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5課 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課件+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5課 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課件+素材

資源簡介

(共25張PPT)
《兩只老虎》改編的北伐戰爭時期代國歌《國民革命歌》你聽過嗎?
趣味導入
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第15課——
第五單元 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峙
第一篇:志同道合為革命——國共合作的開始
第二篇:同仇敵愾共北伐——國共合作的高潮
第三篇:兄弟鬩墻革命敗——國共合作的破裂
1.了解國共第一次合作的相關史實及意義;了解黃埔軍校創建的相關史實和意義。(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2.簡述北伐戰爭勝利進軍的主要史實,分析北伐戰爭勝利進軍的原因,認識北伐戰爭的勝利與國民革命的失敗。(唯物史觀)
3、初步認識南京國民政府的本質。(唯物史觀)認識到中國共產黨黨員始終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激發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之情和愛國主義情感。(家國情懷)
本課重點
學習目標

志同道合為革命
——國共合作的開始
壹·志同道合為革命——國共合作的開始
1.原因: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的失敗,使中國共產黨認識到:單槍匹馬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同盟者,才能戰勝強大的敵人。
共產黨
1、中共心儀的合作對象是?
材料一:中國現有的黨,只有國民黨是一個比較革命的黨。
——《中共中央文件選集》
1911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護國戰爭、1917年護法運動、1920-1922年二次護法等領導革命屢遭失敗,使孫中山痛切認識到依靠軍閥打軍閥是沒有出路。必須改組國民黨,為它補充新鮮血液。
國民黨
2、國民黨認可的合作對象是?
材料二:孫中山明確地說:“國民黨正在墮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孫中山就是將共產黨人作為救活垂危病人的新鮮血液,而將之輸入國民黨這一肌體中去的。
——《宋慶齡選集》
共產黨
國民黨
壹·志同道合為革命——國共合作的開始
2.準備——中共三大召開:
中共三大 時間
主要內容
1923年6月
①正式決定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②共產黨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把國民黨改組為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同盟。




工人
農民
小資
民族
資產
國共合作方式:黨內合作
統一戰線就其廣義而言,是指不同社會政治力量在一定條件下,為了一定的共同目標而建立的政治聯盟或聯合。
壹·志同道合為革命——國共合作的開始
3.開始標志——國民黨一大召開:
中國國民黨一大 時間
地點
中共代表
主要內容
意義
1924年1月
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在實際上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
廣州
李大釗、林伯渠、毛澤東、瞿秋白等
標志著國共兩黨合作的正式建立
孫中山等走出國民黨一大會場
新三民主義是國共兩黨合作的政治基礎
壹·志同道合為革命——國共合作的開始
舊三民主義 新三民主義 (目標) 三大政策
(方法手段)
民族主義 推翻清王朝統治,反對民族壓迫 強調反帝反封建
民權主義 推翻君主專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國家政權為一般平民所共有” 民生主義 平均地權;解決貧富不均等問題 “平均地權,節制資本” 聯俄
聯共
扶助農工
明確提出反帝要求
更廣泛的民主
維護工農的利益
反帝反封建的一致性
4.新三民主義:
壹·志同道合為革命——國共合作的開始
4.成果——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 全稱
時間
地點
領導
1924年5月
廣州黃埔
軍校總理:孫中山
校長:蔣介石
政治部主任:周恩來
孫中山
周恩來
蔣介石
升官發財請往他處
貪生怕死勿入斯門
革命者來
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
“開這個軍官學校,獨一無二的希望就是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
——孫中山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壹·志同道合為革命——國共合作的開始
4.成果——黃埔軍校:
孫中山總理檢閱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培養出大批軍事和政治人才,
為國民革命軍的建立和北伐戰爭作了準備。
◇黃埔軍校的的創辦起了哪些作用?
(國)張靈甫
(國)薛岳
(國)白崇禧
(國)胡宗南
(共)陳賡
(共)徐向前
(共)葉劍英
(共)林彪
黃埔軍校畢業的國共名將代表
材料:“統計自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黃埔軍校共招收6期學員,共計2萬多人。”
——黃修榮:《國民革命史》
壹·志同道合為革命——國共合作的開始
5.孫中山逝世:
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逝世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病逝,享年59歲。
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國民政府舉行了植樹式。以后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離粵北上前,孫中山最后一次視察黃埔軍校,臨行前對蔣介石說:“若二三年前,余即不能死;今有學生諸君,可完成余未竟之志,則余可以死矣!”
同仇敵愾共北伐
——國共合作的高潮

1.廣州國民政府成立:
廣州國民政府
為了統一全國,1925年7月,在廣州正式成立了國民政府,汪精衛任主席。國民政府以黃埔軍校為骨干,取消各地方部隊名稱,將所轄軍隊統一改編為國民革命軍,計劃北伐。
廣州國民政府成立大會
國民革命是指1924—1927年中國人民在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合作領導下,進行的反帝反封建的國民革命運動,又稱“大革命”。
國民大革命運動包括的范圍非常廣泛,有農民運動、工人起義和北伐戰爭等,北伐戰爭是國民革命運動中的高潮事件。
貳·同仇敵愾共北伐——國共合作的高潮
貳·同仇敵愾共北伐——國共合作的高潮
2.北伐戰爭:
北伐戰爭 時間 1926—1927年
目的 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
對象 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總司令 蔣介石
初期戰場 湖南、湖北
重要戰役 汀泗橋戰役、賀勝橋戰役
英雄部隊 葉挺領導的第四軍獨立團(鐵軍)
主要戰績 消滅吳佩孚和孫傳芳主力 ,北伐軍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
工農革命運動的發展 農民運動、工人運動。
張作霖
兵力35萬
吳佩孚
兵力20萬
孫傳芳
兵力20萬
國民政府
兵力約10萬
貳·同仇敵愾共北伐——國共合作的高潮
材料一:北伐戰爭是國共兩黨共同進行的一場革命的、正義的戰爭。
材料二:根據敵我雙方的軍力情況,北伐軍采取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敵人的作戰方針。
材料三:蘇聯軍事顧問的幫助和蘇聯提供的物資援助,對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材料四:從軍隊數量說,北洋軍閥大大超過了國民革命軍。但他們反動腐朽,禍國殃民,遭到全國人民的反對。三大派之間矛盾重重,不可能協同作戰。
材料五:北伐軍攻打武漢時,漢陽兵工廠工人舉行總罷工,斷絕了敵人的軍火來源,給吳佩孚以致命的打擊;農會組織農民替北伐軍當向導、抬擔架、運送物資
③蘇聯的援助
⑤工農群眾的支持
①國共兩黨團結合作
②采取正確的作戰方針
③蘇聯的援助
④軍閥之間各自為戰
結合材料,分析北伐戰爭勝利的原因?
貳·同仇敵愾共北伐——國共合作的高潮
農民運動
工人運動
城市工會組織和工人運動也得到很大發展。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階級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迎接北伐軍進入上海,書寫了中國工人運動史上光輝的一頁。
湖南農民協會(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農民群眾組織)提出了"一切權力歸農會"的的口號,地主,土豪,劣紳被打倒,農會成了唯一的權力機關,封建勢力被極大地遏制。
周恩來領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
想一想:工農革命運動的發展出動了誰的根本利益?
湘鄉農民協會宣傳畫
3.工農革命運動的發展:
兄弟鬩墻革命敗
——國共合作的破裂

叁·兄弟鬩墻革命敗——國共合作的破裂
上海街頭懸掛被殺害者的頭顱
上海街頭被殺害的革命群眾
國共合作開始破裂
1927年4月,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國共合作全面破裂
1927年7月,汪精衛在武漢召開“分共會議”。
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寧可枉殺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網”。--汪精衛
國民黨右派又稱國民黨反動派,以蔣介石為代表。以反對孫中山三大政策,同列強合作,以達到反革命目的、反共目的。
在國民黨的殘暴統治下,大批共產黨員、青年團員、工農群眾和其他革命者、民主人士被殺害。從1927年到1928年上半年,就有33萬多人被殺。
—王檜林《中國現代史》
1.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
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失敗了
叁·兄弟鬩墻革命敗——國共合作的破裂
1.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思考蔣介石代表了誰的利益?國民黨右派為什么叛變?
北伐的勝利引起內外反動勢力的恐懼,英、日、美等帝國主義除繼續支持北洋軍閥殘余勢力,進行直接的武裝干涉之外,還分化破壞國民革命統一戰線,暗中拉攏蔣介石作為它們新的代理人。蔣介石為謀求外國的“援助”以實現其軍事獨裁的統治,亦密謀和帝國主義勾結。在帝國主義、大資產階級和流氓頭目的支持下,蔣介石悍然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著:《中國抗日戰爭史 上》
北伐戰爭和工農革命運動觸動了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嚴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統治,三者形成了反革命力量,支持國民黨右派破壞革命;
共產黨力量的壯大引起蔣介石等國民黨右派的不滿,欲排擠共產黨以實現軍事獨裁。
蔣介石成為帝國主義在華新的代理人
叁·兄弟鬩墻革命敗——國共合作的破裂
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1)時間
(2)人物
(3)地點
(4)性質
1927年4月
蔣介石
南京
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對外投靠帝國主義,對內鎮壓人民革命運動。
南京國民政府舊址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儀式
2.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
寧漢合流,國民政府建都南京
寧漢合流,國民政府建都南京
叁·兄弟鬩墻革命敗——國共合作的破裂
3.南京國民政府統一全國:
奉系軍閥張作霖
國民政府及其盟友
①1928年4月,蔣介石繼續北伐。
②1928年6月,北伐攻占北京。
討伐奉系軍閥張作霖
張作霖退回東北途中被日本人炸死
南京國民政府
②1928年底,張學良東北易幟。
張作霖之子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服從國民政府。
至此,北洋軍閥政府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南京國民政府名義上統一了全國。
皇姑屯事件
6月4日凌晨,當張作霖的列車經過沈陽附近的皇姑屯時,被日軍埋伏的炸彈炸毀,張作霖傷重不治。
叁·兄弟鬩墻革命敗——國共合作的破裂
北伐戰爭取得重大勝利,為什么說國民革命失敗了?失敗的原因?
北伐的目的是打到北洋軍閥,統一中國。但是蔣介石的上臺,只不過是舊軍閥被打垮,又出現了以蔣介石為代表的新軍閥。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沒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
失敗原因:
客觀: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中外反動勢力強大。
主觀:共產黨缺乏革命經驗。
教訓:
使共產黨認識到要領導人民革命取得勝利,就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對革命的領導權,必須掌握革命的武裝,堅持武裝斗爭。
合則兩利,分則兩傷;國共合,民族興,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作貢獻等。
啟示:
課堂小結
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國共合作
的實現
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與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
背景
北伐勝利進軍
原因
東北易幟
國共兩黨的合作;官兵的英勇作戰;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廣大群眾的支持
北伐戰爭
工農革命運動
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南京國民政府名義上統一全國
中共:力量弱小,希望有同盟者
共產國際的幫助
南京國民政府建立
1924年5月,黃埔軍校成立
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召開
國民黨:革命屢遭挫折
消滅吳佩孚和孫傳芳主力,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震動全國。
1.“開這個軍官學校,獨一無二的希望,這就是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這是孫中山為黃埔軍校制定的辦學宗旨。該軍校1925年創辦于( )
A.武漢 B.南京
C.廣州 D.上海
2.“由于兩黨在一定綱領上的合作,發動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僅僅兩三年之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就。”“革命”取得的“巨大的成就”有( )
①基本消滅了吳佩孚、孫傳芳的主力 ②工農革命運動蓬勃發展 ③革命軍隊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 ④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C
A
隨堂訓練
隨堂訓練
3.國民革命在“打倒列強,除軍閥”的共同目標下,工人、農民、青年學生以及商人、婦女等各個階層的廣大民眾都被動員起來。北伐戰爭迅猛推進,時論認為“槍與筆聯合起來,所以到處如入無人之境”。材料強調了國民革命時期(  )
A.革命斗爭的堅決性 B.國共合作的緊密性
C.民眾參與的廣泛性 D.革命任務的徹底性
4.在廣州某紀念館收藏有一張畢業證書,上面寫著“茲有本校第一期步兵科學生潘學吟修業期滿成績及格,特給證書。總理孫文、校長蔣中正、黨代表廖仲愷。”據此可知,頒發該證書的學校應是(  )
A.黃埔軍校B.京師大學堂C.福州船政局D.京師同文館
C
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强县| 军事| 高州市| 望江县| 临漳县| 夏邑县| 富宁县| 改则县| 同江市| 嘉禾县| 阿城市| 马公市| 南部县| 福安市| 延边| 淮南市| 色达县| 彰化县| 浦江县| 南雄市| 叶城县| 东台市| 汉中市| 读书| 赞皇县| 巴彦县| 七台河市| 阳信县| 奉新县| 锡林浩特市| 岚皋县| 邛崃市| 太仆寺旗| 会昌县| 阿拉善右旗| 特克斯县| 绥宁县| 岗巴县| 鄂托克旗| 广水市| 资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