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經濟曲線試題具有直觀性強、信息量大、新穎靈活等特點,因而受到命題人的青睞,近年來在高考中頻頻亮相。它常以曲線圖象為載體,把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函數知識應用到政治學科中,加強了不同學科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解題技巧】曲線試題關鍵在確定數量關系,借助輔助線分析判斷。第一,明確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即正相關還是反相關,有的曲線在臨界點前成正向變化,在臨界點后成反向變化,抑或相反。第二,確定不同數量關系對應的圖象,注意曲線的變化規律。要讀懂曲線,仔細觀察隨著橫軸(自變量)的變化,縱軸(因變量)的變化。但需求曲線與供給曲線除外,這些曲線的縱坐標是自變量,橫坐標是因變量。一般正相關圖象曲線走向向上,反相關圖象曲線走向向下。第三,數形對照,看其是否一致。把題干中的數量關系與曲線對照,直接排除不一致的誤項,再對剩余選項進行分析,確定正確選項。第四,非價格因素引起曲線平移,左平移和右平移,如果曲線發生平移,可添加輔助線,分析引起平移的因素,借助輔助線比較判斷地,判斷需求變化。經濟曲線盡管形式新穎、靈活,但其考查的基本觀點卻有著深刻的理論淵源。基本理論知識是解讀經濟學曲線的基本支撐元素,基礎知識愈深厚,對信息的感受愈敏銳,對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斷事物則愈準確,所以,要特別重視對理論知識和觀點的理解和把握。同時,經濟學曲線試題的另一個特點是對教材中的基礎知識進行“變通”、“整合”、“創新”,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加強對基礎知識的拓展、延伸,在“舊知”的基礎上形成“新知”。【經典賞析】例1.(2010高考廣東卷)圖5、6中商品甲、乙是兩種互不關聯的商品。當兩商品的價格P均從P1同幅下降到P2時,對于需求量Q的變化,若有如下判斷:①兩商品的需求量與價格同向變動 ②兩商品的需求量與價格反向變動③兩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檔耐用品 ④兩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其中正確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例2.(2008年高考山東卷)政府給農民一定的家電購置補貼,會影響農民對家電的市場需求量。下列曲線圖(橫軸為需求量,縱軸為價格,d1為補貼前市場需求曲線,d2為補貼后市場需求曲線)能正確反映這一信息的是例3.(2012年高考安徽卷)圖1 反映的是在商品價格和其它因素不變時,收入(M)變化引起A商品需求量(X)變化的曲線。下列判斷正確的有 ①隨著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相應增加 ②隨著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相應減少③隨著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遞增④隨著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遞減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例4.(2012高考山東卷)下列曲線圖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線(D)和供給曲線(S)相交于E點。若生產該商品的企業普遍提高勞動生產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會引起E點向E’點方向移動。正確反映這一變化的曲線圖是例5.(2010年高考山東卷)甲商品價格(P甲)與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間存在如圖所示關系。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價格的影響②甲商品價格上升會使乙商品價格下降③甲商品價值量降低時,人們對乙商品的需求增加④人們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兩種商品都可以滿足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例6.(2011年高考安徽卷)圖中的曲線反映的是某種商品在一定時期內的價格走勢。同期,該種商品的價格變動引起其需求量發生反向變化。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種商品的互補商品需求量會有所增加②該種商品的互補商品需求量會有所減少③該種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會有所減少④該種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會有所增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例7 (2013年高考江蘇單科)一般來說,一國糧食產量大幅度增加,將會導致糧食價格和需求量的變動。圖中可以較為準確反映這種變動的是( )例8 (2013年高考全國新課標Ⅰ)2012年,某縣農民種植的土豆產量增大,但市場沒有相應的擴充,農民不得不低價銷售,收入不增反降。圖的①②③④中,能夠反映這種“豐產不豐收”經濟現象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例9 (2013年高考新課標全國II)支持價格是指一國為了支持農業的發展而對糧食等農產品所規定的最低收購價格。我國某農產品的需求曲線(D)和供給曲線(S)如圖4所示。該產品的支持價格和供給數量分別為( )A.P0,Q0 B.P1,Q2 C.P1,Q4 D.P2,Q1例10 (2013年高考廣東)假設甲國化妝品市場高檔品牌被進口品牌壟斷,為保護國內產業發展,甲國對進口化妝品提高關稅,致其價格飆升;受此影響,消費者轉向國產中低檔品牌,使進口高檔品牌的需求曲線(D1)和國產中低檔品牌的需求曲線(D2)發生變動。不考慮其他因素,能正確反映這一變化的圖形是( ) ??例11.(2011年高考江蘇卷)圖2表示效率與收入差距的關系,橫軸x代表收入差距,縱軸 y代表效率,原點O表示決定的平均主義和絕對的低效率。曲線表示效率隨著收入差距的擴大而變化的情況。該圖表明在x1之前,效率與收入差距成反方向變化②收入差距擴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會降低③收入差距擴大具有激勵作用,效率將會提高④將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內有助于保持較高的效率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例12.(2010年高考重慶卷)經濟學家拉弗用圖7揭示了稅率與稅收之間的關系。由圖7可知A.稅率越高,稅收收入就越高B.政府若要增加稅收,需要確定合理的稅率C.R2是政府調節經濟的最佳稅率選擇 D.從鼓勵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看,稅率R3優于R1例13.(2010高考福建卷)假定其他條件不變,在一般情況下,下列選項中與圖10曲線反映的變動關系相一致的是A.X軸為稅率 Y軸為財政收入B.X軸為居民收入 Y軸為商品房價格C.X軸為商品價格總額 Y軸為流通中所需貨幣量D.X軸由經濟增長率 Y軸為失業率例14.(2008年高考上海卷)投資者在配置資產組合時需要對風險與收益進行權衡取舍。從圖中可以看出注:曲線上圓點為投資者投資總額中購買股票所占百分比。A.不投資股票,風險和收益均為零 B.投資股票越少,風險越小收益越大C.投資股票越多,風險和收益就越大 D.恰當的資產組合,風險最小收益最大(2014四川卷)2014年第一季度人民幣對美元貶值2.64%,改變了了人民幣近九年來單邊升值的狀況。市場對人民幣的升值預期較強。在此背景下,假設其他條件不變,下列圖示中,能反映以進口大豆為原料的國內企業對進口大豆需求變動的是 (2014安徽卷)受消費者綠色消費觀和政府開征資源稅的影響,高能耗產品的需求曲線(D)和供給曲線(S)一般會發生變動。不考慮其他因素,圖2中能正確反映這種變動的圖形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14福建卷)M商品的價格與需求量之間的關系如圖11所示。在一般情況下,下列哪種情形可能導致曲線S1向S2平移①M商品是汽車,汽油價格上漲 ②M商品是大米,面粉價格下降③M商品是商品房,房貸利率下調 ④M商品的供給量不變,M商品供不應求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模擬演練】題組一1.汽車需求量(Q)隨著汽車價格(P)、汽車購置稅(T)、汽油價格(E)、居民收入(I)的變動而變動。下列曲線圖中正確反映其變動關系的是( )2. 下圖是商品甲由價格P1上升到P2的變化信息,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商品甲的價值量減少,價格下降 B.由商品甲的供求關系變化決定的C.商品甲的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 D.商品甲的互補品的需求量增加3.“微笑曲線”表明:在產品的國際分工鏈條中,從研究開發、設計、零部件制造,到加工組裝、營銷等不同的環節,所獲得的利潤率不同。“微笑曲線”對企業的啟示是( )①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②積極發展勞務與技術貿易③提高加工組裝產品的出口價格 ④開拓市場搞好售后服務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右側庫茲涅茨曲線表明經濟發展與收入差距變化關系。中國近年經濟發展狀況處于AB區間,要加快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由AB區間轉向BC區間,必須( )①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做大財富蛋糕②完善基本經濟制度,保護公民合法財產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加強調節,力促公平④增加居民的財產性收入,減少財政支出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5.基尼根據洛倫茲曲線找出了判斷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標(如右圖)。設實際收入分配曲線(圖中弧線)與收入分配絕對平等曲線(圖中對角線)之間的面積A,實際收入分配與右下方的面積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這個數值被稱為基尼系數或洛倫茲系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如果A為零,基尼系數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②如果B為零,基尼系數為1,收入分配絕對不平等③目前我國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有利于擴大A的面積④目前我國提高勞動報酬的比重,有利于擴大B的面積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6.甲乙兩國在糧食和肉類上的生產可能性曲線分別如圖(甲國)(乙國)所示(甲國每人每年可以生產糧食800千克或肉類600千克,乙國每人每年可以生產糧食1000千克或肉類1200千克),如果甲乙兩國之間進行貿易,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有( )①甲國擁有生產肉類的比較優勢 ②乙國擁有生產糧食的比較優勢③甲國應主要生產糧食 ④乙國應主要生產肉類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7.消費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居民收入直接影響居民消費需求。在右圖中,合理表示居民收入與居民消費需求量的關系的是( )A.曲線A1 B.曲線A2 C.曲線A3 D.曲線A48.甲商品的價格(P)與數量(Q)之間存在如圖所示關系。假設甲商品曲線D3不變,當甲商品曲線從D1移到D2時,市場可能出現的情況有( )①甲商品供不應求,價格上漲 ②甲商品的替代產品供給增加③甲商品的互補商品需求減少 ④甲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減少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④ 9.下圖是用來描述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變化關系的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在我國,要促使上題圖中“拐點”出現,必須( )A.降低經濟發展速度,大力加強第一產業B.增加生產要素投入,提高經濟增長速度C.突出科學發展主題,貫穿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 D.既要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又要搞好宏觀調控10.菲利普曲線描述了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的交替關系,據圖所示,要降低通貨膨脹率,應該( )A.提高失業率 B.降低失業率 C.實現充分就業 D.增加貨幣供應量題組二1.國家發改委決定,自2014年10月18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300元和290元。此次調價后,全國有六成左右的地區及城市90號汽油價格回歸6元時代 。假定其他條件不變,下列能夠反映油價下調(P為汽車價格)對汽車需求量Q影響的是2.為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下發《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宣布從2014年9月1日起到2017年12月31日,購置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對于新能源汽車消費者和生產者而言,不考慮其他因素,下圖中能正確反映這種變動的是(D1、S1為變動前,D2、S2為變動后):3.浙江原有眾多的企業從事傳統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隨著“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產業向中西部轉移,用工荒困擾著許多工業企業。而“機器換人”則是化解用工貴、招工難的有效途徑,用工貴、招工難導致機器人市場火爆。下列圖中正確反映其變動關系的是( )。 4.2014年6月數據顯示,2010年至今,全國生豬相關價格變化的幅度超過200%,有些重點城市甚至超過300%。用p表示生豬的價格,Q表示生豬的供求量,以價格升高為起點,下圖中反映生豬價格與供給相互影響的傳導途徑的是A.④→②→③→① B.①→②→④→③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5.某市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進行1:1的配套補貼。在不考慮其他因素前提下,下列圖示,能正確反映這一變化的是(——補貼前的消費量?……補貼后的消費量,橫軸x為消費需求量,縱軸Y為價格)6.2014年以來,某地M農產品產量沒有變化,但價格卻不斷上漲,許多農民持物待售。下列選項中能正確反映農民“持物待售”現象的是7.近段時間“余額寶”的投資需求曲線如下圖所示由D1向D2移動(P為投資收益率,Q為投資需求數量)。下列可能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是①商業銀行同期存款利率穩步提高②央行宣布將完善對互聯網金融管理,并鼓勵其發展③政府拓寬投資渠道,實現理財產品多元化④經濟持續發展,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8.下圖中OP表示價格,OQ表示供給量和需求量,D是需求曲線,S是供給曲線。當市場上某商品價格處于P1時,該種商品的供求情況是A.該商品價格上漲,該商品的供給量增加B.該商品價格上漲,人們購物需求減少C.該商品價格上漲,供給量增加,出現供過于求狀況D.該商品價格上漲,供給量增加,出現供不應求狀況9.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戰略基點。讀圖,P為價格,Q為需求量,D1為變動前曲線,D2為變動后曲線。在其他條件不變情況下,下列措施有利于擴大內需,促進D1向D2移動的是 ①深化流通體制改革,降低網購流通成本②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煤炭企業成本提高③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實現社會保障全覆蓋④文化企業“營改增”試點,產品出口免征增值稅A.①②???????B.③④???? C.①③???? D.②④10.在現行政策框架下,對自由貿易試驗區內生產企業和生產性服務業企業進口所需的機器、設備等貨物予以免稅。下列各圖中正確反映該政策對試驗區內上述企業進口機器、設備影響的是?(注:圖中D1為該政策實施前需求量,D2為該政策實施后需求量,價格不含關稅)A.③???????? ??????B.②??????? ?????????C.①????????? ???????D.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