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7課 二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素養導學時空觀念:利用大事年表的形式,了解歐共體和歐洲聯盟的建立過程。 唯物史觀:分析美國經濟的發展特點以及西歐、日本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通過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了解,再對西方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進行全面分析和評價。 家國情懷:通過學習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歐和日本及美國經濟發展的原因,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一、歐洲的聯合1.原因:隨著經濟發展,西歐國家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逐漸走上了 以提高國際地位的道路。2.過程及影響:二、美國的發展與日本的崛起1.美國的發展:時間 原因 表現第二次世 界大戰后 積極拓展 ,應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產技術 經濟繁榮,成為 的霸主20世紀 年代 — 經濟發展速度放緩20世紀90年代后 出現了以全球化和 為特征的“ ” 經濟進一步發展2.日本的崛起:(1)原因。①外因: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在日本推行 和民主化改革,推動日本政府頒布了“和平憲法”。冷戰開始后,美國開始積極扶持日本。 爆發后,日本獲得了大量軍需訂單。②內因:制定適當的 ,大力引進先進技術,促進了經濟的迅速發展。(2)表現。①經濟上:1968年,日本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僅次于 的第二經濟大國。②政治上: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日本謀求成為 的欲望日益強烈,軍費開支不斷增加,引起亞洲鄰國的關注和不安。三、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1.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為了緩和社會矛盾,主要 紛紛調整政策,建立起社會保障制度。2.評價:(1)積極性:是 斗爭的結果,可以緩和階級矛盾,創造一個有利于經濟發展的穩定的社會環境。(2)局限性:不能解決資本主義制度的 。【史料實證——歐洲國家的聯合之路】材料 在政治上,西歐各國深感在“華盛頓和莫斯科所控制的世界里”,西歐謀求生存的唯一出路是“設法使歐洲統一”。……在經濟上,西歐各國也普遍感到光靠一國力量,無法改變經濟一蹶不振的局面,從而產生了經濟聯合的愿望。——竺培芬《馬歇爾計劃》(1)依據材料及所學知識,概括歐洲聯合的原因。(4分)【歷史解釋——速度強國的超越之路】根據20世紀50-70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增長率統計表,回答下列問題。聯邦德國 意大利 法國 英國 日本 美國6.7% 5.6% 5.3% 2.9% 9.6% 3.5%(2)20世紀50-70年代,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是哪國 (2分)其次是哪國 (2分)這兩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分)時空觀念日本的崛起易錯易混1.歐共體是經濟組織;歐盟由歐共體發展而來,屬于政治經濟聯盟。2.1968年日本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而并非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思維構建一、選擇題1.20世紀50年代中期,聯邦德國總理阿登納說:“如果歐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變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話,必須走向聯合……否則歐洲各國將會淪為超級大國的附庸。”材料反映的是 ( )A.二戰后歐洲各國之間合作增強B.西歐國家擺脫美國控制的意識增強C.歐洲共同體的建立提高了各成員國的國際地位D.西歐國家欲與美國建立平等的伙伴關系2.閱讀圖片,促使西歐經濟在某一時期增長最快的主要原因是 ( )A.馬歇爾計劃的實施B.歐洲一體化發展C.美國軍事訂貨刺激D.歐洲聯盟的推動3.與如圖直接相關的歷史信息是 ( )A.冷戰的發生 B.德國的分裂 C.北約的建立 D.歐洲的聯合4.有人概括戰后美國經濟迅猛發展的原因是“基礎殷實,決策正確,動力巨大,高新技術”。下列圖示中比較符合二戰后美國經濟發展狀況的是 ( )5.20世紀90年代以后,美國出現了“新經濟”。這些“新經濟”最突出的特征是 ( )A.區域化和一體化 B.全球化和信息化C.保障制度福利化 D.國有企業私營化6.(2022·中山模擬)1960年以來,日本立法和內閣會議提出了保護和扶植轎車、石油化工、機械、電子機器等有代表性的重化工業的方針,并頒布實施了各種特別措施。日本產業結構調查會從1963年開始制定產業結構長期構想。材料說明了日本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制定恰當的經濟政策 B.重視發展教育和科技C.獲得美國的經濟援助 D.推行非軍事化政策7.(2022·深圳模擬)某歷史興趣小組對“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并得出如下結論,你認為不恰當的是 ( )①歐洲走向聯合,促進了經濟發展②美國經濟持續增長,以全球化和信息化為主要特征③日本在馬歇爾計劃的援助下,經濟迅速恢復④歐美國家普遍利用最新科技成果促進經濟增長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8.(2020·深圳中考)1970年尼克松總統提出家庭援助計劃,對貧困家庭提供援助,這有利于推動( )A.歐洲一體化的進程 B.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實行C.日本經濟的崛起 D.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二、非選擇題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歐洲卻如西墜的斜陽,再沒有了往日的輝煌,第二次世界大戰更使西歐元氣大傷。盡管在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英、法、西德等國的經濟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但就單個的力量而言,它們無論如何也無法與強大的美國相抗衡。再者,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全球實際上陷入了以美蘇為首的東西方冷戰對抗之中。當時的美國從其全球戰略利益出發,也要求西歐各國聯合起來,并以此作為它對西歐戰后重建進行援助的前提條件。——范金芬《阿登納西歐一體化政策成因分析》(1)根據材料一概括歐洲走向聯合的原因,(6分)并分析其影響。(2分)材料二 20世紀40年代英國議會對歐洲一體化不感興趣。歐共體成立后,英聯邦國家紛紛獨立,采取了獨立的政治經濟政策,英國失去在英聯邦中的貿易統治地位;而英國經濟不振,遠遠落后于歐共體國家。這種情況迫使英國重新審視其對歐共體的政策。——摘編自李世安《英國議會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捍衛國家主權和利益的政策與措施》(2)據材料二,指出英國對歐洲一體化態度的變化,(2分)并簡析其態度變化的原因。(4分)材料三 英國于2020年1月31日正式離開歐盟,英歐雙方計劃隨后展開談判以達成未來關系協定。英國“脫歐”將給歐盟帶來多重負面沖擊,但同時也帶來一些積極因素。如果能充分利用英國“脫歐”帶來的改革契機,歐盟未來發展可望“因禍得福”。——新華網(3)依據上述材料,指出英國處理和歐洲大陸關系的根本出發點。(2分)第17課 二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素養導學時空觀念:利用大事年表的形式,了解歐共體和歐洲聯盟的建立過程。 唯物史觀:分析美國經濟的發展特點以及西歐、日本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通過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了解,再對西方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進行全面分析和評價。 家國情懷:通過學習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歐和日本及美國經濟發展的原因,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一、歐洲的聯合1.原因:隨著經濟發展,西歐國家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逐漸走上了聯合自強以提高國際地位的道路。2.過程及影響:二、美國的發展與日本的崛起1.美國的發展:時間 原因 表現第二次世 界大戰后 積極拓展世界市場,應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產技術 經濟繁榮,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20世紀七八十年代 — 經濟發展速度放緩20世紀90年代后 出現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為特征的“新經濟” 經濟進一步發展2.日本的崛起:(1)原因。①外因: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在日本推行非軍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動日本政府頒布了“和平憲法”。冷戰開始后,美國開始積極扶持日本。朝鮮戰爭爆發后,日本獲得了大量軍需訂單。②內因: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大力引進先進技術,促進了經濟的迅速發展。(2)表現。①經濟上:1968年,日本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②政治上: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日本謀求成為政治大國的欲望日益強烈,軍費開支不斷增加,引起亞洲鄰國的關注和不安。三、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1.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為了緩和社會矛盾,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紛紛調整政策,建立起社會保障制度。2.評價:(1)積極性:是工人階級斗爭的結果,可以緩和階級矛盾,創造一個有利于經濟發展的穩定的社會環境。(2)局限性:不能解決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史料實證——歐洲國家的聯合之路】材料 在政治上,西歐各國深感在“華盛頓和莫斯科所控制的世界里”,西歐謀求生存的唯一出路是“設法使歐洲統一”。……在經濟上,西歐各國也普遍感到光靠一國力量,無法改變經濟一蹶不振的局面,從而產生了經濟聯合的愿望。——竺培芬《馬歇爾計劃》(1)依據材料及所學知識,概括歐洲聯合的原因。(4分)答:政治上:西歐各國受到美蘇爭霸的威脅。經濟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歐國家經濟普遍衰落,只有走向聯合,才能促進經濟恢復發展。【歷史解釋——速度強國的超越之路】根據20世紀50-70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增長率統計表,回答下列問題。聯邦德國 意大利 法國 英國 日本 美國6.7% 5.6% 5.3% 2.9% 9.6% 3.5%(2)20世紀50-70年代,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是哪國 (2分)其次是哪國 (2分)這兩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分)答:日本。聯邦德國。共同原因:國家推行有效的經濟發展政策;美國的經濟援助;大力發展科技教育。時空觀念日本的崛起易錯易混1.歐共體是經濟組織;歐盟由歐共體發展而來,屬于政治經濟聯盟。2.1968年日本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而并非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思維構建一、選擇題1.20世紀50年代中期,聯邦德國總理阿登納說:“如果歐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變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話,必須走向聯合……否則歐洲各國將會淪為超級大國的附庸。”材料反映的是 (B)A.二戰后歐洲各國之間合作增強B.西歐國家擺脫美國控制的意識增強C.歐洲共同體的建立提高了各成員國的國際地位D.西歐國家欲與美國建立平等的伙伴關系2.閱讀圖片,促使西歐經濟在某一時期增長最快的主要原因是 (B)A.馬歇爾計劃的實施B.歐洲一體化發展C.美國軍事訂貨刺激D.歐洲聯盟的推動3.與如圖直接相關的歷史信息是 (D)A.冷戰的發生 B.德國的分裂 C.北約的建立 D.歐洲的聯合4.有人概括戰后美國經濟迅猛發展的原因是“基礎殷實,決策正確,動力巨大,高新技術”。下列圖示中比較符合二戰后美國經濟發展狀況的是 (A)5.20世紀90年代以后,美國出現了“新經濟”。這些“新經濟”最突出的特征是 (B)A.區域化和一體化 B.全球化和信息化C.保障制度福利化 D.國有企業私營化6.(2022·中山模擬)1960年以來,日本立法和內閣會議提出了保護和扶植轎車、石油化工、機械、電子機器等有代表性的重化工業的方針,并頒布實施了各種特別措施。日本產業結構調查會從1963年開始制定產業結構長期構想。材料說明了日本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因素是 (A)A.制定恰當的經濟政策 B.重視發展教育和科技C.獲得美國的經濟援助 D.推行非軍事化政策7.(2022·深圳模擬)某歷史興趣小組對“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并得出如下結論,你認為不恰當的是 (D)①歐洲走向聯合,促進了經濟發展②美國經濟持續增長,以全球化和信息化為主要特征③日本在馬歇爾計劃的援助下,經濟迅速恢復④歐美國家普遍利用最新科技成果促進經濟增長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8.(2020·深圳中考)1970年尼克松總統提出家庭援助計劃,對貧困家庭提供援助,這有利于推動(D)A.歐洲一體化的進程 B.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實行C.日本經濟的崛起 D.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二、非選擇題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歐洲卻如西墜的斜陽,再沒有了往日的輝煌,第二次世界大戰更使西歐元氣大傷。盡管在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英、法、西德等國的經濟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但就單個的力量而言,它們無論如何也無法與強大的美國相抗衡。再者,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全球實際上陷入了以美蘇為首的東西方冷戰對抗之中。當時的美國從其全球戰略利益出發,也要求西歐各國聯合起來,并以此作為它對西歐戰后重建進行援助的前提條件。——范金芬《阿登納西歐一體化政策成因分析》(1)根據材料一概括歐洲走向聯合的原因,(6分)并分析其影響。(2分)答:原因:兩次世界大戰后,西歐各國實力下降,難以與美蘇抗衡;美蘇冷戰,威脅西歐安全;美國為對抗蘇聯支持西歐走向聯合。影響:促進了西歐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加快了歐洲一體化的進程。材料二 20世紀40年代英國議會對歐洲一體化不感興趣。歐共體成立后,英聯邦國家紛紛獨立,采取了獨立的政治經濟政策,英國失去在英聯邦中的貿易統治地位;而英國經濟不振,遠遠落后于歐共體國家。這種情況迫使英國重新審視其對歐共體的政策。——摘編自李世安《英國議會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捍衛國家主權和利益的政策與措施》(2)據材料二,指出英國對歐洲一體化態度的變化,(2分)并簡析其態度變化的原因。(4分)答:變化:由不關心到關注。原因:英聯邦國家紛紛獨立(英國失去貿易統治地位);英國經濟不振(落后于歐共體國家)。材料三 英國于2020年1月31日正式離開歐盟,英歐雙方計劃隨后展開談判以達成未來關系協定。英國“脫歐”將給歐盟帶來多重負面沖擊,但同時也帶來一些積極因素。如果能充分利用英國“脫歐”帶來的改革契機,歐盟未來發展可望“因禍得福”。——新華網(3)依據上述材料,指出英國處理和歐洲大陸關系的根本出發點。(2分)答:英國的國家利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下冊 第五單元 第17課 二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導學案 (學生版)2023-2024學年 初中歷史.docx 九年級下冊 第五單元 第17課 二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導學案 (教師版)2023-2024學年 初中歷史.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