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1課時二力平衡第11課時二力平衡課前熱身1.(2022·聊城)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小聰同學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小明同學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1)老師指出圖乙的裝置更科學,原因是選用小車,可以減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2)實驗中判斷小車是否受平衡力作用的依據是小車保持(選填“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3)左右兩盤放質量相等的砝碼,小車保持靜止.將左盤中再添加一個砝碼,小車將運動,說明彼此平衡的兩個力大小(4)小車處于靜止后,保持F,與F,的大小不變,把小車在水平桌面上扭轉一個角度后釋放,小車將轉動,說明彼此平衡的兩個力必須在上2.下列四種情形中(如圖所示),屬于二力平衡的是()A.F.=5BNF:-5N C.F=5N2-5NF=5N3.(2021·邵陽)小芳同學站在教室的水平地面上,下列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的是(A,小芳受到的重力和她對地面的壓力B.小芳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她的支持力C.小芳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她的支持力D.以上都不是課堂互動考點一平衡力的判斷例1小華同學在科技館觀摩自行車走鋼絲表演后回家做了一個模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自行車的重力與鋼絲對自行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B.自行車和所掛物體總重力與鋼絲對自行車的支持力是對平衡力C.自行車對鋼絲的壓力與鋼絲對自行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自行車對繩的拉力與鉤碼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課時設計一新課標新思維41中考輪課時教學索例2(2022·濟南)下列各種動作中,在水平地面上無法保持的是1.(2022·常州)如圖,北京冬奧會高山滑雪比賽,運動員與旗門桿(彈性桿)發生碰撞,導致運動員滑行速度明顯變慢且桿明顯變彎.碰撞過程中,桿阻礙運動員滑行的力與運動員撞擊桿的力,屬于()A.同一個力B.一對平衡力C.一對相互作用力D.同一物體受到的不滿足平衡條件的兩個力第1題第2題2.如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和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B.木塊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和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C.木塊對水平面的壓力和水平面對木塊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木塊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和手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3.如圖甲是小華同學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情景,(1)小華將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計)兩對角的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在線的兩端掛上鉤碼,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兩個拉力方向,并通過調整來改變拉力的大小.(2)當小卡片平衡時,小華將小卡片轉過一個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選填“能”或“不能”)平衡.設計此實驗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3)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在圖甲所示情況下,小華下一步的操作是(4)在探究同一問題時,小明將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同學們認為小華的實驗優于小明的實驗.其主要原因是A.減少摩擦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B.小卡片是比較容易獲取的材料C.容易讓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小卡片容易扭轉42新中考復習用書0.95g:cm3(3偏小7.B8.D9.(1)右2.A3.B例3A4.B5.C例4(2)①用手拿砝碼(或沒有用鑷子取砝碼)②取(1)勻速(2)壓力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出5g砝碼移動游碼(3)202.7(3)不變(4)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均勻6.C10.(1)③②①④(2)水平(3)1.08(4)大7.A8.前增大9.(1)0(2)水平向左11.(1)400cm(2)100cm(3)1160g10.拉力不在水平方向上勻速直線變大例6D12.C13.C14.導電性好硬度大例5略11.如圖所示.12.略例6B第9課時從粒子到宇宙13.A課前熱身1.原子核溫度氣態2.同正3.液面降低分子間存在間隙4.B5,盧瑟福乙正第11題電荷負繞原子核做高速運動6.C第11課時二力平衡課堂互動課前熱身例1B1.C2.B3.做無規則運動引力1.(1)摩擦力(2)靜止(3)相等(4)同一直線4.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小例22.B3.C摩擦起電吸引輕小物體5.B6.C7.B課堂互動8.A例3B9.A10.A11.B例1B例2B1.C2.C3.(1)相反鉤第10課時力碼的數量(2)不能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課前熱身能否平衡(3)把小紙片剪成兩半(4)A1.D2.大長作用在物體上的外力越大,物例3C例4C4.B5.A6.C7.如圖體的形變就越大彈簧測力計3.地球豎直向所示.8.C下0.23.24.如圖所示.5.B6.C7.(1)等于(2)勻速直線1.4(3)壓力大小(4)不能沒有控制壓力大小相等第7題第12課時力與運動第4題課前熱身課堂互動1.D2.C3.向上大于水4.(1)同一例1B例2(1)①正比②大(2)BA(2)做勻速直線運動(3)不需要(4)B(3)將一根彈簧剪成長度不同的兩段,分別用大小課堂互動相同的力拉兩彈簧,比較彈簧伸長的長度1,B例1(1)同一高度控制變量(2)遠慢·3(3)做勻速直線運動不需要(4)C1.同一高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橡皮膜水平例2A重力距離例2C2.C3.A例30.56.D例3(1)注射器帶刻度部分0.20.6會4.慣性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F十F(2)1.05×103(3)2V1(4)偏小7.1)拉向后相互的5.C6.如圖所示,動彈簧測力計時的拉力F,注射器帶有刻度部分的長度L(eg(31o,F例4AV△p8.大氣壓右9.大于小于10.小大第6題氣壓相同第13課時壓強第15課時浮力課前熱身課前熱身1.(1)乙壓力(2)4×1052.壓強4.2×1.22.5×1032.上浮0.243.0.5不變1083.增大不變4.A5.C6.(1)6.254.漂浮<=5.C6.(1)4.8(2)液體×103Pa(2)0.03m的密度(3)CD(4)控制變量法(5)①0.6課堂互動②8×10例1略例2A.10NB.15NC.5N課堂互動D.5N1,D2.略例3(1)C(2)受力面例1(1)0.5(2)c、d(3)液體密度(4)0.8×積(3)錯誤沒有控制受力面積相同3.D1031.0.8不變2.A例2(1)②和③例4C例5(1)2×103kg(2)1.2×10Pa①和④(2)相等(3)換用不同的液體和物體多4.D5.A6.90003×105小于7.(1)次實驗(4)繞杯中的水沒有裝滿3.C4.D980N(2)3×103Pa8.(1)2mrs(2)200N5.B例3A6.D7.C8.D9.C(3)1.6×105Pa10.=13.611.小于小12.豎直向上自第14課時液體的壓強身重力P水P鐵V2P鐵一2P水13.(1)1.4×10sN氣體的壓強(2)1.4×10°N(3)1.4×10Pa14.(1)2N課前熱身(2)1.2N(3)1.2×10-m1.(1)液面高度差大于(2)壓強計的金屬盒到液面的距離B2.B第16課時杠桿滑輪課堂互動課前熱身例1B1.B2.A3.C4.B5.(1)變大1.A2.省力方向3.C4.(1)左(2)變小(3)平面玻璃管內外液體密度相(2)F,1,=F2l,(3)尋找普遍規律(4)省力C等,且深度也相等,因此橡皮膜受到上下兩面兒液課堂互動體的壓強相等,受力面積相同,所以上下受到的壓例1如圖所示.例2略1.B2.如圖所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學案】第11~20課時 部分參考答案.pdf 【新課標新思維】初中物理 第11課時 二力平衡 2024中考一輪總復習學案(pdf版,共3頁).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