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經濟生活的計算題是最近幾年高考命題的一大亮點,而且呈現越來越復雜的趨勢。試題常常以現實生活中的具體素材為命題切入點,設置計算情景和條件,考查對經濟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解題不僅需要一定的數學基礎,還要求考生把握經濟生活中的相關知識及其內在聯系。在答題時,由于對概念的外延界定不準確,對概念之間的關系不清楚,對計算公式把握不準,不能按題目要求分步計算、轉換,而常常出錯。針對存在的問題,下面以經典試題為例加以簡析。(-)關于價值量的計算商品的價值量不是由各個商品生產者所耗費的個別勞動時間的,而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若其它因素不變,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例1 (2007年高考全國卷Ⅱ)假定生產一件甲商品的社會要勞動時間為2小時,價值為40元。如果生產者A生產該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為1小時,A在4小時內生產的使用價值總量、生產出的商品的交換價值總量和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分別是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例2 (2011 年高考上海卷)假設某企業2010年的生產條件屬于社會平均水平,生產每件甲產品的價格為28 元,2011年生產甲產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降低30%,在貨幣價值不變和通貨膨脹率為25%的不同情況下,甲產品 2011 年的價格分別是 ( )。A.40 元 32 元 B.40 元 50 元 C.30 元 50 元 D.45 元 32 元 例3 (2011 年高考全國新課標卷)2010 年某企業的生產條件處于全行業平均水平,其單位產品的價值量為 132 元,產量為10萬件。如果 2011 年該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提高 10%,而全行業的勞動生產率提高20%,其他條件不變,則該企業2011年生產的商品價值總量為 A. 1452 萬元 B. 1320 萬元 C. 1210 萬元 D. 1100 萬例4 (2008年高考全國卷Ⅰ)假設2007年某國一單位M商品,其價值用該國貨幣表示為15元。如果2008年生產M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50%,且該國的貨幣價值下降(貶值)2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2008年一單位M商品的價值用貨幣表示為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例5 (2009年高考江蘇卷)假定本來1臺電腦與4部手機的價值量相等,現在生產電腦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倍,而生產手機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縮短到原來的一半,其他條件不變,則現在1臺電腦與 部手機的價值量相等。A.2 B.4 C.8 D.16例6 (2007年高考全國卷Ⅰ)假定去年生產l克黃金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生產l克白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黃金。如果今年全社會生產黃金的勞動生產率提高l倍,那么5件A商品的價格用白銀表示為 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2013年高考全國卷大綱版24)假設某國M產品只由甲、乙兩家企業提供,售價為10元。2011年,甲企業生產500萬件,乙企業生產400萬件。2012年,甲、乙企業的勞動生產率都提高一倍,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M產品的價格和社會總價值分別是( )A.5元 9000萬元 B.10元 9000萬元C.5元 18000萬元 D.10元 18000萬元(二)關于流通中實際所需貨幣量的計算在一定時期內,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與商品價格總額(即待售商品量與價格水平的乘積)成正比,同貨幣流通速度(即貨幣在買主和賣主之間轉手的次數)成反比。用公式表示: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速度。(2013年高考海南卷1)2012年某國國民經濟總體上是平衡的,假設2013年該國待售商品量增加14%,貨幣流通速度提高5%,物價水平上漲3%,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國民經濟要保持平衡,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應A.減少11.8% B.增加11.8%C.減少1 6.2% D.增加16.2%例7 (2012年高考海南卷)M國2011年貨幣供應量為15萬億元,同期商品價格總額為30萬億元。假設該國貨幣供需均衡且貨幣價值穩定,那么,可推算出M國當年貨幣流通速度為A.0.5次/年 B. 1次/年 C. 2次/年 D. 3次/年例8 (2012高考海南卷)若M國貨幣流通速度加快20%,國內生產擴大1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該國物價水平的變化大致是A.下降10% B. 上升10% C.上升30% D. 上升50%例9 (2007年高考四川卷)某國去年的商品總額為16萬億元,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為2萬億元。假如今年該國商品價格總額增長10%,其它條件不變,理論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為A.1.8萬億元??? B.2萬億元?????? C.2.2萬億元 ??D.2.4萬億元(三)關于商品需求量計算商品的需求不僅受該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而且受相關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在可以相互替代的兩種商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消費者將減少該商品的需求量,轉而消費另一種商品,導致對另一種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在有互補關系的商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不僅使該商品的需求量減少,也會使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減少。例10 (2007年高考海南卷)假定當A商品的互補品價格上升10%時,A商品需求變動量為20單位;當A商品的替代品價格下降10%時,A商品需求變動量為30單位。如果其他條件不變,當A商品的互補品價格上升10%、替代品價格下降10%同時出現時,那么,A商品的需求數量A.增加50單位 B.減少50單位 c.增加10單位 D.減少10單位(四)關于企業利潤計算企業以營利為目的,生產總值超過生產成本的差額就是利潤。提高經濟效益意味著投入少,產出高,利潤增加,在競爭中處于利地位。(2013年高考全國新課標Ⅰ卷13)中國H公司與美國某公司簽訂服裝出口合同,約定服裝單價為24美元,一年后交貨。H公司生產一件服裝的成本是144人民幣元。簽訂合同的同時匯率為1美元=6.32人民幣元,交貨時為1美元=6.27人民幣元。在不考慮其他條件的情況下,H公司交貨時的利潤率比簽約時的利潤率A. 下降0.835% B. 下降0.76% C. 上升0.83% D. 上升0.76%例11 (2011高考大綱版全國卷)去年甲利用自有資金20萬元開辦了一家小企業,一年后盈利2萬元,全部用于個人消費。今年甲以6%的利率借得資金10萬元擴大生產。假設該企業今年的利潤率(利潤/資產)與去年持平,那么,甲今年自有資金的利潤率為A.6% B.10% C.12% D.15%例12 (2008年高考重慶卷)我國某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按10美元/件的價格售出100萬件某商品,該企業生產該商品的成本為人民幣14元/件。假設結算當日的匯率是1美元兌換人民幣7元,則該企業可以獲得利潤為人民幣( ) A.1400萬元 B.5600萬元 C.7000萬元 D.9800萬元例13 (2009年高考遼寧卷)某企業年初自有資本400萬元,銀行貸款100萬元,當年貸款的年利率為8%,企業的毛利潤率(毛利潤/總資產)為10%,則企業的年凈利潤為 A.29.2萬元 B.32萬元 C.39.2萬元 D.42萬元 (五)關于股票的價格計算股票價格與預期股息收入成正比,與銀行利息率成反比。用公式表示:股票價格=預期股息/銀行利息率。(2014福建卷)從收益最大化的角度,你會選擇表2中哪種理財產品表2理財產品股票債券基金保險投資(萬元)4628年預期收益(萬元)0.30.350.20.25A.股票 B.債券 C.基金 D.保險例14 (2006年高考全國卷Ⅱ)股票W的票面金額為1元,預期一年后可獲得5%的股息,同期銀行存款年利息為4%。一投資者若以10000元購買股票W,不考慮其他因素影響,理論上最多能夠購買股票W的數量為 A.12500股 B.10000股 C.8000股 D.7500股例15 (2006高考年四川卷)某人持有每股面值100元的股票1000股,預期股息率為3%,當其他條件不變,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從2.5%降為2%時,他的股票A.升值35000元???? B.升值30000元 C.貶值25000元???? D.貶值20000元(六)關于分配方式計算我國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例16 (2010年高考安徽卷)李某是一國有企業工程師,去年工資收入是36000元,獎金8000元,個人專利轉讓收入5000元;其妻開一家個體雜貨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勞分配收入和按生產要素分配收入分別是A.44000元 26000元 B.36000元 19000元C.49000元 21000元 D.44000元 11000元例17 某員工在外資企業工作,年薪5萬元;利用業余時間在民營企業兼職,年薪2萬元;購賣股票,年終分得紅利1萬元;出租住房,年收入2萬元。該員工一年的勞動收入為A.10萬元 B.9萬元 C.8萬元 D.7萬元(七)關于稅收的計算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調節經濟的重要杠桿,稅額與應稅對象數額和稅率成正比。例17 假定小張和老趙某月的工薪收入分別為3400元、9000元,結合圖表,判斷下列選項中錯誤的是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工資、薪金所得適用)級數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1不超過1,500元32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3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4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5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6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7超過80,000元的部分45注☆:指個人月工資、薪金所得減去3500元以后的余額A.個人工薪收入所得稅具有累進性質 B.征收個人所得稅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C.小張該月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 D.老趙該月應繳納510元的個人所得稅例18 某服裝廠從紡織廠購進一批布料,其付出的款項包括:布料的銷售價850元,增值稅金144.5元(850元乘17%的稅率)。服裝廠將這批布料加工成服裝出售給商店,其銷售價為1500元。服裝廠應繳的增值稅金是A.110.5元 B.255元 C.85.9元 D.144.5例19 (2009年高考全國文綜I)某餐館適用的營業稅稅率為5%.小明和爸爸去該餐館吃飯共消費200元,在結賬索要發票時被告知,如果不要發票,可以獲得一瓶價值4元的飲料,小明和爸爸表示接受,上述做法 ①使餐館少繳納6元稅款 ②使餐館多獲得6元收益 ③不利于保護消費者的權益 ④不利于刺激消費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八)關于利率的計算存款利息是銀行使用儲戶存款而支付的報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存款利息的多少取決于三個因素:本金、存期和利息水平。存款利息的計算公式為: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2014新課標Ⅰ)按現行規定,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利率(年利率)一年期為3%,兩年期為3.75%。老陳有10000元閑置資金,準備存兩年,那么,這筆錢以一年期連續存(第一期利息計入第二期本金)兩年的利息比存一個兩年期的利息 A.少141元??? B.多141元???C.少150元???D.多150元(2014年天津卷)某商業銀行發售的一款理財產品期限為133天,認購金額在5萬610萬元之間的預計到期年化收益率(即當前收益率算成年收益率)為6.20%。一市民購買7萬元該產品,其預期收益的計算方法為A.70000×6.20% B.70000×6.20%÷365C.70000×6.20% ÷365×133 D.70000×6.20%×133(2014江蘇卷) 材料一 2013 年,以“xx寶 ”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 目前,互聯網金融年化收益率一般為5.0% ,而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為3.3% ,活期存款利率為0.35% 。 巨大的利差讓網民用鼠標投票,開始了銀行存款的“搬家”。 與任何新生事物一樣,互聯網金融一方面贏得了鮮花和掌聲,一方面也受到審視和質疑。某普通民眾:不用怎么打理,每天都有利息到帳,比存銀行獲得的利息多,感覺挺好的。某銀行業從業人員:我們一方面要利用自身的地位和優勢抵制“ xx寶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推出類似的產品。某財經評論員:互聯網金融抬高了社會融資成本,干擾了貨幣市場秩序,且存在許多未知的風險,應該取締。結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問題:如果你家在銀行有 10萬元定期1年的存款,已存了6個月,你會建議父母此時將這筆錢“搬 ”入“xx寶 ”嗎? 請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自己作出選擇的理由。 (假設材料一中的數據保持不變)答案:建議不“搬”。理由: ①從投資收益看,定期 1 年獲得的利息為:100000×3. 3% ×1 = 3300(元);取出后存入“xx寶 ”,1 年可獲得的利息為:175+2504.4 = 2679. 4(元)由計算可見,不“搬 ”獲得的利息更多一些。(2013·江蘇單)王某手中有現金30 萬元,本來想用這筆錢進行擴大再生產,預期年收益率為10%。王某妻子認為,現在房價每年也會上漲10%,可以再從銀行貸款70 萬元買一套價值100 萬元的房產進行投資(假定銀行貸款年利率為6%,且利息一年后一次性支付)。經考慮,王某采納了妻子的建議進行房產投資。王某之所以作出這種選擇,是因為在不考慮稅費等因素的情況下,買房比擴大再生產投資( )A.年預期收益增加4 萬元 B.年預期收益率高23%C.年預期收益增加2.8 萬元 D.年預期收益率高10%例20 (2012年高考福建卷)假設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基準價為 630.00 ,美元存款年利率為 3 %,人民幣一年期儲蓄利率為2.5% ,一年期國債利率為3.7%。不考慮其他因素,分別用10000元人民幣進行一年的投資,其收益對比正確的是 A.人民幣儲蓄存款大于購買國債 B.購買國債大于兌換美元后用美元存款C.兌換美元后用美元存款等于購買國債 D.兌換美元后用美元存款小于人民幣儲蓄存款例21 (2010高考浙江卷)如果甲國年利率為1%,乙國年利率為3%,乙國貨幣對甲國貨幣呈貶值趨勢,預期一年后貶值2%,那么,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條件下,從投資的角度看A.更多的資金將會流向甲國 B.更多的資金將會流向乙國C.甲乙兩國資金呈現等量流動 D.甲乙兩國之間結束資金流動例22 (2009年高考上海卷)農民工小張返鄉創業獲切當地銀行40萬元貸款支撐,貸款期限2年,貸款年利率5%。如果按復利計算,貸款期滿時小張須支付的貸款利息為A.2萬元 B.4萬元 C.4.1萬元 D.4.2萬元例23 (2009年高考廣東卷)某年上半年定期存款利率是3.78%(整存整取),同期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了7.9%。小張年初存人了1萬元半年定期存款,到期時 A.小張的貨幣購買能力上升 B.小張的貨幣購買能力下降。 C.小張的貨幣購買能力沒有變化 D.CPI變化對小張沒有任何影響 例24 (2007年高考北京卷)金融體系的改革使居民的理財方式日益多樣。小華有人民幣7700元,如果目前匯率是1美元=7.7元人民幣,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美元是4%,預計一年后人民幣升值1美元=7.5元人民幣,小華可行的最佳理財方案是 A.用人民幣存款,一年后可得8142元 B.用人民幣存款,一年后可得7931元 C.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57美元 D.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40美元 (九)關于匯率變化的計算題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如果用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更多的人民幣,說明外幣的匯率升高;反之,則說明外幣的匯率跌落。例25 (2005年高考全國卷)小張曾在網上看中了標價為5歐元的一件小飾品,那時的匯率為1歐元=10人民幣元。—個月后,歐元升值了5%。此時,用人民幣購買這件飾品,小張要比一個月前A.多支付人民幣0.5元 B.少支付人民幣0.5元C.少支付人民幣2.5元 D.多支付人民幣2.5元 例26 (2009高考海南卷)假設2007年1單位M國貨幣/1單位N國貨幣為1:5.5。2008年,M國的通貨膨脹率10%,其余條件不變,從購置力角度來看,則兩國間的匯率為A.1:4.95 B.1:5 C.1:5.6 D.1:6.05【簡析】B 2008年M國的通貨膨脹為10%,據此可以判斷出,2008年M國貨幣貶值,1.1單位貨幣相稱于2007年的1單位貨幣,貨幣的實際購買力是下降了,據此,M國和N國的匯率變化可以用下式計算得出:1.1 :5.5=1:5,故B項正確。例27 (2009年高考四川卷)小張按1美元兌換8元人民幣的匯率換得1000美元,兩年后美元兌換人民幣的的匯率下跌了20%。小張又將1000美元換回人民幣。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條件下,小張A.損失了人民幣1600元 B.減少了人民幣喪失1600元C.損失了美元160元 D.減少了美元損失160元例28 (2010高考新課標卷)依照中國一東盟自在商業協定,成員國90%的貿易商品實行零關稅。假如以前一件10人民幣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東盟成員國N國的關稅為5%,本外幣間的匯率為l:8。2010年該商品實施零關稅,中國生產M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提高25%,其他條件不變,則一件M商品在履行零關稅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國的價格用N國貨幣單位表示分離為A.80,84 B.84,80 C.84,64 D.84,100(十)關于恩格爾系數的計算恩格爾系數是指居民的食物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用公式表示:恩格爾系數(%)=(食品支出總額÷家庭或個人消費支出總額)×100%。國際上常用恩格爾系數來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人民生活水平的狀況。一個國家或家庭生活越貧困,恩格爾系數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爾系數就越小。例29 (2008年高考上海卷)聯合國對消費水平的規定標準:恩格爾系數在59以上為絕對貧困;50~59為溫飽水平;40~49為小康水平;20~40為富裕水平;20以下為極度富裕。根據下表推斷某市的消費水平已經達到某年某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一覽表項目吃穿用其他總計金額(億元)170050017001004000A. 溫飽水平 B. 小康水平 C. 富裕水平 D. 極度富裕例30 (2011年高考上海政治卷)右表為市民袁先生家2010年的開支清單。據此可算出恩格爾系數約為A.27% B.42%C.38% D.32% 針對近幾年的高考計算題的命題特點,考生在復習備考時應做到以下幾點:1. 關注高考,明確高考計算題的類型和要求。《經濟生活》中涉及計算的知識點有十個左右,如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商品價值量、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個人消費品的分配、股票價格、經濟效益與利潤、個人工資薪金所得稅、銀行利息、恩格爾系數、匯率等。2. 夯實基礎,準確掌握相關知識和公式。經濟生活中的計算題必須依托一定的教材知識,因此,過好教材關,準確掌握相關知識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3. 加強訓練,運用數學思維方法和技巧。日常生活中的加減乘除隨處可見,經濟生活中的數學計算就在所難免。要加強計算題的專項練習,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充分利用經典習題,尋找、發現自己的問題,提高解題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