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輪果時過教學索第16課時杠桿滑輪課前熱身1.(2023·泰州)如圖所示,是仿照人的手臂設計的我國天宮空間站的機械臂.下列工具使用時與機械臂屬于同類型杠桿的是A.夾起食物的筷子B.拔釘子的羊角錘C.剪鐵絲的鋼絲鉗D.起瓶蓋的開瓶扳手2.使用動滑輪可以,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力,但可以改變動力的3.如圖所示,用下列裝置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計滑輪自重及摩擦,則最省力的是A.B4.(2023·阜新)小新利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進行“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甲丙(1)如圖甲所示已靜止的杠桿,將平衡螺母向調節,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2)多次改變鉤碼的個數和位置,并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乙所示),得到如下實驗數據.分析數據可總結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次數動力FN動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zcm1.0100.52021.5101.01532.0151.520(3)實驗中多次改變力和力臂的大小,目的是(4)如圖丙所示的剪刀屬于杠桿,工人師傅用該剪刀修剪樹枝時,應把樹枝放在剪刀的(選填“A”“B”或“C”)位置,樹枝最容易被剪斷.60新中考復習用書第16課時杜桿滑輪課堂互動考點一杠桿及其力臂的畫法例1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在B點用彈簧測力計沿CD方向拉杠桿,使杠桿水平平衡,如圖所示.畫出:①彈簧測力計對杠桿拉力F的示意圖;②F的力臂.白例1例2例2如圖所示,O為杠桿的支點,要用最小力使杠桿平衡,畫出力F和它的力臂1.(河南)如圖,開瓶器開啟瓶蓋時可抽象為一杠桿,不計自重.下圖能正確表示它工作示意圖的是()D.F)1F2.(2022·蘇州)在圖中畫出杠桿的阻力臂1,并在A點畫出使杠桿靜止在圖示位置的最小力F.考點二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例3(2023·永州)小明利用鐵架臺、杠桿、鉤碼和彈簧測力計等器材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使用的鉤碼質量均相等,杠桿上每格長度均相等.(1)當杠桿靜止時如圖甲所示,為了方便測量力臂,需要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當將杠桿的平衡螺母向(選填“右”或“左”)調節(2)在杠桿兩側掛上鉤碼,設右側鉤碼對杠桿施的力為動力F,左側鉤碼對杠桿施的課時設計—新課標新思維61中考輪課時教學案三力為阻力F2;測出杠桿平衡時的動力臂11和阻力臂12;多次換用不同數量的鉤碼,并改變鉤碼在杠桿上的位置,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得到實驗數據如表,次數動力F:N動力臂l2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0.520.01.010.01.015.01.510.01.510.00.530.0分析表中的數據,得到杠桿的平衡條件是(3)本次探究經過多次實驗的目的是A,減小實驗誤差B.尋找普遍規律(4)如圖乙所示,將A、B位置的鉤碼個數都減少一個,杠桿將會(選填“仍然平衡”“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5)如圖丙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先后在a、b位置拉杠桿上同一點C,杠桿都在水平位置平衡,彈簧測力計在a位置豎直向上的拉力為F。,在b位置斜向上的拉力為F,,則F(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例4(2021·棗莊)如圖所示,一根質地均勻的木桿可繞O點自由轉動,在木桿的右端施加一個始終垂直于木桿的作用力F,使木桿從OA位置勻速轉到OB位置的過程中,力F的大小將()A,先變大,后變小B.先變小,后變大C.一直是變大的D.一直是變小的3.如圖為吸盤式掛桿,將吸盤壓在瓷磚上排盡其中的空氣,掛桿就能被固定在瓷磚上.掛有平底鍋的掛鉤沿光滑水平橫桿從P點開始向吸盤B移動,若吸盤與橫桿的重力、吸盤大小均忽略不計,設掛鉤與吸盤A的距離為(,則吸盤B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與(的關系圖像為()A P桿BA.D.F4.(2022·泰州)建設中的常泰大橋為斜拉索公路、鐵路兩用大橋,如圖為小華制作的斜拉索大橋模型,她用長30cm,重5N的質地均勻分布的木條OA做橋面,立柱GH做橋塔,62新中考復習用書0.95g:cm3(3偏小7.B8.D9.(1)右2.A3.B例3A4.B5.C例4(2)①用手拿砝碼(或沒有用鑷子取砝碼)②取(1)勻速(2)壓力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出5g砝碼移動游碼(3)202.7(3)不變(4)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均勻6.C10.(1)③②①④(2)水平(3)1.08(4)大7.A8.前增大9.(1)0(2)水平向左11.(1)400cm(2)100cm(3)1160g10.拉力不在水平方向上勻速直線變大例6D12.C13.C14.導電性好硬度大例5略11.如圖所示.12.略例6B第9課時從粒子到宇宙13.A課前熱身1.原子核溫度氣態2.同正3.液面降低分子間存在間隙4.B5,盧瑟福乙正第11題電荷負繞原子核做高速運動6.C第11課時二力平衡課堂互動課前熱身例1B1.C2.B3.做無規則運動引力1.(1)摩擦力(2)靜止(3)相等(4)同一直線4.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小例22.B3.C摩擦起電吸引輕小物體5.B6.C7.B課堂互動8.A例3B9.A10.A11.B例1B例2B1.C2.C3.(1)相反鉤第10課時力碼的數量(2)不能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課前熱身能否平衡(3)把小紙片剪成兩半(4)A1.D2.大長作用在物體上的外力越大,物例3C例4C4.B5.A6.C7.如圖體的形變就越大彈簧測力計3.地球豎直向所示.8.C下0.23.24.如圖所示.5.B6.C7.(1)等于(2)勻速直線1.4(3)壓力大小(4)不能沒有控制壓力大小相等第7題第12課時力與運動第4題課前熱身課堂互動1.D2.C3.向上大于水4.(1)同一例1B例2(1)①正比②大(2)BA(2)做勻速直線運動(3)不需要(4)B(3)將一根彈簧剪成長度不同的兩段,分別用大小課堂互動相同的力拉兩彈簧,比較彈簧伸長的長度1,B例1(1)同一高度控制變量(2)遠慢·3(3)做勻速直線運動不需要(4)C1.同一高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橡皮膜水平例2A重力距離例2C2.C3.A例30.56.D例3(1)注射器帶刻度部分0.20.6會4.慣性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F十F(2)1.05×103(3)2V1(4)偏小7.1)拉向后相互的5.C6.如圖所示,動彈簧測力計時的拉力F,注射器帶有刻度部分的長度L(eg(31o,F例4AV△p8.大氣壓右9.大于小于10.小大第6題氣壓相同第13課時壓強第15課時浮力課前熱身課前熱身1.(1)乙壓力(2)4×1052.壓強4.2×1.22.5×1032.上浮0.243.0.5不變1083.增大不變4.A5.C6.(1)6.254.漂浮<=5.C6.(1)4.8(2)液體×103Pa(2)0.03m的密度(3)CD(4)控制變量法(5)①0.6課堂互動②8×10例1略例2A.10NB.15NC.5N課堂互動D.5N1,D2.略例3(1)C(2)受力面例1(1)0.5(2)c、d(3)液體密度(4)0.8×積(3)錯誤沒有控制受力面積相同3.D1031.0.8不變2.A例2(1)②和③例4C例5(1)2×103kg(2)1.2×10Pa①和④(2)相等(3)換用不同的液體和物體多4.D5.A6.90003×105小于7.(1)次實驗(4)繞杯中的水沒有裝滿3.C4.D980N(2)3×103Pa8.(1)2mrs(2)200N5.B例3A6.D7.C8.D9.C(3)1.6×105Pa10.=13.611.小于小12.豎直向上自第14課時液體的壓強身重力P水P鐵V2P鐵一2P水13.(1)1.4×10sN氣體的壓強(2)1.4×10°N(3)1.4×10Pa14.(1)2N課前熱身(2)1.2N(3)1.2×10-m1.(1)液面高度差大于(2)壓強計的金屬盒到液面的距離B2.B第16課時杠桿滑輪課堂互動課前熱身例1B1.B2.A3.C4.B5.(1)變大1.A2.省力方向3.C4.(1)左(2)變小(3)平面玻璃管內外液體密度相(2)F,1,=F2l,(3)尋找普遍規律(4)省力C等,且深度也相等,因此橡皮膜受到上下兩面兒液課堂互動體的壓強相等,受力面積相同,所以上下受到的壓例1如圖所示.例2略1.B2.如圖所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學案】第11~20課時 部分參考答案.pdf 【新課標新思維】初中物理 第16課時 杠桿 滑輪 2024中考一輪總復習學案(pdf版,共5頁).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