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5課 羅馬城邦和羅馬帝國素養導學歷史解釋:知道羅馬城邦;通過了解羅馬帝國的興衰,分析羅馬帝國衰亡的原因 時空觀念:通過《古代羅馬的擴張示意圖》,了解征服戰爭造就了羅馬的版圖,羅馬在擴張中不斷吸納其他文明的成果,推動帝國走向繁榮 史料實證:通過對《十二銅表法》的學習,理解羅馬法制的實質和影響 家國情懷:認識古代羅馬對西方文明的歷史貢獻,了解不同文明之間的包容、交流對文明發展的重要貢獻一、羅馬城邦和羅馬共和國1.城邦興起:自公元前1000年左右,興起于意大利半島中部的 。2.羅馬共和國:(1)建立: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國。(2)政治措施。元老院 掌握國家統治的 ,由300名貴族組成執政官 共兩名,權力相等,主持日常政務公民大會 平民參加,是形式上的最高保民官 共兩名,由平民自己選出,有權否決執政官與元老院提出的對平民不利的決議(3)法制建設:《 》時間 公元前 年左右內容 涉及訴訟程序、所有權和債務權、宗教法等內容作用 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 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4)擴張。①公元前3世紀初:征服意大利半島,滅掉 ,控制西地中海地區。②公元前2世紀:成為 的霸主。(5)衰落:公元前73年, 起義,沉重打擊了羅馬共和國的統治。二、羅馬帝國1.背景:公元前49年, 控制元老院,成為終身獨裁官。后被謀殺,內戰又起。2.建立:公元前27年, 首創“元首制”,掌握最高統治實權。羅馬共和國演變為羅馬帝國。3.強盛:2世紀,羅馬帝國進入黃金時期。帝國的版圖橫跨歐、亞、非三洲, 成了羅馬帝國的“內湖”。4.危機:3世紀,陷入長期的政治、經濟大危機。5.衰亡:4世紀末,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個帝國。476年,西羅馬帝國在 的打擊下滅亡。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唯物史觀均屬于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范疇。按要求回答問題。【時空觀念——羅馬發展歷程】材料一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下面是古代羅馬發展演變示意圖(部分)。(1)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上面的填空。(每空1分)【史料實證——羅馬民主法制】材料二 第3表 債權人有權將不能如期還債的債務人送交法庭、戴枷拘禁、出賣為奴,甚至處死。第5表 死者的財產需按其遺囑進行處理。第8表 毀傷他人肢體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以同態復仇而毀傷其肢體。第11表 禁止貴族與平民通婚。——摘自《十二銅表法》(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評價《十二銅表法》。(6分)【歷史解釋——羅馬政體更迭】 材料三 在共和國前期,羅馬人統一了整個意大利半島,并通過三次布匿戰爭確立了西地中海地區的霸權。公元前2世紀,羅馬又征服東地中海地區,成為整個地中海地區的霸主。隨著版圖的不斷擴張,奴隸人數也不斷激增。內戰和獨裁反而更促成了古羅馬的擴張,奴隸制進一步發展。原有的共和體制不再適應新的統治需要,后被羅馬帝國代替。(3)根據材料三,古羅馬經歷了哪兩種政體變化 (2分)政體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2分)圖像史料 公元前450年左右,羅馬頒布了成文法——《十二銅表法》,該漫畫反映了《十二銅表法》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據,成文法代替了習慣法,是羅馬法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易錯易混1.雅典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公民大會,羅馬共和國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元老院,公民大會只是羅馬共和國形式上的最高權力機關。2.凱撒為羅馬由共和國向帝國轉變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屋大維首創“元首制”,標志著羅馬帝國的建立。思維構建 一、選擇題1.如圖所示的雕塑蘊含著某個國家早期歷史的傳說,該國誕生于意大利半島中部的臺伯河畔,它是 ( )A.巴比倫王國 B.邁錫尼 C.羅馬城邦 D.孔雀王朝2.(2023·深圳期中)觀察如圖時間軸,羅馬共和國歷史的起止時間應標識在 ( )A.①④之間 B.②③之間 C.①③之間 D.②④之間3.元老院在形式上只是咨詢機構,但執政官必須在所有重大事務上征得它的同意,財務官在支出款項時也必須得到它的同意。下列古代國家存在這一機構的是 ( )A.古巴比倫 B.雅典 C.斯巴達 D.羅馬共和國4.(2022·臨沂中考)“保民官的權力之大甚至可以否決羅馬元老院的決議,但其權力只限于羅馬的城區和近郊。保民官在羅馬共和國時代曾起過一定的作用,但到帝國時代,它已形同虛設。”這段話中的“保民官” ( )A.開始設立于屋大維統治時期 B.不能否決羅馬元老院的決議C.為平民爭取了一些政治權利 D.能始終保護羅馬平民的利益5.它頒布于公元前450年左右,刻寫在青銅板上,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據。它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它”是 ( )A.《漢謨拉比法典》 B.《十二銅表法》C.陶片放逐法 D.種姓制度6.(2023·揭陽榕城期中)如圖雕像的含義是:天平用以衡量法,寶劍用以保護法……蒙眼閉目,則表示審判要“用心靈去觀察”。這表明 ( )A.古代羅馬的法律體系已十分完備B.古代羅馬法審判存在主觀隨意性C.羅馬法蘊含著公平與正義的原則D.羅馬法需要借助神的權威來維系7.某電影敘述了公元前73年古代羅馬的奴隸因不堪奴隸主的暴虐而在斯巴達克的領導下奮起反抗,但最終被鎮壓的史實。這部電影反映的史實 ( )A.體現羅馬奴隸制迅速發展 B.促使羅馬帝國達到頂峰C.導致了羅馬帝國最終分裂 D.加速了西羅馬帝國的滅亡8.(2023·茂名高州月考)公元前59年,凱撒頒布《土地法案》,為征戰的士兵廣泛分配土地,推動羅馬行省的殖民化進程;他征服高盧地區后頒布法案,賦予了一部分人公民權;還通過了關于羅馬行省官員任職期限的法律。這表明 ( )A.凱撒適時立法鞏固羅馬的統治 B.高盧人都享有與羅馬人同等的公民權C.貴族和平民間的矛盾得以解決 D.羅馬行省的統治采取民主管理的模式9.(2022·東營中考)古羅馬城的建設經歷了王政時代、共和國時代、帝國時代三個階段。“帝國時代”的開創者是 ( )A.亞歷山大 B.伯里克利 C.凱撒 D.屋大維10.(2022·廣州中考)意大利某廣場立有一塊公元前1世紀的關于屋大維的公共紀念碑,碑上有如下一段銘文(節選):皇帝凱撒·奧古斯都十二次擔任總司令十一次擔任執政官十四次擔任保民官他把埃及交給羅馬人民統治該銘文內容可用于探究 ( )A.兩河流域的文學 B.雅典民主的確立C.古代埃及的藝術 D.古代羅馬的擴張11.(2023·深圳福田期中)公元前2世紀,在羅馬征服希臘后,羅馬官兵從希臘挑選并帶回來的大批人質里面,包含有貴族、倫理學家、政治理論家、歷史學家、詩人等,此外還有大量的奴隸、雜技演員,甚至還有廚師。這種現象會導致 ( )A.希臘民主遭受致命摧殘 B.希臘文化在羅馬擴散C.羅馬社會矛盾日趨尖銳 D.羅馬的法治得到完善12.從公元2世紀末到3世紀末,羅馬統治機構規模日趨龐大,各種開支浩繁,娛樂奢侈之風日盛。這種現象的出現造成了財源枯竭,從而導致捐稅不斷增加,社會動蕩不安,羅馬帝國陷入了全面危機之中。這說明羅馬的衰落,主要是由于 ( )A.統治階級的腐朽 B.經濟困難C.財政危機 D.奴隸的起義不斷13.“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下列關于羅馬政權體制沿革的順序,正確的是 ( )A.羅馬城邦—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羅馬分裂B.羅馬共和國—羅馬城邦—羅馬帝國—羅馬分裂C.羅馬城邦—羅馬帝國—羅馬共和國—羅馬分裂D.羅馬分裂—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羅馬城邦二、非選擇題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古代希臘地理環境呈現環海、多山、多島嶼的特點,平原面積狹小,耕地十分有限……公元前8世紀,希臘出現了幾百個城邦,希臘城邦一般是以一個城市或市鎮為中心,把周圍的農村聯合起來,組成一個小國。材料二 公元前8世紀,羅馬城逐步建立起來。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共和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島。至公元前2世紀,羅馬成為地中海霸主。公元前27年,羅馬進入帝國時代。材料三 古希臘繁榮的奴隸制經濟、典型的民主政治和輝煌的文化藝術,一直為后世所贊嘆。雅典以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開啟了世界民主政治之先河,為后世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政治遺產。 羅馬共和國時期,元老院由300名元老組成。元老或是貴族顯要,或是退職高官。元老院擁有軍事領導權、外交權、財政權和宗教監督權,實際上是國家最高的行政和監督機構。執政官有兩人,是共和國的首腦和軍事統帥,由選舉產生,權力均等,任期一年。(1)依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古希臘的文明中心。(2分)古代希臘城邦的突出特點是什么 (2分)(2)依據材料二,指出古羅馬經歷了哪兩個重要的時期。(2分)(3)有人說羅馬的民主政治要比雅典的民主政治狹隘一些。依據材料三,闡述你的理由。(4分)第5課 羅馬城邦和羅馬帝國素養導學歷史解釋:知道羅馬城邦;通過了解羅馬帝國的興衰,分析羅馬帝國衰亡的原因 時空觀念:通過《古代羅馬的擴張示意圖》,了解征服戰爭造就了羅馬的版圖,羅馬在擴張中不斷吸納其他文明的成果,推動帝國走向繁榮 史料實證:通過對《十二銅表法》的學習,理解羅馬法制的實質和影響 家國情懷:認識古代羅馬對西方文明的歷史貢獻,了解不同文明之間的包容、交流對文明發展的重要貢獻一、羅馬城邦和羅馬共和國1.城邦興起:自公元前1000年左右,興起于意大利半島中部的臺伯河畔。2.羅馬共和國:(1)建立: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國。(2)政治措施。元老院 掌握國家統治的決策權,由300名貴族組成執政官 共兩名,權力相等,主持日常政務公民大會 平民參加,是形式上的最高權力機關保民官 共兩名,由平民自己選出,有權否決執政官與元老院提出的對平民不利的決議(3)法制建設:《十二銅表法》時間 公元前450年左右內容 涉及訴訟程序、所有權和債務權、宗教法等內容作用 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4)擴張。①公元前3世紀初:征服意大利半島,滅掉迦太基,控制西地中海地區。②公元前2世紀:成為地中海地區的霸主。(5)衰落:公元前73年,斯巴達克起義,沉重打擊了羅馬共和國的統治。二、羅馬帝國1.背景:公元前49年,凱撒控制元老院,成為終身獨裁官。后被謀殺,內戰又起。2.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維首創“元首制”,掌握最高統治實權。羅馬共和國演變為羅馬帝國。3.強盛:2世紀,羅馬帝國進入黃金時期。帝國的版圖橫跨歐、亞、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羅馬帝國的“內湖”。4.危機:3世紀,陷入長期的政治、經濟大危機。5.衰亡:4世紀末,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個帝國。476年,西羅馬帝國在日耳曼人的打擊下滅亡。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唯物史觀均屬于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范疇。按要求回答問題。【時空觀念——羅馬發展歷程】材料一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下面是古代羅馬發展演變示意圖(部分)。(1)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上面的填空。(每空1分)答:①共和國;②地中海;③屋大維。【史料實證——羅馬民主法制】材料二 第3表 債權人有權將不能如期還債的債務人送交法庭、戴枷拘禁、出賣為奴,甚至處死。第5表 死者的財產需按其遺囑進行處理。第8表 毀傷他人肢體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以同態復仇而毀傷其肢體。第11表 禁止貴族與平民通婚。——摘自《十二銅表法》(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評價《十二銅表法》。(6分)答:①《十二銅表法》主要涉及訴訟程序、所有權和債務權、宗教法等內容。②《十二銅表法》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③平民與貴族的矛盾并沒有因此而消除,兩者之間的斗爭也并沒有因此而終止。【歷史解釋——羅馬政體更迭】 材料三 在共和國前期,羅馬人統一了整個意大利半島,并通過三次布匿戰爭確立了西地中海地區的霸權。公元前2世紀,羅馬又征服東地中海地區,成為整個地中海地區的霸主。隨著版圖的不斷擴張,奴隸人數也不斷激增。內戰和獨裁反而更促成了古羅馬的擴張,奴隸制進一步發展。原有的共和體制不再適應新的統治需要,后被羅馬帝國代替。(3)根據材料三,古羅馬經歷了哪兩種政體變化 (2分)政體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2分)答:由共和制變為帝制。由于版圖不斷擴張、大規模的內戰和軍事獨裁的出現,導致共和國解體,帝國形成。圖像史料 公元前450年左右,羅馬頒布了成文法——《十二銅表法》,該漫畫反映了《十二銅表法》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據,成文法代替了習慣法,是羅馬法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易錯易混1.雅典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公民大會,羅馬共和國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元老院,公民大會只是羅馬共和國形式上的最高權力機關。2.凱撒為羅馬由共和國向帝國轉變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屋大維首創“元首制”,標志著羅馬帝國的建立。思維構建 一、選擇題1.如圖所示的雕塑蘊含著某個國家早期歷史的傳說,該國誕生于意大利半島中部的臺伯河畔,它是 (C)A.巴比倫王國 B.邁錫尼 C.羅馬城邦 D.孔雀王朝2.(2023·深圳期中)觀察如圖時間軸,羅馬共和國歷史的起止時間應標識在 (B)A.①④之間 B.②③之間 C.①③之間 D.②④之間3.元老院在形式上只是咨詢機構,但執政官必須在所有重大事務上征得它的同意,財務官在支出款項時也必須得到它的同意。下列古代國家存在這一機構的是 (D)A.古巴比倫 B.雅典 C.斯巴達 D.羅馬共和國4.(2022·臨沂中考)“保民官的權力之大甚至可以否決羅馬元老院的決議,但其權力只限于羅馬的城區和近郊。保民官在羅馬共和國時代曾起過一定的作用,但到帝國時代,它已形同虛設。”這段話中的“保民官” (C)A.開始設立于屋大維統治時期 B.不能否決羅馬元老院的決議C.為平民爭取了一些政治權利 D.能始終保護羅馬平民的利益5.它頒布于公元前450年左右,刻寫在青銅板上,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據。它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它”是 (B)A.《漢謨拉比法典》 B.《十二銅表法》C.陶片放逐法 D.種姓制度6.(2023·揭陽榕城期中)如圖雕像的含義是:天平用以衡量法,寶劍用以保護法……蒙眼閉目,則表示審判要“用心靈去觀察”。這表明 (C)A.古代羅馬的法律體系已十分完備B.古代羅馬法審判存在主觀隨意性C.羅馬法蘊含著公平與正義的原則D.羅馬法需要借助神的權威來維系7.某電影敘述了公元前73年古代羅馬的奴隸因不堪奴隸主的暴虐而在斯巴達克的領導下奮起反抗,但最終被鎮壓的史實。這部電影反映的史實 (A)A.體現羅馬奴隸制迅速發展 B.促使羅馬帝國達到頂峰C.導致了羅馬帝國最終分裂 D.加速了西羅馬帝國的滅亡8.(2023·茂名高州月考)公元前59年,凱撒頒布《土地法案》,為征戰的士兵廣泛分配土地,推動羅馬行省的殖民化進程;他征服高盧地區后頒布法案,賦予了一部分人公民權;還通過了關于羅馬行省官員任職期限的法律。這表明 (A)A.凱撒適時立法鞏固羅馬的統治 B.高盧人都享有與羅馬人同等的公民權C.貴族和平民間的矛盾得以解決 D.羅馬行省的統治采取民主管理的模式9.(2022·東營中考)古羅馬城的建設經歷了王政時代、共和國時代、帝國時代三個階段。“帝國時代”的開創者是 (D)A.亞歷山大 B.伯里克利 C.凱撒 D.屋大維10.(2022·廣州中考)意大利某廣場立有一塊公元前1世紀的關于屋大維的公共紀念碑,碑上有如下一段銘文(節選):皇帝凱撒·奧古斯都十二次擔任總司令十一次擔任執政官十四次擔任保民官他把埃及交給羅馬人民統治該銘文內容可用于探究 (D)A.兩河流域的文學 B.雅典民主的確立C.古代埃及的藝術 D.古代羅馬的擴張11.(2023·深圳福田期中)公元前2世紀,在羅馬征服希臘后,羅馬官兵從希臘挑選并帶回來的大批人質里面,包含有貴族、倫理學家、政治理論家、歷史學家、詩人等,此外還有大量的奴隸、雜技演員,甚至還有廚師。這種現象會導致 (B)A.希臘民主遭受致命摧殘 B.希臘文化在羅馬擴散C.羅馬社會矛盾日趨尖銳 D.羅馬的法治得到完善12.從公元2世紀末到3世紀末,羅馬統治機構規模日趨龐大,各種開支浩繁,娛樂奢侈之風日盛。這種現象的出現造成了財源枯竭,從而導致捐稅不斷增加,社會動蕩不安,羅馬帝國陷入了全面危機之中。這說明羅馬的衰落,主要是由于 (A)A.統治階級的腐朽 B.經濟困難C.財政危機 D.奴隸的起義不斷13.“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下列關于羅馬政權體制沿革的順序,正確的是 (A)A.羅馬城邦—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羅馬分裂B.羅馬共和國—羅馬城邦—羅馬帝國—羅馬分裂C.羅馬城邦—羅馬帝國—羅馬共和國—羅馬分裂D.羅馬分裂—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羅馬城邦二、非選擇題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古代希臘地理環境呈現環海、多山、多島嶼的特點,平原面積狹小,耕地十分有限……公元前8世紀,希臘出現了幾百個城邦,希臘城邦一般是以一個城市或市鎮為中心,把周圍的農村聯合起來,組成一個小國。材料二 公元前8世紀,羅馬城逐步建立起來。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共和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島。至公元前2世紀,羅馬成為地中海霸主。公元前27年,羅馬進入帝國時代。材料三 古希臘繁榮的奴隸制經濟、典型的民主政治和輝煌的文化藝術,一直為后世所贊嘆。雅典以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開啟了世界民主政治之先河,為后世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政治遺產。 羅馬共和國時期,元老院由300名元老組成。元老或是貴族顯要,或是退職高官。元老院擁有軍事領導權、外交權、財政權和宗教監督權,實際上是國家最高的行政和監督機構。執政官有兩人,是共和國的首腦和軍事統帥,由選舉產生,權力均等,任期一年。(1)依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古希臘的文明中心。(2分)古代希臘城邦的突出特點是什么 (2分)答:愛琴海地區;小國寡民。(2)依據材料二,指出古羅馬經歷了哪兩個重要的時期。(2分)答: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3)有人說羅馬的民主政治要比雅典的民主政治狹隘一些。依據材料三,闡述你的理由。(4分)答:雅典屬于民主政治,主要體現在主權在民、公民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根據才能擔任官職。雅典的政治制度更民主,每一名成年男性公民都有參政的機會,而羅馬共和國的政權主要掌握在貴族奴隸主手中。(意思相近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第5課 羅馬城邦和羅馬帝國 導學案 (學生版)2023-2024學年 初中歷史.docx 九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第5課 羅馬城邦和羅馬帝國 導學案 (教師版)2023-2024學年 初中歷史.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