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5課 探尋新航路
素養導學
史料實證:通過解讀史料,了解探尋新航路的原因。 歷史解釋:通過哥倫布“發現”美洲和麥哲倫船隊完成環球航行的基本史實,初步理解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時空觀念:通過《新航路的開辟示意圖》,了解新航路開辟的過程,掌握主要航海家的航線。 家國情懷:感受和學習歐洲探險家們勇于進取的開拓精神。
一、探尋新航路的熱潮
1.原因:
2.條件:
(1)客觀條件。
①理論:隨著歐洲地理學的發展,人們逐漸相信地球是圓的。
②技術:中國人發明的指南針,用于“羅盤”導航技術,經 商人傳到歐洲;歐洲的造船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2)主觀條件: 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航海家們的努力。
二、新航路開辟
1.過程:
人物 時間 支持王室 路線
迪亞士 1487— 1488年 葡萄牙 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達非洲的 ,打開了繞道非洲南端通往東方的航路
哥倫布 年 西班牙 橫渡大西洋,到達巴哈馬群島中的圣薩爾瓦多島,后“發現”了古巴和海地。哥倫布始終認為到達的是印度,稱當地居民為“ ”
1497— 1498年 葡萄牙 到達印度西海岸,開辟了到達印度的航路
麥哲倫 1519— 1522年 其船隊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歐洲。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創舉,他的船隊第一次完成了 ,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
2.意義:
(1)對歐洲:歐洲 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 的發展。
(2)對世界: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 逐步確立起來。
【面朝大海——探背景】
材料一 15世紀,追求財富的歐洲人夢想去東方發財,開始探尋前往東方的航路。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相信大地是球形的,從歐洲一直向西航行,一定能到達東方。這一時期歐洲航海技術和造船技術的發展,為遠航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摘編自《世界歷史教師教學用書》
(1)根據材料一,指出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及條件。(4分)
【揚帆起航——知過程】
材料二 新航路開辟簡表
探險家 時間 支持國家 成就
迪亞士 1487年 葡萄牙 “發現”好望角
A 1497年 葡萄牙 繞過非洲到達印度
B 1492年 西班牙 “發現”美洲新大陸
C 1519-1522年 西班牙 其船隊完成環球航行
(2)寫出材料二中A、B、C三位探險家的名字。(每處1分)新航路開辟后,歐洲的貿易中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分)
【逐浪前行——析影響】
(3)以下是甲和乙同學關于“新航路開辟的世界影響”的看法(如圖所示)。你是否同意他們的觀點 (2分)請說明理由。(6分)
圖示點撥
易錯易混
1.最先發現好望角的是迪亞士;最先找到通向東方新航路的是達·伽馬;最先“發現”美洲的是哥倫布;最先進行環球航行的是麥哲倫。
2.印第安人是美洲居民而非印度人。
3.首先完成環球航行的是麥哲倫船隊,而非麥哲倫。
思維構建
一、選擇題
1.(2023·深圳羅湖期中)恩格斯指出:“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發現的海岸索要的第一件東西。”對這一論斷解讀準確的一項是 ( )
A.美洲盛產貴金屬因此吸引了歐洲人的到來
B.歐洲的貧窮直接推動了地理大發現
C.經濟動力是歐洲開辟新航路的最根本因素
D.新航路大大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2.(2022·日照中考)盡管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約90-168年)的著作《地理學指南》對世界的描繪很不準確,如北美大陸還不存在,非洲和南極緊緊相連等。但在15世紀這部著作在西歐被關注并廣泛流傳。這是因為西歐人熱衷于 ( )
A.復興古典文化 B.探索新的商路
C.發展文化教育 D.反對教會愚昧
3.在15世紀的海外冒險事業中,起帶頭作用的是葡萄牙而非西班牙……葡萄牙疆域不大,且位于大西洋沿岸,三面為西班牙領土所包圍,這有效地保護了葡萄牙人,使其不會因為誘惑而將自己的財力浪費到歐洲戰爭中去。這主要用來說明新航路開辟中的 ( )
A.經濟動因 B.宗教需要 C.地理因素 D.社會根源
4.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地理大發現。從15世紀開始,歐洲許多冒險家多次進行海外探險,下列哪位航海家的航行實際上已經打開了繞道非洲南端通往東方的航路 ( )
5.有一本書上說:“他于1497年率四艘海船起航,由歐洲向南遠離海岸航行,越過好望角,橫渡印度洋。他到達了東方,帶回了胡椒、肉桂等東方物品。”“他”是 ( )
A.迪亞士 B.達·伽馬
C.哥倫布 D.麥哲倫
6.如圖是畫家德拉克洛瓦創作的一幅描繪西班牙王室授封哥倫布為將軍的場景式油畫。哥倫布受封的主要原因是 ( )
A.成功繞過好望角 B.“發現”了美洲
C.到達印度西海岸 D.完成了環球航行
7.西班牙國王于1492年4月17日和哥倫布簽訂協定,決定給予贊助,并事先封他為將要發現的土地的宗主和統治者,他有權把新土地上總收入的二十分之一留為己有,但這些土地的主權屬于西班牙國王。據此可知,哥倫布的遠洋探險 ( )
A.具有殖民擴張的性質 B.是為了滿足王室的揮霍
C.擁有雄厚的物質基礎 D.有利于資本的原始積累
8.(2023·茂名期中)1492年,一位探險家率領船隊橫渡大西洋,“發現”了美洲新大陸;1519-1522年,另一位探險家的船隊從歐洲出發,在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后,又回到了歐洲,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的首次環球航行。這兩位探險家分別是 ( )
A.哥倫布和迪亞士 B.達·伽馬和麥哲倫
C.哥倫布和麥哲倫 D.迪亞士和達·伽馬
9.(2023·佛山南海期中)某同學在復習新航路的開辟時,列出了以下幾條主要航線,其中與麥哲倫的航海船隊有關的是 ( )
A.葡萄牙—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印度西海岸
B.西班牙—大西洋—古巴、海地等地
C.葡萄牙—大西洋—非洲最南端
D.西班牙—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10.(2022·宿遷中考)地理知識不再囿于一個地區或一個大陸,整個地球的外形弄清楚了,接近真實的世界地圖也制成了。這說明新航路開辟 ( )
A.有助于世界市場的形成 B.促進了西歐資本主義發展
C.加劇了殖民擴張與掠奪 D.使世界觀念逐步確立起來
11.1565年開始,西班牙人把亞洲,尤其是中國的生絲等從馬尼拉運往美洲換取金銀,形成繁盛的“絲—銀”對流,這被稱為“馬尼拉大帆船貿易”。該材料體現了 ( )
A.世界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 B.資本主義經濟的產生和發展
C.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的繁榮 D.中國等國自由貿易開始興起
12.(2023·惠州期中)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比較研究、歸納法等實證法盛行,一些傳統理論被驗證或糾正,世界地圖被重新繪制,墨卡托投影、等高線、圓錐投影等也開始使用并成為基本的地圖繪制方法。地理學家對海陸起源、地形起源問題也有了新的認識。這表明,新航路的開辟 ( )
A.標志著世界市場的形成 B.促進對自然學科的探索研究
C.提升了地理學科的地位 D.以驗證地圓說為根本出發點
13.(2023·湛江雷州月考)哥倫布和其他探險家發現,舊大陸對新大陸玉米、棉花、花生、辣椒、菠蘿、煙草等作物一無所知,在意識到了它們的價值后,這些作物便被用以工業制品交換等方式引入歐洲。這一行為 ( )
A.推動了物種交流 B.促進了人口流動
C.開闊了歐洲人的眼界 D.引發了早期殖民戰爭
二、非選擇題
14.(2023·深圳福田期中)根據相關材料,回答并論述問題。
材料一 如圖所示
材料二 哥倫布遠航美洲的成功,一方面,以科爾特斯、皮薩羅為代表的一批歐洲殖民者,以征服性的戰爭把特諾奇蒂特蘭和庫斯科等著名古都洗劫一空,在印第安古文明的廢墟上構筑起殖民主義大廈;另一方面,大授地制、大地產制、黑奴制等在美洲的推行,加重了對印第安人的超經濟剝削,但卻為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美洲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殖民政治制度的確立和發展,強化了對殖民地人民的民族壓迫,但卻為拉美走向相對的政治上的統一創造了前提……
——摘編自洪國起《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歷史考察和思考》
材料三 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及接踵而來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國人、法國人等,通過對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與原住居民的接觸、交往和融合給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還使新舊大陸的物產得以交換和傳播……沒有美洲貢獻的大量金銀與物質財富,沒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墾殖區,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將會緩慢得多……東西兩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匯合,開啟了人類從傳統農耕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轉變的過程。
——摘編自黃邦和等主編《通向現代世界的500年:哥倫布以來東西兩半球匯合的世界影響》
(1)根據材料一回答,C航線的開辟者是誰 (2分)該航線最終到達哪里 (2分)D航線的開辟者(船隊)是誰 (2分)該次航行完成什么壯舉 (2分)
(2)結合所學知識,從以上三則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擬一個論題并展開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論證合理)(6分)第15課 探尋新航路
素養導學
史料實證:通過解讀史料,了解探尋新航路的原因。 歷史解釋:通過哥倫布“發現”美洲和麥哲倫船隊完成環球航行的基本史實,初步理解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時空觀念:通過《新航路的開辟示意圖》,了解新航路開辟的過程,掌握主要航海家的航線。 家國情懷:感受和學習歐洲探險家們勇于進取的開拓精神。
一、探尋新航路的熱潮
1.原因:
2.條件:
(1)客觀條件。
①理論:隨著歐洲地理學的發展,人們逐漸相信地球是圓的。
②技術:中國人發明的指南針,用于“羅盤”導航技術,經阿拉伯商人傳到歐洲;歐洲的造船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2)主觀條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航海家們的努力。
二、新航路開辟
1.過程:
人物 時間 支持王室 路線
迪亞士 1487— 1488年 葡萄牙 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達非洲的好望角,打開了繞道非洲南端通往東方的航路
哥倫布 1492年 西班牙 橫渡大西洋,到達巴哈馬群島中的圣薩爾瓦多島,后“發現”了古巴和海地。哥倫布始終認為到達的是印度,稱當地居民為“印第安人”
達·伽馬 1497— 1498年 葡萄牙 到達印度西海岸,開辟了到達印度的航路
麥哲倫 1519— 1522年 西班牙 其船隊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歐洲。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創舉,他的船隊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
2.意義:
(1)對歐洲: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2)對世界: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逐步確立起來。
【面朝大海——探背景】
材料一 15世紀,追求財富的歐洲人夢想去東方發財,開始探尋前往東方的航路。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相信大地是球形的,從歐洲一直向西航行,一定能到達東方。這一時期歐洲航海技術和造船技術的發展,為遠航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摘編自《世界歷史教師教學用書》
(1)根據材料一,指出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及條件。(4分)
答:原因:追求財富的歐洲人夢想去東方發財。
條件:地圓學說的廣泛傳播、歐洲航海技術和造船技術的發展。
【揚帆起航——知過程】
材料二 新航路開辟簡表
探險家 時間 支持國家 成就
迪亞士 1487年 葡萄牙 “發現”好望角
A 1497年 葡萄牙 繞過非洲到達印度
B 1492年 西班牙 “發現”美洲新大陸
C 1519-1522年 西班牙 其船隊完成環球航行
(2)寫出材料二中A、B、C三位探險家的名字。(每處1分)新航路開辟后,歐洲的貿易中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分)
答: A:達·伽馬;B:哥倫布;C:麥哲倫。
從地中海區域轉移到歐洲大西洋沿岸。
【逐浪前行——析影響】
(3)以下是甲和乙同學關于“新航路開辟的世界影響”的看法(如圖所示)。你是否同意他們的觀點 (2分)請說明理由。(6分)
答:不同意;理由:甲同學僅認識到新航路開辟的積極作用,乙同學僅認識到新航路開辟的消極后果。他們都沒有全面、一分為二地評價新航路開辟的世界影響。
圖示點撥
易錯易混
1.最先發現好望角的是迪亞士;最先找到通向東方新航路的是達·伽馬;最先“發現”美洲的是哥倫布;最先進行環球航行的是麥哲倫。
2.印第安人是美洲居民而非印度人。
3.首先完成環球航行的是麥哲倫船隊,而非麥哲倫。
思維構建
一、選擇題
1.(2023·深圳羅湖期中)恩格斯指出:“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發現的海岸索要的第一件東西。”對這一論斷解讀準確的一項是 (C)
A.美洲盛產貴金屬因此吸引了歐洲人的到來
B.歐洲的貧窮直接推動了地理大發現
C.經濟動力是歐洲開辟新航路的最根本因素
D.新航路大大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2.(2022·日照中考)盡管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約90-168年)的著作《地理學指南》對世界的描繪很不準確,如北美大陸還不存在,非洲和南極緊緊相連等。但在15世紀這部著作在西歐被關注并廣泛流傳。這是因為西歐人熱衷于 (B)
A.復興古典文化 B.探索新的商路
C.發展文化教育 D.反對教會愚昧
3.在15世紀的海外冒險事業中,起帶頭作用的是葡萄牙而非西班牙……葡萄牙疆域不大,且位于大西洋沿岸,三面為西班牙領土所包圍,這有效地保護了葡萄牙人,使其不會因為誘惑而將自己的財力浪費到歐洲戰爭中去。這主要用來說明新航路開辟中的 (C)
A.經濟動因 B.宗教需要 C.地理因素 D.社會根源
4.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地理大發現。從15世紀開始,歐洲許多冒險家多次進行海外探險,下列哪位航海家的航行實際上已經打開了繞道非洲南端通往東方的航路 (B)
5.有一本書上說:“他于1497年率四艘海船起航,由歐洲向南遠離海岸航行,越過好望角,橫渡印度洋。他到達了東方,帶回了胡椒、肉桂等東方物品。”“他”是 (B)
A.迪亞士 B.達·伽馬
C.哥倫布 D.麥哲倫
6.如圖是畫家德拉克洛瓦創作的一幅描繪西班牙王室授封哥倫布為將軍的場景式油畫。哥倫布受封的主要原因是 (B)
A.成功繞過好望角 B.“發現”了美洲
C.到達印度西海岸 D.完成了環球航行
7.西班牙國王于1492年4月17日和哥倫布簽訂協定,決定給予贊助,并事先封他為將要發現的土地的宗主和統治者,他有權把新土地上總收入的二十分之一留為己有,但這些土地的主權屬于西班牙國王。據此可知,哥倫布的遠洋探險 (A)
A.具有殖民擴張的性質 B.是為了滿足王室的揮霍
C.擁有雄厚的物質基礎 D.有利于資本的原始積累
8.(2023·茂名期中)1492年,一位探險家率領船隊橫渡大西洋,“發現”了美洲新大陸;1519-1522年,另一位探險家的船隊從歐洲出發,在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后,又回到了歐洲,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的首次環球航行。這兩位探險家分別是 (C)
A.哥倫布和迪亞士 B.達·伽馬和麥哲倫
C.哥倫布和麥哲倫 D.迪亞士和達·伽馬
9.(2023·佛山南海期中)某同學在復習新航路的開辟時,列出了以下幾條主要航線,其中與麥哲倫的航海船隊有關的是 (D)
A.葡萄牙—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印度西海岸
B.西班牙—大西洋—古巴、海地等地
C.葡萄牙—大西洋—非洲最南端
D.西班牙—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10.(2022·宿遷中考)地理知識不再囿于一個地區或一個大陸,整個地球的外形弄清楚了,接近真實的世界地圖也制成了。這說明新航路開辟 (D)
A.有助于世界市場的形成 B.促進了西歐資本主義發展
C.加劇了殖民擴張與掠奪 D.使世界觀念逐步確立起來
11.1565年開始,西班牙人把亞洲,尤其是中國的生絲等從馬尼拉運往美洲換取金銀,形成繁盛的“絲—銀”對流,這被稱為“馬尼拉大帆船貿易”。該材料體現了 (A)
A.世界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 B.資本主義經濟的產生和發展
C.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的繁榮 D.中國等國自由貿易開始興起
12.(2023·惠州期中)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比較研究、歸納法等實證法盛行,一些傳統理論被驗證或糾正,世界地圖被重新繪制,墨卡托投影、等高線、圓錐投影等也開始使用并成為基本的地圖繪制方法。地理學家對海陸起源、地形起源問題也有了新的認識。這表明,新航路的開辟 (B)
A.標志著世界市場的形成 B.促進對自然學科的探索研究
C.提升了地理學科的地位 D.以驗證地圓說為根本出發點
13.(2023·湛江雷州月考)哥倫布和其他探險家發現,舊大陸對新大陸玉米、棉花、花生、辣椒、菠蘿、煙草等作物一無所知,在意識到了它們的價值后,這些作物便被用以工業制品交換等方式引入歐洲。這一行為 (A)
A.推動了物種交流 B.促進了人口流動
C.開闊了歐洲人的眼界 D.引發了早期殖民戰爭
二、非選擇題
14.(2023·深圳福田期中)根據相關材料,回答并論述問題。
材料一 如圖所示
材料二 哥倫布遠航美洲的成功,一方面,以科爾特斯、皮薩羅為代表的一批歐洲殖民者,以征服性的戰爭把特諾奇蒂特蘭和庫斯科等著名古都洗劫一空,在印第安古文明的廢墟上構筑起殖民主義大廈;另一方面,大授地制、大地產制、黑奴制等在美洲的推行,加重了對印第安人的超經濟剝削,但卻為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美洲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殖民政治制度的確立和發展,強化了對殖民地人民的民族壓迫,但卻為拉美走向相對的政治上的統一創造了前提……
——摘編自洪國起《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歷史考察和思考》
材料三 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及接踵而來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國人、法國人等,通過對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與原住居民的接觸、交往和融合給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還使新舊大陸的物產得以交換和傳播……沒有美洲貢獻的大量金銀與物質財富,沒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墾殖區,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將會緩慢得多……東西兩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匯合,開啟了人類從傳統農耕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轉變的過程。
——摘編自黃邦和等主編《通向現代世界的500年:哥倫布以來東西兩半球匯合的世界影響》
(1)根據材料一回答,C航線的開辟者是誰 (2分)該航線最終到達哪里 (2分)D航線的開辟者(船隊)是誰 (2分)該次航行完成什么壯舉 (2分)
答:開辟者:達·伽馬;地點:印度。開辟者:麥哲倫船隊;壯舉: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首次環球航行。
(2)結合所學知識,從以上三則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擬一個論題并展開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論證合理)(6分)
答:觀點:新航路的開辟具有雙重作用。
論述:新航路的開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絕和孤立的局面,也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新航路開辟后,歐洲大西洋沿岸的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但是新航路的開辟,導致歐洲國家擴大了殖民掠奪、殖民擴張和侵略活動。歐洲殖民者在殖民地掠奪資源,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因此,新航路的開辟具有雙重作用,我們應歷史地、客觀地、辯證地看待新航路的開辟。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