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自制小相框》教學目標:1、了解相框的結構及設計制作相框的相關知識。利用身邊的材料設計制作一個美觀、實用的小相框,裝點生活。2、引導學生探究設計制作方法。在藝術實踐中,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設計新穎、漂亮、實用的小相框,裝點自己的生活。3、通過對小相框的設計制作,感受不同材質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大膽實踐的精神,以及認真觀察、分析和精細制作的學習態(tài)度,體驗變廢為寶、化腐朽為神奇的創(chuàng)作樂趣。教學重點: 學習相框的設計方法。教學難點:相框的選材與支撐。教學課時:1課時實踐活動:設計·應用教具準備:教材、課件、示范作品。學具準備:卡紙、廢舊材料、剪刀、雙面膠。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穩(wěn)定學生情緒。二、導入新課: 1、出示學生照片,提問:“如何讓這張照片更美觀,更能保護這張照片”。2、引出課題《自制小畫框》(板書課題)三、新授:1、相框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外框、背板、支撐,意圖:讓學生了解相框的結構,為后面制作相框奠定基礎。)2、小組討論:相框在造型上有什么特點?(新穎、美觀、實用。)3、想一想:什么樣的相框造型與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照片?(教師出示幾組不同風格的相框,有簡約時尚風格、可愛卡通風格、精美復古風格。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4、說一說:相框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木材、玻璃、金屬、絨布、塑料、石頭、樹葉、樹枝等。意圖:讓學生學會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變廢為寶。)5、學生作品欣賞。(意圖:觸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靈感。)四、藝術實踐1、教師視頻演示。(意圖:教學生制作步驟。)2、實踐要求:自選材料,設計制作小相框,比一比誰的相框更新穎、美觀、實用。五、展示與評價1、說一說自己的創(chuàng)意。2、看一看你最喜歡哪件作品的創(chuàng)意?3、評一評你認為新穎、美觀、實用的作品。六、拓展變廢為寶。板書設計:《自制小相框》組成部分:外框、背板、支撐。特點:新穎、美觀、實用。材料:木材、玻璃、金屬、絨布、塑料、石頭、樹葉、樹枝等。 電腦屏幕 作品展示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年級下冊第10課《自制小相框》.doc 5年級下冊第10課《自制小相框》.pptx 教程視頻.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