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第4章 地球與宇宙中考探究本章內容主要屬于地球空間科學,雖然跟我們生活聯系緊密,但以拓寬知識面為主,要求不高。在中考中往往以選擇題或填空題的形式出現,題干常給出圖形,分值一般為1~2分。考點1 太陽活動及其影響中考主要考查識別太陽活動的基本類型(太陽黑子、耀斑、日珥等)、太陽活動發生的位置及太陽活動對人類造成的影響,以選擇題和填空題為主,難度較小。典例1 [紹興中考] 2021年太陽活動頻繁,如圖是太陽釋放的耀斑,它出現在太陽的( )AA.色球層 B.光球層 C.日冕層 D.外層[解析] 耀斑是發生在太陽色球層上的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塊。考點2 月球的概況中考主要考查月球的大小、環境、環形山,常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難度較小。典例2 [衢州中考] 2019年1月3日,我國“嫦娥四號”成功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月球是一顆行星 B.月球表面有環形山C.月球表面有空氣 D.月球上晝夜溫差小B 考點3 地球的自轉中考主要考查地球自轉的方向和周期、晝夜交替、日月星辰東升西落等和自轉的關系,常以選擇題或填空題的形式出現,難度較小。典例3 [2022·杭州中考] 如圖所示,在黑暗的環境中用方向不變的平行光照射地球儀,若用手撥動球體使其自西向東繞軸轉動,則能較好地演示( )BA.晝夜長短變化 B.晝夜交替C.四季變化 D.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考點4 地球的公轉中考主要考查陽歷和地球公轉的關系,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個節氣及太陽照射的情況,分析晝夜長短變化、正午太陽高度變化、桿影長短變化的原因等,常以選擇題或填空題的形式出現,難度適中。[解析] 讀圖可知,用手撥動地球儀使其自西向東繞軸轉動,模擬了地球繞地軸進行自轉,在黑暗的環境中用方向不變的平行光照射該狀態下的地球儀,可以看到地球儀始終有一半被照亮,有一半處于黑暗中,即演示了晝夜交替現象。典例4 [衢州中考] 2021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迎來建黨100周年,這天地球位置處于圖中的( )BA.甲—乙之間 B.乙—丙之間C.丙—丁之間 D.丁—甲之間[解析] 2021年7月1日介于夏至日和秋分日之間,也就是圖中的乙—丙之間。角度2 太陽直射點位置 B 角度3 晝夜長短變化 B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 當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的時候,也就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的時候,北半球晝長夜短。考點5 月相中考主要考查月相的產生原因和識別朔、望、上弦月、下弦月等月相,常以選擇題或填空題的形式出現,難度中等。典例7 [2022·溫州中考] 當地球、月球和太陽處于如圖所示位置時,這天的月相最接近于( )AA.&1& 新月 B.&2& 上弦月C.&3& 滿月 D.&4& 下弦月[解析] 圖示時刻,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陽之間,月球被太陽照亮的一側背向地球,因此人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是月球的暗面,這天的月相最接近于新月。典例8 [2022·湖州中考] 潮起潮落反映了日、地、月相互作用所產生的自然變化規律。當月相是新月或滿月時,地球上將出現天文大潮。出現天文大潮時月球的位置是圖示中的( )B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解析] 潮汐現象是由太陽、月球對地球上海水的引潮力造成的,日、地、月排列在一條直線上時,引潮力達到最大,易形成大潮,故當月相是新月或滿月時,地球上將出現天文大潮。新月時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陽之間,即圖示中的①;滿月時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陽之間,即圖示中的③,故選項B正確。考點6 日食和月食中考主要考查日食、月食形成的原因和過程,常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難度中等。典例9 [湖州中考] 如圖表示的是在一個時間段的某兩天時太陽、地球、月球的位置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時間段是陽歷中的一個月B.圖中時間段中月相的變化是“望→下弦→朔→上弦→望”C.這兩天不可能出現月食現象D.這兩天可能出現日食現象√[解析] 圖中時間段是29.53天,是一個朔望月,是農歷中的一個月,A錯誤。讀圖可知,此時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條直線上,且地球位于太陽和月球之間,因此此時的月相是滿月(望),據此可推知圖中時間段中月相的變化是“望→下弦→朔→上弦→望”,B正確。日食發生在農歷的初一(朔),月食發生在農歷的十五、十六(望),因此這兩天可能出現月食現象,不可能出現日食現象,C、D錯誤。考點7 八大行星中考主要考查在太陽系示意圖上識別八大行星及小行星、彗星等,并了解它們的特征,常以選擇題或填空題的形式出現,難度較小。典例10 [臺州中考節選] 我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偉大成就,如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號”探測器登陸月球。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探測器登陸火星。(1)如圖是太陽系八大行星示意圖,甲、乙、丙、丁中,表示火星的是____。乙[解析] 甲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即水星;乙是自內向外第四顆行星,其是火星;丙有光環,其是土星;丁是距離太陽最遠的行星,即海王星。也可由小行星帶判斷(2)“天問一號”探測器登陸的“烏托邦平原”面積巨大,是一望無際的亂石荒原,但其形成原因和月球上的________一樣,本質上都是隕石坑。環形山[解析] 環形山是隕石被星球的引力捕獲后高速撞擊星球表面形成的隕石坑。考點8 銀河系和宇宙中考主要考查識別常見的星座、銀河系的形狀及宇宙的結構層次等,主要以選擇題或填空題的形式出現,難度較小。典例11 [2022·杭州中考] 從“嫦娥探月”到“天問探火”,我國始終致力于探月和深空探測領域,以期為人類探索浩瀚宇宙作出中國貢獻。“天問一號”探測器到達火星說明其已能離開( )A.宇宙 B.銀河系 C.太陽系 D.地月系D[解析] 火星屬于太陽系,不屬于地月系。因此“天問一號”探測器到達火星說明其已能離開地月系,D正確。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