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九年級下冊 第三單元 第10課 《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 導學案 2023-2024學年 初中歷史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九年級下冊 第三單元 第10課 《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 導學案 2023-2024學年 初中歷史

資源簡介

第10課 《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
素養導學
歷史解釋:知道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的召開,掌握《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的主要內容。 史料實證:通過研讀史料,了解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的內容和影響。 唯物史觀:對比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認識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實質。 家國情懷: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在犧牲弱小國家和民族利益的基礎上建立的國際秩序,認識“弱國無外交”的道理,堅定愛國之情和強國之志。
一、巴黎和會——《凡爾賽條約》
1.召開: 年1月,在巴黎的凡爾賽宮召開。
2.議題:討論 及戰后安排。
3.操縱者:英國首相勞合·喬治、 總理克里孟梭和美國總統威爾遜。
4.實質:帝國主義分贓會議。
5.內容:
(1)協約國與德國簽訂了《 》。
領土 重劃德國疆界,阿爾薩斯—洛林歸還法國,薩爾煤礦歸法國開采
軍事 萊茵河西岸的德國領土由協約國占領15年,萊茵河東岸50千米內,德國不得設防;禁止德國實行 ,不許德國擁有空軍,限制德國陸軍的人數
政治 德國承認 等國獨立
賠款 由協約國設立 ,決定德國戰爭賠款的總數
殖民地 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 等國瓜分
(2)協約國分別與其他戰敗國簽訂了一系列和約,這些和約與《凡爾賽條約》構成 。
(3)決定建立 ,但戰敗國和蘇維埃俄國被排斥在外。
6.影響:巴黎和會暫時調整了戰勝國在 的關系。
二、華盛頓會議——《九國公約》
1.背景:戰勝國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矛盾重重, 三國之間展開了激烈的海軍軍備競賽。
2.目的:調整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關系。
3.召開: 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 等9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舉行會議。主導會議的是 。
4.內容:九國代表簽署了針對中國問題的《 》等條約。
(1)時間: 年。
(2)內容: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建立并維護各國在中國的商務實業 原則。
(3)影響:實現了美國長期追求的“ ”等目的,使 獨霸中國的企圖未能實現。然而中國仍未擺脫被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5.實質:華盛頓會議是 的繼續,它重新調整和確立了戰勝國在 的關系。
6.影響:在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的基礎上,重建了戰后國際新秩序,即“ ”。
【歷史解釋——看“談判桌”上的較量】
材料一 巴黎和會“三巨頭”的如意算盤
(1)結合材料一分析“三巨頭”各有什么如意算盤。(3分)由此可見,巴黎和會的實質是什么 (2分)
【家國情懷——談“弱小國家”的處境】
材料二 在國內反帝愛國運動的壓力下,華盛頓會議上中國代表據理力爭,達成山東問題之解決。隨后,會議通過的《九國公約》又規定,“施用各國之權勢,以期切實設立并維持各國在中國全境之商務實業機會均等之原則”。
——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現代史編(上)》
(2)根據材料二,概括山東問題解決的原因。(2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九國公約》的簽訂對中國產生的影響。(2分)
【唯物史觀——觀國際秩序的命運】
材料三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雖然完成了戰后列強之間關系的調整,但它是不穩固的。它建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形成的極不穩定的基本力量平衡的基礎上……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并沒有解決,必然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更加激化,并最終化為不可阻擋的力量爆發出來,決定了這一體系必然崩潰的歷史命運。
——摘編自陳從陽《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與雅爾塔體系比較研究》
(3)根據材料三,說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穩固的原因有哪些。(4分)試著預測這一國際秩序的命運。(2分)
易錯易混
1.巴黎和會是帝國主義分贓會議,《凡爾賽條約》中最能體現巴黎和會性質的條款是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
2.在巴黎和會中起主導作用的國家是英、法、美。在華盛頓會議中起主導作用的國家是英、美、日。
3.在巴黎和會中簽訂的最主要的條約是《凡爾賽條約》,在華盛頓會議中簽訂的最主要的條約是《九國公約》。
因果探源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為什么不能維持“長久的和平”
提示:該體系并沒有從根本上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且建立在奴役和掠奪戰敗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基礎上,必然受到被奴役國家人民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對。
思維構建
一、選擇題
1.1919年1月,西方列強在凡爾賽宮召開會議,由此開始長達五個多月的勾結與爭奪,此次和會討論的中心問題是 ( )
A.美國提出的“十四點原則”  B.對德和約及戰后安排
C.戰勝國與戰敗國媾和的談判  D.協調各國海軍軍備的談判
2.(2020·深圳中考)20 世紀前期,國際社會簽訂了一個重要條約來調和法德矛盾,以確保地區和平。但20年后世界大戰再次爆發,證明其最終失效。這一條約是 ( )
A.《凡爾賽條約》 B.《九國公約》
C.《開羅宣言》 D.《聯合國家宣言》
3.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協約國集團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會議,事實證明這是一次帝國主義戰勝國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贓會議。從會議簽訂的《凡爾賽條約》看,最能體現這一實質的是 ( )
A.德國須支付大量賠款    B.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
C.德國取消義務兵役制   D.德國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
4.(2022·廣州天河模擬)“1919年,當巴黎和會結束后,德國的工人表示他們期待著戰爭的結束,盼望著過上和平安定的生活,但是和約毀滅了他們的愿望,他們將為它工作。”這是因為 ( )
A.德國的殖民地被瓜分 B.德國面臨巨額賠款
C.世界經濟危機的到來 D.協約國要繼續作戰
5.(2022·廣州黃埔模擬)參與簽署《凡爾賽條約》的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說:“如果德國認為1919年的和約不公平,那么它會找到對戰勝國進行報復的手段。”勞合·喬治認為,《凡爾賽條約》 ( )
A.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B.帶有明顯的分贓性質
C.為新的戰爭的爆發埋下了禍根 D.確定了和平的國際秩序
6.一位參加和會的代表說:“我們初來巴黎時,對即將建立的新秩序滿懷信心;離開時,則已覺悟,新秩序不過是比舊秩序更加糾纏不清。”他所說的“新秩序”是指 ( )
A.維也納體系   B.華盛頓體系
C.凡爾賽體系   D.雅爾塔體系
7.下框為1922年北洋政府與列強所簽條約的部分內容。以下對其理解正確的是 ( )
除中國外締約各國協定:(一)尊重中國之主權與獨立暨領土與行政之完整…… (三)施用各國之權勢,以期切實設立并維持各國在中國全境之商務實業機會均等之原則……
A.方便美國在中國的擴張    B.是凡爾賽體系的組成部分
C.主要協調德國與英國的矛盾  D.實質上尊重中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
8.(2022·廣東中考)一戰結束后,主要戰勝國的第一反應就是竭力把戰爭爆發的罪責完全推給德國。到了20世紀20年代中期,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這樣的認識:缺陷叢生的國際關系體系導致了戰爭。與“這樣的認識”相匹配的是 ( )
A.外交關系影響無足輕重 B.良好國際體系利于和平
C.經濟發展緩和彼此矛盾 D.軍備競賽完全可以避免
9.(2022·肇慶高要模擬)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美、英等國從支持日本接收德國在山東的權益,到支持中國收回山東主權。其中美國這樣做的目的是 ( )
A.推行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對華政策 B.支持日本占領中國
C.尊重和維護中國主權 D.加速中國實現民族獨立
10.華盛頓會議第一天,美國就提出美、英、日三國軍艦主力艦總噸位限制比例為5∶5∶3,日本強烈反對,要求比例為10∶10∶7。經過激烈爭吵,最后簽訂《五國海軍條約》,規定三國主力艦總噸位比仍為5∶5∶3。材料說明華盛頓會議 ( )
A.激化了美、日在亞太地區的矛盾  B.滿足了日本提出的政治要求
C.美國的國際地位得到列強的認可  D.打破了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
11.(2022·臨沂中考)毛澤東說:“1922年美國召集的華盛頓九國會議簽訂了一個公約,又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這句話的意思是該公約 ( )
A.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
B.使日本基本實現了獨霸中國的企圖
C.使美國實現了單獨支配中國的目的
D.實現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聯合統治
12.在這兩個會議的基礎上,戰后國際秩序得以重建,這一秩序通常被稱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對這兩個會議認識正確的是 ( )
A.削弱歐洲利益的爭霸會議   B.尊重各國利益的平等會議
C.消除戰爭隱患的和平會議   D.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贓會議
二、非選擇題
13.巴黎和會的召開距今一百多年了,百年前的巴黎和會,打著“締造和平”的幌子,卻為更大規模的戰爭、更多的沖突埋下了種子。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觀察漫畫《爭吵與簽約》
材料二 1919年5月2日,北京《晨報》發表《外交警報敬告國人》一文,沉痛地說:“膠州亡矣,山東亡矣,國將不國矣!”……5月3日晚,北京大學及北京各高校學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禮堂集會,北大一位同學當場咬破中指,撕斷衣襟,血書“還我青島”四個大字,全體同學更加激憤。
材料三 日本借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機獨占了中國若干年,勢力擴張不少。這極大地損害了英美的利益,在戰爭已經結束,對戰敗國處置已經完成的情況下,英美必然要改變日本獨占中國的局面。……出于遏制日本的長遠考慮,英美在不損害它們利益的前提下,在A會議上對中國的要求給予了一定的支持。
(1)根據材料一,說出主宰巴黎和會的國家。(2分)這次和會的實質是什么 (2分)
(2)會議最后簽訂了什么條約 (2分)你怎樣看待這個條約 (2分)
(3)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 (2分)分析其爆發的原因。(2分)
(4)材料三中的A處應填寫什么會議 (2分)結合材料三及所學內容,說出該會議召開的目的。(2分)第10課 《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
素養導學
歷史解釋:知道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的召開,掌握《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的主要內容。 史料實證:通過研讀史料,了解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的內容和影響。 唯物史觀:對比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認識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實質。 家國情懷: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在犧牲弱小國家和民族利益的基礎上建立的國際秩序,認識“弱國無外交”的道理,堅定愛國之情和強國之志。
一、巴黎和會——《凡爾賽條約》
1.召開:1919年1月,在巴黎的凡爾賽宮召開。
2.議題:討論對德和約及戰后安排。
3.操縱者: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法國總理克里孟梭和美國總統威爾遜。
4.實質:帝國主義分贓會議。
5.內容:
(1)協約國與德國簽訂了《凡爾賽條約》。
領土 重劃德國疆界,阿爾薩斯—洛林歸還法國,薩爾煤礦歸法國開采
軍事 萊茵河西岸的德國領土由協約國占領15年,萊茵河東岸50千米內,德國不得設防;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制,不許德國擁有空軍,限制德國陸軍的人數
政治 德國承認奧地利、波蘭等國獨立
賠款 由協約國設立賠償委員會,決定德國戰爭賠款的總數
殖民地 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
(2)協約國分別與其他戰敗國簽訂了一系列和約,這些和約與《凡爾賽條約》構成凡爾賽體系。
(3)決定建立國際聯盟,但戰敗國和蘇維埃俄國被排斥在外。
6.影響:巴黎和會暫時調整了戰勝國在歐洲的關系。
二、華盛頓會議——《九國公約》
1.背景:戰勝國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矛盾重重,日本、英、美三國之間展開了激烈的海軍軍備競賽。
2.目的:調整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關系。
3.召開:1921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國等9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舉行會議。主導會議的是美國。
4.內容:九國代表簽署了針對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等條約。
(1)時間:1922年。
(2)內容: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建立并維護各國在中國的商務實業機會均等原則。
(3)影響:實現了美國長期追求的“門戶開放”等目的,使日本獨霸中國的企圖未能實現。然而中國仍未擺脫被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5.實質: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繼續,它重新調整和確立了戰勝國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關系。
6.影響:在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的基礎上,重建了戰后國際新秩序,即“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歷史解釋——看“談判桌”上的較量】
材料一 巴黎和會“三巨頭”的如意算盤
(1)結合材料一分析“三巨頭”各有什么如意算盤。(3分)由此可見,巴黎和會的實質是什么 (2分)
答:如意算盤:①美國:攫取戰后世界領導權。②英國:繼續維護世界霸權,反對過分削弱德國。③法國:最大限度削弱德國,重建歐洲霸權。
實質: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
【家國情懷——談“弱小國家”的處境】
材料二 在國內反帝愛國運動的壓力下,華盛頓會議上中國代表據理力爭,達成山東問題之解決。隨后,會議通過的《九國公約》又規定,“施用各國之權勢,以期切實設立并維持各國在中國全境之商務實業機會均等之原則”。
——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現代史編(上)》
(2)根據材料二,概括山東問題解決的原因。(2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九國公約》的簽訂對中國產生的影響。(2分)
答:原因:中國人民日益高漲的恢復主權與領土完整的要求,中國代表的據理力爭,帝國主義調整在華利益。
影響:《九國公約》的簽訂使中國仍未擺脫被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唯物史觀——觀國際秩序的命運】
材料三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雖然完成了戰后列強之間關系的調整,但它是不穩固的。它建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形成的極不穩定的基本力量平衡的基礎上……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并沒有解決,必然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更加激化,并最終化為不可阻擋的力量爆發出來,決定了這一體系必然崩潰的歷史命運。
——摘編自陳從陽《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與雅爾塔體系比較研究》
(3)根據材料三,說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穩固的原因有哪些。(4分)試著預測這一國際秩序的命運。(2分)
答:原因:戰敗國和戰勝國之間的矛盾;戰勝國之間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人民同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
命運:不可能長久地維持下去,必然走向崩潰。
易錯易混
1.巴黎和會是帝國主義分贓會議,《凡爾賽條約》中最能體現巴黎和會性質的條款是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
2.在巴黎和會中起主導作用的國家是英、法、美。在華盛頓會議中起主導作用的國家是英、美、日。
3.在巴黎和會中簽訂的最主要的條約是《凡爾賽條約》,在華盛頓會議中簽訂的最主要的條約是《九國公約》。
因果探源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為什么不能維持“長久的和平”
提示:該體系并沒有從根本上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且建立在奴役和掠奪戰敗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基礎上,必然受到被奴役國家人民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對。
思維構建
一、選擇題
1.1919年1月,西方列強在凡爾賽宮召開會議,由此開始長達五個多月的勾結與爭奪,此次和會討論的中心問題是 (B)
A.美國提出的“十四點原則”  B.對德和約及戰后安排
C.戰勝國與戰敗國媾和的談判  D.協調各國海軍軍備的談判
2.(2020·深圳中考)20 世紀前期,國際社會簽訂了一個重要條約來調和法德矛盾,以確保地區和平。但20年后世界大戰再次爆發,證明其最終失效。這一條約是 (A)
A.《凡爾賽條約》 B.《九國公約》
C.《開羅宣言》 D.《聯合國家宣言》
3.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協約國集團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會議,事實證明這是一次帝國主義戰勝國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贓會議。從會議簽訂的《凡爾賽條約》看,最能體現這一實質的是 (D)
A.德國須支付大量賠款    B.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
C.德國取消義務兵役制   D.德國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
4.(2022·廣州天河模擬)“1919年,當巴黎和會結束后,德國的工人表示他們期待著戰爭的結束,盼望著過上和平安定的生活,但是和約毀滅了他們的愿望,他們將為它工作。”這是因為 (B)
A.德國的殖民地被瓜分 B.德國面臨巨額賠款
C.世界經濟危機的到來 D.協約國要繼續作戰
5.(2022·廣州黃埔模擬)參與簽署《凡爾賽條約》的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說:“如果德國認為1919年的和約不公平,那么它會找到對戰勝國進行報復的手段。”勞合·喬治認為,《凡爾賽條約》 (C)
A.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B.帶有明顯的分贓性質
C.為新的戰爭的爆發埋下了禍根 D.確定了和平的國際秩序
6.一位參加和會的代表說:“我們初來巴黎時,對即將建立的新秩序滿懷信心;離開時,則已覺悟,新秩序不過是比舊秩序更加糾纏不清。”他所說的“新秩序”是指 (C)
A.維也納體系   B.華盛頓體系
C.凡爾賽體系   D.雅爾塔體系
7.下框為1922年北洋政府與列強所簽條約的部分內容。以下對其理解正確的是 (A)
除中國外締約各國協定:(一)尊重中國之主權與獨立暨領土與行政之完整…… (三)施用各國之權勢,以期切實設立并維持各國在中國全境之商務實業機會均等之原則……
A.方便美國在中國的擴張    B.是凡爾賽體系的組成部分
C.主要協調德國與英國的矛盾  D.實質上尊重中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
8.(2022·廣東中考)一戰結束后,主要戰勝國的第一反應就是竭力把戰爭爆發的罪責完全推給德國。到了20世紀20年代中期,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這樣的認識:缺陷叢生的國際關系體系導致了戰爭。與“這樣的認識”相匹配的是 (B)
A.外交關系影響無足輕重 B.良好國際體系利于和平
C.經濟發展緩和彼此矛盾 D.軍備競賽完全可以避免
9.(2022·肇慶高要模擬)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美、英等國從支持日本接收德國在山東的權益,到支持中國收回山東主權。其中美國這樣做的目的是 (A)
A.推行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對華政策 B.支持日本占領中國
C.尊重和維護中國主權 D.加速中國實現民族獨立
10.華盛頓會議第一天,美國就提出美、英、日三國軍艦主力艦總噸位限制比例為5∶5∶3,日本強烈反對,要求比例為10∶10∶7。經過激烈爭吵,最后簽訂《五國海軍條約》,規定三國主力艦總噸位比仍為5∶5∶3。材料說明華盛頓會議 (C)
A.激化了美、日在亞太地區的矛盾  B.滿足了日本提出的政治要求
C.美國的國際地位得到列強的認可  D.打破了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
11.(2022·臨沂中考)毛澤東說:“1922年美國召集的華盛頓九國會議簽訂了一個公約,又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這句話的意思是該公約 (D)
A.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
B.使日本基本實現了獨霸中國的企圖
C.使美國實現了單獨支配中國的目的
D.實現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聯合統治
12.在這兩個會議的基礎上,戰后國際秩序得以重建,這一秩序通常被稱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對這兩個會議認識正確的是 (D)
A.削弱歐洲利益的爭霸會議   B.尊重各國利益的平等會議
C.消除戰爭隱患的和平會議   D.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贓會議
二、非選擇題
13.巴黎和會的召開距今一百多年了,百年前的巴黎和會,打著“締造和平”的幌子,卻為更大規模的戰爭、更多的沖突埋下了種子。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觀察漫畫《爭吵與簽約》
材料二 1919年5月2日,北京《晨報》發表《外交警報敬告國人》一文,沉痛地說:“膠州亡矣,山東亡矣,國將不國矣!”……5月3日晚,北京大學及北京各高校學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禮堂集會,北大一位同學當場咬破中指,撕斷衣襟,血書“還我青島”四個大字,全體同學更加激憤。
材料三 日本借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機獨占了中國若干年,勢力擴張不少。這極大地損害了英美的利益,在戰爭已經結束,對戰敗國處置已經完成的情況下,英美必然要改變日本獨占中國的局面。……出于遏制日本的長遠考慮,英美在不損害它們利益的前提下,在A會議上對中國的要求給予了一定的支持。
(1)根據材料一,說出主宰巴黎和會的國家。(2分)這次和會的實質是什么 (2分)
答:英、法、美三個國家;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
(2)會議最后簽訂了什么條約 (2分)你怎樣看待這個條約 (2分)
答:《凡爾賽條約》。《凡爾賽條約》對德國處理極為苛刻(或者是掠奪性的和約),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或者在德國人心中埋下了仇恨、復仇的種子),從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埋下了禍根。
(3)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 (2分)分析其爆發的原因。(2分)
答:五四運動。原因:巴黎和會上中國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絕。
(4)材料三中的A處應填寫什么會議 (2分)結合材料三及所學內容,說出該會議召開的目的。(2分)
答:華盛頓會議;遏制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調整列強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利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前县| 肥城市| 涡阳县| 苍山县| 台中市| 二手房| 内丘县| 体育| 龙岩市| 河曲县| 巩留县| 兖州市| 游戏| 集安市| 灵璧县| 北海市| 班戈县| 沙河市| 吉林省| 泗洪县| 邯郸市| 邢台市| 香港 | 沙洋县| 建始县| 大竹县| 库尔勒市| 松潘县| 黎平县| 弥勒县| 双峰县| 珲春市| 双牌县| 靖远县| 兴海县| 诸暨市| 南通市| 邹平县| 即墨市| 项城市| 平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