③調用“架子”。新建圖層,取名為“架子”,拖動“庫”中“架子”元件到舞臺中,并適當調整大小和位宣。新知講解6.調整圖層層次根據情況調整圖層層次,可通過拖動圖層上下移來實現。7.測試影片,保存動畫,導出影片按已掌握的方法完成影片的測試并保存動畫文件,然后導出影片。新知講解最后我們一起觀看視頻,學習一下漸變的倒計時是怎么制作的吧!新知講解任務小結補間形狀動畫概念及其創建步驟。(1)補間形狀動畫概念。一個圖形對象經過形狀、顏色、位置大小等變化,轉變為另一個圖形對象的動畫。新知講解(2)創建步驟。①在起始關鍵幀繪制一個圖形,或插入一個經過分離的元件。②在終止關鍵幀繪制一個圖形,或插入一個經過分離的元件。③創建補間形狀動畫。新知講解知識鏈接1.補間不同幀的含義補間動畫是計算機利用關鍵幀,通過計算自動生成的過渡幀動畫。它大大提高了制作動畫的效率。在Animate軟件中,補間動畫包括傳統補間、補間動畫和補間形狀。在進行不同的補間動畫設置時,補間幀顯示如下表所示。新知講解幾種補間幀的不同樣式和含義補間幀的樣式 樣式描述 含義實線箭頭,紫色底紋 成功設置了傳統補間虛線,紫色底紋 設置傳統補間時出現問題藍色底紋 成功設置了補間動畫實線箭頭,綠色底紋 成功設置了補間形狀虛線,綠色底紋 設置了補間形狀時出現問題新知講解補間幀的類別:1、動作補間:物體由一個狀態到另一個狀態。如位置變化、色彩變化、透明度變化、傾斜角度變化,其實現的要求應用對象是一個整體,如元件等。2、形狀補間:物體由一個物體變化到另一個物體。利用形狀補間可以實現對象的形態變化的動畫效果,如圓漸變到正方形,紅色漸變成藍色,其實現的要求應用對象是打散狀態。拓展延伸新知講解2.形狀提示為了使補間形狀的中間過程中各個畫面變化比較流暢或達到預期效果,可以使用形狀提示來控制復雜或特殊的變形過程。形狀提示就是在變形的初始圖形與結束圖形上分別指定一些變形關鍵點,并使這些點在起始幀和結束幀中一一對應,這樣Animate軟件就會根據這些點的對應關系來計算變形的過程。新知講解操作方法與注意事項如下:(1)單擊時間軸上補間形狀的起始關鍵幀,執行“修改”,“形狀”→“添加形狀提示”命令(Ctrl+shift+H),即可在起始幀的文字或圖形上加入個關鍵點標記 。(2)如果沒有顯示關鍵點標記,可執行“視圖”→“顯示圖形提示”命令。(3)重復(1)的操作就可以加入其他標記點。新知講解(4)用鼠標拖動這些標記,分別放置在起始關鍵幀圖形(或分離的文字或圖像)的不同位置處。(5)單擊終止關鍵幀,這時就會看到終止關鍵幀的圖形上也有關鍵點標記,用鼠標拖動這些標記分別放置在終止關鍵幀圖形的相應位置處。新知講解(6)起始關鍵幀的變形關鍵點用黃色圓圈表示,終止關鍵幀的用綠色圓圈表示。如圖所示,如果關鍵點的位置不在曲線上,將顯示紅色圓圈。新知講解接下來,我們一起觀看視頻學習一下,補間形狀動畫以及關鍵點制作的操作。新知講解(7)為了獲得更好的變形效果,在調整關鍵點標記時,一般應遵從以下原則:①如果過渡比較復雜,可以在中間增加一個或多個關鍵幀。②各變形關鍵點最好從圖形的左上角開始沿逆時針方向排列。③變形關鍵點不一定越多越好,關鍵是放置的位置合適。具體的放置位置可以通過不斷地調整并觀察其效果來決定。課堂練習學習完,使用關鍵點來制作動畫,接下來請同學們試試看用相同的方法將云朵的圖片變成云朵文字,并和同學討論一下你是怎么制作的。新知講解練習與思考(1)利用補間形狀制作一個進度條動畫。(2)制作一個看圖識字動畫,如將一個籃球圖片轉換成“籃球”文字。新知講解我們一起觀看視頻學習一下“進度條”的制作。新知講解閱讀材料位圖與矢量圖1.位圖位圖是以點(或稱像素)的方式來記錄圖像的,因此位圖圖像是由許許多多個小點組成的。每個點都被分配一個特定位置和顏色值。在處理位圖圖像時,實際上是在編輯每一個點。新知講解位圖的優點是色彩顯示自然、柔和、逼真。其缺點是圖像在放大或縮小的轉換過程中會產生失真,出現鋸齒邊緣,且隨著圖像精度提高或尺寸增大,所占用的磁盤空間也急劇增大。位圖一般用來描述輪廓非常復雜、色彩很豐富的對象。新知講解2.矢量圖矢量圖是抽象的位圖,它反映了位圖上的關鍵特征,如點、線、面等。矢量圖不直接描述圖像的每一個點,而是描述產生這些點的過程和方法,即用矢量來表示圖形。可以將矢量圖形縮放到任意大小和以任意分辨率在輸出設備上打印出來,都不會影響其清晰度。因此,矢量圖是文字(尤其是小字)和線條圖形(如徽標)的最佳選擇。新知講解矢量圖的優點是信息存儲量小,移動、縮放或更改顏色不會降低圖形的品質。其缺點是運算比較復雜,而且所制作出的圖形色彩比較單調,圖形看上去比較生硬,不夠柔和、逼真。矢量圖一般只能描述輪廓不是非常復雜、色彩不是很豐富的對象。課堂總結.1.掌握了制作“倒計時水晶球”的方法和步驟;2.認識了不同補間幀的類別;3.位圖和矢量圖的辨別與學習。板書設計“倒計時水晶球”的制作不同補間幀的學習關鍵點的使用作業布置請同學們使用我們本節課學習內容——補間形狀動畫,來制作一個小動畫,下節課和同學分享你制作的靈感和思路。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信息技術《動畫角色變身》教學設計課題 《動畫角色變身》 單元 二單元 學科 信息技術 年級 八年級教材分析 《動畫角色變身》這主題活動來自學生對“倒計時水晶球”制作的方法和步驟的掌握,了解了不同種類的“補間幀”,不同的含義。學會只有這些補間幀制作動畫。這對于增加學生知識有很大幫助,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學習目標 1.信息意識:建立將學習其他軟件的方法應用到學習制作“倒計時水晶球”中的意識;2.計算思維:培養使用動畫程序制作更多創新作品的思維方式;3.數字化學習與創新:有效地管理學習過程與學習資源,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從而完成學習任務,形成創新作品的能力。4.信息社會責任:應以一種有利于信息社會的方式使用信息技術,開展生產、生活、學習等信息活動。重點 掌握制作“倒計時水晶球”的方法和步驟難點 學會使用不同的補間幀制作動畫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1.導入:師:制作動畫的時候我們總說矢量圖,那同學們知道什么是矢量圖嗎?計算機合成圖像也稱為矢量圖形。矢量圖,也稱為面向對象的圖像或繪圖圖像,在數學上定義為一系列由點連接的線。矢量件中的圖形元素稱為對象。每個對象都是個自成一體的實體,它具有顏色、形狀、輪廓、大小和屏幕位置等屬性。 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由問題引出今天的學習內容講授新課 動畫角色的變身是利用了變形動畫的動畫形式,這種動畫將一種對象逐漸變化為另一種對象。在Animate軟件中,可以將圖形、分離的文字和由位圖轉換的矢量圖進行變形,但不能將實例和群組等對象進行變形。學習任務制作一個倒計時水晶球動畫,如圖所示(要求:動畫時長9秒)。(樣例為配套教學資源中的“第2章\樣例”中的“倒計時水晶球.swf”)其中,球體逐漸變色,數字逐漸演化倒計時。任務分析1.動畫角色分析觀察右圖可以發現,該動畫有3個動畫角色。分析它們,可以發現它們各具特點,如下表所示。表格如下:因此,本任務需要設計3個元件,分別是倒計時數字、水晶球和架子,因其各自狀態不同,前兩個元件的類型為影片剪輯,而最后一個元件的類型為圖形。2.角色動作設計對于“倒計時數字”而言,需要設計兩種動作,一種是每個數字停留一定時間,如0.5秒;另一種是由一個數字向另一個數字的逐漸變形,可以讓變形過程持續0.5秒。由于每個數字在停留的一定時間內沒有任何變化,所以可以用插入普通幀的方式延長該關鍵幀的內容。而數字5變化到數字4,是一個逐漸變形的結果,如右圖所示。因此,用逐頓動畫和補間動畫來實現并不方便,這需要借助另外一種動畫形式——變形動畫。對于“水晶球”而言,并沒有發生外形上的改變,只是顏色上有變換,如下圖所示。為了充分展示顏色的變換過程,應該考慮播放時間的設計,如從一種顏色變換到另一種顏色可以考慮播放時間設置成1秒,其中包含停留的0.5秒時間。操作指南1.新建文件并保存①新建文件。②執行“文件”→“保存”命令,以“倒計時”為名保存該動畫文件。2.設計倒計時數字元件(1)新建元件。執行“插入”→“新建元件”命令,以“數字”為元件名,元件類型設為“影片剪輯”。(2)設置數字5的停留時間。①修改圖層名為“數字”。②單擊第1幀,利用工具面板的“文本工具”在舞臺上輸入數字5。③右擊第12幀,在快捷菜單中執行“插入關鍵幀”命令。(3)創建數字5到數字4的變形動畫①設置變形的起始關鍵幀。右擊第13幀,在快捷菜單中執行“插入關鍵幀”命令。②設置變形的終止關鍵幀。右擊第24幀,在快捷菜單中執行“插入空白關鍵幀”命令,然后利用“文本工具”在舞臺上書寫數字4。③分離起、止關鍵幀的對象。選擇第13幀,右擊數字,在快捷菜單中執行“分離”命令,如圖所示。④創建變形動畫右擊第13幀和第24幀之間的位置,在快捷菜單中執行“創建補間形狀”命令,如圖所示。(4)創建其他數字之間的變形動畫。方法與(3)類似,只是起、止關鍵幀的內容和幀數不同。(5)退出元件編輯環境。同樣方法分離第24幀的數字4。3.設計水晶球元件(1)新建元件。①執行“插人”→“新建元件”命令,以“水晶球”為元件名,元件類型設為“影片剪輯”。②修改圖層名為“水晶球”。(2)繪制水晶球。①選擇工具面板中的“橢圓工具”。②在屬性面板中,設置筆觸顏色為無,填充顏色為綠色漸變色,如圖所示。③在舞臺繪制水晶球。(提示:按住Shift鍵,可以繪制正圓形)(3)創建水晶球的變形動畫水晶球的動畫與數字的動畫關鍵幀位置相同,只是內容不同。因此,制作方法與數字變換相似。制作完成后,退出元件編輯環境。4.導入架子圖片①執行“文件”→“導入”→“導入到庫”命令。②在“導入到庫”對話框中,選擇需要導入的圖片文件,如“架子jpg”(圖片素材在配套教學資源中的“第2章\素材”中),單擊“打開”按鈕,導入架子圖片。5.場景調用各元件①調用“水晶球”。將場景中圖層名改為“水晶球”,拖動“庫”中的“水晶球”元件到舞臺中,并適當調整大小和位置。可通過執行“窗口”,“庫”命令,調出“庫”面板。②調用“數字”。新建圖層,取名為“倒計時數字”,拖動“庫”中“數字”元件到舞臺中,并適當調整大小和位置。③調用“架子”。新建圖層,取名為“架子”,拖動“庫”中“架子”元件到舞臺中,并適當調整大小和位宣。6.調整圖層層次根據情況調整圖層層次,可通過拖動圖層上下移來實現。7.測試影片,保存動畫,導出影片按已掌握的方法完成影片的測試并保存動畫文件,然后導出影片。最后我們一起觀看視頻,學習一下漸變的倒計時是怎么制作的吧!任務小結補間形狀動畫概念及其創建步驟。(1)補間形狀動畫概念。一個圖形對象經過形狀、顏色、位置大小等變化,轉變為另一個圖形對象的動畫。(2)創建步驟。①在起始關鍵幀繪制一個圖形,或插入一個經過分離的元件。②在終止關鍵幀繪制一個圖形,或插入一個經過分離的元件。③創建補間形狀動畫。知識鏈接1.補間不同幀的含義補間動畫是計算機利用關鍵幀,通過計算自動生成的過渡幀動畫。它大大提高了制作動畫的效率。在Animate軟件中,補間動畫包括傳統補間、補間動畫和補間形狀。在進行不同的補間動畫設置時,補間幀顯示如下表所示。拓展延伸補間幀的類別:1、動作補間:物體由一個狀態到另一個狀態。如位置變化、色彩變化、透明度變化、傾斜角度變化,其實現的要求應用對象是一個整體,如元件等。2、形狀補間:物體由一個物體變化到另一個物體。利用形狀補間可以實現對象的形態變化的動畫效果,如圓漸變到正方形,紅色漸變成藍色,其實現的要求應用對象是打散狀態。2.形狀提示 為了使補間形狀的中間過程中各個畫面變化比較流暢或達到預期效果,可以使用形狀提示來控制復雜或特殊的變形過程。 形狀提示就是在變形的初始圖形與結束圖形上分別指定一些變形關鍵點,并使這些點在起始幀和結束幀中一一對應,這樣Animate軟件就會根據這些點的對應關系來計算變形的過程。操作方法與注意事項如下:(1)單擊時間軸上補間形狀的起始關鍵幀,執行“修改”,“形狀”→“添加形狀提示”命令(Ctrl+shift+H),即可在起始幀的文字或圖形上加入一個關鍵點標記 。(2)如果沒有顯示關鍵點標記,可執行“視圖”→“顯示圖形提示”命令。(3)重復(1)的操作就可以加入其他標記點。(4)用鼠標拖動這些標記,分別放置在起始關鍵幀圖形(或分離的文字或圖像)的不同位置處。(5)單擊終止關鍵幀,這時就會看到終止關鍵幀的圖形上也有關鍵點標記,用鼠標拖動這些標記分別放置在終止關鍵幀圖形的相應位置處。(6)起始關鍵幀的變形關鍵點用黃色圓圈表示,終止關鍵幀的用綠色圓圈表示。如圖所示,如果關鍵點的位置不在曲線上,將顯示紅色圓圈。接下來,我們一起觀看視頻學習一下,補間形狀動畫以及關鍵點制作的操作。(7)為了獲得更好的變形效果,在調整關鍵點標記時,一般應遵從以下原則:①如果過渡比較復雜,可以在中間增加一個或多個關鍵幀。②各變形關鍵點最好從圖形的左上角開始沿逆時針方向排列。③變形關鍵點不一定越多越好,關鍵是放置的位置合適。具體的放置位置可以通過不斷地調整并觀察其效果來決定。練習與思考(1)利用補間形狀制作一個進度條動畫。(2)制作一個看圖識字動畫,如將一個籃球圖片轉換成“籃球”文字。我們一起觀看視頻學習一下“進度條”的制作。閱讀材料位圖與矢量圖1.位圖位圖是以點(或稱像素)的方式來記錄圖像的,因此位圖圖像是由許許多多個小點組成的。每個點都被分配一個特定位置和顏色值。在處理位圖圖像時,實際上是在編輯每一個點。位圖的優點是色彩顯示自然、柔和、逼真。其缺點是圖像在放大或縮小的轉換過程中會產生失真,出現鋸齒邊緣,且隨著圖像精度提高或尺寸增大,所占用的磁盤空間也急劇增大。位圖一般用來描述輪廓非常復雜、色彩很豐富的對象。2.矢量圖 矢量圖是抽象的位圖,它反映了位圖上的關鍵特征,如點、線、面等。矢量圖不直接描述圖像的每一個點,而是描述產生這些點的過程和方法,即用矢量來表示圖形。 可以將矢量圖形縮放到任意大小和以任意分辨率在輸出設備上打印出來,都不會影響其清晰度。因此,矢量圖是文字(尤其是小字)和線條圖形(如徽標)的最佳選擇。矢量圖的優點是信息存儲量小,移動、縮放或更改顏色不會降低圖形的品質。其缺點是運算比較復雜,而且所制作出的圖形色彩比較單調,圖形看上去比較生硬,不夠柔和、逼真。 矢量圖一般只能描述輪廓不是非常復雜、色彩不是很豐富的對象。作業布置請同學們使用我們本節課學習內容——補間形狀動畫,來制作一個小動畫,下節課和同學分享你制作的靈感和思路。 學生了解動畫變身的原理學生觀看表格,學會分析動畫角色學生掌握制作“倒計時水晶球”動畫大致的方法和步驟學生掌握制作倒計時的詳細步驟和方法制作好大部分的動畫,最后的保存以及檢測都是我們上節課所學的內容學生掌握“任務小結”的內容學生掌握不同補間幀類型及其作用學生掌握制作標記關鍵點的方法和步驟學生觀看視頻學生完成練習,并觀看視頻學生學會區分位圖和矢量圖學生完成課后作業 對本節課學習內容有一個初步了解先分析問題再解決問題讓學生對接下來的學習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增加學生知識也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鞏固學生上節課所學的內容增加學生知識技能拓展延伸學生知識關鍵點標記是為了讓制作的動畫更流暢的方法通過觀看視頻學習補間動畫的制作解答學習練習的問題增加學生知識技能鞏固所學知識課堂練習 學習完,使用關鍵點來制作動畫,接下來請同學們試試看用相同的方法將云朵的圖片變成云朵文字,并和同學討論一下你是怎么制作的。 學生完成課堂練習 鞏固所學知識課堂小結 學生總結概括 總結概括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板書 “倒計時水晶球”的制作不同補間幀的學習關鍵點的使用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四、《動畫角色變身》教案.doc 四、《動畫角色變身》課件.pptx 漸變倒計時.mp4 補間形狀動畫制作.mp4 進度條制作.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