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第二課 借物寓意《祖國萬歲》齊白石思考:1.你認識畫面上的植物嗎?2。你能說出植物和祖國萬歲有什么聯系嗎?什么是借物寓意?中國畫的“借物寓意”是指畫家借助表現植物本身的屬性,來寓意自己的精神追求與氣節。它不是硬加到作品上的,而是要善于抓住動植物與人的思想感情的聯系,加以藝術的夸張,在表現自然、歌頌生命的同時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給人以豐富的啟迪與聯想。齊白石《茶具梅花圖》作品一簡練的筆法畫了一個茶壺,兩個茶杯,一支紅梅。這恰恰體現了齊白石“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蘭花:清勁幽香,被寓意為高潔的君子。竹子:因竹子有節,古人將竹子寓意為君子的氣節。菊花:盛開在秋末百花凋零的時候,寓意清高不俗的君子。梅花:在嚴冬霜雪中開放,借此歌頌一種不怕困難的精神。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 只留清氣滿乾坤。《墨梅圖》 王冕 現代中國畫《墨梅圖》王冕 (現代)觀察比較:將畫家作品與實物照片做比較,說說在造型上有什么區別,其特點是什么?《蘭花圖》鄭思肖蘭花圖題詩向來俯首問羲皇,汝是何人到此鄉。未有畫前開鼻孔,滿天浮動古馨香 。鄭思肖為宋末詩人、畫家,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國姓趙的組成部分。字憶翁,表示不忘祖國;擅長作墨蘭,花葉蕭疏而不畫土,寓意宋人土地已被掠奪。欣賞與 評述:你認為畫家是怎樣運用蔬果的形象和筆墨表現情感和寓意的?吳熙載(1799-1870),原名廷揚,字熙載,后以字行,改字讓之,亦作攘之,號讓翁、晚學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蘇儀征(今揚州)人。清代篆刻家、書法家。觀看課本《蔬果圖》柿子寓意“事事”,白菜寓意“清白”,題款曰:“士大夫不可一日無此味。”可見作品著意之處在于通過對蔬果形象的創造表達寓意。作品中運用勾勒與沒骨技法,設色輕松淡雅,行筆靈動,給人以清新甜潤之感。中國畫還追求筆墨情趣,正所謂“有筆有墨謂之畫”。中國畫的繪畫技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老師喜歡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質,被歷代文人墨客譽為“花君子”。第三單元 筆墨丹青活動二 借物寓意返回體驗與練習運用所學內容,畫一幅花卉或蔬果寫意,注意表達情境。注意點:1。畫面構圖布局、空白的運用2. 用筆:中、側鋒,輕、重、緩、急用墨:濃、淡、干、濕等。評價總結請同學展示自己的作品,談談再作畫實踐中的收獲和體會,并對自己的作品作出評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