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3.2.1 中心對稱學習目標1.通過旋轉作圖認識兩個圖形關于某一點對稱(或中心對 稱)的本質;就是一個圖形繞一點旋轉180°而成.2.通過作圖探索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的性質;會利用中心對稱的性質作出某一圖形成中心對稱的圖形;會確定對稱中心 的位置.3.經歷對日常生活中與中心對稱有關的圖形進行觀察、分析、欣賞、動手操作、畫圖等過程,感受生活中的對稱美.重點:中心對稱的性質及應用.難點:確定對稱中心的位置.學習過程一、創設問題情境問題:作出如圖的兩個圖形繞點O旋轉180°的圖案,并回答下列的問題:1.以O為旋轉中心,旋轉180°后兩個圖形是否重合?2.各對稱點繞O旋轉180°后,這三點是否在一條直線上?二、自主學習自學教材64--65頁內容并思考:1.把一個圖形繞著某一點旋轉 180° ,如果它能夠與另一個圖形 重合 ,那么就說這 兩個 圖形關于這個點對稱或中心對稱,這個點叫做 對稱中心 ,這兩個圖形在旋轉后能 重合 的 對應 點叫做關于對稱中心的對稱點.2.如圖1,△AOB與△COD關于O點對稱,則點A與點 C 是關于點O的對稱點,點B與點 D 是關于點O的對稱點,點 O 是對稱中心.△AOB與△COD關于O點對稱,則∠AOC=∠BOD= 180° ,又OA=OC,OB=OD,所以O點是線段AC、BD的 中點 .3.要畫點A關于對稱中心O的對應點,可連接AO并延長,在延長線上截取OA'= OA ,則點A'即為點A關于點O的對稱點.作一個圖形關于某點的中心對稱圖形,只需作出 關鍵點 的對稱點,再依次連接即可.三、揭示問題規律1.把一個圖形繞著某一個點旋轉180°,如果它能夠與另一個圖形重合,那么就說這兩個圖形關于這個點對稱或中心對稱,這個點叫做對稱中心.2.中心對稱的性質: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對稱點所連線段都經過對稱中心,而且被 平分.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圖形.四、嘗試應用【例1 】下圖中△A′B′C′與△ABC關于點O成中心對稱,你能從圖中找到哪些等量關系 析:(1) OA=OA′、OB=OB′、 OC=OC′(2)△ABC≌△A′B′C′【例2 】畫出四邊形ABCD關于點O成中心對稱的圖形,并用適當文字簡述畫法.析:利用中心對稱的性質作出中心對稱的圖形。五、自主總結1.本節知識要點歸納回顧;2.中心對稱的性質及其應用;3.中心對稱和軸對稱的區別和聯系;4.相互交流本節課的學習體會和收獲,談談學習中有哪些困惑.達標測試一、選擇題1.你玩過撲克牌嗎?你仔細觀察過每張撲克牌的圖案嗎?下列撲克牌的圖案中,是中心對稱的一組是( )A.紅挑6與紅挑4 B.方塊6與方塊4C.梅花6與梅花4 D.黑挑6與黑挑42.如圖,所示的是一個以點A為對稱中心的中心對稱圖形,若∠C=90°,∠B=30°,AC=1,則BB'的長為( )A.2 B.4 C.4 D.83.如圖,邊長為2的正方形ABCD的對角線相交于點O,過點O的直線分別交邊AD、BC與E、F兩點,則陰影部分的面積是( )A.1 B.2 C.3 D.42題圖 3題圖 4題圖4.如圖,已知菱形ABCD與菱形EFGH關于直線BD上某個點成中心對稱,則點B的對稱點是( )A.點E B.點F C.點G D.點H5.如圖,已知△ABC與△A'B'C'關于點O成中心對稱圖形,則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ABC=∠A'B'C' B.∠BOC=∠B'A'C' C.AB=A'B' D.OA=OA'二、填空題6.如圖,P為平行四邊形ABCD的對稱中心,以P為圓心作圓,過P的任意直線與圓相交于點M、N.則線段BM、DN的大小關系是_______.6題圖 7題圖7.如圖,四邊形ABCD是菱形,O是兩條對角線的交點,過O點的三條直線將菱形分成陰影和空白部分.當菱形的兩條對角線的長分別為6和8時,則陰影部分的面積為________.8.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若△ABC與△A1B1C1關于點E成中心對稱,則對稱中心E的坐標是 .三、解答題9.如圖,在邊長為1個單位長度的小正方形組成的方格中,點A、B、C都是格點.(1)將△ABC繞點O按逆時針方向旋轉180°得到△A1B1C1,請畫出△A1B1C1;(2)依次連結BC1、B1C,猜想四邊形BC1B1C是什么特殊四邊形?并說明理由.23.2.1 中心對稱1.B2.B解析:在直角△ABC中,∠B=30°,AC=1,∴AB=2AC=2,∴BB'=2AB=4.故選B.3.A 解析:∵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EDB=∠OBF,DO=BO,在△EDO和△FBO中,∠EDO=∠FBO,DO=BO,∠FOB=∠EOD,∴△DEO≌△BFO(ASA),∴S△DEO=S△BFO,陰影面積=三角形BOC面積=×2×2=1.4.D 解析:由于四邊形ABCD與四邊形EFGH都是菱形,且關于直線BD上某個點成中心對稱,根據中心對稱的定義可知,點B的對稱點是H.5.B 解析:因為△ABC與△A'B'C'關于點O成中心對稱圖形,所以可得∠ABC=∠A'B'C',AB=A'B',OA=OA'.6.BM=DN 解析:連接BD,因為P為平行四邊形ABCD的對稱中心,則P是平行四邊形兩對角線的交點,即BD必過點P,且BP=DP,∵以P為圓心作圓,∴P又是圓的對稱中心,∵過P的任意直線與圓相交于點M、N,∴PN=PM,∵∠DPN=∠BPM,∴△PDN≌△PBM(SAS),∴BM=DN.7.12 解析:∵菱形的兩條對角線的長分別為6和8,∴菱形的面積=×6×8=24,∵O是菱形兩條對角線的交點,∴陰影部分的面積=×24=12.8.(3,-1)解析:連接AA1、CC1,則交點就是對稱中心E點.觀察圖形知,E(3,-1).9. 解:(1)如圖所示,△A1B1C1為所求作的三角形:;(2)四邊形BC1B1C是平行四邊形,連結BB1,CC1,∵點B與B1,點C與C1分別關于點O成中心對稱,∴OB=OB1,OC=OC1,∴四邊形BC1B1C是平行四邊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