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課標要求】1.比較哲學思維與日常思維的異同;2.理解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3.闡明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問題導學】第一框 追求智慧的學問1.哲學的起源。P32.哲學與世界方法論的關系,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P5 P63.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P6 P7第二框 哲學的基本問題4.哲學的基本問題。P85.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P96.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P10 P117.哲學史上的兩個對子。P11第三框 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8.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歷史條件、重要性、歷史使命。P129.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基本特征。P13 P1410.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P15 P16【體系構建】【必備知識】必備知識一 追求智慧的學問1.哲學的起源(1)從哲學的本義看:哲學是一門熱愛智慧、追求智慧的學問,哲學是“現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靈魂”。(2)哲學源于生活——哲學就在我們身邊①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哲學是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在處理人與外部世界關系的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②哲學起源于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對宇宙、人生的追問和思考。因此,哲學與我們的生活、與我們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會密切相關,它總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2.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1)世界觀與哲學的關系關系 世界觀 哲學區別 含義 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關于世界觀的學問形成 自發形成的,人人都有 哲學家研究的結果,是自覺形成的,不是人人都有特點 是零散的、樸素的 是系統化、理論化的聯系 哲學與世界觀的研究對象都是整個世界(自然界、人類社會、人的思維);哲學以世界觀為內容,世界觀以哲學為最高表現;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2)世界觀與方法論關系 世界觀 方法論區別 是指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是指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聯系 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兩者統一于哲學3.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1)區別:①具體科學揭示的是自然、社會和思維某一具體領域的規律和奧秘。大致可概括為三類:自然科學知識、社會科學知識和思維科學知識。②哲學則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對具體科學進行概括和升華,從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2)聯系:①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展。②哲學對具體科學有反作用,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必備知識二 哲學的基本問題1.什么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也就是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1)思維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2)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學上的可知論與不可知論。2.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1)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首先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和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2)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一切哲學都不能回避的、必須回答的問題。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決定著各種哲學的基本性質和方向,決定著它們對其他哲學問題的回答。3.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1)分歧:圍繞物質和意識誰是本原的問題展開的。(2)根本觀點: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是本原的,物質依賴于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3)基本形態①唯物主義三種基本形態比較②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4.哲學的兩大陣營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分歧從屬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從基本派別來看,只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陣營,而不是四軍對壘。必備知識三 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爭取自由解放斗爭的必然產物,也是近代以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人類認識史上一次最為壯麗的日出,是人類認識發展結出的豐美碩果。(2)歷史使命: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人民的理論。它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場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為最終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指明了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就是實現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1)第一次在科學的基礎上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結合。(2)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3)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其科學性在于它正確揭示了世界的本質和運動規律,它的全部理論都來自實踐,又經過實踐的反復檢驗。其革命性在于它是改變世界的科學、指導人類解放的科學,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略)【難點突破】1.唯物主義的三種歷史形態形態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 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 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屬性就是物質的屬性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作用。認為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基本評價 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 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的物質觀;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等局限 是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指導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聯系 它們在根本觀點上是一致的,都承認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物質決定意識2.唯心主義的兩種形態基本形態 主觀唯心主義 客觀唯心主義基本觀點 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主觀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等)夸大為唯一的實在,當成本原的東西,認為客觀事物以至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 客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代表人物及觀點 ①孟子:“萬物皆備于我”。②陸九淵:“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③王陽明:“心者,天地萬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④貝克萊:“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⑤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①朱熹:“理主動靜”“理生萬物”“未有此氣,已有此理”“未有這事,先有這理”。②黑格爾:“世界的本質是獨立存在的‘絕對精神’,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是‘絕對精神’的外化”。③《論語》:“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聯系 二者在根本觀點上是一致的,都認為意識是世界的本原,物質依賴于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當堂達標】1.(2023·廣東·統考高考真題)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漆樹汁液可制作大漆并創造漆器的國家。殷周時代,漆器用于禮樂、飲食、饋贈等,而最美的漆器則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殷周先人會用巧妙的手法虔誠地髹涂裝飾祭祀之器來完成他們心中最美的禮儀。這表明( )①人的活動方式體現了人的世界觀 ②美的源泉存在于人的經驗感受之中③通過實踐活動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聯系 ④人為事物的聯系比自在事物的聯系更有價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2·廣東·高考真題)艾思奇被譽為“善用大眾話語的人民哲學家”。他的《大眾哲學》一書以大眾話語為載體,將深奧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大眾耳熟能詳的事例結合起來,直接滿足了當時人們了解馬克思主義的熱切期望,啟蒙了成千上萬青年的革命理想,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通俗化作出了卓越貢獻。由此可見( )①馬克思主義通俗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前提②先進文化只要走進大眾,就直接轉化為物質力量③優秀的文化成果能緊扣時代脈搏,回應時代呼聲④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政治的反映,又給予政治以重大影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2·浙江·高考真題)人(或動物)硬組織的化學組成與其食物中的化學組成密切相關,當食物來源不同時,其硬組織中的碳(C)、氮(N)穩定同位素組成就存在較大差異。通過同位素分析,科學家可揭示其生前10年左右的食物結構、生活方式以及生存環境。由此可見( )A.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 B.意識只能追溯過去不能推測未來C.知識水平越高認識越深刻 D.具體科學的進步促進哲學的發展4.(2021·天津·統考高考真題)宋代著名哲學家張載認為,宇宙是由氣構成的,是和諧共生的整體,其中的一切都與自己有直接的關系,他人與萬物都是自己的同胞手足。基于對世界的這種理解,他主張人應該尊敬高年長者,撫育孤幼弱小,對宇宙大家庭及其成員盡自己的義務。張載的觀點( )①屬于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②體現了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③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④體現了世界觀影響做人做事的方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21·北京·高考真題)從孔子到王陽明,從蘇格拉底到黑格爾,眾多哲學家就像是璀璨星河中的一顆顆星辰。縱觀哲學發展史,也許哲學家們解答哲學問題的具體內容已經“過時”,但是他們解答問題的特有方式卻具有永恒價值。這說明( )A.哲學作為先進的社會意識,其發達程度取決于社會存在的高度發展B.認識是無限發展的,哲學追求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需要不斷完善自身C.哲學家是真理的發現者,真理都是主體與客體、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D.哲學具有時代性,而哲學思維以其特有的反思精神與批判精神不斷激發思想6.(2022·江蘇·高考真題)“我在室內彈琴,看見窗外鴿子飛,在這剎那間,飛舞的鴿子與室內的音樂產生了某種聯系,彼此成為對方的背景:音樂是鴿子飛舞的伴奏,鴿子是音樂表達的內容。總之,鴿子與音樂產生和諧的美感。其實,它們隔了一層玻璃,鴿子與音樂根本就不相干。是什么把它們和諧在一起呢?是我。”這段話( )A.把想象的東西當作了真實,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表現B.割裂了音樂和鴿子的客觀聯系,是形而上學的表現C.說明意識具有主動創造性,體現了意識的能動作用D.說明人們通過合理化想象可以創造一個客觀的世界7.(2022·廣東·高考真題)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唯物主義被稱為舊唯物主義。恩格斯指出:“舊唯物主義在歷史領域內自己背叛了自己,因為它認為在歷史領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動力是最終原因,而不去研究隱藏在這些動力后面的是什么,這些動力的動力是什么。”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①唯物主義的歷史觀產生于唯物主義的自然觀②舊唯物主義不承認社會意識對社會歷史發展的作用③對社會歷史現象的唯物主義解釋是馬克思主義的偉大貢獻④舊唯物主義不理解物質生產實踐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23·海南·統考高考真題)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斷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之問,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這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 )①為中國社會發展提供了具體方案②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③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④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023·全國·統考高考真題)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因為( )①馬克思主義具有吸收各種不同思想文化的開放性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賦予馬克思主義鮮明的中國特色③馬克思主義提供了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方案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促進馬克思主義為中國人民所喜愛、所認同、所擁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3·浙江·高考真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實踐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是因為她( )①做到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 ②構建了涵蓋所有領域的理論體系③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之問 ④完成了對當代中國新情況新問題的探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2·遼寧·高考真題)李大釗曾說,馬克思主義是“世界改造原動的學說”,但必須研究它“怎樣應用于中國今日的政治經濟情形”。毛澤東指出,“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指出,“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之‘矢’去射新時代中國之‘的’”。這些論述強調( )①馬克思主義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指明方向 ②馬克思主義是為人類求解放的人民的理論③黨必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④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4·廣西南寧·校聯考一模)“兩個結合”就是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兩個結合”是我們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的認識,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由此可見,“兩個結合”( )①說明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②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要求③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提供理論指南④說明客觀與主觀要實現具體的歷史的統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2023·四川成都·校聯考二模)2月24日,證監會網站公開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6178號建議的答復稱,《關于嚴厲打擊風水盲測股市動向的建議》收悉。證監會一貫重視對發布證券研究報告行為的監管,將進一步敦促證券業協會完善自律規則,禁止發布利用玄學預測股市類研究報告。從哲學角度看,利用玄學預測股市( )A.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表現,會導致股價的大幅度波動B.是客觀唯心主義的表現,違背股票市場自身的規律C.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不能適應社會歷史的變遷D.屬于形而上學唯物主義,難以把握股票市場的變化14.(2018·陜西西安·長安一中校考模擬預測)“二十四節氣”形成于中國黃河流域,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任職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他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是中國傳統歷法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氣象節,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二十四節氣”( )①作為自然規律,支配著自然界的變化發展②具有科學性,表明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③來自實踐,對人們生產、生活有促進作用④對人的生產生活有指導作用,因而是真理。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15.(2023·四川成都·石室中學校考模擬預測)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歷史責任。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下列說法能論證“馬克思主義行”的觀點是( )①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馬克思主義來自實踐又經過實踐反復檢驗②哲學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正確反映了新時代的任務和要求③真理是具體有條件的,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正確回答了不同時代重大課題④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6.(2023秋·黑龍江佳木斯·高二校考階段練習)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小題。材料一 陸九淵認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程顥,程頤兄弟認為,“萬物皆只是一個天理”,“萬事皆出于理”,“天理是萬物的本原”。材料二 “氣一元論”,簡稱氣論,是我國古代哲學理論范疇,早在西周已經產生,其核心思想是用一元論來認識世界。“氣一元論”的哲學思想認為,其一,氣是物質,是構成天地萬物的本原(元素);其二,氣的運動是物質世界存在的基本形式,由氣的運動變化而形成一切事物和現象的發生、發展和變化。西晉時期哲學家楊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氣也。水土之氣,升而為天。”(1)材料一中兩位哲學家的說法分別屬于什么觀點?(2)材料二集中體現了什么觀點?(3)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各自的根本觀點是什么?(選擇一個做答)根本分歧是什么?17.(2023秋·湖南長沙·高二雅禮中學校考階段練習)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我們黨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執政,面對著十分復雜的國內外環境,肩負著繁重的執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論思維的有力支撐,是難以戰勝各種風險和困難的,也是難以不斷前進的。黨的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原原本本學習和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努力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不斷書寫改革開放歷史的新篇章。材料二 2019年4月,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理想遠大、信念堅定,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無堅不摧的前進動力。2022年5月10日,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志存高遠方能登高望遠,胸懷天下才可大展宏圖。火熱的青春,需要堅定的理想信念。新時代的廣大共青團員,要做理想遠大、信念堅定的模范,帶頭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1)結合材料,運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知識,分析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的依據。(2)結合材料,運用所學哲學知識,以“新時代的青年必須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為主題,寫一篇短評。要求:①圍繞主題,觀點明確;②論證充分,邏輯清晰;③學科術語使用規范;④字數在150個左右。參考答案:1.B【詳解】①:最美的漆器則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殷周先人會通過虔誠地髹涂裝飾祭祀之器這一活動完成他們心中最美的禮儀,表達他們對祖先和神靈的敬意,表明人的活動方式體現人的世界觀,①符合題意。②:認識的源泉在于實踐,而不是在于人的經驗感受,②說法錯誤。③:通過實踐,人們可以建立新的聯系,將漆樹汁液制作大漆并創造漆器,③符合題意。④:價值是一事物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積極功能和屬性,人為事物的聯系與自在事物的聯系,不能說哪個更有價值,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2.D【詳解】①:馬克思主義通俗化有助于人們更好理解馬克思主義,但不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前提,①排除。②:文化是精神力量,在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而不是直接轉化為物質力量。故②排除。③:《大眾哲學》一書以大眾話語為載體,將深奧的理論與大眾耳熟能詳的事例結合起來,直接滿足了當時人們了解馬克思主義的熱切期望。由此可見優秀的文化成果能緊扣時代脈搏,回應時代呼聲。故③符合題意。④:他的《大眾哲學》將深奧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大眾耳熟能詳的事例結合起來,啟蒙了成千上萬青年的革命理想,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通俗化作出了卓越貢獻,這說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政治的反映,又給予政治以重大影響。故④正確。故本題選D。【點睛】3.A【詳解】A:通過同位素分析,科學家可以揭示生前10年左右的食物結構、生活方式及生存環境,說明人類可以通過研究獲得正確認識,即思維和存在具有統一性,A符合題意。B:意識具有能動性,既能追溯過去也能推測未來,B表述錯誤。C:實踐決定認識,C表述錯誤。D:哲學來源于具體科學,具體科學進步可以促進哲學的發展,但與題意無關,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點睛】4.D【詳解】①②:“宇宙是由氣構成的”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具體的物質,體現了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而不屬于辯證唯物主義思想,①排除,②符合題意。③: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張載的觀點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③排除。④:基于對世界的這種理解,他主張人應該尊敬高年長者,撫育孤幼弱小,對宇宙大家庭及其成員盡自己的義務,這說明體世界觀影響做人做事的方法,④正確切題。故本題選D。5.D【詳解】A:哲學有科學與非科學之別,并非所有的哲學都是先進的社會意識,A錯誤。B: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需要不斷完善自身,B錯誤。C:哲學家是真理的發現者,也可能是謬誤的制造者,C錯誤。D:哲學家解答問題的特有方式卻具有永恒價值,這說明哲學具有時代性,而哲學思維以其特有的反思精神與批判精神不斷激發思想,D正確切題。故本題選D。6.C【詳解】A:飛舞的鴿子與室內的音樂產生了某種聯系產生和諧的美感,體現了意識具有主動創造性。鴿子與音樂本身是存在的,不是主觀唯心主義,故A錯誤。B:材料體現了人為聯系,并不是割裂了音樂和鴿子的客觀聯系,不是形而上學的表現,故B錯誤。C:材料中飛舞的鴿子與室內的音樂產生了某種聯系產生和諧的美感,說明意識具有主動創造性,體現了意識的能動作用,故C正確。D:這種合理化想象仍然是客觀實際的反映,不能說創造一個客觀的世界,故D錯誤。故本題選C。7.D【詳解】①:唯物主義的歷史觀產生于人類社會實踐,而不是唯物主義的自然觀。故①排除。②:舊唯物主義在社會歷史領域滑向了唯心主義,夸大了社會意識對社會歷史發展的作用。故②排除。③④:材料中恩格斯的話表明,舊唯物主義不理解物質生產實踐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馬克思主義克服了舊唯物主義的缺陷,對社會歷史現象進行了唯物主義解釋,故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點睛】8.D【詳解】①: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中國社會發展提供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的指導,而不是提供具體方案,①不符合題意。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②不符合題意。③④:中國共產黨作為無產階級政黨不斷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正確揭示了世界的本質和運動規律,它的全部理論都來自實踐,又經過實踐的反復檢驗;是改變世界的科學,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點睛】9.C【詳解】①:馬克思主義吸收各種優秀或先進的思想文化,而不是吸收各種不同思想文化,①排除。②④: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就是因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賦予馬克思主義鮮明的中國特色,能夠促進馬克思主義為中國人民所喜愛、所認同、所擁有,②④正確。③:馬克思主義提供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般性指導,而不提供具體方案,③排除。故本題選C。【點睛】10.B【詳解】①③: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是因為她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之問,做到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符合中國國情,①③符合題意。②: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不是因為構建了涵蓋所有領域的理論體系,而是因為這些理論體系能夠與時俱進,與中國國情相適應,起到了行動指南作用,②錯誤。④: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不斷對當代中國新情況新問題進行探索,及時正確地指導中國革命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無止境,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也無止境,④錯誤。故本題選B。11.D【詳解】③④: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道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均是馬克思主義應用于中國今日的政治經濟情形,體現了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和中國化。從李大釗到毛澤東,再到習近平的論述都說明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獨特理論品質,不斷探索時代發展提出的新課題,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黨必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③④符合題意。①②:馬克思主義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指明方向,是為人類求解放的人民的理論,這是強調馬克思主義的重要作用,材料沒有體現,①②不合題意。故本題選D。【點睛】12.C【詳解】①:材料強調的是“兩個結合”,材料并不是強調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①不符合題意。②③:“兩個結合”,就是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要求,可以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提供理論指南,②③正確。④:要實現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④錯誤。故本題選C。13.B【詳解】B:利用玄學預測股市,其實就是認為有神一樣的力量在支配股市,屬于客觀唯心主義思想,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14.C【詳解】①:“二十四節氣”是人們總結出來的對自然規律的認識,不是自然規律本身,故①錯誤。②:材料中“二十四節氣”是對自然規律的正確認識,具有科學性,表明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故②正確。③:“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任職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他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表明“二十四節氣”來自實踐,對人們生產、生活有促進作用,故③正確。④: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不能認為對人的生產生活有指導作用就認為是真理,故④錯誤。故本題選C。15.A【詳解】①: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的哲學范疇,馬克思主義來自實踐又經過實踐的反復檢驗,說明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能論證“馬克思主義行”,①符合題意。②:哲學是自己時代精神上的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正確地反映了中國實際和時代任務,說明馬克思主義是時代精神的精華,能論證“馬克思主義行”,②符合題意。③:后半句錯誤,馬克思主義沒有回答我國不同時代發展中的重大課題,要把馬克思主義與我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才能回答我國不同時代發展中的重大課題,③排除。④:后半句錯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為社會變革提供強大精神力量,④排除。故本題選A。16.(1)陸九淵把人的主觀精神當成第一性的東西,屬于主觀唯心主義觀點;程顥,程頤兄弟把客觀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其說法屬于客觀唯心主義觀點。(2)材料二中的觀點認為“氣”是萬物之源,把物質的具體形態當作世界的本原,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觀點。這一觀點只是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科學依據;它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了。(3)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意識是本原,物質依賴于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根本分歧:圍繞物質和意識誰是本原的問題展開。【分析】背景素材:哲學家的觀點考點考查: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相關知識能力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說明類主觀題,需調用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相關知識結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陸九淵認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可聯系人的主觀精神當成第一性,屬于主觀唯心主義觀點。關鍵詞②:程顥,程頤兄弟認為,“萬物皆只是一個天理”,“萬事皆出于理”,“天理是萬物的本原”。→可聯系把客觀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屬于客觀唯心主義觀點。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相結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說明類主觀題,需調用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相關知識結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氣一元論”,簡稱氣論,是我國古代哲學理論范疇,早在西周已經產生,其核心思想是用一元論來認識世界。“氣一元論”的哲學思想認為,其一,氣是物質,是構成天地萬物的本原(元素);→可聯系把物質的具體形態當作世界的本原,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觀點。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相結合。(3) 本題屬于簡答題,依據教材知識填寫即可,詳解略。17.(1)馬克思主義哲學確立了科學的實踐觀,堅持從實際出發認識周圍世界。我黨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有利于正確認識復雜的國內外環境。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我黨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有利于認識和利用規律,動員和掌握群眾,完成執政使命。認真學習和研讀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發揮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功能,使馬克思主義哲學成為戰勝各種風險和困難的理論思維支撐。在改革開放的實踐中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2)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人民的理論。它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為實現人類自由解放指明了方向。追求進步,是青年最寶貴的特質,也是黨和人民最殷忉的希望。新時代的青年,肩負著民族復興的重任,只有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才能成為可靠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才能在新的偉大征程中作出新的偉大貢獻。【分析】背景素材:五四運動100周年紀念大會考點考查:哲學相關知識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科學精神、公共參與【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設問需要運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的依據,屬于說明類試題,知識限定比較具體,屬于微觀考查。可先回顧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的相關知識,需結合試題情境與試題設問圈定答題的角度:實踐性、科學性、革命性。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黨面對著十分復雜的國內外環境,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可聯系教材知識科學的實踐觀;關鍵詞②:學習和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可聯系教材知識馬哲的科學性;關鍵詞③:不斷書寫改革開放歷史的新篇章→可聯系教材知識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革命性。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等相結合。(2)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要求運用哲學的相關知識,以“新時代的青年必須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為主題,寫一篇短評。組織答案時應注意運用哲學的相關原理,圍繞主題作答,主要從青年學生信仰、使命等方面作答。要用好發散思維方式。解答好開放題切記要從多角度思考問題,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從教材內外知識的結合上來回答問題,要有自己的見解和創新。教材知識主要是理論知識,自己的見解和創新可以是自己的生活累積,也可是學習的感悟,等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