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同步訓練A組1.關于宇宙的起源,世界各國的人民早就有了不同的解釋,下列這些觀點由中國人提出的是(C)A. 地心說 B. 日心說C. 蓋天說 D. 大爆炸理論(第2題)2.如圖所示為“日心說”宇宙體系模型圖,該學說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是繞太陽轉動的,該學說的出現挑戰了當時居于統治地位的“地心說”。3.古代人們形成“地心說”思想的客觀依據是(A)A. 日月星辰東升西落紅巨星會發光C. 人間應位于天堂與地獄的中間D. 流星會落向地面(第4題)4.如圖所示,在一只氣球上畫一些小圓點,充氣使氣球不斷膨脹,觀察此過程中各個小圓點之間的距離變化。該實驗是模擬(D)A. 板塊的運動 B. 細胞的生長C. 分子的運動 D. 宇宙的膨脹5.目前,大爆炸宇宙論已被大多數科學家所接受,其主要觀點有(D)A. 宇宙的年齡大約是137億歲B. 宇宙以極高的密度和溫度,被擠壓在一個“原始火球”中C. 宇宙在爆炸中誕生,并不斷地膨脹下去D. 以上說法都是6.在光譜研究中發現“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宇宙中星系間的距離在不斷擴大”的現象,說明(A)A. 宇宙處在不斷的膨脹中B. 地球是宇宙中唯一靜止不動的星體C. 揭示了宇宙中星系的中心D. 在光譜研究中可能存在比較大的誤差7.科學是不斷完善和發展的過程,新的科學理論或學說通常是在補充、修正甚至推翻原有理論或學說的基礎上形成的。下列各種觀點屬于有關宇宙起源科學假說的是(B)A. 盤古開天辟地 B. 宇宙無邊界設想C. 愚公移山 D. 上帝造萬物8.下列宇宙現象中,不是哈勃觀察到的是(B)A. 所有的星系都離我們遠去B. 所有的天體均繞銀河系中心旋轉C. 星系間的距離在不斷擴大D. 星系離地球越遠,退行速度越快9.如圖所示為大爆炸宇宙模型中半徑、溫度與時間之間的關系。從圖中可以看出(B)①隨著宇宙半徑的增大,宇宙溫度在升高 ②隨著宇宙半徑的增大,宇宙溫度在降低 ③宇宙在不斷收縮 ④宇宙在不斷膨脹A. ①③ B. ②④C. ①④ D. ②③同步訓練B組10.在氣球上畫些小圓點,充氣使氣球膨脹,有關這一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D)A. 氣球上的點代表宇宙中的星系B. 該實驗可模擬宇宙膨脹過程C. 該實驗不能作為大爆炸宇宙論的證據D. 氣球膨脹過程中有一個中心,由此可推測宇宙也有一個中心【解析】 氣球膨脹實驗是一個模擬宇宙膨脹過程的實驗,氣球上的小圓點代表星系,但作為模擬實驗,該實驗并不能代表客觀事實,僅幫助人們理解宇宙膨脹過程。該實驗以氣球的表面變化模擬宇宙變化,氣球的中心不能用來模擬宇宙中心,D選項是對模擬對象不正確認識造成的錯解。11.下表中列舉的是部分星座移動的數據:星系所在的星座離銀河系的距離/百萬光年移動的速度/(米/秒)處女座801200大熊座98015000牧夫座254039000長蛇座398061000通過分析表中數據,回答下列問題:(1)你發現星系離銀河系的距離和它們移動的速度之間有什么規律?星系離銀河系的距離越遠,退行速度越快。(2)你認為宇宙在膨脹還是在收縮,還是保持著原有的體積?宇宙在不斷膨脹。【解析】 此題考查學生利用圖表資料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仔細分析表格中數據不難發現,星系離銀河系的距離越遠,它們移動的速度越快。由此可見,整個宇宙是在不斷膨脹的。12.近來,對地球鄰居火星的研究又掀起一輪熱潮,研究的關注點是:火星的現在是否可能是地球的未來?火星能否成為人類的第二故鄉?生命的起源和宇宙的起源……2004年1月4日美國“勇氣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表面,使研究進入新階段。(1)現在已測知火星大氣層上方無臭氧層,大氣中95%為二氧化碳,氧氣和水極少,用地球生命現象來解釋,火星目前不能成為人類第二故鄉的理由是(寫3點):①二氧化碳濃度太大;②氧氣太少;③水太少。(2)“勇氣”號探測器在火星上所用降落傘比同樣在地球降落用傘大好多倍,說明火星的大氣密度小,為保證“勇氣”號有充足的太陽能發電,其降落地點應選擇在空曠平坦地帶。【解析】 (1)根據信息:火星大氣層上方無臭氧層,大氣中95%為CO2,O2和H2O的含量極少,而人類生存需要氧氣供給呼吸,需要水維持生命。火星上無臭氧層,紫外線直射人的皮膚,還會灼燒人的皮膚。(2)因為火星上空氣很稀,空氣阻力很小,而探測器的速度很快,必須很大的阻力才能迅速降溫,否則就撞在火星地面了,因此必須很大的降落傘才行;為保證“勇氣”號有充足的太陽能發電,其降落地點應選擇在空曠平坦地帶。13.關于宇宙的起源有許多傳說,目前為人們廣泛接受的是大爆炸宇宙論,其觀測到的主要事實依據之一是對遙遠星系光譜特征的研究。科學家最近新發現編號為“吉利斯581c”的行星,推測它上面存在生命產生的條件,它圍繞著編號為“吉利斯581”紅矮星旋轉,它距該紅矮星的平均距離約為0.107億千米,從“吉利斯581”的紅矮星上發出的光,達到“吉利斯581c”行星的時間約為36秒(取整數)。在探索地外生命的過程中,科學家特別關注其他天體上是否有水的存在,這是因為水對生物的重要性表現在沒有水,地球上就沒有生命。若我國的“嫦娥探月”工程在月球上發現了固態水,我們在開發月球的初期,不存在綠色植物的情況下,在月球上,水除了直接利用外,你認為根據水的化學性質,水的最大用途是制取氧氣。【解析】 這道題目看似麻煩,其實有些信息可以不必理會的,知道光的速度是3億米每秒,所以時間等于距離除以速度,就可以求得時間是36秒;水對生物的重要性表現在沒有水,地球上就沒有生命;在月球上,水可還以制取氧氣;供人類呼吸。課件7張PPT。1.1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按時完成課后同步訓練,全面提升自我!單擊此處進入課后同步訓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doc 1.1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