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7課 君主立憲制的英國素養導學歷史解釋:通過學習1640年革命、“光榮革命”與《權利法案》,初步理解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歷史意義。 史料實證:通過相關史料,分析《權利法案》的內容和意義,提高從歷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唯物史觀:通過學習《大憲章》和英國議會制度的起源,學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待“光榮革命”是歷史傳統下的延續發展。 家國情懷:認識資本主義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歷史的進步,樹立歷史進步意識。一、議會與王權的斗爭1.矛盾激化:17世紀初,國王詹姆士一世推崇“ ”理論,渴望王權專斷。不經議會批準,強行征稅,使 處于對立狀態。2.限制王權:1215年頒布《 》,確立“王權有限”和“ ”的基本原則;13世紀末,英格蘭基本確立 ;征稅權掌握在議會手中。二、革命的發生1.背景:(1)查理一世繼續推行君主專斷政策,無視議會的權力。(2)1628年,議會向國王呈遞《 》,表達了議會限制王權的意圖。查理一世先是假意應允,在得到撥款后卻解散了議會,議會和王權的矛盾激化。2.革命過程:三、《權利法案》1.時間與機構: 年,英國議會。2.內容:(1)議會定期召開、議員享有討論國事和言論自由的權利、征稅權屬于 →議會擁有最高權力。(2)國民可以自由請愿→賦予公民一定權利。(3)國王不經 許可,不能隨意廢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執行,不得征收捐稅→國王權力受到嚴格限制。3.影響:英國 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 逐漸形成。四、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 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為英國的 發展開辟了道路,并對世界近代歷史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光榮革命”是英國歷史上重大的歷史事件,但人們對它的認識不盡相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不同人物對“光榮革命”的認識人物 認識安德魯·瑪爾(英國1959-) 登陸的荷蘭軍隊大約有4萬人,還帶了50門火炮、志愿兵和許多馬匹……這是一支名副其實的跨國侵略軍,它的統帥是荷蘭執政威廉……因此,這并不是一場“不流血的革命”錢乘旦(中國1949-) “光榮革命”在非暴力的過程中完成了制度的變遷……流血的革命沒有解決的問題,在非暴力的“光榮革命”中竟然被解決了克里斯托弗·希爾(英國1912-2003) “光榮革命”僅僅是一場政變,相對而言更重要的是先前四五十年代的暴力革命(1)根據上述材料,分別概括三人對“光榮革命”的認識。(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出現不同認識的原因。(2分)(3)你是否同意錢乘旦對“光榮革命”的認識 (2分)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理由。(4分)圖示點撥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結構易錯易混1.1640年議會重新召開揭開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1649年英國成立共和國標志著革命達到高潮;1688年“光榮革命”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的標志。2.《權利法案》對國王的權力進行嚴格的限制,而不是徹底廢除。思維構建一、選擇題1.(2022·濰坊中考)“來,約翰王!在這份《大憲章》上簽字。請注意!尊敬的陛下,依據憲章第六十一條,如果你犯錯了,我們可以用‘打’的方式讓你改。”這表明英國確立了 ( )A.王在法下 B.君主立憲C.三權分立 D.人權至上2.《全球通史》一書中說:“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國會和斯圖亞特王朝之間的沖突中找到。”其“根源”指的是 ( )A.詹姆士二世的反攻倒算B.國王召集議會要求增加政府稅收C.議會議員猛烈抨擊國王獨斷專權D.封建專制統治阻礙資本主義發展3.(2020·深圳中考)“國王是軍隊的傳統首腦,士兵們是習慣于服從國王的;議會卻擁有較大的資財。國王(查理一世)在1642年8月的一個黑暗和風暴的傍晚,在諾丁漢豎起了他的軍旗,接著是一場長期和頑強的內戰。”這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B.法國大革命C.美國獨立戰爭 D.工業革命4.17世紀,英國革命期間產生了一個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個人的專制開始,卻造成了另一個人的獨裁。這里的“另一個人”是指 ( )A.詹姆士一世 B.詹姆士二世C.查理一世 D.克倫威爾5.近代英國對于國王的存廢,經歷了“反抗國王、處死國王、請回國王、進口國王”的不同選擇。但最終英國的國王一直保留至今。其中,“進口國王”的背景是 ( )A.議會通過《權利法案》B.責任內閣制正式形成C.“光榮革命”取得了成功D.《王位繼承法》的通過6.(2022·廣東中考)英國歷史學家阿克頓認為,1689年通過的《權利法案》本身是狹隘、混亂且令人不滿意的;但作為一個階級的代表,它與階級壓迫、國家之間的壓迫完美契合,所以處在奇特的不完美狀態。其論述旨在強調 ( )A.革命導致國內外局勢緊張B.法案維護了封建君主專制C.君主立憲制契合英國國情D.議會與王權矛盾不可調和7.1689 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英國以該法案為基礎逐漸形成了 ( )A.君主立憲制 B.君主專制C.民主共和制 D.封建帝制8.(2023·廣州天河期中)1701年英國《王位繼承法》規定:君主的王位世代相襲,兒子優先于女兒,而女兒又優先于侄子或者侄女。王位的繼承由議會來決定,而非君主本人,由此可知,這部法案( )A.使議會權力開始高于王權B.進一步限制了國王權力C.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地位D.助推了責任內閣制建立9.(2023·佛山南海期中)《大國崛起》解說詞寫道:“17世紀,英國在歷史性的轉變中搶占了先機,已經率先到達了現代文明的入口,在下兩個世紀里,它將傲視全球。”英國“搶占了先機”的典型表現是 ( )A.加強了海外貿易B.率先開辟新航路C.確立資本主義制度D.確立世界殖民霸權10.(2023·惠州期中)英國經歷了長期的探索和嘗試之后,選擇了保留王權形式的資產階級代議政體,即君主立憲政體。這反映出一個國家政治體制的確立應當 ( )A.恪守傳統觀念B.追求現代潮流C.照搬別國模式D.符合本國國情11.(2023·深圳羅湖期中)克倫威爾去世后英國政局陷入混亂,1660年查理二世回國復辟。到1688年英國再次發生政變,國王詹姆士二世出逃,荷蘭執政威廉和王后瑪麗抵達英國即位。次年《權利法案》的頒布確定了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對以上史實解讀最準確的是 ( )A.舊制度不會自動退出歷史舞臺B.新生事物戰勝舊事物是一個曲折的過程C.英國君主制度深得人心D.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不夠徹底二、非選擇題1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傳統上,英國議會有贊成或拒絕征收新稅的權力,國王要征收新稅必須獲得議會的同意。17世紀初,英國國王宣揚“君權神授”,力圖推行君主專制統治。國王繞開議會征稅,經常與議會發生沖突。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權利受到侵害,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專制王權的不滿。他們利用議會同國王展開斗爭。1640年,議會重新召開,引發了一場革命。——摘編自《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材料二 1640年,議會重新召開,議員們不斷抨擊國王專權,揭開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經過幾年的反復斗爭,議會軍隊打敗國王軍隊。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臺。隨后,英國宣布為共和國。然而,共和國的權力卻落在了以克倫威爾為首的軍隊手中,克倫威爾獨攬大權。革命廢除了君主制,卻沒有終結個人專權的統治。1660年,查理一世的兒子查理二世做了英國國王,英國恢復了君主制。查理二世的繼任者是詹姆士二世,他在英國恢復天主教和專制制度,進行反攻倒算,激起了人民的反抗。1688年,英國發生政變,議會作出決定:廢黜詹姆士二世,迎請他的女兒瑪麗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國,這次政變史稱“光榮革命”。——摘編自《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材料三 《權利法案》部分條款1.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4.凡未經議會準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征收,或供國王使用而征收金錢,超出議會準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5.向國王請愿,乃臣民之權利,一切對此項請愿之判罪或控告,皆為非法。6.除經議會同意外,平時在本王國內征募或維持常備軍,皆屬違法。(1)根據材料一,指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發生的原因。(2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特點。(4分)(3)根據材料三,分析《權利法案》限制了國王哪些方面的權力。(4分)(4)根據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4分)第17課 君主立憲制的英國素養導學歷史解釋:通過學習1640年革命、“光榮革命”與《權利法案》,初步理解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歷史意義。 史料實證:通過相關史料,分析《權利法案》的內容和意義,提高從歷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唯物史觀:通過學習《大憲章》和英國議會制度的起源,學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待“光榮革命”是歷史傳統下的延續發展。 家國情懷:認識資本主義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歷史的進步,樹立歷史進步意識。一、議會與王權的斗爭1.矛盾激化:17世紀初,國王詹姆士一世推崇“君權神授”理論,渴望王權專斷。不經議會批準,強行征稅,使議會與王權處于對立狀態。2.限制王權:1215年頒布《大憲章》,確立“王權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則;13世紀末,英格蘭基本確立議會制度;征稅權掌握在議會手中。二、革命的發生1.背景:(1)查理一世繼續推行君主專斷政策,無視議會的權力。(2)1628年,議會向國王呈遞《權利請愿書》,表達了議會限制王權的意圖。查理一世先是假意應允,在得到撥款后卻解散了議會,議會和王權的矛盾激化。2.革命過程:三、《權利法案》1.時間與機構:1689年,英國議會。2.內容:(1)議會定期召開、議員享有討論國事和言論自由的權利、征稅權屬于議會→議會擁有最高權力。(2)國民可以自由請愿→賦予公民一定權利。(3)國王不經議會許可,不能隨意廢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執行,不得征收捐稅→國王權力受到嚴格限制。3.影響:英國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君主立憲制逐漸形成。四、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 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為英國的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并對世界近代歷史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光榮革命”是英國歷史上重大的歷史事件,但人們對它的認識不盡相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不同人物對“光榮革命”的認識人物 認識安德魯·瑪爾(英國1959-) 登陸的荷蘭軍隊大約有4萬人,還帶了50門火炮、志愿兵和許多馬匹……這是一支名副其實的跨國侵略軍,它的統帥是荷蘭執政威廉……因此,這并不是一場“不流血的革命”錢乘旦(中國1949-) “光榮革命”在非暴力的過程中完成了制度的變遷……流血的革命沒有解決的問題,在非暴力的“光榮革命”中竟然被解決了克里斯托弗·希爾(英國1912-2003) “光榮革命”僅僅是一場政變,相對而言更重要的是先前四五十年代的暴力革命(1)根據上述材料,分別概括三人對“光榮革命”的認識。(6分)答:安德魯·瑪爾:“光榮革命”并不是一場不流血的革命。錢乘旦:“光榮革命”在非暴力的過程中完成了制度的變遷。克里斯托弗·希爾:“光榮革命”僅僅是一場政變。(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出現不同認識的原因。(2分)答:因為三位學者所處時代不同,立場不同,所以對“光榮革命”的評價不同,時代和立場影響了歷史評價。(3)你是否同意錢乘旦對“光榮革命”的認識 (2分)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理由。(4分)答:同意錢乘旦對“光榮革命”的認識;理由:錢乘旦所說的“制度的變遷”是指君主立憲制的確立;英國是用和平方式(不流血的宮廷政變)解決內部沖突的典型,它的歷史發展走了一條和平漸進的道路。圖示點撥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結構易錯易混1.1640年議會重新召開揭開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1649年英國成立共和國標志著革命達到高潮;1688年“光榮革命”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的標志。2.《權利法案》對國王的權力進行嚴格的限制,而不是徹底廢除。思維構建一、選擇題1.(2022·濰坊中考)“來,約翰王!在這份《大憲章》上簽字。請注意!尊敬的陛下,依據憲章第六十一條,如果你犯錯了,我們可以用‘打’的方式讓你改。”這表明英國確立了 (A)A.王在法下 B.君主立憲C.三權分立 D.人權至上2.《全球通史》一書中說:“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國會和斯圖亞特王朝之間的沖突中找到。”其“根源”指的是 (D)A.詹姆士二世的反攻倒算B.國王召集議會要求增加政府稅收C.議會議員猛烈抨擊國王獨斷專權D.封建專制統治阻礙資本主義發展3.(2020·深圳中考)“國王是軍隊的傳統首腦,士兵們是習慣于服從國王的;議會卻擁有較大的資財。國王(查理一世)在1642年8月的一個黑暗和風暴的傍晚,在諾丁漢豎起了他的軍旗,接著是一場長期和頑強的內戰。”這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B.法國大革命C.美國獨立戰爭 D.工業革命4.17世紀,英國革命期間產生了一個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個人的專制開始,卻造成了另一個人的獨裁。這里的“另一個人”是指 (D)A.詹姆士一世 B.詹姆士二世C.查理一世 D.克倫威爾5.近代英國對于國王的存廢,經歷了“反抗國王、處死國王、請回國王、進口國王”的不同選擇。但最終英國的國王一直保留至今。其中,“進口國王”的背景是 (C)A.議會通過《權利法案》B.責任內閣制正式形成C.“光榮革命”取得了成功D.《王位繼承法》的通過6.(2022·廣東中考)英國歷史學家阿克頓認為,1689年通過的《權利法案》本身是狹隘、混亂且令人不滿意的;但作為一個階級的代表,它與階級壓迫、國家之間的壓迫完美契合,所以處在奇特的不完美狀態。其論述旨在強調 (C)A.革命導致國內外局勢緊張B.法案維護了封建君主專制C.君主立憲制契合英國國情D.議會與王權矛盾不可調和7.1689 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英國以該法案為基礎逐漸形成了 (A)A.君主立憲制 B.君主專制C.民主共和制 D.封建帝制8.(2023·廣州天河期中)1701年英國《王位繼承法》規定:君主的王位世代相襲,兒子優先于女兒,而女兒又優先于侄子或者侄女。王位的繼承由議會來決定,而非君主本人,由此可知,這部法案(B)A.使議會權力開始高于王權B.進一步限制了國王權力C.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地位D.助推了責任內閣制建立9.(2023·佛山南海期中)《大國崛起》解說詞寫道:“17世紀,英國在歷史性的轉變中搶占了先機,已經率先到達了現代文明的入口,在下兩個世紀里,它將傲視全球。”英國“搶占了先機”的典型表現是 (C)A.加強了海外貿易B.率先開辟新航路C.確立資本主義制度D.確立世界殖民霸權10.(2023·惠州期中)英國經歷了長期的探索和嘗試之后,選擇了保留王權形式的資產階級代議政體,即君主立憲政體。這反映出一個國家政治體制的確立應當 (D)A.恪守傳統觀念B.追求現代潮流C.照搬別國模式D.符合本國國情11.(2023·深圳羅湖期中)克倫威爾去世后英國政局陷入混亂,1660年查理二世回國復辟。到1688年英國再次發生政變,國王詹姆士二世出逃,荷蘭執政威廉和王后瑪麗抵達英國即位。次年《權利法案》的頒布確定了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對以上史實解讀最準確的是 (B)A.舊制度不會自動退出歷史舞臺B.新生事物戰勝舊事物是一個曲折的過程C.英國君主制度深得人心D.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不夠徹底二、非選擇題1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傳統上,英國議會有贊成或拒絕征收新稅的權力,國王要征收新稅必須獲得議會的同意。17世紀初,英國國王宣揚“君權神授”,力圖推行君主專制統治。國王繞開議會征稅,經常與議會發生沖突。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權利受到侵害,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專制王權的不滿。他們利用議會同國王展開斗爭。1640年,議會重新召開,引發了一場革命。——摘編自《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材料二 1640年,議會重新召開,議員們不斷抨擊國王專權,揭開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經過幾年的反復斗爭,議會軍隊打敗國王軍隊。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臺。隨后,英國宣布為共和國。然而,共和國的權力卻落在了以克倫威爾為首的軍隊手中,克倫威爾獨攬大權。革命廢除了君主制,卻沒有終結個人專權的統治。1660年,查理一世的兒子查理二世做了英國國王,英國恢復了君主制。查理二世的繼任者是詹姆士二世,他在英國恢復天主教和專制制度,進行反攻倒算,激起了人民的反抗。1688年,英國發生政變,議會作出決定:廢黜詹姆士二世,迎請他的女兒瑪麗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國,這次政變史稱“光榮革命”。——摘編自《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材料三 《權利法案》部分條款1.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4.凡未經議會準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征收,或供國王使用而征收金錢,超出議會準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5.向國王請愿,乃臣民之權利,一切對此項請愿之判罪或控告,皆為非法。6.除經議會同意外,平時在本王國內征募或維持常備軍,皆屬違法。(1)根據材料一,指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發生的原因。(2分)答:君主專制統治侵害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權利。(或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權利受到侵害,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專制王權的不滿)(2)根據材料二,概括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特點。(4分)答:時間長(或長期性)、曲折性(歷程曲折)、反復性、妥協性(或不徹底性)。(3)根據材料三,分析《權利法案》限制了國王哪些方面的權力。(4分)答:限制了國王的立法權(或司法權)、財政權(或征稅權)、軍權。(4)根據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4分)答: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或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世界近代歷史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或為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開辟了道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上冊 第六單元 第17課 君主立憲制的英國 導學案 (學生版)2023-2024學年 初中歷史.docx 九年級上冊 第六單元 第17課 君主立憲制的英國 導學案 (教師版)2023-2024學年 初中歷史.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