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的青銅器。司母戊鼎的鑄造,充分說明了商代后期的青銅鑄造業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致,足以代表高度發達的商代青銅文化。(3)主張以德治國,要求統治者愛惜民力,體察民意。他反對苛政,認為統治者只有實行德政,使人民心悅誠服,社會才會穩定。(4)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熔鑄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遠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傳、世世發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精神力量;當今時代,傳統文化和美德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與現代科技緊密結合,日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容。(言之有理即可)【真題突破】1.D2.A3.B4.C5.A6.B7.A8.A9.C10.B11.排序:①③②。例如③;說明該時期北京地區鐵農具出現,促進農業上的深耕細作,折射出當時北京地區農業生產力水平有較大提高。12.進步性:避免出現諸侯割據的局面;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國家安定統一。第3課時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典例精析】1.C2.A3.B4.C5.D6.A7.D8.A9.D10.D11.(1)秦始皇;郡縣制。(2)勤儉治國;勤儉治國理論有助于良好的社會風氣的培養;國家的繁榮與發展離不開勤儉的理念。(3)罷黜百家,尊崇儒術;推恩令。【真題突破】1.C2.A3.D4.A5.C6.B7.B8.C9.A10.B11.思想:尊崇儒術。12.(1)圓形方孔半兩錢(半兩錢)。(2)董仲舒;孔子(孔丘、孔仲尼)。第4課時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典例精析】1.D2.D3.B4.B5.A6.D7.B8.D9.C10.B2中烤輪過教學索第3課時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整體感知【時空坐標】張鑾第一次秦徹建立秦朝滅廣四漢建立:出使州域東漢生比現刊燭,東漢滅亡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38年25年220年【課時主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創立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度。秦朝因暴政短命而亡,但它的一些制度對后世有深遠影響。繼之的西漢王朝在漢武帝時鞏固了大一統王朝,國力達到鼎盛,是當時世界上的大國。張騫通西域后,逐漸形成絲綢之路,并且西漢王朝加強了對西域的管轄。改進了造紙術,農業技術不斷進步,中醫學已形成系統的理論和獨特的治療方法,道教和佛教逐漸在中國興起。考點回眸考點一秦統一中國【課標內容】通過了解秦朝統一,知道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建立和早期發展的過程。1.秦滅六國(1)原因①戰國時期的連年戰爭,影響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各諸侯國的人民希望結束戰亂,過上安定的生活。②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實力超過東方六國,具備了統一六國的條件。③秦王嬴政做了充分準備,招募各國的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時聽取建議,積極策劃統一大計。(2)概況:從公元前230年開始,先后攻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公元前221年,秦國完成統一大業,建立秦朝,定都咸陽。(3)秦滅六國后,又北進南下,對邊疆地區進行開拓和經營,管轄范圍大為拓展。秦朝的疆域,東至東海,西到隴西,北至長城一帶,南達南海,是當時世界上的大國之一。(4)意義:秦的統一,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爭戰混亂的局面,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2.確立中央集權制度(1)性質: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度。8新中考復習用書第3課時秦以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2)皇帝制度: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稱為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總攬全國的一切軍政大權。(3)中央: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統領,分別掌管行政、軍事和監察事務,最后的決斷權由皇帝掌控。(4)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轄的郡縣制。郡的行政長官稱郡守;在郡下設縣,郡縣的長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縣以下又設鄉、里、亭等基層組織。(5)影響:形成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政治建制,奠定了中國2000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國各地的權力,并把政治、法律、軍事、土地及賦役等制度推向全國。郡縣制的實行,開創了此后我國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3.鞏固統一的措施(1)文字:統一文字,小篆作為通用文字頒行全國。文字的統一,使政令能夠在全國各地順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夠順暢溝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與發展。(2)貨幣:廢除六國的貨幣,以秦國的圓形方孔半兩錢作為統一貨幣,在全國流通。改變了以往幣制混亂的狀況,有利于國家對經濟的管理,促進各地經濟的交流。(3)度量衡:以秦制為基礎,統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國家統一監制。度量衡的統一,便利了經濟的發展。(4)交通:統一車輛和道路的寬窄,并修筑貫通全國的道路,使秦朝的陸路交通四通八達;開鑿靈渠,溝通了湘江和漓江,把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連接起來。(5)軍事:派蒙恬北擊匈奴,并修筑長城。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考點二秦末農民大起義【課標內容】通過了解陳勝和吳廣等領導的秦末農民起義,知道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建立和早期發展的過程。1.秦的暴政(1)徭役、兵役和賦稅沉重。(2)法律嚴苛,刑罰殘酷。(3)秦二世更加殘暴的統治和剝削。2.陳勝、吳廣起義(1)爆發: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率眾在大澤鄉起義,后來建立了“張楚”政權。(2)結局:由于秦軍的強大攻勢,起義最終失敗(3)發展:項羽在巨鹿之戰中以少勝多,將秦軍的主力殲滅;劉邦率軍直抵秦都咸陽。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統治者在起義軍的包圍下,被迫出城投降。3.楚漢之爭(1)概況:劉邦和項羽為爭奪帝位,展開爭戰,史稱“楚漢之爭”。(2)結局:最終,劉邦的軍隊將項羽及部下包圍在垓下,項羽兵敗自刎。這場歷時四年的課時設計—新課標新思維1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新課標新思維】初中歷史 第3課時 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2024中考一輪總復習(pdf版-共11頁).pdf 第3課時 部分參考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