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教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教學反思第二單元 物體的運動 ( http: / / mp.weixin. / s __biz=Mzg3ODgzMjIxMg==&mid=2247499137&idx=3&sn=a628a1c3f8d3eb2016e633662c1b136c&chksm=cf0f02baf8788bacbb7360f17a17db323db41db72d1a5bcf01d9ac22780f5f832a1cd10c907f&scene=21" \l "wechat_redirect" \t "https: / / mp.weixin. / _blank )5.運動與位置通過各種各樣的運動,調動學生頭腦中關于對物體運動的已有認知 并通過“為什么在運動”,調動學生的前概念--位置,從而引導進一步研究運動與位置的關系 并通過兩幅圖片的對比,讓學生初步了解如何判斷物體是否在運動同時用固定格式來說一說,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學會判斷物體是否運動的方法 再通過兩幅圖片的對比,讓學生初步了解如何判斷物體是否在運動,同時用固定格式來說一說,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學會判斷物體是否運動的方法 更換場景引導學生思考和描述,從而熟練堂握判斷物體是否運動的方法 并進一步認識到選擇的參照物體不相同時,物體的運動狀態可能不同6.不同的運動在學習這課之前,學生對物體的運動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概念并不具體化,知道一些基本的運動形式,如建立在具體物體上的滾動、移動、轉動等 因此本課的重點并不是給運動形式起名字,而是探究物體運動形式的特點,找出運動形式的異同 這是本單元的第二課,在本單元的第一課中學生已經能夠判斷物體是否運動,并且能夠利用表示物體之間的相對位置 運動著的物體有各自不同的運動形式,但是運動的形式多種多樣,分類方法也不同 本課安排學生通過研究了解各種各樣物體的運動形式,并將這些運動形式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異同點 物體的機械運動,通常按照物體運動軌跡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兩種運動方式在這兩種運動方式中有以下的運動形式:平動、轉動、振動、滾動、擺動等 在探究過程中,引導學生認識到運動方式之間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聯系的 同一個物體在運動時可能具備一種或一種以上的運動方式 教材提示學生在物體上”畫點做標記" 這其實是將一個具體的物體抽象為“質點"的過程,既方便了學生觀察和記錄物體的運動形式 也體現了本單元相滲透的[科學思維]方式--研究物體的運動,可以將具體的物體進行抽象 其實,學生在物體上”畫點做標記",就是將該物體抽象為一個質點了 本課的教學內容有三個部分 聚焦部分,觀察物體的運動形式,初步認識運動形式的不同 探索部分,通過研究,用畫圖的方式表示物體的運動路線 研討部分,指導學生識別不同的物體的運動,分析多種運動方式的結合 本課的設計思路是:提供學生常見的物品(玩具),讓學生用多種方法計物體運動起來,觀察并描述,發現它們的運動形式雖然是各種各樣的,但是可以分成幾個類別 學習本課后,學生應知道物體的運動形式是各種各樣的,這些運動形式可以分類 通過觀察比較物體的運動,能用簡單的圖示和文字等描述物體的運動形式 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種物體運動形式的樂趣,在同伴合作探究中,認直觀察運動情況、及時記錄、開展研討,感受生活用品和玩具設計的精妙 能說出常見物體的運動形式 能用畫圖的方式記錄物體的運動軌跡,根據物體軌跡進行分類7.運動的快慢1、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 結合學生運動會和平時各種比賽的經歷,總結歸納出了兩種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結合劉翔 110 米欄、登山以及電動坦克和遙控小汽車的比賽加深了對比較運動快慢方法的認識,體現了科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 https: / / mp.weixin. / s __biz=MzI4NjA0NDk1Nw==&mid=2247537328&idx=2&sn=50eec08ae8c3a5143f5b17042724296f&scene=21" \l "wechat_redirect" \t "https: / / mp.weixin. / _blank )2、注重了學生活動的參與和實踐 科學課的最大特點就是它的活動性,必須通過真正的參與活動才能真實感受到科學知識的奧秘 本節課中測量走路的速度是教學的重點,我采用了小組分工合作的方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測量的實踐活動中,感受速度的快慢 通過測量活動掌握了秒表、米尺的使用,學會了速度的計算,加深了對兩種比較運動快慢方法的運用以及對速度的理解 在活動中學生分工明確、合作探究,既增長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