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4張PPT)弘揚真善美馬踏飛燕“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出土于甘肅省武威市雷臺墓。東漢時期鎮守張掖的軍事長官張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現藏甘肅省博物館。“馬踏飛燕”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馬踏飛燕”自出土以來一直被視為中國古代高超鑄造業的象征。1985年銅奔馬以“馬超龍雀”這個名稱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中國旅游業的圖形標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從力學上分析,《馬踏飛燕》為飛燕找到了重心落點,造成穩定性。這種浪漫主義手法烘托了駿馬矯健的英姿和風馳電掣的神情,給人們豐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覺,又有動的節奏。霍去病墓石刻群雕在中國雕塑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作品以其簡潔的造型,粗獷的風格,渾厚雄健的宏偉氣勢,不僅寄托了對英雄的歌頌和哀思,也反映了強大西漢時代精神面貌。霍去病墓的石刻群雕,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漢代以后中國古代大型紀念碑雕刻的典范之作。霍去病(約公元前140--前117年),西漢著名的將軍,為解除匈奴對漢朝的軍事威脅和打通西域道路建立了不朽功勛,官至驃騎將軍、冠軍侯,但英年早逝,去世時年僅二十四歲。在他死后,得到了漢武帝的厚葬。故宮的宮殿建筑,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世界著名的皇宮建筑群。1987年,故宮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它坐落于北京市中心,為明、清兩代的皇宮,是明代皇帝朱棣,以南京宮殿為藍本,從大江南北征調能工巧匠和役使百萬夫役,歷經14年(公元1407—1420年)時間建成的。占地面積72萬多平方米。城墻環繞,上部外側筑雉牒,內側砌宇墻。城墻四角各有一座結構精巧的角樓。城外有一條寬52米、長3800米的護城河環繞,構成完整的防衛系統。宮城辟有四門,南面有午門,為故宮正門,北有神武門(玄武門),東面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宮殿莊嚴宏偉,采用對稱格局,充分張揚了皇權尊嚴與神圣,蘊涵朝野和諧、社稷穩定的寓意。對比兩幅中外作品,說說你看到的內容和感受?從作品的構圖和內容,能聯想到作者的創作意圖嗎?唱著夯歌的幾位打夯姑娘,被畫家處理在視屏線以上的位置,并呈放射狀的動感布局。在燦爛陽光的照射下,姑娘們的衣服色彩被地面的暖色反光映照的純凈、透明,明亮的輪廓光將逆光條件下的任務形體勾勒出優美的曲線,在大面積的天空和深色的遠山襯托下更加光彩奪目。技巧:油畫夯歌將人物處理在視平線以上的位置,并呈放射狀的動感布局,給人以高大升騰的感覺,富有裝飾意味的色彩處理加強了這個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的勃勃生機,這是對勞動的虔誠贊美和熱情謳歌。《夯歌》王文彬背景在歐洲繪畫史上,這是第一幅直接描繪勞動生活的油畫。畫上是西班牙皇后壁毯織造廠一個車間內女工生產時的場景。這些勞動女性形象的出現,說明了這位西班牙畫家新的審美意識的覺醒。畫家著重描繪了前景的五個女工形象,他用沉穩的筆觸,著力表現她們健康、豐滿、美麗的背部,塑造了充滿生命力的真實的女性形象。整個畫面洋溢著一種樸素自然的氣氛,人物關系對稱,勞動細節相互照應,明亮的光線把前景上紅、綠、白、紫合成為富有暖意的生活色調。解析從畫面上看,全畫分成前后兩的部分:前景部分是西班牙馬德里皇家織造廠的紡織工正在勞動的情景;后景則是宮廷貴婦們正在欣賞由皇家織造廠制造出來的地毯。兩個場景代表了兩個不同的階級,而且似乎隱含著著一種對比。這不能不說是體現了畫家的一種思想傾向。加上畫家著重表現的是紡織女勞動的情景,不僅生動地描繪了紡織女的各種勞動姿態,而且有意識的通過畫面右側穿白衣的紡織女勞動時的優美體態,讓人清楚地看到了勞動婦女特有的質樸的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西班牙美術史家對這一作品的最新研究,這一作品在思想內容上還有更深的含義。這就是畫面后景壁毯上所表現的圖像,使以及以女神巴拉斯與擅長紡織的人間少女阿萊辛比賽織布的神話故事為題材的。它描繪巴拉斯因比不過阿萊辛,而惱羞成怒的把阿萊辛變成了永遠吐絲的蜘蛛。據研究者講,前景的紡織女是為陪襯這個故事而安排的。所以此畫原名《巴拉斯與阿萊辛》。從這個研究成果來看,這幅畫實際上是描繪了天上人間兩個紡織世界。令人深思的是,作為主要故事情節的“天上”的紡織世界,反成為背景,作為陪襯的人間紡織女倒成了全畫的主角。這證明委拉斯凱茲雖然以神話為題材,但他更注重現實人間,特別是重視他在宮廷中可以經常見到的他很同情的勞動婦女。《宮娥》委拉斯凱支真善美是人類精神世界追求的永恒主題,是人類社會永遠歌頌的主旋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