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三 科技革命與經濟全球化【主題線索】主題一 三次科技革命比較項目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時間 18世紀60年代 19世紀六七十年代 20世紀四五十年代完成時間 19世紀中期 20世紀初 正在進行主要標志 蒸汽機的廣泛應用 電力的廣泛應用 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領先國家 英國 美國、德國 美國進入時代 蒸汽時代 電氣時代 信息時代交通工具 汽船(輪船)、 火車 電車、汽車、 飛艇、飛機 —主要發明 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紡紗機;瓦特改進蒸汽機;斯蒂芬森發明蒸汽機車等 愛迪生發明白熾燈泡;本茨發明汽車;萊特兄弟發明飛機;諾貝爾發明現代炸藥;夏爾多內發明人造纖維等 電子計算機、計算機網絡等動力能源 蒸汽、煤炭 電力、石油 核能影響 (1)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 (2)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1)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 (2)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取得了跨越式發展,成為工業化強國 (3)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壟斷組織,資本主義由自由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 (1)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 (2)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3)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各個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續表比較項目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啟示 (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2)一種新的制度的確立和鞏固,最終取決于生產力的發展 (3)我們要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不斷發展生產力,從根本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主題二 經濟全球化進程 原因 表現 影響起源 歐洲資本主義興起;西歐國家的早期殖民擴張 歐洲同其他地區貿易擴大;世界各地產品在歐洲市場出現 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資本主義世界體系開始形成起步 第一次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擴張 機器大生產方式的確立和推廣,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擴大 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加強 第二次工業革命;帝國主義瓜分世界 資本主義國家完全控制落后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命脈 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確立;世界殖民體系確立發展 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生產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國家之間聯系日益緊密 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迅速增長;世界貿易組織成立 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促進整個世界的和平、合作與發展;但同時拉大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差距,給人類帶來了危機和挑戰史學結論1.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響(1)改進了生產工具和技術,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生產力的提高。(2)導致人口增加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3)促進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也發生了變化。(4)促使階級結構發生變化,推動資本主義國家生產關系的不斷調整。(5)加劇了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2.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因素(1)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2)跨國公司的發展??鐕緸榻洕蚧峁┝诉m宜的企業組織形式。(3)各國經濟體制的變革。3.跨國公司產生的影響(1)促進了生產的全球化。(2)促進了資本的全球化。(3)促進了貿易的全球化。(4)促進了技術的全球化。歷史啟示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2.發展科技要趨利避害,保證能更好地造福人類。3.每次科技革命都改變人類的生活,同時也破壞了人類的生存環境。在發展的同時要保護環境,保護生態資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專項訓練】1.18世紀中期,瓦特對蒸汽機作了一系列改進。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首先在紡織部門中投入使用。蒸汽機的直接作用是 ( )A.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B.促進了工廠規模的擴大C.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 D.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2.(2022·東莞模擬)在某次活動探究課上,某班級展示了一些新詞:Benz(本茨)、Car(汽車)、Explosivematerial(炸藥)、Telephone(電話)、Plane(飛機),由此判斷他們探究的內容是 ( )A.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展 B.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C.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 D.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3.近代以來,新的科技發明不斷改變著社會,催生了很多新職業。下列職業按照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火車司機—汽車司機—網絡管理員 B.汽車司機—火車司機—網絡管理員C.網絡管理員—汽車司機—火車司機 D.網絡管理員—火車司機—汽車司機4.(2022·清遠模擬)經過工業革命,世界日益成為一個經濟整體,并形成了一個如圖所示的國際分工和貿易格局。這說明經濟全球化 ( )A.形成了兩極格局 B.加劇了國際競爭C.使各國經濟相互依存 D.消除了國際貿易摩擦5.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如圖。(1)圖一和圖二分別是哪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4分)它們的動力機器分別是什么 (4分)圖一所展示的科技成果的發明者是誰 (2分)材料二 嚴格意義上的經濟全球化之所以發生在這個時期,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網絡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場化的變革。前者為全球化提供了技術上的保障,后者為全球化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陳寶森《經濟全球化進程剛剛開始》(2)材料二“這個時期”是什么時期 (2分)根據材料二歸納推動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2分)材料三 在“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合作框架內,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攜手應對世界經濟面臨的挑戰,開創發展新機遇,謀求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不斷朝著人類命運共同體方向邁進。——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紀實(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談談我們應如何更好地推動“一帶一路”建設。(6分)專題三 科技革命與經濟全球化【主題線索】主題一 三次科技革命比較項目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時間 18世紀60年代 19世紀六七十年代 20世紀四五十年代完成時間 19世紀中期 20世紀初 正在進行主要標志 蒸汽機的廣泛應用 電力的廣泛應用 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領先國家 英國 美國、德國 美國進入時代 蒸汽時代 電氣時代 信息時代交通工具 汽船(輪船)、 火車 電車、汽車、 飛艇、飛機 —主要發明 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紡紗機;瓦特改進蒸汽機;斯蒂芬森發明蒸汽機車等 愛迪生發明白熾燈泡;本茨發明汽車;萊特兄弟發明飛機;諾貝爾發明現代炸藥;夏爾多內發明人造纖維等 電子計算機、計算機網絡等動力能源 蒸汽、煤炭 電力、石油 核能影響 (1)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 (2)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1)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 (2)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取得了跨越式發展,成為工業化強國 (3)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壟斷組織,資本主義由自由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 (1)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 (2)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3)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各個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續表比較項目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啟示 (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2)一種新的制度的確立和鞏固,最終取決于生產力的發展 (3)我們要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不斷發展生產力,從根本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主題二 經濟全球化進程 原因 表現 影響起源 歐洲資本主義興起;西歐國家的早期殖民擴張 歐洲同其他地區貿易擴大;世界各地產品在歐洲市場出現 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資本主義世界體系開始形成起步 第一次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擴張 機器大生產方式的確立和推廣,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擴大 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加強 第二次工業革命;帝國主義瓜分世界 資本主義國家完全控制落后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命脈 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確立;世界殖民體系確立發展 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生產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國家之間聯系日益緊密 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迅速增長;世界貿易組織成立 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促進整個世界的和平、合作與發展;但同時拉大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差距,給人類帶來了危機和挑戰史學結論1.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響(1)改進了生產工具和技術,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生產力的提高。(2)導致人口增加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3)促進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也發生了變化。(4)促使階級結構發生變化,推動資本主義國家生產關系的不斷調整。(5)加劇了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2.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因素(1)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2)跨國公司的發展??鐕緸榻洕蚧峁┝诉m宜的企業組織形式。(3)各國經濟體制的變革。3.跨國公司產生的影響(1)促進了生產的全球化。(2)促進了資本的全球化。(3)促進了貿易的全球化。(4)促進了技術的全球化。歷史啟示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2.發展科技要趨利避害,保證能更好地造福人類。3.每次科技革命都改變人類的生活,同時也破壞了人類的生存環境。在發展的同時要保護環境,保護生態資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專項訓練】1.18世紀中期,瓦特對蒸汽機作了一系列改進。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首先在紡織部門中投入使用。蒸汽機的直接作用是 (D)A.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B.促進了工廠規模的擴大C.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 D.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2.(2022·東莞模擬)在某次活動探究課上,某班級展示了一些新詞:Benz(本茨)、Car(汽車)、Explosivematerial(炸藥)、Telephone(電話)、Plane(飛機),由此判斷他們探究的內容是 (B)A.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展 B.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C.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 D.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3.近代以來,新的科技發明不斷改變著社會,催生了很多新職業。下列職業按照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A.火車司機—汽車司機—網絡管理員 B.汽車司機—火車司機—網絡管理員C.網絡管理員—汽車司機—火車司機 D.網絡管理員—火車司機—汽車司機4.(2022·清遠模擬)經過工業革命,世界日益成為一個經濟整體,并形成了一個如圖所示的國際分工和貿易格局。這說明經濟全球化 (C)A.形成了兩極格局 B.加劇了國際競爭C.使各國經濟相互依存 D.消除了國際貿易摩擦5.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如圖。(1)圖一和圖二分別是哪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4分)它們的動力機器分別是什么 (4分)圖一所展示的科技成果的發明者是誰 (2分)答:圖一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成果;圖二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圖一用蒸汽機作動力;圖二用內燃機作動力。圖一發明者:斯蒂芬森。材料二 嚴格意義上的經濟全球化之所以發生在這個時期,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網絡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場化的變革。前者為全球化提供了技術上的保障,后者為全球化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陳寶森《經濟全球化進程剛剛開始》(2)材料二“這個時期”是什么時期 (2分)根據材料二歸納推動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2分)答:“這個時期”:20世紀90年代以后。主要因素:全球的信息網絡化,市場化的變革。材料三 在“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合作框架內,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攜手應對世界經濟面臨的挑戰,開創發展新機遇,謀求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不斷朝著人類命運共同體方向邁進。——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紀實(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談談我們應如何更好地推動“一帶一路”建設。(6分)答: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攜手應對挑戰,要加強合作;以對話解決分歧,以協商解決爭端;深入開展人文領域交流合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下冊 專題三 科技革命與經濟全球化 導學案 (學生版)2023-2024學年 初中歷史.docx 九年級下冊 專題三 科技革命與經濟全球化 導學案 (教師版)2023-2024學年 初中歷史.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