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二十六 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與性質知識歸納一、直線和平面平行1.定義直線與平面沒有公共點,則稱此直線與平面平行,記作∥2.判定方法(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文字語言 圖形語言 符號語言線∥線線∥面 如果平面外的一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平行,那么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平行(簡記為“線線平行線面平行面∥面線∥面 如果兩個平面平行,那么在一個平面內的所有直線都平行于另一個平面3.性質定理(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文字語言 圖形語言 符號語言線∥面線∥線 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平行,經過這條直線的平面和這個平面相交,那么這條直線就和交線平行知識點二、兩個平面平行1.定義沒有公共點的兩個平面叫作平行平面,用符號表示為:對于平面和,若,則∥2.判定方法(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文字語言 圖形語言 符號語言線∥面面∥面 如果一個平面內有兩條相交的直線都平行于另一個平面,那么這兩個平面平行(簡記為“線面平行面面平行線面面∥面 如果兩個平面同垂直于一條直線,那么這兩個平面平行 ∥3.性質定理(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文字語言 圖形語言 符號語言面//面線//面 如果兩個平面平行,那么在一個平面中的所有直線都平行于另外一個平面性質定理 如果兩個平行平面同時和第三個平面相交,那么他們的交線平行(簡記為“面面平行線面平行”)面//面線面 如果兩個平面中有一個垂直于一條直線,那么另一個平面也垂直于這條直線方法技巧與總結線線平行、線面平行、面面平行的轉換如圖所示.(1)證明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常用方法:①利用定義,證明直線與平面沒有公共點,一般結合反證法證明;②利用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線線平行線面平行.輔助線的作法為:平面外直線的端點進平面,同向進面,得平行四邊形的對邊,不同向進面,延長交于一點得平行于第三邊的線段;③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質定理,把面面平行轉化成線面平行;(2)證明面面平行的常用方法:①利用面面平行的定義,此法一般與反證法結合;②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③利用兩個平面垂直于同一條直線;④證明兩個平面同時平行于第三個平面.(3)證明線線平行的常用方法:①利用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②利用平行公理;典例分析題型一、平行的判定【例1-1】已知,是空間兩個不同的平面,,是空間兩條不同的直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則B.,,則C.平面內的不共線三點到平面β的距離相等,則與平行D.如果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平行,那么這條直線與此平面內的無數條直線平行【例1-2】已知三條直線a,b,c和兩個平面,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A.若,則 B.若,則C.若,則 D.若,則【例1-3】在下列判斷兩個平面與平行的4個命題中,真命題的個數是( ).(1)、都垂直于平面r,那么∥.(2)、都平行于平面r,那么∥.(3)、都垂直于直線l,那么∥.(4)如果l、m是兩條異面直線,且∥,∥,∥,∥,那么∥A.0 B.1 C.2 D.3【例1-4】如圖,在下列四個正方體中,、為正方體的兩個頂點,、、為所在棱的中點,則在這四個正方體中,直線不平行于平面的是( )A.B.C. D.【例1-5】如圖,在正方形中,M,N分別是,的中點,則直線AM與平面BND的位置關系是( ).A.垂直 B.平行 C.相交但不垂直 D.無法確定題型二、直線與平面平行的證明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線證明線面平行【例2-1】如圖,在四棱柱中,底面是平行四邊形,,側面是矩形,為的中點,.(1)證明:平面;(2)求三棱錐的體積.【例2-2】如圖,在四棱錐中,底面是邊長為的正方形,側面底面,且,若、分別為、的中點,求證:側面;【例2-3】如圖,是三棱錐的高,,,E是的中點.證明:平面;(二) 利用對應線段成比例證明線面平行【例2-4】如圖,在四棱錐中,平面平面,為等邊三角形,,,,是棱上一點.若,求證:平面.【例2-5】如圖,在三棱柱中,側面是矩形,,,分別為棱的中點,為線段的中點.證明:平面.【例2-6】如圖1,在平行四邊形中,,,為的中點,,,沿將翻折到的位置,如圖2,.證明:平面;【例2-7】在四棱錐中,平面,四邊形為矩形,為棱的中點,與交于點為的重心. (1)求證:平面;(2)已知,,若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為,求到平面的距離.(三) 構造平行四邊形證明線面平行【例2-8】如圖,,O分別是圓臺上、下底的圓心,AB為圓O的直徑,以OB為直徑在底面內作圓E,C為圓O的直徑AB所對弧的中點,連接BC交圓E于點D,,,為圓臺的母線,.證明;平面;【例2-9】如圖,在四棱臺中,,,四邊形ABCD為平行四邊形,點E為棱BC的中點.求證:平面;【例2-10】在如圖1所示的等腰梯形中,,將它沿著兩條高折疊成如圖2所示的四棱錐(重合),點分別為線段的中點.證明:平面;【例2-11】如圖,在多面體中,四邊形是正方形,平面,,.(1)若為的中點,求證:平面;(2)若多面體的體積為32,求的值.【例2-12】如圖,在多面體中,四邊形與均為直角梯形,,平面,,,G在上,且.(1)求證:平面;(2)若與所成的角為,求多面體的體積.【例2-13】小明同學參加綜合實踐活動,設計了一個封閉的包裝盒,包裝盒如圖所示:底面是邊長為8(單位:)的正方形,均為正三角形,且它們所在的平面都與平面垂直.(1)證明:平面;(2)求該包裝盒的容積(不計包裝盒材料的厚度).(四)利用線面平行的性質證明線面平行【例2-14】如圖所示,四邊形EFGH為空間四邊形ABCD的一個截面,若截面為平行四邊形.(1)求證:AB∥平面EFGH;(2)若AB=4,CD=6,求四邊形EFGH周長的取值范圍.【例2-15】如圖,在三棱錐中,側面是邊長為2的正三角形,,,分別為的中點,平面與底面的交線為.證明:平面.(五)通過面面平行證線面平行【例2-16】如圖所示的幾何體中,底面ABCD是等腰梯形,,平面,,且,E,F分別為,的中點.證明:面ABCD;【例2-17】如圖,四棱錐中,平面平面,,,,,,.是中點,是上一點.是否存在點使得平面,若存在求的長.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例2-18】已知將圓柱沿著軸截面分割,得到如圖所示的幾何體,若四邊形是邊長為2的正方形,E,F分別是上的點,H是的中點,與交于點O,.求證:平面;【例2-19】如圖所示正四棱錐,,P為側棱上的點.且,求:(1)正四棱錐的表面積;(2)側棱上是否存在一點E,使得平面.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試說明理由.【例2-20】在如圖所示的圓柱中,為圓的直徑,、是的兩個三等分點,、、都是圓柱的母線.求證:平面;題型三、利用線面平行的性質證明線線平行【例3-1】如圖,在三棱錐中,和均是邊長為4的等邊三角形.是棱上的點, ,過的平面與直線垂直,且平面平面.在圖中畫出,寫出畫法并說明理由;【例3-2】如圖1所示,在四邊形中,,為上一點,,,將四邊形沿折起,使得,得到如圖2所示的四棱錐.若平面平面,證明:;【例3-3】如圖,P為圓錐的頂點,O為圓錐底面的圓心,圓錐的底面直徑,母線,M是PB的中點,四邊形OBCH為正方形.設平面平面,證明:;【例3-4】正方體中,點在棱上,過點作平面的平行平面,記平面與平面的交線為,則與所成角的大小為( )A. B. C. D.【例3-5】如圖,在四棱錐中,底面,底面是直角梯形,,,,是上的點.若平面,求的值;【例3-6】如圖,三棱錐中,底面與側面是全等三角形,側面是正三角形,,,,,,,分別是所在棱的中點,平面與平面相交于直線.(1)求證:;(2)求點到平面的距離.題型四、面面平行的判定與證明【例4-1】已知兩條不同的直線l,m及三個不同的平面α,β,γ,下列條件中能推出的是( )A.l與α,β所成角相等 B.,C.,, D.,,【例4-2】a,b,c為三條不重合的直線,,,為三個不重合的平面,現給出下面六個命題:①,,則;②若,,則;③,,則;④若,,則;⑤若,,則;⑥若,,則.其中真命題的個數是( ?。?br/>A.4 B.3 C.2 D.1【例4-3】如圖,在四棱錐P 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PA=PD,AB=AD,PA⊥PD,AD⊥CD,∠BAD=60°,M,N分別為AD,PA的中點.證明:平面BMN∥平面PCD;【例4-4】如圖,在四棱柱中,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E,F,G分別是棱,,的中點.證明:平面平面;【例4-5】如圖,在正方體中,E,F分別為棱的中點.求證:平面平面BDF;【例4-6】如圖,在四棱錐中,底面ABCD是邊長為2的菱形,,AC與BD交于點O,底面ABCD,,點E,F分別是棱PA,PB的中點,連接OE,OF,EF.(1)求證:平面平面PCD;(2)求三棱錐的體積.【例4-7】在圓柱中,等腰梯形為底面圓的內接四邊形,且,矩形是該圓柱的軸截面,為圓柱的一條母線,. 求證:平面平面;題型五、面面平行的性質【例5-1】四棱錐的底面是邊長為2的菱形,,底面,,,分別是,的中點.已知,若平面平面,求的值;【例5-2】在長方體中,,P為的中點.已知過點的平面與平面平行,平面與直線分別相交于點M,N,請確定點M,N的位置;【例5-3】如圖,在直棱柱中,點E,F分別為,BC的中點,點G是線段AF上的動點.確定點G的位置,使得平面平面,并給予證明;【例5-4】如圖,在直棱柱中,點E,F分別為,BC的中點,點G是線段AF上的動點.確定點G的位置,使得平面平面,并給予證明題型六、平行關系的探索性問題【例6-1】三棱柱中,四邊形是菱形,,平面平面,是等腰三角形,,,與交于點M,,的中點分別為N,O,如圖所示,在平面內找一點D,使平面,并加以證明;【例6-2】如圖,三棱臺中,,,為線段上靠近的三等分點.線段上是否存在點,使得平面,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若存在,請求出的值;【例6-3】如圖,在三棱柱中,,分別為線段,的中點.(1)求證:平面.(2)在線段上是否存在一點,使平面平面請說明理由.【例6-4】如圖,矩形所在平面垂直于直角梯形所在平面,,,,,,,分別是,的中點,H是AB邊上一動點.(1)是否存在點使得平面平面,若存在,請指出點的位置,并證明;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2)求多面體的體積.性質性質性質判定判定判定線∥面線∥線面∥面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二十六 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與性質知識歸納一、直線和平面平行1.定義直線與平面沒有公共點,則稱此直線與平面平行,記作∥2.判定方法(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文字語言 圖形語言 符號語言線∥線線∥面 如果平面外的一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平行,那么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平行(簡記為“線線平行線面平行面∥面線∥面 如果兩個平面平行,那么在一個平面內的所有直線都平行于另一個平面3.性質定理(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文字語言 圖形語言 符號語言線∥面線∥線 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平行,經過這條直線的平面和這個平面相交,那么這條直線就和交線平行知識點二、兩個平面平行1.定義沒有公共點的兩個平面叫作平行平面,用符號表示為:對于平面和,若,則∥2.判定方法(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文字語言 圖形語言 符號語言線∥面面∥面 如果一個平面內有兩條相交的直線都平行于另一個平面,那么這兩個平面平行(簡記為“線面平行面面平行線面面∥面 如果兩個平面同垂直于一條直線,那么這兩個平面平行 ∥3.性質定理(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文字語言 圖形語言 符號語言面//面線//面 如果兩個平面平行,那么在一個平面中的所有直線都平行于另外一個平面性質定理 如果兩個平行平面同時和第三個平面相交,那么他們的交線平行(簡記為“面面平行線面平行”)面//面線面 如果兩個平面中有一個垂直于一條直線,那么另一個平面也垂直于這條直線方法技巧與總結線線平行、線面平行、面面平行的轉換如圖所示.(1)證明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常用方法:①利用定義,證明直線與平面沒有公共點,一般結合反證法證明;②利用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線線平行線面平行.輔助線的作法為:平面外直線的端點進平面,同向進面,得平行四邊形的對邊,不同向進面,延長交于一點得平行于第三邊的線段;③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質定理,把面面平行轉化成線面平行;(2)證明面面平行的常用方法:①利用面面平行的定義,此法一般與反證法結合;②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③利用兩個平面垂直于同一條直線;④證明兩個平面同時平行于第三個平面.(3)證明線線平行的常用方法:①利用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②利用平行公理;典例分析題型一、平行的判定【例1-1】已知,是空間兩個不同的平面,,是空間兩條不同的直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則B.,,則C.平面內的不共線三點到平面β的距離相等,則與平行D.如果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平行,那么這條直線與此平面內的無數條直線平行【答案】D【解析】,則或,故選項A錯誤;,,則或,故選項B錯誤;當平面與平面相交時,可以在平面內找到不共線三點到平面β的距離相等,故選項C錯誤;如果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平行,那么平面內必有一條直線與給定直線平行,而平面內與一條直線平行的直線有無數條,根據平行的傳遞性,這些直線都與給定直線平行,所以有無數條,故選項D正確.【例1-2】已知三條直線a,b,c和兩個平面,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A.若,則 B.若,則C.若,則 D.若,則【答案】D【解析】A:,則或,錯誤;B:,則或,錯誤;C:,則可能相交或平行,錯誤;D:由為兩個平面且、,故且,由,則,又,,,則,所以,正確.【例1-3】在下列判斷兩個平面與平行的4個命題中,真命題的個數是( ).(1)、都垂直于平面r,那么∥.(2)、都平行于平面r,那么∥.(3)、都垂直于直線l,那么∥.(4)如果l、m是兩條異面直線,且∥,∥,∥,∥,那么∥A.0 B.1 C.2 D.3【答案】D【解析】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分析可知(1)錯,(2),(3),(4)正確.【例1-4】如圖,在下列四個正方體中,、為正方體的兩個頂點,、、為所在棱的中點,則在這四個正方體中,直線不平行于平面的是( ?。?br/>A.B.C. D.【答案】D【解析】對于A選項,連接,如下圖所示:因為且,所以,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所以,,、分別為、的中點,則,所以,,因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對于B選項,連接,如下圖所示:因為且,所以,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所以,,、分別為、的中點,所以,,,因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對于C選項,連接,如下圖所示:因為且,所以,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所以,,、分別為、的中點,所以,,,因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對于D選項,連接、交于點,則為的中點,設,連接,因為、分別為、的中點,則,若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則,在平面內,過該平面內的點作直線的平行線,有且只有一條,與題設矛盾.假設不成立,故D選項中的直線與平面不平行.【例1-5】如圖,在正方形中,M,N分別是,的中點,則直線AM與平面BND的位置關系是( ).A.垂直 B.平行 C.相交但不垂直 D.無法確定【答案】B【解析】連接交于,連接,而M,N分別是,的中點,所以,即,且,即,則為平行四邊形,故,由面,面,則面.題型二、直線與平面平行的證明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線證明線面平行【例2-1】如圖,在四棱柱中,底面是平行四邊形,,側面是矩形,為的中點,.(1)證明:平面;(2)求三棱錐的體積.【解析】(1)證明:如圖,連接交于點,連接.因為底面是平行四邊形,所以是的中點.又是的中點,所以.因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2)因為矩形中為的中點,所以,所以.因為,所以,所以.因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因為平面,所以.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因為,所以,所以【例2-2】如圖,在四棱錐中,底面是邊長為的正方形,側面底面,且,若、分別為、的中點,求證:側面;【解析】(1)證明:連接,因為四邊形為正方形,且為的中點,所以,為的中點,又因為為的中點,則,平面,平面,平面.【例2-3】如圖,是三棱錐的高,,,E是的中點.證明:平面;【解析】證明:連接并延長交于點,連接、,因為是三棱錐的高,所以平面,平面,所以、,又,所以,即,所以,又,即,所以,,所以所以,即,所以為的中點,又為的中點,所以,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二) 利用對應線段成比例證明線面平行【例2-4】如圖,在四棱錐中,平面平面,為等邊三角形,,,,是棱上一點.若,求證:平面.【解析】連接,記與的交點為,連接.由,得,,又,則,∴,又平面,平面,∴平面.【例2-5】如圖,在三棱柱中,側面是矩形,,,分別為棱的中點,為線段的中點.證明:平面.【詳解】在三棱柱中,連接,交于點,連接,如圖,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有,而為的中點,則,由,得,又分別為的中點,即有,因此,則,而平面平面,所以平面.【例2-6】如圖1,在平行四邊形中,,,為的中點,,,沿將翻折到的位置,如圖2,. 證明:平面;【詳解】,,為正三角形,,則為中點,設,,,故,故為的三等分點,,為的三等分點,即F為的中點,故,平面,平面,故平面.【例2-7】在四棱錐中,平面,四邊形為矩形,為棱的中點,與交于點為的重心. (1)求證:平面;(2)已知,,若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為,求到平面的距離.【答案】(1)證明見解析;(2)【詳解】(1)證明:延長交于點,連接,則為的中點, 因為為的中點,所以,又,所以與相似,所以,因為為的重心,所以,所以,所以與相似,所以,所以,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2)解:連接,則,因為平面,且,平面,所以,,所以,;又,,平面,所以平面.連接,則為與平面所成的角,且,因為,,四邊形是矩形,易求,又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為,因為,所以,所以,設到平面的距離為,則,由條件知,所以,所以,即點到平面的距離為.(三) 構造平行四邊形證明線面平行【例2-8】如圖,,O分別是圓臺上、下底的圓心,AB為圓O的直徑,以OB為直徑在底面內作圓E,C為圓O的直徑AB所對弧的中點,連接BC交圓E于點D,,,為圓臺的母線,.證明;平面;【解析】連接,C為圓O的直徑AB所對弧的中點,所以△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又在圓上,故△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且,又是母線且,則,故且,則為平行四邊形,所以,而面,面,故平面.【例2-9】如圖,在四棱臺中,,,四邊形ABCD為平行四邊形,點E為棱BC的中點.求證:平面;【解析】在四棱臺中,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且,點E為棱BC的中點,連,如圖,則有,,即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則,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例2-10】在如圖1所示的等腰梯形中,,將它沿著兩條高折疊成如圖2所示的四棱錐(重合),點分別為線段的中點.證明:平面;【解析】證明:取EC的中點G,連接NG,BG,因為點分別為線段的中點.所以,又,所以,所以四邊形MBGN是平行四邊形,所以,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例2-11】如圖,在多面體中,四邊形是正方形,平面,,. (1)若為的中點,求證:平面;(2)若多面體的體積為32,求的值.【答案】(1)證明見解析;(2)2【詳解】(1)證明:連接.因為為的中點,,,所以,,所以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所以.因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2)解:因為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AE⊥平面ABCD,所以AB,AD,AE兩兩垂直,連接AC,多面體ABCDEF的體積等于.因為AB=AE=2CF=2m,所以四棱錐B-ACFE和四棱錐D-ACFE的高都為,四邊形(直角梯形)ACFE的面積為,所以多面體ABCDEF的體積等于,因為多面體ABCDEF的體積為32,所以4m3=32,解得m=2.【例2-12】如圖,在多面體中,四邊形與均為直角梯形,,平面,,,G在上,且.(1)求證:平面;(2)若與所成的角為,求多面體的體積.【答案】(1)證明見解析;(2).【詳解】(1)延長交于點M,連接,則在面內,由,則,又,所以,可得,由,G在上且,故為平行四邊形,則,且,又共線,所以,且,故為平行四邊形,則,由平面,平面,所以平面.(2)取的中點N,則,且,所以為平行四邊形,則,在平面內,過G作FB的平行線交AB于P,所以與所成的角,即為與所成角,則,平面,平面,則,而,設,則△中,,,則為等邊三角形,故,即,所以在中,P為的中點,且,故為的中位線,所以,易知多面體為棱臺,且,且,體積.【例2-13】小明同學參加綜合實踐活動,設計了一個封閉的包裝盒,包裝盒如圖所示:底面是邊長為8(單位:)的正方形,均為正三角形,且它們所在的平面都與平面垂直.(1)證明:平面;(2)求該包裝盒的容積(不計包裝盒材料的厚度).【解析】(1)如圖所示:分別取的中點,連接,因為為全等的正三角形,所以,,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同理可得平面,根據線面垂直的性質定理可知,而,所以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所以,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2)如圖所示:分別取中點,由(1)知,且,同理有,,,,由平面知識可知,,,,所以該幾何體的體積等于長方體的體積加上四棱錐體積的倍.因為,,點到平面的距離即為點到直線的距離,,所以該幾何體的體積.(四)利用線面平行的性質證明線面平行【例2-14】如圖所示,四邊形EFGH為空間四邊形ABCD的一個截面,若截面為平行四邊形.(1)求證:AB∥平面EFGH;(2)若AB=4,CD=6,求四邊形EFGH周長的取值范圍.【答案】(1)證明見解析;(2)(8,12)【詳解】(1)∵四邊形EFGH為平行四邊形,∴EF∥HG.∵HG 平面ABD,EF 平面ABD,∴EF∥平面ABD.又∵EF 平面ABC,平面ABD∩平面ABC=AB,∴EF∥AB,又∵AB 平面EFGH,EF 平面EFGH,∴AB∥平面EFGH.(2)設,∵EF∥AB,FG∥CD,∴,則===1-,∴.∵四邊形EFGH為平行四邊形,∴四邊形EFGH的周長l=2=12-x.又∵0即四邊形EFGH周長的取值范圍是(8,12).【例2-15】如圖,在三棱錐中,側面是邊長為2的正三角形,,,分別為的中點,平面與底面的交線為.證明:平面.【詳解】(1)因為分別為的中點,所以,.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又平面,平面與底面的交線為,所以,.從而,.而平面,平面,所以,平面.(五)通過面面平行證線面平行【例2-16】如圖所示的幾何體中,底面ABCD是等腰梯形,,平面,,且,E,F分別為,的中點.證明:面ABCD;【解析】(1)證明:取的中點G,連接EG,FG,AC,因為,平面ABCD,平面ABCD,所以平面ABCD,因為,,所以四邊形AGFC是平行四邊形,,又平面ABCD,平面ABCD,所以平面ABCD,因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ABCD,因為平面ABCD,所以平面ABCD.【例2-17】如圖,四棱錐中,平面平面,,,,,,.是中點,是上一點.是否存在點使得平面,若存在求的長.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解析】存在.理由如下:在上取點,在上取點,使得,則 , 平面,故平面,而而,故是平行四邊形,故平面,故平面,而 ,故平面平面,而平面,得平面平面,在中,,.【例2-18】已知將圓柱沿著軸截面分割,得到如圖所示的幾何體,若四邊形是邊長為2的正方形,E,F分別是上的點,H是的中點,與交于點O,.求證:平面;【解析】證明:由題意知,又,所以H為的中點.連接,因為為的中點,所以.又平面, 平面, 所以平面;易知,又平面, 平面,所以平面又平面,所以平面平面.又平面,所以平面.【例2-19】如圖所示正四棱錐,,P為側棱上的點.且,求:(1)正四棱錐的表面積;(2)側棱上是否存在一點E,使得平面.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試說明理由.【解析】(1)正四棱錐中,,,側面的高,正四棱錐的表面積.(2)在側棱上存在一點,使平面,滿足.理由如下:取中點為,因為,則,過作的平行線交于,連接,.在中,有,平面,平面,平面,由于,.又由于,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得平面【例2-20】在如圖所示的圓柱中,為圓的直徑,、是的兩個三等分點,、、都是圓柱的母線.求證:平面;【解析】證明:連接、,在圓柱中,為圓的直徑,、是的兩個三等分點,則,且,故、、均為等邊三角形,所以,在底面中,,則,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因為、、都是圓柱的母線,則,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平面,因為平面,因此,平面.題型三、利用線面平行的性質證明線線平行【例3-1】如圖,在三棱錐中,和均是邊長為4的等邊三角形.是棱上的點, ,過的平面與直線垂直,且平面平面.在圖中畫出,寫出畫法并說明理由;【解析】如圖,在內過作,交于,則直線即為直線.理由如下:取的中點,連結,,因為和均為等邊三角形,所以,,所以,,又因為,所以平面,又因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又因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所以,所以直線即為直線.【例3-2】如圖1所示,在四邊形中,,為上一點,,,將四邊形沿折起,使得,得到如圖2所示的四棱錐. 若平面平面,證明:;【詳解】在圖1中,因為,,,所以,,又,所以,因為,,所以,故,在圖2中,因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因為平面,平面平面,所以;【例3-3】如圖,P為圓錐的頂點,O為圓錐底面的圓心,圓錐的底面直徑,母線,M是PB的中點,四邊形OBCH為正方形.設平面平面,證明:;【解析】因為四邊形OBCH為正方形,∴,∵平面POH,平面POH,∴平面POH.∵平面PBC,平面平面,∴.【例3-4】正方體中,點在棱上,過點作平面的平行平面,記平面與平面的交線為,則與所成角的大小為( )A. B. C. D.【答案】D【解析】因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則;在正方體中,易證平面,故,所以,即與所成角的大小為.【例3-5】如圖,在四棱錐中,底面,底面是直角梯形,,,,是上的點.若平面,求的值;【解析】連接,交于點,連接;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即的值為.【例3-6】如圖,三棱錐中,底面與側面是全等三角形,側面是正三角形,,,,,,,分別是所在棱的中點,平面與平面相交于直線. (1)求證:;(2)求點到平面的距離.【答案】(1)證明見解析;(2)【詳解】(1)因為,,,分別為,,,的中點,所以,,所以,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又平面,且平面平面,所以,又,所以.(2)連接,因為,,,側面是正三角形,所以,,又與是全等三角形,所以,又,且平面,所以平面,又平面,所以,在正三角形中,,又,且平面,所以平面,又為的中點,所以到平面的距離為.在中,,,又,,為的中點,所以,且在中,,所以,所以,設到平面的距離為,由,得,即,即到平面的距離為.題型四、面面平行的判定與證明【例4-1】已知兩條不同的直線l,m及三個不同的平面α,β,γ,下列條件中能推出的是( )A.l與α,β所成角相等 B.,C.,, D.,,【答案】C【詳解】對于A,正方體中,設邊長為,連接,則為與平面所成角,由勾股定理得到,故,同理可得和所成角的正弦值為,故與平面和所成角大小相等,但平面與平面不平行,故A錯誤;B選項,平面⊥平面,平面⊥平面,但平面與平面不平行,故B錯誤;對于C,由,得,又,所以,故C正確;對于D,l與m可同時平行于α與β的交線,故D錯誤.【例4-2】a,b,c為三條不重合的直線,,,為三個不重合的平面,現給出下面六個命題:①,,則;②若,,則;③,,則;④若,,則;⑤若,,則;⑥若,,則.其中真命題的個數是( )A.4 B.3 C.2 D.1【答案】C【詳解】,,為三條不重合的直線,,,為三個不重合的平面,①,,則,滿足直線與直線平行的傳遞性,所以①正確;②,,則,可能平行,可能相交,也可能異面,所以②不正確;③,,則,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所以③不正確;④,,則,滿足平面與平面平行的性質,所以④正確;⑤,,則或,所以⑤不正確;⑥,,則或,所以⑥不正確;【例4-3】如圖,在四棱錐P 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PA=PD,AB=AD,PA⊥PD,AD⊥CD,∠BAD=60°,M,N分別為AD,PA的中點.證明:平面BMN∥平面PCD;【解析】證明:連接BD,∵AB=AD,∠BAD=60°,∴△ABD為正三角形.∵M為AD的中點,∴BM⊥AD.∵AD⊥CD,CD,BM 平面ABCD,∴BM∥CD.又BM平面PCD,CD 平面PCD,∴BM∥平面PCD.∵M,N分別為AD,PA的中點,∴MN∥PD.又MN平面PCD,PD 平面PCD,∴MN∥平面PCD.又BM,MN 平面BMN,BM∩MN=M,∴平面BMN∥平面PCD.【例4-4】如圖,在四棱柱中,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E,F,G分別是棱,,的中點.證明:平面平面;【解析】證明:連接EG,.因為E,G分別是棱,的中點,所以,.因為,,所以,,所以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則.因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因為E,F分別是棱,的中點,所以.因為,所以.因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因為平面,平面,且,所以平面平面.【例4-5】如圖,在正方體中,E,F分別為棱的中點.求證:平面平面BDF;【解析】證明:在正方體中,E,F分別為棱的中點,所以.因為,且,所以,且,所以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所以又平面BDF,平面BDF,所以平面.同理,,又平面BDF,平面BDF,所以平面.又,平面,所以平面平面【例4-6】如圖,在四棱錐中,底面ABCD是邊長為2的菱形,,AC與BD交于點O,底面ABCD,,點E,F分別是棱PA,PB的中點,連接OE,OF,EF.(1)求證:平面平面PCD;(2)求三棱錐的體積.【答案】(1)證明過程見詳解;(2)【詳解】(1)因為底面ABCD是菱形,AC與BD交于點O,所以O為AC中點,點E是棱PA的中點,F分別是棱PB的中點,所以OE為三角形的中位線,OF為三角形的中位線, 所以,,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而,平面,平面,平面平面PCD.(2)因為底面ABCD是邊長為2的菱形,,所以為等邊三角形,所以,因為底面ABCD,底面ABCD,底面ABCD,所以,,所以和均為直角三角形,所以,,所以,所以,所以,設點到平面的距離為,根據體積相等法可知,所以,所以.,故三棱錐的體積為.【例4-7】在圓柱中,等腰梯形為底面圓的內接四邊形,且,矩形是該圓柱的軸截面,為圓柱的一條母線,. 求證:平面平面;【詳解】在圓柱中,,平面,平面,故平面;連接,因為等腰梯形為底面圓的內接四邊形,, 故,則為正三角形,故,則,平面,平面,故平面;又平面,故平面平面.題型五、面面平行的性質【例5-1】四棱錐的底面是邊長為2的菱形,,底面,,,分別是,的中點.已知,若平面平面,求的值;【解析】若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由面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可知:,于是,由為的中點知:為的中點,故,所以.【例5-2】在長方體中,,P為的中點.已知過點的平面與平面平行,平面與直線分別相交于點M,N,請確定點M,N的位置;【解析】依題意,如圖,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則,在長方體中,,則有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于是得,即點M是棱AB的中點,同理點N是棱的中點,所以分別是棱的中點.【例5-3】如圖,在直棱柱中,點E,F分別為,BC的中點,點G是線段AF上的動點.確定點G的位置,使得平面平面,并給予證明;【解析】證明:如圖所示:取AB中點D,連結CD交AF于G,即G為的重心時,平面平面.證明:連結DE.因為在三棱柱中,D,E分別為AB,的中點,所以,且,則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故.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因為在三棱柱中,D,E分別是AB,的中點,則且,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所以.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平面.【例5-4】如圖,在直棱柱中,點E,F分別為,BC的中點,點G是線段AF上的動點.確定點G的位置,使得平面平面,并給予證明【解析】證明:如圖所示:取AB中點D,連接CD交AF于G,即G為的重心時,平面平面.證明:連接DE.因為在三棱柱中,D,E分別為AB,的中點,所以,且,則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故.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因為在三棱柱中,D,E分別是AB,的中點,則且,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所以.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平面.題型六、平行關系的探索性問題【例6-1】三棱柱中,四邊形是菱形,,平面平面,是等腰三角形,,,與交于點M,,的中點分別為N,O,如圖所示.在平面內找一點D,使平面,并加以證明;【詳解】連接,取的中點為,連接,則平面.在三棱柱中,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即為的中點,而為的中點,于是,平面平面,所以平面.【例6-2】如圖,三棱臺中,,,為線段上靠近的三等分點.線段上是否存在點,使得平面,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若存在,請求出的值;【詳解】取的靠近點的三等分點,連接、、,則,又因為,所以,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則,因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因為,所以,,因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因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因為平面,故平面,因此,線段上是否存在點,且當時,平面.【例6-3】如圖,在三棱柱中,,分別為線段,的中點.(1)求證:平面.(2)在線段上是否存在一點,使平面平面請說明理由.【詳解】(1)證明:因為,分別為線段的中點所以A.因為,所以B.又因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2)取的中點,連接,因為為的中點所以.因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同理可得,平面,又因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故在線段上存在一點,使平面平面.【例6-4】如圖,矩形所在平面垂直于直角梯形所在平面,,,,,,,分別是,的中點,H是AB邊上一動點. (1)是否存在點使得平面平面,若存在,請指出點的位置,并證明;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2)求多面體的體積.【答案】(1)存在,的中點,證明見解析;(2)【詳解】(1)證明:取的中點,連接,,如圖所示. 因為是的中點,所以.又因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又因為是的中點,所以,又因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又因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2)連接,因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由題意易得直角梯形的面積為,所以在中,易知,由余弦定理得,所以,所以.因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所以,所以多面體的體積為.性質性質性質判定判定判定線∥面線∥線面∥面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26 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與性質(原卷版) .doc 專題26 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與性質(解析版) .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