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6課《無聲的較量:冷戰》學案1. 課程標準:通過了解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德國分裂、“北約”與“華約”的建立,認識美蘇“冷戰”對峙局面的形成。2. 課程板書主題探究一:盟友為何成敵人?美國 蘇聯意識形態國家戰略軍事實力其他歐洲狀況主題探究二:盟友怎樣成敵人?1.馬歇爾計劃(1)時間: 年,美國國務卿馬歇爾提出“ ”,企圖通過援助西歐恢復經濟,穩定資本主義制度。(2)實質: 共產主義,干涉別國 ,稱霸世界。2.德國分裂(1)時間: 年9月,在 占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又稱“ ”或“西德”。 月,在 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又稱“ ”或“東德”。(2)實質:美、英、法、蘇等國將自己的 在德國人民頭上的 。(3)影響:中東西德人民的 分離。3.“北約”與“華約”(1)時間: 年,美、英、法等12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 》。 年,蘇聯同7個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締結了《 》。(2)影響: 格局 形成。主題探究三:盟友成敵人之后?第一小組:從國家的角度,評價冷戰帶來的影響。太空第一人加加林 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 西歐的GDP增長率回答:第二小組:從個人的角度,評價冷戰帶來的影響。材料二: 冷戰使美國付出了8萬億美元的國防支出,奪去了近10萬美國青年男女的生命……發展中世界到處發生血腥的沖突,在這里美國人和俄國人——更多情況下是他們各自的代理人——相互殘殺,在朝鮮、越南、中東、中美洲和阿富汗以及其他地方的戰場上共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喪命。 ——沃爾特《美國、俄國和冷戰》 德國電影《氣球》回答:課后思考:隨著蘇聯的解體,美蘇冷戰也落下帷幕。但冷戰真的結束了嗎?2018年12月,加拿大應美國要求非法逮捕了華為CFO孟晚舟女士,此后被以莫須有的名義拘押將近三年時間,通過中國政府不懈努力,孟晚舟女士終于在2021年9月回到祖國。冷戰思維依舊存在,在當代的國際環境下,人類如何擺脫修昔底德陷阱?中國是怎么做的?我們又該怎么做?請同學們寫一些自己的思考。回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