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四章第三節(jié)平面鏡成像 學案 (原卷+解析卷)——2023-2024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冊【高效課堂】(人教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四章第三節(jié)平面鏡成像 學案 (原卷+解析卷)——2023-2024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冊【高效課堂】(人教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3-2024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高效課堂培優(yōu)講義
第3節(jié) 平面鏡成像
(
01
新課知識解析
)
(
知識點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
1.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
和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即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鏡面對稱
2.實驗注意點:
(1)實驗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目的是便于觀察和確定像的位置并比較物像大小關系,原因是玻璃板既能反射光又能透過光,即透過玻璃板能看到未點燃的蠟燭,也能看到點燃的蠟燭所成的像.
(2)實驗應選用較薄的玻璃板.因為玻璃板的前、后兩表面都可以成像,若玻璃板較厚,兩個像有較大錯位,難以確定像的位置.
(3)使用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目的是比較像與物體的大小關系.
(4)用點燃的蠟燭做實驗的優(yōu)點是所成的像比較亮,便于觀察.
(5)白紙用于標注玻璃板的位置、 蠟燭以及蠟燭的像的位置,刻度尺用于測量蠟燭及蠟燭的像到玻璃板的距離。
(
知識點


平面鏡成虛像
)離.睛,產(chǎn)生視覺.
1.平面鏡所成的像是不存在的,是虛像.
2.利用作圖法理解虛像的概念和平面鏡成像的原理.
(1)如圖所示,光源S發(fā)光后光線射向四周,一些光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進入了人的眼睛,引起視覺.由于人眼是根據(jù)光沿直線傳播的經(jīng)驗來判斷物體的位置的,人會感覺這些光好像是從進入人眼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S'處發(fā)出的.S'就是S在平面鏡中的像.但是平面鏡后面實際上并沒有這個發(fā)出光的點,所以S'為虛像.物體上每-一個點在平面鏡后都有一個像點,所有像點組成了整個物體的虛像.因此,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體上的對應點關于平面鏡對稱.
(2)由以上分析可知,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鏡所成的像實際上是來自物體的光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
3. 對實像和虛像的理解
成因 特點 實例
實像 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像 既可以用眼睛直接觀察,又可以用光屏承接 小孔成像
虛像 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而是由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形成 只能用眼睛直接觀察,不能用光屏承接 平面鏡成像,倒影
4.平面鏡成像作圖
方法一:根據(jù)平面鏡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作圖
方法二: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圖(對稱法)
(
知識點


平面鏡的應用
)
1.成像:照鏡子。
2.改變光路:塔式太陽能電站、潛望鏡
3.擴大視覺空間:.擴大視覺空間、利用平面鏡在較小空間內(nèi)完成視力檢查。
(
知識點


凸面鏡和凹面鏡
)
球面鏡
如果鏡子的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這樣的鏡子就叫球面鏡球面鏡分為凸面鏡和凹面鏡兩類.
2.凸面鏡
(1 )概念: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鏡子叫做凸面鏡.
(2)特點:凸面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平行光射到凸面鏡上,反射后成為發(fā)散光,如圖所示.
(3)應用:使用凸面鏡能起到擴大視野的作用,所以汽車的后視鏡和道路拐彎處的反光鏡都是凸面鏡.
3.凹面鏡
(1)概念:用球面的內(nèi)表面作反射面的鏡子叫做凹面鏡.
(2)特點:凹面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平行光射到凹面鏡上,反射后會聚到一點,如圖所示.
(3)應用
①利用凹面鏡對光的會聚作用的有:太陽灶、奧運圣火采集器等.
②由光路可逆原理可知,由一點發(fā)出的光經(jīng)凹面鏡反射后可成為平行光,這一特點的常見應用:探照燈、各種機動車的前燈、醫(yī)用頭燈等.
(
0
2
題型專場
)
題型一: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某同學的手表是數(shù)字式的電子表,當它的表面正對左邊的鏡面時,平面鏡中顯示的數(shù)字如圖所示,請問當時的真實時間是()
A.20點51分 B.15點02分 C.12點05分 D.21點02分
【答案】C
【解析】【解答】方法一:將平面鏡中顯示的數(shù)字順序倒排,并將每一個數(shù)字左右反轉(zhuǎn),得到時間為12:05;方法二將該頁紙翻過來,從背面透過該頁紙看,可以得出12:05,該時間即為所求.
故答案為:C..
題型二:平面鏡成像作圖
如圖所示,從點光源S發(fā)出的一條光線射向平面鏡,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射向墻壁上的O點處。請作出這條入射光線并完成光路圖。(保留作圖痕跡)
【答案】解:如圖所示:
【解析】【解答】光源S在水平的平面鏡中成的像,和S關于平面鏡對稱,畫出像S'的位置,像和反射光線經(jīng)過的點在同一直線上,連接S'和O點,作出反射光線,和平面鏡相交在P點,連線SP,畫出入射光線,如圖 。
題型三:平面鏡在生活中的應用
如圖所示,檢查視力時,視力表掛在房間東面的墻上,被測者識別西面墻上鏡子里的像.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
A.視力表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能被我們看到,即為實像
B.視力表在平面鏡中的像與被測者相距5m
C.若被測者向平面鏡靠近0.1m,則她在鏡中的像將變大
D.若被測者看到“E”的像開口向北,則視力表上的該“E”開口向南
【答案】B
【解析】【解答】A、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視力表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A不符合題意;
B、視力表到平面鏡的距離是2.7m,根據(jù)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所以視力表像到平面鏡的距離也是2.7m,所以人到視力表像的距離為2.7m+2.7m-0.4m=5m.B符合題意;
C、平面鏡成像像與物等大,與人到平面鏡的距離無關,故被測者向平面鏡靠近0.1m,則她在鏡中的像將不變.C不符合題意;
D、平面鏡成像像和物關于鏡面對稱,故若被測者看到“E”的像開口向北,則視力表上的該“E”開口向北.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專題四: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
(1)實驗中選取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的目的是   。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   ;實驗時應選較   (選填“厚”或“薄”)的玻璃板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3)將蠟燭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應在玻璃板   (選填“前面”或“后 面”)觀察A經(jīng)玻璃板所成的像。
(4)如果玻璃板沒與水平桌面垂直,像與蠟燭B將   。
(5)用木板緊貼在玻璃板背面,擋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   (選填“能”或“不能”)看見蠟燭A的像。
【答案】(1)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
(2)便于確定像的位置;薄
(3)前面
(4)無法完全重合
(5)能
【解析】【解答】
(1)實驗中選取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的目的是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2)平面鏡看不見后面。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可以看到像的位置,選擇較薄的玻璃板目的是為了防止重像。
(3)平面鏡成像,應該在前面觀察像的位置,后面觀察不到像。
(4)像與物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如果玻璃板沒有與水平桌面垂直,像與物體無法完全重合。
(5)用木板擋住玻璃板的背面,人眼可以再玻璃板前面看到像,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
0
3
鞏固提升
)
1.如圖所示,關于平面鏡成像的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該實驗在較明亮的環(huán)境下進行效果會更好
B.用玻璃板是為了便于觀察和確定像的位置
C.為探究像與物的大小關系,A、B兩支蠟燭的大小可以不相等
D.光屏在像的位置不能接收到燭焰的像,說明平面鏡成的是實像
【答案】B
【解析】【解答】A.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蠟燭發(fā)出的光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成像,則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下進行實驗,可避免環(huán)境光線的影響,成像更清晰,A不符合題意;
B.玻璃板是透明的,直接透過玻璃便可觀察到成像情況,便于確定像的位置,B符合題意;
C.在實驗中,點燃的蠟燭A的像與未點燃的蠟燭B重合,說明A的像與A的大小相等,所以兩支蠟燭的大小相等,C不符合題意;
D.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光線的反射延長線會聚而成的虛像,所以在光屏上接收不到,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2.關于光現(xiàn)象的敘述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交通崗信號燈能指揮交通,說明光能夠傳遞信息
B. 通過昆蟲箱能觀察昆蟲的尾部和腹部,利用了平面鏡能成像
C. 用光束照射放在白紙上的平面鏡,白紙看上去較亮,說明白紙發(fā)生的是鏡面反射
D. 宇航員看到天空是黑的,是因為那里沒有灰塵來反射光,沒有光射入宇航員的眼中
【答案】C
【解析】【解答】A.交通崗信號燈不同的色彩,能夠指揮交通,是利用了光能夠傳遞信息,A正確,不符合題意;
B.通過昆蟲箱觀察昆蟲的尾部和腹部,利用了平面鏡能成像,將眼睛直接看不到的昆蟲的某些部位通過昆蟲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而看到,B正確,不符合題意;
C.當用手電筒照射白紙和平面鏡時,鏡子發(fā)生鏡面反射,進入人眼的光很少,人看到的鏡子是暗的;白紙發(fā)生漫反射,會有較多光線進入人眼,所以看到的白紙是亮的,C錯誤,符合題意;
D.我們平常看到天空是明亮的,是因為空氣中的微粒反射了太陽光,進入我們的眼睛,太空中宇航員看到天空是黑的,是因為那里沒有空氣,也不會漂浮灰塵來反射光,沒有光射入宇航員的眼中,所以周圍一片漆黑,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3.有一面鏡子豎直掛在墻壁上,如圖所示,在鏡子前面有A、B、C三個物體,人眼在圖中位置能從鏡子里看到哪幾個物體的像(  )
A.只看到B的像 B.能看到A和B的像
C.能看到B和C的像 D.A,B,C的像都能看到
【答案】C
【解析】【解答】作人眼在平面鏡中的像點O,連接像點O和平面鏡的邊緣并延長,則B、C兩物體都在人眼可視的范圍內(nèi),A物體不在人眼可視的范圍內(nèi),故人眼能通過鏡子看到B物體和物體C的像。
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4.如圖所示,平面鏡前有4個發(fā)光點a、b、c、d,人的眼睛看不到像的是(  )
A.a(chǎn)點的像 B.b點的像 C.c點的像 D.d點的像
【答案】B
【解析】【解答】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畫出人眼E對應的像點E′,連接眼睛所在的位置E和平面鏡兩邊緣點MN,得出兩條反射光線ME、NE,作出兩條反射光線相應的入射光線AM、BN,如圖所示:
在AM、BN之內(nèi)的能看到,否則看不到,由圖可知,能被看到的是a、c、d,不能被看到的是b,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5.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選用的實驗器材有:一塊薄平板玻璃、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刻度尺和白紙,如圖所示。則下列與實驗相關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實驗過程應在較亮的環(huán)境中進行
B.選用薄平板玻璃替代平面鏡是為了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C.使用完全相同的蠟燭A、B,目的是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D.將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不能夠承接到像
【答案】A
【解析】【解答】A.點燃的蠟燭是成像物體,比較亮,環(huán)境越暗,蠟燭和環(huán)境的對比度越大,蠟燭成像越清晰,為了使像更清晰,應較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A錯誤,符合題意;
B.使用平面鏡時,只能成像,而不能透光,不容易確定像的位置,用薄平板玻璃時,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確定出像的位置,B正確,不符合題意;
C.使用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用蠟燭B在鏡面后移動,直到蠟燭B與A的像重合時,說明像與物大小相等,故其目的是為了便于比較像與物體的大小關系,C正確,不符合題意;
D.因為光屏只能接收實像,不能接收虛像,而平面鏡成的虛像,所以將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不能夠承接到像,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6.如圖所示高1.7米的小夏,站在平面鏡前2.5米處,像和鏡面相距   米。若人朝著遠離鏡子的方向后退0.5米,像高為   米。若將一塊和平面鏡一樣大小的木板放在平面鏡后面0.2米處,她   (選填“能”或“不能”)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像。
【答案】2.5;1.7;能
【解析】【解答】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人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2.5m處,像和鏡面相距也為2.5m;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同,不管他遠離平面鏡還是面鏡時,像的大小不變,還是1.7m。 由于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在鏡面后放置物體是不影響成像的,故在鏡后放一物體并不妨礙光的反射,同時也不會妨礙成像,所以這時她仍能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像。
7.如圖所示,練功房中,演員利用平面鏡來幫助矯正姿勢.假設某演員的身高為1.60 m,她離鏡面的距離為0.7 m,則她在鏡中的像高為   m;若演員遠離鏡面一些,鏡中像的大小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1.60;不變
【解析】【解答】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與物大小相同,某演員的身高為1.60m,他的像身高也是1.60m;人遠離平面鏡時,像的大小不變.
故答案為1.6;不變.
8.如圖所示,攝影師在樂和樂都景區(qū)內(nèi)抓拍到鳥兒在湖面覓食的美麗畫面,若鳥兒距離湖面3m,鳥兒在湖水中的像距湖面   m,若鳥兒靠近湖面,湖水中鳥兒的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答案】3;不變
【解析】【解答】平靜的湖面相當于平面鏡,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像與物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鏡的距離和物體到平面鏡距離相等。所以鳥兒距離湖面3m,鳥兒在湖水中的像距湖面也是3m;由于鳥兒大小不變,因此鳥兒靠近湖面,湖水中鳥兒的像的大小不變。
9.如圖甲所示是牙醫(yī)借助平面鏡觀察患者牙齒背面時的情景,請在圖乙中畫出牙醫(yī)通過平面鏡觀察到患者牙齒的光路圖。
【答案】
【解析】先作出牙齒A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即像的位置,連接像A′和眼睛B與平面鏡交于O點,即為入射點,連接AO為入射光線,OB為反射光線,如圖所示
10.如圖甲所示是興趣小組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情景:豎立的透明玻璃板垂直放置于白色紙板上,將兩支相同的蠟燭A、B豎立于玻璃板兩側(cè),以A蠟燭為成像物體。
(1)在實驗過程中,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進行實驗的目的:   ;
(2)若移去蠟燭B,在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不透過玻璃板觀察光屏,在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蠟燭的像;
(3)點燃蠟燭A,小心地移動蠟燭B,直到與蠟燭A的像重合為止,這時發(fā)現(xiàn)像與物的大小   ;進一步觀察A、B兩支蠟燭的位置發(fā)現(xiàn),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   ;
(4)另一小組在做該實驗時發(fā)現(xiàn)點燃的蠟燭A,同時出現(xiàn)了如圖乙所示的兩個像,其原因可能是所選的玻璃板較   (填“厚”或“薄”),通過測量發(fā)現(xiàn)兩像間的距離為1cm,則所選玻璃板的厚度為   cm;
(5)實驗后,他們將一電子時鐘放在平面鏡前,看到如圖丙所示的像,則此刻的時間是   。
【答案】(1)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2)不能
(3)相等;垂直;相等
(4)厚;0.5
(5)15:01
【解析】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進行實驗的目的是:在觀察到蠟燭A的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蠟燭B,巧妙地確定了像的位置。
(2)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光屏上不會出現(xiàn)像,所以不能看到蠟燭的像。
(3)當蠟燭B和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時,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進行判斷: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連線與鏡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4)同時出現(xiàn)了如圖乙所示的兩個像,其原因可能是所選的玻璃板較厚,根據(jù)物像到反射面的距離相等,平面鏡的前后兩面所成的像之間的距離為平面鏡厚度的2倍,即平面鏡的厚度是 。
(5)在平面鏡中的像與現(xiàn)實中的事物恰好左右或上下順序顛倒,且關于鏡面對稱。由圖分析可得題中所給的10:21與15:01成軸對稱,所以它的實際時間應是15:01。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3-2024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高效課堂培優(yōu)講義
第3節(jié) 平面鏡成像
(
01
新課知識解析
)
(
知識點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
1.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 ,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像
和物體的連線與鏡面 ,即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鏡面 .
2.實驗注意點:
(1)實驗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目的是便于觀察和確定像的位置并比較物像 ,原因是玻璃板既能反射光又能透過光,即透過玻璃板能看到未點燃的蠟燭,也能看到點燃的蠟燭所成的像.
(2)實驗應選用較薄的玻璃板.因為玻璃板的前、后兩表面都可以成像,若玻璃板較厚,兩個像有較大錯位,難以確定像的位置.
(3)使用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目的是比較像與物體的大小關系.
(4)用點燃的蠟燭做實驗的優(yōu)點是所成的像比較亮,便于觀察.
(5)白紙用于標注玻璃板的位置、 蠟燭以及蠟燭的像的位置,刻度尺用于測量蠟燭及蠟燭的像到玻璃板的距離。
(
知識點


平面鏡成虛像
)離.睛,產(chǎn)生視覺.
1.平面鏡所成的像是不存在的,是 像.
2.利用作圖法理解虛像的概念和平面鏡成像的原理.
(1)如圖所示,光源S發(fā)光后光線射向四周,一些光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進入了人的眼睛,引起視覺.由于人眼是根據(jù)光沿直線傳播的經(jīng)驗來判斷物體的位置的,人會感覺這些光好像是從進入人眼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S'處發(fā)出的.S'就是S在平面鏡中的像.但是平面鏡后面實際上并沒有這個發(fā)出光的點,所以S'為虛像.物體上每-一個點在平面鏡后都有一個像點,所有像點組成了整個物體的虛像.因此,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體上的對應點關于平面鏡對稱.
(2)由以上分析可知,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鏡所成的像實際上是來自物體的光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
3. 對實像和虛像的理解
成因 特點 實例
實像 光線會聚而成的像 既可以用眼睛直接觀察,又可以用光屏承接 小孔成像
虛像 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而是由實際光線的 相交形成 只能用眼睛直接觀察,不能用光屏承接 平面鏡成像,倒影
4.平面鏡成像作圖
方法一:根據(jù)平面鏡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作圖
方法二: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圖(對稱法)
(
知識點


平面鏡的應用
)
1.成像:照鏡子。
2.改變光路:塔式太陽能電站、潛望鏡
3.擴大視覺空間:.擴大視覺空間、利用平面鏡在較小空間內(nèi)完成視力檢查。
(
知識點


凸面鏡和凹面鏡
)
球面鏡
如果鏡子的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這樣的鏡子就叫球面鏡球面鏡分為凸面鏡和凹面鏡兩類.
2.凸面鏡
(1 )概念:用球面的 作反射面的鏡子叫做凸面鏡.
(2)特點:凸面鏡對光有 作用,平行光射到凸面鏡上,反射后成為發(fā)散光,如圖所示.
(3)應用:使用凸面鏡能起到擴大視野的作用,所以汽車的后視鏡和道路拐彎處的反光鏡都是凸面鏡.
3.凹面鏡
(1)概念:用球面的 作反射面的鏡子叫做凹面鏡.
(2)特點:凹面鏡對光有 作用,平行光射到凹面鏡上,反射后會聚到一點,如圖所示.
(3)應用
①利用凹面鏡對光的會聚作用的有:太陽灶、奧運圣火采集器等.
②由光路可逆原理可知,由一點發(fā)出的光經(jīng)凹面鏡反射后可成為平行光,這一特點的常見應用:探照燈、各種機動車的前燈、醫(yī)用頭燈等.
(
0
2
題型專場
)
題型一: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某同學的手表是數(shù)字式的電子表,當它的表面正對左邊的鏡面時,平面鏡中顯示的數(shù)字如圖所示,請問當時的真實時間是()
A.20點51分 B.15點02分 C.12點05分 D.21點02分
題型二:平面鏡成像作圖
如圖所示,從點光源S發(fā)出的一條光線射向平面鏡,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射向墻壁上的O點處。請作出這條入射光線并完成光路圖。(保留作圖痕跡)
題型三:平面鏡在生活中的應用
如圖所示,檢查視力時,視力表掛在房間東面的墻上,被測者識別西面墻上鏡子里的像.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
A.視力表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能被我們看到,即為實像
B.視力表在平面鏡中的像與被測者相距5m
C.若被測者向平面鏡靠近0.1m,則她在鏡中的像將變大
D.若被測者看到“E”的像開口向北,則視力表上的該“E”開口向南
專題四: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
(1)實驗中選取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的目的是   。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   ;實驗時應選較   (選填“厚”或“薄”)的玻璃板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3)將蠟燭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應在玻璃板   (選填“前面”或“后 面”)觀察A經(jīng)玻璃板所成的像。
(4)如果玻璃板沒與水平桌面垂直,像與蠟燭B將   。
(5)用木板緊貼在玻璃板背面,擋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   (選填“能”或“不能”)看見蠟燭A的像。
(
0
3
鞏固提升
)
1.如圖所示,關于平面鏡成像的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該實驗在較明亮的環(huán)境下進行效果會更好
B.用玻璃板是為了便于觀察和確定像的位置
C.為探究像與物的大小關系,A、B兩支蠟燭的大小可以不相等
D.光屏在像的位置不能接收到燭焰的像,說明平面鏡成的是實像
2.關于光現(xiàn)象的敘述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交通崗信號燈能指揮交通,說明光能夠傳遞信息
B. 通過昆蟲箱能觀察昆蟲的尾部和腹部,利用了平面鏡能成像
C. 用光束照射放在白紙上的平面鏡,白紙看上去較亮,說明白紙發(fā)生的是鏡面反射
D. 宇航員看到天空是黑的,是因為那里沒有灰塵來反射光,沒有光射入宇航員的眼中
3.有一面鏡子豎直掛在墻壁上,如圖所示,在鏡子前面有A、B、C三個物體,人眼在圖中位置能從鏡子里看到哪幾個物體的像(  )
A.只看到B的像 B.能看到A和B的像
C.能看到B和C的像 D.A,B,C的像都能看到
4.如圖所示,平面鏡前有4個發(fā)光點a、b、c、d,人的眼睛看不到像的是(  )
A.a(chǎn)點的像 B.b點的像 C.c點的像 D.d點的像
5.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選用的實驗器材有:一塊薄平板玻璃、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刻度尺和白紙,如圖所示。則下列與實驗相關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實驗過程應在較亮的環(huán)境中進行
B.選用薄平板玻璃替代平面鏡是為了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C.使用完全相同的蠟燭A、B,目的是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D.將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不能夠承接到像
6.如圖所示高1.7米的小夏,站在平面鏡前2.5米處,像和鏡面相距   米。若人朝著遠離鏡子的方向后退0.5米,像高為   米。若將一塊和平面鏡一樣大小的木板放在平面鏡后面0.2米處,她   (選填“能”或“不能”)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像。
7.如圖所示,練功房中,演員利用平面鏡來幫助矯正姿勢.假設某演員的身高為1.60 m,她離鏡面的距離為0.7 m,則她在鏡中的像高為   m;若演員遠離鏡面一些,鏡中像的大小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8.如圖所示,攝影師在樂和樂都景區(qū)內(nèi)抓拍到鳥兒在湖面覓食的美麗畫面,若鳥兒距離湖面3m,鳥兒在湖水中的像距湖面   m,若鳥兒靠近湖面,湖水中鳥兒的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9.如圖甲所示是牙醫(yī)借助平面鏡觀察患者牙齒背面時的情景,請在圖乙中畫出牙醫(yī)通過平面鏡觀察到患者牙齒的光路圖。
10.如圖甲所示是興趣小組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情景:豎立的透明玻璃板垂直放置于白色紙板上,將兩支相同的蠟燭A、B豎立于玻璃板兩側(cè),以A蠟燭為成像物體。
(1)在實驗過程中,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進行實驗的目的:   ;
(2)若移去蠟燭B,在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不透過玻璃板觀察光屏,在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蠟燭的像;
(3)點燃蠟燭A,小心地移動蠟燭B,直到與蠟燭A的像重合為止,這時發(fā)現(xiàn)像與物的大小   ;進一步觀察A、B兩支蠟燭的位置發(fā)現(xiàn),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   ;
(4)另一小組在做該實驗時發(fā)現(xiàn)點燃的蠟燭A,同時出現(xiàn)了如圖乙所示的兩個像,其原因可能是所選的玻璃板較   (填“厚”或“薄”),通過測量發(fā)現(xiàn)兩像間的距離為1cm,則所選玻璃板的厚度為   cm;
(5)實驗后,他們將一電子時鐘放在平面鏡前,看到如圖丙所示的像,則此刻的時間是   。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纳斯县| 海城市| 青州市| 正定县| 太白县| 西吉县| 天柱县| 贵州省| 日喀则市| 德阳市| 仪征市| 乌什县| 郸城县| 宁河县| 永新县| 纳雍县| 环江| 旌德县| 平南县| 南华县| 孝义市| 朔州市| 武乡县| 镶黄旗| 弥勒县| 武鸣县| 桦南县| 宜兰市| 象州县| 射阳县| 松潘县| 阳高县| 武宣县| 玉屏| 武宁县| 岳阳市| 高碑店市| 开封县| 含山县| 齐齐哈尔市| 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