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第3章 運動和力第1節 機械運動學習目標1.知道機械運動的含義。2.知道什么叫參照物,能根據物體的運動判斷參照物,以及根據所選的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3.能夠根據物體運動路線的形狀和運動快慢是否變化對機械運動進行分類,了解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4.能說出速度的意義,掌握不同速度單位之間的換算,并能用速度公式及其變形公式解決物體機械運動的有關問題。知識點1 機械運動概念 舉例物體的空間位置不斷發生著改變的運動叫做機械運動 (1)跳馬運動員在跳馬過程中,空間位置不斷發生著改變;(2)我們跑步時,空間位置也在不斷改變注意 物體并非只做機械運動,還有其他非機械運動,如生命運動、化學運動等。典例1 機械運動是自然界最簡單的一種運動形式。下列四個選項中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A.&1& 蜥蜴爬行 B.&2& 鮮花怒放C.&3& 駿馬奔騰 D.&4& 樹葉飄落B[解析] 蜥蜴爬行、駿馬奔騰、樹葉飄落三種現象中,研究對象蜥蜴、駿馬、樹葉的位置均發生了變化,均屬于機械運動;鮮花怒放是植物的一種生長現象,不屬于機械運動,故B選項符合題意。知識點2 參照物 重難點1.參照物(1)概念:人們判斷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總是先選取某一物體作為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2)物體運動狀態的判斷①相對于參照物,如果物體的位置發生了變化,就認為它是運動的;②相對于參照物,如果物體的位置不變,就認為它是靜止的。2.選擇參照物的原則原則 說明排己性 參照物不能選擇研究對象本身,因為若以研究對象本身為參照物,則它永遠是靜止的假定性 參照物一旦選定,就意味著假定該參照物是靜止的任意性 參照物的選擇是任意的,既可以選擇靜止的物體,也可以選擇運動的物體方便性 通常情況下,為了研究方便,一般選取地面或相對于地面靜止的物體作為參照物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同一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同一物體,相對于不同的參照物,它的運動情況可能不同。被研究的物體相對于一個物體是靜止的,相對于另一個物體可能是運動的,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因此,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時,首先要確定一個參照物。對現實中的所有物體來說,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典例2 [臺州期中] 如果以地面為參照物,靜止的物體是( )A.&5& 飛奔的獵豹 B.&6& 放在桌面上的書C.&7& 慢慢爬行的蝸牛 D.&8& 站在上升扶梯上的人B[解析] 選項B中,放在桌面上的書,相對于地面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故選B。知識點3 機械運動的分類典例3 [杭州西湖區期末] 下列一定屬于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A.鐘表指針勻速轉動B.某段時間內火車在平直的軌道上做快慢不變的運動C.百米賽跑運動員在整個比賽過程中的運動D.早上走路去學校時學生的運動B[解析]選項 運動路線是否為直線 運動快慢是否發生變化 是否屬于勻速直線運動A 否 否 否B 是 否 是C 是 是 否D 不一定 不一定 不一定知識點4 速度 重點1.教材第91頁活動: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方法 運動快慢的比較相同時間比較通過的路程 比較兩輛小車A和B相同時間內通過路程的多少:相同時間內,通過路程多的物體運動較快,反之運動較慢通過相同路程比較所用時間 比較兩輛小車A和B通過相同路程所用時間的長短:通過相同的路程,所用時間短的物體運動較快,反之運動較慢比較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比較兩輛小車A和B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路程:單位時間內,通過路程多的物體運動較快,反之運動較慢2.速度(1)意義: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物體運動得越快,則速度越大;物體運動得越慢,則速度越小。(2)定義: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叫做速度。 (4)單位: 3.常見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特別提醒(1)公式中,速度、路程、時間三個量必須對應于同一個物體,且單位必須統一。(2)如果問題比較復雜,可以畫示意圖,明確運動過程以及量與量之間的關系。(3)先進行字母運算,再代入數值進行計算。 (1)喇叭聲從發出到傳回駕駛員耳中,通過的路程。 (2)汽車從鳴笛到聽到回聲這段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3)汽車的行駛速度。 題型1 參照物的選擇與物體運動狀態的關系 典例5 [麗水期中]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是由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貨運飛船。貨運飛船可以通過交會對接向空間飛行器補給貨物,從而延長飛行器的在軌飛行壽命。2017年4月,“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成功對接進行推進劑補加實驗。如圖所示是“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左半部分)與“天宮二號”(右半部分)組合體在軌道上運行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A.以地面為參照物,“天舟一號”是靜止的B.以地面為參照物,“天宮二號”是靜止的C.以“天宮二號”為參照物,“天舟一號”是靜止的D.以“天宮二號”為參照物,“天舟一號”是運動的[解析]方法點撥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的方法一定 確定被研究的物體二選 選定參照物三分析 分析被研究的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是否發生變化四判斷 相對于所選的參照物,若物體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若物體的位置發生變化,則物體是運動的 典例6 古詩詞是我國的文化瑰寶,很多詩句里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如“不疑行船動,唯看遠樹來”中,“遠樹來”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A.行船 B.遠樹 C.河岸 D.山峰A[解析] 以行船為參照物,遠處的樹相對于行船的位置不斷發生變化,樹是運動的,故A正確;參照物的選擇具有排己性,故B錯誤;以河岸、山峰為參照物,樹的位置不變,故C、D均錯誤。方法點撥判斷參照物的方法一定 明確研究對象及其運動狀態二找 分析研究對象相對于哪個物體位置發生了變化,相對于哪個物體位置沒有發生變化三斷 根據題意判斷并確定參照物 典例7 [2022·杭州模擬] 觀察圖中的煙和小旗,關于甲、乙兩車相對于房子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A.甲車一定向右運動,乙車一定向左運動B.甲車可能靜止,乙車可能向右運動C.甲、乙兩車一定向右運動D.甲車可能向左運動,乙車一定向左運動[解析] 由圖可以判斷出風的方向,即房子的煙向左飄,所以風向左吹。甲車上的小旗向左飄,所以甲車運動狀態有三種可能——向右運動;靜止;向左運動,且速度小于風速。乙車上的小旗向右飄,所以乙車只能向左運動,且速度要大于風的速度。圖解 典例8 [嘉興校級期中] 下列圖像中,能正確反映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A.&11& B.&12& C.&13& D.&14&B[解析] 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它的路程和時間的比值(速度)是一定的,路程和時間成正比,故A、C錯誤;速度不隨時間變化,速度-時間圖像是一條平行于橫軸的直線,故D錯誤,B正確。方法點撥分清橫、縱坐標所代表的物理量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有兩類圖像:圖甲表示路程-時間圖像,圖乙表示速度-時間圖像。 題型3 速度的判斷及應用 A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 比賽時,觀眾根據運動員的前后位置(即路程)比較運動的快慢,裁判根據運動員到達終點(即相同路程)所用的時間比較運動的快慢,故①③說法正確;科學上一般根據單位時間內(即相同時間)通過的路程比較運動的快慢,故②說法正確。圖解 典例10 下列估測值中比較接近實際的是( ) A方法點撥將速度單位換算成常用單位,并結合實際生活中的情況估算一下,即可順利解答。 A.速度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B.通過的路程越大,速度一定越大C.運動所用的時間越長,速度一定越小D.速度與運動路程無關,與運動時間也無關D[解析] 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保持不變,是一個定值,它的數值大小等于路程與運動時間的比值,但與路程及時間均無關,故選項A、B、C錯誤,選項D正確。 題型4 速度公式的應用 方法點撥畫圖法分析車過隧道(橋)問題如圖所示,利用畫圖法來分析運動過程。正確表示出車通過隧道(橋)時經過的路程與車自身的長度的關系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 (1)若汽艇靜止在水面上,則他離山崖有多遠? 甲乙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