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5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素養導學唯物史觀:通過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全面爆發、主要進程及影響,明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戰爭。 時空觀念:列表格,從根本原因、起止時間、開始標志、主要戰役、戰爭結果、性質、影響等方面比較兩次世界大戰。 家國情懷:通過學習,認識到和平來之不易,認識到世界人民團結合作的重要性,正義的力量只有加強聯合,才能有效地戰勝邪惡勢力,從而樹立反對戰爭、熱愛和平的家國情懷。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及主要戰場戰爭 爆發 1937年七七事變后,中國全民族抗戰開始,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1939年9月1日,德軍以“閃電戰”方式突襲波蘭。英、法被迫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主要 戰場 歐洲西線戰場、北非戰場、歐洲東線戰場及太平洋戰場等戰爭 擴大 1941年6月,德國突然進攻蘇聯。蘇聯軍民贏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最大 規模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位于珍珠港的美國海軍基地。次日,美、英對日宣戰,德、意對美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戰爭形勢的轉折1.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背景:法西斯國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開始逐漸走向聯合。(2)標志:《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時間 1942年1月,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內容 簽字國保證使用自己的全部軍事和經濟資源,對德、日、意及其仆從國作戰,相互合作,決不單獨同敵人停戰議和意義 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各國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相互支援,協同作戰,逐漸扭轉了戰爭的形勢2.戰爭形勢的轉折:(1)斯大林格勒保衛戰:1942年7月,德國進攻蘇聯戰略重鎮斯大林格勒,次年2月,德軍投降,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形勢,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2)意大利投降:1943年7月,墨索里尼政府垮臺,不久,意大利宣布無條件投降。(3)諾曼底登陸:1944年6月,美、英盟軍成功登陸法國諾曼底,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德國陷入東西兩個戰場的夾擊之中。三、雅爾塔會議及戰爭結束1.重要會議:會議 雅爾塔會議 波茨坦會議時間 1945年2月 1945年7月參加國 美、英、蘇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在雅爾塔召開會議 美、英、蘇三國首腦在波茨坦會晤內容 (1)徹底消滅德國法西斯主義,戰后德國由美、英、蘇等國實行分區占領 (2)決定戰后成立聯合國 (3)蘇聯承諾在歐洲戰事結束后3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 (1)會議重申了雅爾塔會議的精神 (2)以中、美、英三國的名義發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3)重申《開羅宣言》的條件必須實施2.戰爭結束:(1)德國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國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歐洲戰事結束。(2)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3.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1)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戰爭,世界上大部分地區和人口卷入其中。(2)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徹底粉碎了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通過戰爭稱霸世界的野心,徹底結束了列強通過爭奪殖民地瓜分世界的歷史,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時空觀念——戰爭之實】(1)觀察第二次世界大戰進程示意圖,分別寫出與①②③④對應的歷史事件的名稱。(每空2分)答:①德國突襲波蘭;②日本偷襲珍珠港;③斯大林格勒保衛戰;④諾曼底登陸。【唯物史觀——戰爭之殤】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情況比較表項目名稱 參戰國 (個) 卷入人口 (億) 參戰人員 (億) 傷亡人員 (億) 直接經濟損失 (億美元)第一次世界大戰 30多 15 0.7 0.3 1 805第二次世界大戰 60多 20 1.1 1.9 40 000(2)運用數據分析和圖表統計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歷史,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社會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2分)答:兩次世界大戰傷亡人數多,經濟損失大,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是人類歷史上的浩劫。【家國情懷——戰爭之思】(3)結合當今國際形勢,你認為怎樣才能避免戰爭的悲劇重演 (4分)答:尊重各國的獨立和主權,反對殖民主義、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加強各國的交流與合作;用和平方式解決各國的爭端;發揮聯合國的作用等。歷史解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國際形勢易錯易混1.第一次世界大戰是非正義的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掠奪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正義的反法西斯戰爭。2.莫斯科保衛戰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思維構建一、選擇題1.(2022·青島中考)如表信息說明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最早始于 (C)主要戰場 開始時間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大事記東方主戰場 1931年9月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變”,中國人民開始艱苦卓絕的抗戰歐洲西線 1939年9月 德軍閃擊波蘭,英、法被迫宣戰歐洲東線 1941年6月 德軍向蘇聯發動突然進攻,蘇聯軍民頑強抵抗太平洋戰場 1941年12月 日軍偷襲珍珠港,美、英對日宣戰A.蘇聯 B.波蘭 C.中國 D.美國2.1941年羅斯福宣布“美國決心在可能的范圍之內,全力援助蘇聯”。同年9月29日至10月1日,蘇、美、英三國代表團在莫斯科簽訂了在短期內向蘇聯提供援助的議定書。上述情況出現的背景是 (A)A.蘇德戰爭爆發B.太平洋戰爭爆發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D.雅爾塔會議召開3.(2022·深圳南山模擬)普京在對全體國民做的一次長達萬字的演講里說“衛國戰爭證明,對侵略者采取綏靖政策大錯特錯,讓蘇聯人民損失慘重,這種錯誤俄羅斯不會再犯”。下列哪個史實證明對侵略者采取綏靖政策大錯特錯 (A)A.1941年6月,德國對蘇聯發動了突然進攻,占領了蘇聯大片領土B.1942年1月,《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C.1944年6月,美英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D.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的召開4.(2022·中山模擬)蘇德戰爭爆發后,盟國開始就開辟第二戰場問題進行協商。丘吉爾表示,在目前情況下,大舉登陸必遭“血腥還擊”,而小規模襲擊“只能導致慘敗”,拒絕了蘇聯的提議。丘吉爾拒絕的緣由可能是 (B)A.德國軍事策略得當B.英國考慮本國安全C.同盟國的矛盾尖銳D.二戰涉及的戰線長5.(2023·佛山順德期末)“它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面貌大為改觀,徹底改變了戰爭雙方的力量對比,戰爭的主動權從軸心國陣營轉移到同盟國陣營,為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后勝利奠定了強大的戰略準備和軍事力量基礎。”材料描述了 (D)A.歐洲第二戰場開辟B.斯大林格勒保衛戰C.雅爾塔會議的召開D.《聯合國家宣言》簽署6.(2023·廣州越秀期末)為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75周年,2020年6月24日,俄羅斯在莫斯科紅場舉行了盛大的閱兵游行。回顧二戰進程,示意圖①處應該填寫 (B)A.德國突襲蘇聯B.斯大林格勒保衛戰C.莫斯科保衛戰D.雅爾塔會議7.如圖是二戰中一次登陸戰的戰役圖解。這次登陸戰對戰爭進程的影響是 (C)A.導致二戰不斷擴大 B.二戰達到最大規模C.開辟歐洲第二戰場 D.促成二戰勝利結束8.在這次會議中,“蘇、美、英三國領袖同意,在德國投降及歐洲戰爭結束后兩個月或三個月內蘇聯將參加同盟國方面對日作戰”。此次會議是 (A)A.雅爾塔會議 B.波茨坦會議C.萬隆會議 D.華盛頓會議9.“美國、英帝國及中國之龐大陸海空部隊,業已增強多倍,其由西方調來之軍隊及空軍,即將予日本以最后之打擊,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聯合國之決心之支持及鼓勵,對日作戰,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德國無效果及無意識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結果,彰彰在前,可為日本人民之殷鑒。”此則材料應出自 (D)A.三國協約 B.《聯合國家宣言》C.《開羅宣言》 D.《波茨坦公告》10.如圖所示歷史事件發生在1945年5月,其作用是 (D)A.粉碎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B.成為二戰的轉折點C.開辟歐洲第二戰場D.加速德國無條件投降11.(2022·肇慶高要模擬)1945年2月,美、蘇、英三國首腦在雅爾塔召開會議。會議上討論的波蘭重建問題、外蒙古的獨立問題、中國東北問題的處置都是背著當事國進行的。由此說明二戰后期(C)A.蘇聯與英美的矛盾已經消除B.世界從此和平安定C.大國強權政治的出現D.美蘇兩國互不相讓互不妥協12.二戰期間,各殖民帝國的領導人都表明了加強對殖民地控制的決心。但戰爭導致其無力繼續掌控殖民地,就連帝國內部的民眾也在譴責殖民行為,殖民地的主權歸屬朝著不受殖民帝國掌控的方向發展。材料表明 (B)A.二戰導致帝國主義國家加強了對殖民地的控制B.二戰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C.世界殖民體系瓦解于二戰期間 D.二戰使世界殖民體系徹底崩潰13.第一次世界大戰歷時4年零3個月,雙方軍人共死亡1 300萬人,受傷失蹤者達2 000多萬。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抗擊了80%德軍,傷亡2 700萬人,中國抗擊和牽制日本陸軍總兵力2/3以上,傷亡3 500多萬人。以史為鑒,我們最應該吸取的歷史教訓是 (C)A.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B.人多力量大C.珍愛和平,遠離戰爭 D.國家利益決定國家關系二、非選擇題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剛剛揭開,局部戰爭初次顯露時,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顯然占有絕對的優勢,但是分成英法、美國、蘇聯和世界各國人民幾股力量,沒有形成拳頭。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擴張勢力雖處劣勢,但沆瀣一氣,狼狽為奸,他們以有限戰爭方式,實行各個擊破以取得有限目標,先后在東非、東亞和中歐燃起了戰火。——黃安年《論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1)根據材料一,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占有絕對優勢的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未能遏制法西斯侵略的原因。(4分)答: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沒有聯合起來;德意日法西斯狼狽為奸,德意日法西斯采用各個擊破的伎倆。材料二(2)“雪茄+長煙嘴+煙斗”等于“V”的寓意指什么 (2分)答: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結成反法西斯同盟聯合反抗法西斯,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意思相近即可)材料三 (簽字國政府)深信完全戰勝它們的敵國對于保衛生命、自由、獨立和宗教自由并對于保全其本國和其他各國人權和正義非常重要,同時,它們現在正對力圖征服世界的野蠻和殘暴的力量從事共同的斗爭,茲宣告:1:每一個政府各自保證對各政府作戰的三國同盟成員國及其仆從者使用全部資源,不論軍事的或經濟的。2:每一個政府各自保證與本宣言簽字國政府合作,并不與敵人締結單獨停戰協定或和約。——《聯合國家宣言》(3)根據材料三,概述《聯合國家宣言》的主要內容。(2分)答:主要內容:簽字國保證使用自己的全部軍事和經濟資源,對德日意及其仆從國作戰,相互合作,決不單獨同敵人停戰議和。(4)綜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評述《聯合國家宣言》。(4分)答:評述:《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壯大了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勢力,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進程,奠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基礎。第15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素養導學唯物史觀:通過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全面爆發、主要進程及影響,明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戰爭。 時空觀念:列表格,從根本原因、起止時間、開始標志、主要戰役、戰爭結果、性質、影響等方面比較兩次世界大戰。 家國情懷:通過學習,認識到和平來之不易,認識到世界人民團結合作的重要性,正義的力量只有加強聯合,才能有效地戰勝邪惡勢力,從而樹立反對戰爭、熱愛和平的家國情懷。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及主要戰場戰爭 爆發 1937年七七事變后,中國全民族抗戰開始,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年9月1日,德軍以“閃電戰”方式突襲 。英、法被迫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主要 戰場 歐洲西線戰場、北非戰場、歐洲東線戰場及太平洋戰場等戰爭 擴大 年6月,德國突然進攻蘇聯。蘇聯軍民贏得了 的勝利,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最大 規模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位于 的美國海軍基地。次日,美、英對日宣戰,德、意對美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戰爭形勢的轉折1.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背景: 國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憤怒,全世界 國家開始逐漸走向聯合。(2)標志:《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時間 年1月,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內容 簽字國保證使用自己的全部軍事和經濟資源,對 及其仆從國作戰,相互合作,決不單獨同敵人停戰議和意義 標志著 的正式形成。各國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相互支援,協同作戰,逐漸扭轉了戰爭的形勢2.戰爭形勢的轉折:(1)斯大林格勒保衛戰:1942年7月,德國進攻蘇聯戰略重鎮斯大林格勒,次年2月,德軍投降,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形勢,是 的轉折點。(2)意大利投降:1943年7月, 政府垮臺,不久,意大利宣布無條件投降。(3)諾曼底登陸: 年6月,美、英盟軍成功登陸法國諾曼底,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德國陷入 兩個戰場的夾擊之中。三、雅爾塔會議及戰爭結束1.重要會議:會議 雅爾塔會議 波茨坦會議時間 年2月 1945年7月參加國 美、英、蘇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在雅爾塔召開會議 美、英、蘇三國首腦在波茨坦會晤內容 (1)徹底消滅 法西斯主義,戰后德國由美、英、蘇等國實行分區占領 (2)決定戰后成立 (3)蘇聯承諾在歐洲戰事結束后3個月內,參加 作戰 (1)會議重申了 會議的精神 (2)以中、美、英三國的名義發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 》 (3)重申《 》的條件必須實施2.戰爭結束:(1)德國投降: 年 月8日,德國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歐洲戰事結束。(2)日本投降: 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 月 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3.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1)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戰爭,世界上大部分地區和人口卷入其中。(2)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徹底粉碎了 和 通過戰爭稱霸世界的野心,徹底結束了列強通過爭奪殖民地 的歷史,促進了世界 的瓦解,對維護 、促進共同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時空觀念——戰爭之實】(1)觀察第二次世界大戰進程示意圖,分別寫出與①②③④對應的歷史事件的名稱。(每空2分)【唯物史觀——戰爭之殤】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情況比較表項目名稱 參戰國 (個) 卷入人口 (億) 參戰人員 (億) 傷亡人員 (億) 直接經濟損失 (億美元)第一次世界大戰 30多 15 0.7 0.3 1 805第二次世界大戰 60多 20 1.1 1.9 40 000(2)運用數據分析和圖表統計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歷史,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社會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2分)【家國情懷——戰爭之思】(3)結合當今國際形勢,你認為怎樣才能避免戰爭的悲劇重演 (4分)歷史解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國際形勢易錯易混1.第一次世界大戰是非正義的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掠奪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正義的反法西斯戰爭。2.莫斯科保衛戰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思維構建一、選擇題1.(2022·青島中考)如表信息說明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最早始于 ( )主要戰場 開始時間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大事記東方主戰場 1931年9月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變”,中國人民開始艱苦卓絕的抗戰歐洲西線 1939年9月 德軍閃擊波蘭,英、法被迫宣戰歐洲東線 1941年6月 德軍向蘇聯發動突然進攻,蘇聯軍民頑強抵抗太平洋戰場 1941年12月 日軍偷襲珍珠港,美、英對日宣戰A.蘇聯 B.波蘭 C.中國 D.美國2.1941年羅斯福宣布“美國決心在可能的范圍之內,全力援助蘇聯”。同年9月29日至10月1日,蘇、美、英三國代表團在莫斯科簽訂了在短期內向蘇聯提供援助的議定書。上述情況出現的背景是 ( )A.蘇德戰爭爆發B.太平洋戰爭爆發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D.雅爾塔會議召開3.(2022·深圳南山模擬)普京在對全體國民做的一次長達萬字的演講里說“衛國戰爭證明,對侵略者采取綏靖政策大錯特錯,讓蘇聯人民損失慘重,這種錯誤俄羅斯不會再犯”。下列哪個史實證明對侵略者采取綏靖政策大錯特錯 ( )A.1941年6月,德國對蘇聯發動了突然進攻,占領了蘇聯大片領土B.1942年1月,《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C.1944年6月,美英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D.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的召開4.(2022·中山模擬)蘇德戰爭爆發后,盟國開始就開辟第二戰場問題進行協商。丘吉爾表示,在目前情況下,大舉登陸必遭“血腥還擊”,而小規模襲擊“只能導致慘敗”,拒絕了蘇聯的提議。丘吉爾拒絕的緣由可能是 ( )A.德國軍事策略得當B.英國考慮本國安全C.同盟國的矛盾尖銳D.二戰涉及的戰線長5.(2023·佛山順德期末)“它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面貌大為改觀,徹底改變了戰爭雙方的力量對比,戰爭的主動權從軸心國陣營轉移到同盟國陣營,為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后勝利奠定了強大的戰略準備和軍事力量基礎。”材料描述了 ( )A.歐洲第二戰場開辟B.斯大林格勒保衛戰C.雅爾塔會議的召開D.《聯合國家宣言》簽署6.(2023·廣州越秀期末)為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75周年,2020年6月24日,俄羅斯在莫斯科紅場舉行了盛大的閱兵游行。回顧二戰進程,示意圖①處應該填寫 ( )A.德國突襲蘇聯B.斯大林格勒保衛戰C.莫斯科保衛戰D.雅爾塔會議7.如圖是二戰中一次登陸戰的戰役圖解。這次登陸戰對戰爭進程的影響是 ( )A.導致二戰不斷擴大 B.二戰達到最大規模C.開辟歐洲第二戰場 D.促成二戰勝利結束8.在這次會議中,“蘇、美、英三國領袖同意,在德國投降及歐洲戰爭結束后兩個月或三個月內蘇聯將參加同盟國方面對日作戰”。此次會議是 ( )A.雅爾塔會議 B.波茨坦會議C.萬隆會議 D.華盛頓會議9.“美國、英帝國及中國之龐大陸海空部隊,業已增強多倍,其由西方調來之軍隊及空軍,即將予日本以最后之打擊,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聯合國之決心之支持及鼓勵,對日作戰,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德國無效果及無意識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結果,彰彰在前,可為日本人民之殷鑒。”此則材料應出自 ( )A.三國協約 B.《聯合國家宣言》C.《開羅宣言》 D.《波茨坦公告》10.如圖所示歷史事件發生在1945年5月,其作用是 ( )A.粉碎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B.成為二戰的轉折點C.開辟歐洲第二戰場D.加速德國無條件投降11.(2022·肇慶高要模擬)1945年2月,美、蘇、英三國首腦在雅爾塔召開會議。會議上討論的波蘭重建問題、外蒙古的獨立問題、中國東北問題的處置都是背著當事國進行的。由此說明二戰后期( )A.蘇聯與英美的矛盾已經消除B.世界從此和平安定C.大國強權政治的出現D.美蘇兩國互不相讓互不妥協12.二戰期間,各殖民帝國的領導人都表明了加強對殖民地控制的決心。但戰爭導致其無力繼續掌控殖民地,就連帝國內部的民眾也在譴責殖民行為,殖民地的主權歸屬朝著不受殖民帝國掌控的方向發展。材料表明 ( )A.二戰導致帝國主義國家加強了對殖民地的控制B.二戰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C.世界殖民體系瓦解于二戰期間 D.二戰使世界殖民體系徹底崩潰13.第一次世界大戰歷時4年零3個月,雙方軍人共死亡1 300萬人,受傷失蹤者達2 000多萬。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抗擊了80%德軍,傷亡2 700萬人,中國抗擊和牽制日本陸軍總兵力2/3以上,傷亡3 500多萬人。以史為鑒,我們最應該吸取的歷史教訓是 ( )A.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B.人多力量大C.珍愛和平,遠離戰爭 D.國家利益決定國家關系二、非選擇題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剛剛揭開,局部戰爭初次顯露時,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顯然占有絕對的優勢,但是分成英法、美國、蘇聯和世界各國人民幾股力量,沒有形成拳頭。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擴張勢力雖處劣勢,但沆瀣一氣,狼狽為奸,他們以有限戰爭方式,實行各個擊破以取得有限目標,先后在東非、東亞和中歐燃起了戰火。——黃安年《論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1)根據材料一,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占有絕對優勢的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未能遏制法西斯侵略的原因。(4分)材料二(2)“雪茄+長煙嘴+煙斗”等于“V”的寓意指什么 (2分)材料三 (簽字國政府)深信完全戰勝它們的敵國對于保衛生命、自由、獨立和宗教自由并對于保全其本國和其他各國人權和正義非常重要,同時,它們現在正對力圖征服世界的野蠻和殘暴的力量從事共同的斗爭,茲宣告:1:每一個政府各自保證對各政府作戰的三國同盟成員國及其仆從者使用全部資源,不論軍事的或經濟的。2:每一個政府各自保證與本宣言簽字國政府合作,并不與敵人締結單獨停戰協定或和約。——《聯合國家宣言》(3)根據材料三,概述《聯合國家宣言》的主要內容。(2分)(4)綜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評述《聯合國家宣言》。(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下冊 第四單元 第15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 導學案 (學生版)2023-2024學年 初中歷史.docx 九年級下冊 第四單元 第15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 導學案 (教師版)2023-2024學年 初中歷史.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